书城传记宋美龄传
13111400000041

第41章 抗战中的“夫人外交”(6)

接着,讲到了正题,她说:

吾人生于今世,幻想未来,但可自过去求得永久之真理。以一国而自信能自给自足,其为不合理,正犹以一人而自夸能无求于社会,独自有其成就。国家以及个人,均仅为过去与未来之连锁。故吾人于努力避免以往各种文化各个王朝与各代制度所由覆没之陷阱时,倘能体会中国古谚“前车之鉴”之深奥意义,当觉其饶有趣味与价值。

此种陷阱为数甚多。惟最深最广之陷阱厥为自豪。多少人骄傲自恣,自以为可无所顾忌,永远蔑视人类根深蒂固之正义感与公道感,率被此自豪之陷阱所吞没,不啻昨日,希特勒尚言“,在斯大林格勒之德军,决非人力所能击退”。

试问此批德军,今果安在哉?

复次,1937年7月,近卫文麿尝言:“吾人将于三个月内,使中国屈膝。”

然自近卫作出此语以至今日,试问有多少三个月已成过去,而中国固仍抗战如故也。

此二人为侵略色彩最浓厚者,其所发之言,盖即基于其不正当且疯狂之自豪。惟另有一种正当之自豪,而我国人民所具有者,即此种自豪也。余忆及重庆两事,足为余所称正当自豪之证明,重庆第一次惨受空袭后,(其后空袭日益猛烈)曾有若干施粥所之设立,以救济家室被毁而无力自炊者。惟难民中谢绝救济者颇不乏人,自谓所受之痛苦并非甚于他人,理应自行设法。经告以彼辈对于全国反侵略之工作,业已有所贡献,故接受施粥,为应得而无愧者,彼等始允领受。复次,委员长与余因敌机之轰炸,曾将自用汽车数辆交疏散人口机构作疏散之用。但被疏散者一知此汽车之谁属,即认为领袖及余对国家之重大责任,不容因之有所滞阻,故谢绝乘坐。

今日我国人民,对美国之态度,实为此种自豪所支配。美国人民对于吾人努力于共同作战所畀予之援助,吾人具有真诚与热烈之感激。吾人并非于余此次访问美丽之贵国后,始明了贵国人民对我国人民情谊之深切。吾人日受被侵略国人民所必须忍受之艰难困苦。在此触目伤心之数年中,吾人知贵国之同情于我,而更努力前进。

余曾收到贵国人民自大城市及小村镇所发之函电,不可胜数。发函电者有商人、有农民、有工人、有教授、有教士、有大中学生、有勤劳而为人母者,甚至有幼小儿童。又曾收到捐款多少不一,源源而来,有捐助一二元或少于一二元者,且往往附述其愿望,希能作更多之捐助。此项赠款,在捐助者固属真正之牺牲,而在吾国人民视之,则每一款项,不啻值千百倍,且因捐赠者之美意而益见珍贵。

诸君过去与今兹对吾国身受痛苦之人民所予之援助,吾人实不胜感谢。

尤以在此次世界战争中,吾人正不惜牺牲吾民族之精华,并牺牲吾人所有之一切,以期有所贡献于此次大战争而建立一自由正义之世界。余为此言,实因余感觉应将今日中国人民之思想,与此思想所依据之民族性奉告诸君。

吾人不必深究世界历史,即可从罗马与波斯(Persian)两帝国以及拿破仑(Napoleon)所创昙花一现制度之命运中,获得教训。轴心国家之所为,已证明其只知尊重暴力,不知尊重其他。联合国家所代表之世界,其普遍趋势,实为明显而不可遏抑,有如哈得逊河(Hudson River)冬季顺流而下之巨大冰块。巨大而急进之时代潮流,现在趋于世界之正义与自由。为求促进此趋势,吾辈身在中国者,曾在过去长久之六年中,以流血证明吾人弃绝一种不抵抗之屈辱哲学,即以徐徐之绞杀,较为仁慈之哲学。然世界其他部分亦有若干人民认为如果毫无希望,不如不战而避免战败之痛苦,并不妨漠然不问,一切听任上帝之安排。但吾人却将坚持此一项信念,即除灭种外,任何事物均不能阻止一民族抵抗经济上政治上外来之强暴控制。为使此次战争真能结束一切时代之一切战争,使一切国家,不论大小,均能于未来世代中彼此生存于和平安全与自由之中,国际间必须实行真正与最高意义之合作。余深信联合国家真正伟大之领袖,即具有远见与先见之人士,均正努力于此一理想之实现。然诸君与余如不贡献一切以求此理想成为现实,则诸领袖亦将无能为力。二千余年前,中国在封建时代,有若干小国同时并存。当时流行两种互相冲突之理论,一为帝国主义之理论,即“连横”,一为协力合作之理论,即“合纵”是也。不幸六国对此协同努力之见解,殊乏热诚,且未曾竭力予以支持,结果则较弱之六国,一一被强秦灭亡,吾人其愿见历史之重演乎?……吾联合国家,既系出于自愿而联合,必须决心建立一种以正义共存合作与互尊为四大柱石之世界。

宋美龄在演讲的最后说:“此次战争结束以后,吾人共同奋斗之目标,应为建设一未来世界,使‘吾人不得不以全世界为一切神灵、一切人类共有之一大国家’。”

7日,宋美龄在其母校威尔斯利(魏斯里)学院(大学)发表了演说。宋美龄的心情正如她自己所表述:“强烈之情绪,往往使人讷于言辞。故余今日立于诸君之前,欲充分道达余之种种心情,自属非易。”在这个演说中,她着重讲了妇女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最后她说:“今日之世界斗争,乃光明对黑暗之斗争,乃公道与正义对自私与贪婪之斗争。无发展之精神,抱怨天尤人之态度,皆不能使吾人在生命过程中具有战斗之工具。瞻念前途,尚多艰苦。所幸此一学院,为学问之渊薮。加强诸君之能力,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22日,宋美龄在芝加哥运动场发表了演说。一开场,她富有诗意地说:“余来此繁庶大城途中,若干感想随火车车轮旋转之音节,起伏胸次,其中之一,即今日所称美利坚合众国之立国,乃近代之奇迹也。”接着,她叙述了美国立国、发展的历史,谈及:“战争为人类最狂谬之事,为确保一切民族将来之和平与繁荣计,不应容许战争之再度发生。惟有联合国家以及今后能遵守‘自存共存’各原则之其他国家,采取共同戒备与行动,始能使世界永享和平。以往国际间之联合,虽无成就,然共同努力之可能与必要,并不能因此而抹杀。且就此而论,吾人于战胜之后,继续合作,积极维持和平,以防止强盗国家之串通作恶,亦不能因此而认为失计。”她又联系中国的抗战说:“吾人必须以中国之痛苦经验为前车之鉴,1931年我东北横被侵略者所显示之教训,吾人诚应刻骨铭心。其教训为何,即约文本身,虽有辉煌而郑重之所鉴,徒属具文,一如机器人,终无生气耳。签订条约各国,其所以负之信义与责任,必须超出仅仅遵守条文字句以外。欲求和平,而曲解真理,且因共同惩罚之责任,难于实行,而遂以事实上不加惩罚为自慰,夫岂可得?当日倘能对东北事件采取明智之主张,当日倘能阻遏侵略于萌芽,则今日全世界当不致遭受战争之惨祸矣。”“有若干人士之主张,对于战后各民族更密切之合作,不啻树立栏障,而犹自以为高明。一国之文化,固为一国之所特有。

故凡模仿他国之事物,若不能融化于人民日常生活之中,终不免呈现其外来之痕迹。中国六年来之抗战与痛苦,乃以事实,而不以空言,证明中国人民认为本国文化之保存,即所以辅助世界文明之维持。正因吾人不以吾国文化单独存在而自满,吾国正在努力奋斗,以协助建造色彩丰富之世界文明,以永保人类不容推翻不容放弃之各项共同誓守原则;目前如何艰苦,在所不计也。中国人民坚信此等原则,乃人类所固有,人类一日生存前进,一日不能稍有迁就。”她又把话引申开来说:“惟时至今日,犹有若干民族与国家,以蹂躏人类固有之权利与尊严为务。

彼等不能想见炸弹横飞,余烬未熄之时,一新世界之景象,已隐然在望;而此一新世界,系以实行人类正义与平等为基础也。”

27日,宋美龄在旧金山市政厅发表了演说。她说:“余今日对诸君发言,自觉与祖国相距极近,因中国与旧金山仅一水之隔,且有余之同胞多人,与诸君同居此处也。”她赞美美国的自然环境并同中国比较说:“余对于贵国天工巧妙之美丽山河,叹为观止。密布贵国北部,有若干大湖,其面积约六万英方里,闪烁发光,一若嵌于大陆之宝石然。贯穿贵国中部之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River),蜿蜒千里;此全部流域,有千余英里之起伏草原,与膏腴平原,北自贵国之寒冷地带,南至温暖之墨西哥海湾,自东至西,地形倾斜。在密西西比河之西,有科罗拉多河(Colorado River),倾泻而下,直达加利福尼亚海湾(Gulf of California)。贵我两国,同享有温带之广大土地,但亦同有极冷与极热之地区。吾国东北之大平原;各大沙漠及(内)蒙古平原上峻峭巍峨、峰峦积雪之高山;以及吾国之富饶原野,伸延至广州及附近之半热带草木翠绿各岛;其风景之美丽与地形之参差,与贵国无异。波涛汹涌,山峡重叠之长江。与自西而东蜿蜒曲折之黄河,其所经流域中,土地之各异,资源矿藏之丰富,亦一若贵国之广大平原与草原也。长江山峡,高耸入云,其庄严雄伟之状,可比于贵国落矶山之嵯峨;而贵国之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与圣约昆(Sanjoaguin)流域,则亦类似我国杭州、奉化一带之起伏山景,总之,天高地广,使余对于贵我两国有所比拟者也。”从大自然的景色联系到眼前的反法西斯战争,她说:“今日中美两国,同为凶恶势力所威胁。此种凶恶势力如能得逞,将不仅侵夺吾人所珍爱之土地,且将消灭吾人所宝贵之传统精神,与抹杀吾人所抱持之主义。欲护卫与保存吾人所爱好之一切,同无须人人荷戈;盖人人荷戈既不切实际,亦复不可能也。在后方工作者之任务,与彼武装部队效命疆场之任何任务,正同为重要,同为基本。吾人之任务盖在确使此次作战奋斗所求之正义与自由诸理想;能在当前及在和平安宁之日,见诸事实。余认为当前纳粹主义与神道主义之各种虚伪与欺骗邪说,乃系歪曲心理乖谬离奇之论调,决不能维持久远;盖唯有真理及认定人类原理为真理之信念,始能经时代与暴力之磨折而不消灭。战后世界之万应灵药,以及愚人亦能了解之简明方案,犹诸完善无缺之宪法,固邈不可得;然而吾人对于当前之危机,亦不应置而不顾。此一危机不在胜利之能否获得,而在战后和平之能否获得也。”最后,宋美龄借中国历史上“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张飞的故事说:“此三人者,实表现为国服务之精神。吾人身属联合国家者,当前具有更大之目标,即谋人类之进步。

为此更大目标,吾人应以自动之服务,为最大荣誉;并应以所受之痛苦,为最高之奖章。”

4月4日,宋美龄在洛杉矶好莱坞发表了演说。在这个长篇演说中,她集中介绍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她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即将进入第七年度。兹拟概述余所忆及最深刻显着之若干事件,且在人所能为范围之内,尽量采取超然与客观之立场,以检讨余所获得若干信念之心理程序。诸君或可从此洞悉一个民族,多年以来忍受侵略暴行,其生活与意向,果为何如。向诸君陈述中国境内战事,余曾踌躇,盖恐有故意过分侧重我国人民所受痛苦之嫌。继经考虑,相信诸君当能明了,余之动机,在求使余本人以及诸君,能从过去数年所予吾人之教训,获得裨益。”接着,她就涉及正题说:“日人对华弃信背义之历史,兹不拟向诸君赘述。我可就珍珠港(Pearl Harbor)被袭以前,来栖(Kurusu)使节与贵国国务院之会谈,发现同样之弃信背义。盖此项会谈,论其作风,显似在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一面佯与中国政府谈判,一面则调集重兵,以从事全面之侵略。”再接着,她介绍了中国空战的情况及“八一三”淞沪战役、日寇南京大屠杀。她一方面痛斥日寇暴行。她说:“日本军阀于占领南京及其他区域之后,如何实行其有计划之残暴手段;如何从事劫掠,并剥夺受惊民众之一切谋生工具;污辱吾人之妇女,逮捕所有壮丁,将其捆缚一处,如捆缚禽兽然;并强其自掘坟墓,最后则将其踢入墓穴,予以活埋。”另一方面她肯定祖国的持久抗战。她说:“吾人之用意与战略,乃使敌人所夺取之每一寸土地,必须付代价且付重大之代价,庶几吾人可在时间方面,消耗敌人,使其趋于衰竭。惟争取胜利之意志,必须能对抗钢铁与高度爆炸弹之猛烈打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