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组织行为学
13110300000039

第39章 压力管理(3)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旨在减少、修正或消除导致压力的紧张性刺激,即消除或改善导致压力的根源。组织压力预防大多是一级预防性质的,因为它改变和塑造了组织在工作中对人的要求。

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旨在改变或修正个人或组织对紧张性刺激的反应。

人们必须学会管理不可避免的、难以改变的紧张性刺激,在避免压力和紧张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健康和福利。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是治疗性的,旨在治愈个人或组织的忧虑和紧张症状。

这些症状也可以成为预警信号,如员工出现轻度的生理疾病或缺勤;严重的症状必须治疗或以其他干预措施来缓解,如高血压、工作停滞和罢工等。

下面对个人和组织层面预防性压力管理策略的分析包括了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

8.5.1个体层面的压力管理策略

个人的压力管理主要是一些旨在消除或控制压力源的活动和行为,使个人能够抵制或能更好地处理压力。有些人可能采用酗酒、吸毒等不正确的方法来缓解压力舒缓情绪,但这些方法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缓解压力,反而“火上浇油”。下面介绍了一些积极处理压力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以更积极的态度看待工作生活,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加强锻炼,充分休息

每天固定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参加各种适合自己的运动都可以有利于减缓压力。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和肌肉柔韧性,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时,体育运动还提供了使工作压力得以“宣泄”的渠道,从而有助于舒缓身心的紧张程度。此外,运动时,肾上腺素和脑内啡的分泌可扫除愤怒、恐惧、悲哀或沮丧等负面情绪,脑部的压力也可以得到缓解。研究表明,连续步行10分钟所增加的能量释放水平,能减轻压力至少一个小时。

充分的休息,保证睡眠也很重要。睡眠问题专家、精神病学教授克里普克(Kripke)曾监控100多万名成年人的健康状况长达6年,以便确定睡眠习惯与死亡率是否有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睡眠不到4小时的人,死亡率比睡7-8小时的人高两倍半;短缺睡眠4小时,就足以降低45%的反应能力;因为睡眠不足,工作效率和创造力降低25%-50%,所犯错误增加25%-50%,而厌烦感至少增加30%。由此可见,睡眠在个体压力管理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放松

有这样一个与压力管理有关的小故事:培训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台下的听众:“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有人说是半斤,有人说是一斤,讲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谁都能够;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就得进医院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越觉得沉重。”这杯水就像人们承担着的压力,如果人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时间长短,到最后就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人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这杯水,这样才能拿得更久。所以,在工作的间隙,借助一些方法松弛一下过度紧张的神经,可以减少肌肉紧张,降低心率、血压及呼吸的速度,使自己保持冷静的头脑,减轻过重的压力感。每个人的放松方式都不一样,可以是听一段音乐,可以是读一本好书,也可以借助冥想等专业的放松方法。

休假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法。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休假之后人们对各种工作场所的态度会有显着改善。这也是为什么各个国家都会安排各种假期让国民休假的原因。

明确任务,有效进行时间管理

工作任务的含糊不清是产生工作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消除由此引起的工作压力,就要明确个人的工作任务,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有什么责任、享有什么权力等。个人可以适时列出工作任务表,帮助自己理清工作任务,把工作任务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梳理,降低模糊性任务压力。其次,个体要增强对模糊状态的忍耐度。人人都喜欢明确具体的任务,都愿意接受详细、准确的指令。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员工很多时候会获得模糊性的工作和指令。此时个人的忍耐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唯一不同的是如何利用时间。在相同的条件下,有的人能够处理好压力,而有的人却被压力压倒,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压力压倒的人不会充分高效地利用时间。在工作过程中,如果能恰当地管理时间,把任务安排得有条不紊,那么任务就能够如期完成,出现压力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因此,理解并学会应用基本的时间管理原则有助于员工更好地应付工作要求带来的压力感。罗宾斯(Robbins)提出的时间管理原则对人们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列出每天要完成的事情;根据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对这些事情进行排序;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安排日程;了解自己每天的工作效率状况,在最清醒和最有效的时间段完成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有时候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个体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工作。如果是这样,个体平时要努力学习,多向他人请教,多和别人沟通,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适应工作的要求,从而使自己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扩大社会支持系统

来自非工作场所和工作场所的社会情感性支持对员工非常重要。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网络,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当压力过大时,与朋友、家人、同事一起讨论,说出自己的苦闷,会给压力提供释放的出口,同时也可以积极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和经验,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也许一个人感受到的压力在别人身上也都会有,那么这个人就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他们处理压力的方式和方法。如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或者感到缺乏信息,最好的方法是寻求别人的协助。善于适时求助的人可以明显减少个人的焦虑,降低工作压力。

当然,如果压力症状比较严重,还应该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8.5.2组织层面的压力管理策略

过度的压力对个体和组织会造成双重伤害,因此,在工作压力的管理方面,组织处于更为主动的位置上,积极寻找帮助员工应对压力的策略。从组织层面来看,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压力管理:

促进人职匹配

人职匹配一方面能够使人尽其才,提高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使每个岗位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提高组织效率。如果人职不匹配,一种可能是,人的能力高于岗位要求,人不能尽其才,优秀人才会流失,对组织与个人都不利;另一种可能是,人的能力达不到岗位要求,会使人产生极大的压力感,降低工作效率。为了使人职匹配,组织在挑选员工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挑选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在员工工作过程中,组织也要尽可能避免人职不匹配的情况出现,尤其要避免员工在难以胜任的岗位上不堪重负。

工作再设计和有效的目标管理

工作任务本身是造成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组织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设法改变一些工作内容。比如对原有工作进行必要的再设计。工作再设计包括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通过这三种方式可以增加工作数量、丰富工作内容,使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刺激性,减少员工因为工作的枯燥感而产生的压力,提高工作兴趣和工作满意度;同时,这些工作设计方法能使员工扩大技能范围,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与效率。

但是,并非所有的员工都喜欢丰富化、扩大化的工作,对于那些成就需要不高,适应能力相对较弱而忍耐力较强的员工,在工作再设计时,应该给他们提供工作责任较轻、工作要求具体的工作。如果员工更喜欢从事例行性和结构化的工作,那么,降低工作技能的多样化程度,就可以相应地降低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和压力水平。

其次,模糊性工作所带来的压力需要组织进行有效的目标管理,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标准,然后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工作量,使员工的能力与工作内容成正比。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让任务执行者参与进来,让他们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他们的控制感,从而减轻角色模糊压力。在执行过程中要让他们得到及时的沟通和信息反馈,从而了解自己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表现,修正自己的工作行为和态度。在管理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监督检查和奖惩。通过目标压力,可以很好地调动和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帮助员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工作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维度,包括:工作时间、工作满意度、职业发展、工作关系(上下级和同事)以及工作保障等。个人生活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在工作以外,包括家庭成员(赡养父母、抚养子女)、个人兴趣和朋友网络。工作和生活是一体两面,互为补充,互为因果。当个人的工作维度和生活维度出现矛盾或不协调时,压力就会出现。例如,一个人是家里唯一能够照看老人的人,却要经常加班和出差,结果就可能对这个人带来压力。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意识到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组织发展至关重要,只有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才能产生好的业绩;另一方面,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对于留住优秀员工也相当重要。由于工作生活失衡带来的家庭、健康甚至死亡问题对组织和员工无疑都是巨大的损失。

组织可以通过培训等活动,帮助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例如,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懂得在职业生涯早期应在工作上多花一些时间;在职业生涯中期,工作与生活可以实现动态平衡;在职业生涯晚期,则可以把较多的时间花在生活方面。

引入员工援助计划

员工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是组织进行压力管理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际员工援助计划协会的定义,员工援助计划是为了帮助员工发现及解决包括健康、情绪、压力、婚姻、家庭、财政、酗酒、滥用药物、法律等可能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问题产生的困扰,从而帮助企业解决由上述问题产生的生产力下降问题所提供的服务。

EAP最早起源于20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最初的对象是二战老兵,到70年代被应用于企业。当时美国的一些企业注意到员工的酗酒、吸毒和其他一些药物滥用问题影响到员工和企业绩效。于是有的企业建立了一些项目,聘请专家帮助员工解决这些问题。到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变动剧烈,工作压力、家庭暴力、离婚、法律纠纷等其他问题越来越影响到企业员工的情绪和工作表现,EAP项目日渐增多。20世纪八十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大量运用行为疗法对员工的不良行为进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