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艾滋病综合防控实践探索
13111000000017

第17章 心理干预在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林长闯、虞海萍

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公共卫生的传染病,它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并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目前人们对艾滋病普遍产生恐慌心理。从医学和心理学角度看,艾滋病蔓延现象对人体是一种应激事件。人们在应对应激事件时会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及病理性反应。强烈应激或长期应激状态易损害健康,甚至导致心身疾病。目前鹿城区面临疫情的严峻挑战,本区经济较发达、人口流动性大、外来人员众多,势必给艾滋病的防治带来严峻的考验,且疫情存在上升趋势,这给鹿城区民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普通民众、艾滋病高危人群、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他们目前的心理状况如何?

在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中,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干预,是一项既迫切又很重要的工作。目前在温州市艾滋病热线及各个心理门诊和精神门诊中,一种与艾滋病有关的心理障碍及心理问题人数不断增多。在这众多的案例中摘录症状较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案例供参考。

案例一:某妇科医生因经常看到一些艾滋病的资料后,在给妇科病人做检查时就会感到非常恐惧、不安,害怕在给病人做检查过程中会感染艾滋病病毒,以至于不能正常工作。常对病人的检查持回避态度,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由此感到非常痛苦而前来咨询。

案例二:某位民警在一次揖拿吸毒人员与之发生搏斗时,手指被吸毒人员的注射器刺伤。因为听说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较高,就感到非常紧张害怕,担心自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虽经HIV抗体检测为阴性,但此后在工作中仍经常不由自主地会反复想自己会不会感染艾滋病。虽觉不可能,但仍控制不住出现该念头,以致失眠,工作效率下降而来心理门诊咨询。

案例三:某一务工青年,因一次嫖娼后出现尿道炎症状就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越想越害怕,并感到头晕、头疼、乏力、皮肤瘙痒,且出现皮疹,认为自己身体上出现的一些不适均是艾滋病的表现。反复多次做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但仍觉得不放心,对医生的解释难以相信,并且因此感到抑郁、内疚、自责,经综合医院医生介绍前来门诊咨询。

总之,咨询的内容各种各样,涉及面广,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相似之处。这部分人曾经有过与艾滋病有关的高危行为,但他们既不是艾滋病患者,也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却一直担心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或相信自己已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这部分人都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及行为反常。在情绪上表现出焦虑、恐惧、害怕、噩梦、抑郁、悲伤、愤怒、易激惹。在认知方面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考问题困难、强迫思维。在行为上表现出工作效率下降、沉默寡言、与人疏远、对人不信任、易冲动、易发火、自伤、强迫洗手洗澡。在生理上表现出头晕、头痛、乏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出汗、恶心、呕吐、月经紊乱、皮疹及其他全身不适。这就是网络上流行或我们常说的“艾滋病恐惧症”。为了初步探讨艾滋病恐惧症的心理症状特点、疾病归类及心理干预方法和疗效评估,对来自艾滋病热线及各种心理门诊和精神门诊的艾滋病恐惧症患者50例进行跟踪调查及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后给予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分。具体心理干预措施如下:

(1)倾听,让患者把内心所有的感受、具体不适及不良情绪都诉说出来,并对患者这些感受表示认同,承认患者确实存在这些问题或一些异常躯体不适,并给予理解、同情,使之对干预人员产生信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2)阐述解说,对患者的一些症状进行分析,告诉患者一些心理问题同样会引起类似的症状。目前患者的这些症状是由于患者心理应激失衡后的表现,而事实并非患者想象的那样严重,使患者认识到自身疾病的性质,改变患者的思维模式及认知结构,重塑健康人格。

(3)放松训练,采用一些催眠治疗、生物反馈技术及呼吸训练等方法缓解恐惧焦虑症状。

(4)转移注意力,鼓励患者多参加娱乐活动或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把自己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外部环境上。

(5)根据需要,个别患者根据症状必要时采用厌恶治疗、系统脱敏治疗、暴露疗法、森田治疗等特殊心理疗法。

(6)个别症状较重者辅以抗抑郁及地西泮等药物改善情绪及睡眠。

结果:干预前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其中强迫、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因子分尤为显着。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分提示该部分患者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经心理干预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分均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心理干预对该人群作用效果明显。

在疾病归类上,参考CCMD3诊断标准,其中13例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该部分患者对心理干预疗效欠佳,除给予一般的心理干预外,尚需运用一些特殊的药物治疗。2例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存在其他的幻觉妄想,心理干预效果差,需住院及药物治疗。35例属普通的心理应激反应,社会功能受损不明显,这部分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较明显,通过一般的心理干预,大部分患者均缓解较好。由此可见,目前社会上流行的艾滋病恐惧症其实并不是单一的恐怖症、疑病症或混合性神经症,而是以焦虑、抑郁、躯体化、强迫、恐怖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综合征,它是与艾滋病有关的高危行为后的一种心理应激反应。如短期内该心理应激得不到缓解,部分患者可能会演变成各种神经症及其他重性精神病。目前国内外疾病分类学诊断亦没有该病的疾病名称,也没有一个系统的诊断标准。从实践来看没有必要另立一种新的疾病名称或硬性规定一套诊断标准。因为如果对它的诊断标准过于严格,反而不利于对该人群进行早期的心理干预及心身康复。

但为了能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作者参考了国内的一些文献和众多的临床案例后,认为该病的评估主要有以下四点:

①有过与艾滋病有关的高危行为。

②对艾滋病知识不甚了解或了解不全面。

③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躯体化、恐怖、抑郁、强迫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④存在情绪不稳的神经质或精神质人格基础。

艾滋病的流行在非感染者中能引起如此众多的心理问题,对一个已真正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来说,无疑更是一个重大的心理打击。一个人在得知已感染上HIV病毒时,就会发生心理失衡,产生心理危机,首先表现为会感到震惊、拒绝、否认,继之出现愤怒、抑郁、孤独、恐惧、自卑、消极及报复心理。这些心理反应在大多数感染者中普遍存在,虽然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可以理解,但如果不及时给予心理干预,不良情绪反应持续时间过长,就有可能会造成心身疾病,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对艾滋病的后续治疗不利,并会加速死亡,同时也影响当事人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心理失衡,会出现极强的报复社会心理,故意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给社会造成危害。本次心理干预组通过对20例HIV感染者前后三个月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给予哈密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具体心理干预方法如下:

(1)认知模式。改变患者错误的认知思维,说明HIV病毒感染并不等于等死,人感染HIV病毒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会发病,一般要经过7~10年。同时也要理性地去接受事实,提出目前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罗列并澄清各种方案的利弊及可行性,选择最可取的方案。

(2)倾述缓压模式。让患者把心中的不满、怨恨、烦恼及自己的内心感受诉说出来,舒缓压抑的情绪,达到宣泄的效果。

(3)娱乐放松模式。缓解紧张、焦虑、恐惧,具体方法有娱乐,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做呼吸训练、沉思、放松、催眠和生物反馈技术。

(4)社会支持模式。理解患者的困境,尽可能地为其提供帮助,为其提供有关艾滋病治疗的医院及艾滋病防治的有关社会团体及艾滋病防治热线电话。

(5)家庭关怀模式。帮助调节艾滋病患者与家属的关系,让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多一份理解和关怀。

(6)药物治疗模式。适当地短期运用抗抑郁及镇静安眠药物。

结果:干预后该20例患者的哈密顿焦虑、抑郁量表分明显降低,干预前后存在显着差异。本次研究提示,对该人群进行心理、社会干预能有效地帮助患者度过心理危机,促进感染后患者的心理适应和心理康复。

防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在这长期的防艾工作中心理干预特别容易被忽视,所以心理干预更需要得到社会及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心理干预是整个防艾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具体心理干预措施如下:

(1)加强媒体的宣传力度,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让民众充分了解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及有关防护措施,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恐慌心理。

(2)在防艾体系中培养心理干预工作人员或增加心理卫生工作人员,定期在艾滋病高危场所讲解艾滋病防护知识及心理应激知识。

(3)在防艾机构中开设艾滋病心理健康热线,让有心理困惑的人群能够及时得到社会的支持及帮助。

(4)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集体访谈,提前对该人群进行心理干预,为他们做好心理健康档案并及时做好监测和预警报告。

(5)及时提供疫情报告,对发现的HIV病毒感染者及其周围人群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派出心理干预组。

(6)完善全社会的支持网络系统,使家庭、社会、团体、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