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犬来仪
1309300000021

第21章 二十一

几天过后,大伯母家的亲戚陆陆续续地来了。海平、海林帮着做事情,比如劈柴火、臼肉泥做肉丸等杂事。大伯母的哥哥拿了把二胡来了,还没进门,大伯母就兴高采烈地放起了鞭炮。海平、海林正想着该怎么称呼,大伯母早一把拉住她哥哥的手对海平说:“这也可以叫舅舅的呀!”海平说:“那就应该叫大舅了!”大舅笑了说:“嗳,没这么多称呼,随便随便。”海平看见大舅的二胡说:“大舅给我们来两段胡琴呗。”大伯母一脸埋怨的说:“一个这样的海平,就知道胡琴,大舅来了不让人家歇一会,你赶紧帮我把肉弄好了。”海平赶紧去了。

到了七月初十,各亲戚来齐,加上村里的一些人,里里外外坐了七八桌。有的人不明就里看见海平说:“这就是海卫吧?长的挺瘦啊!”有的直接去问大伯母,大伯母赶紧说:“这哪是我儿子啊!这是我侄子呢!他厉害啦,考上大学啦!”问的人一阵惊讶地说:“就是那个海水的儿子吗?考上大学啦?”大伯母说:“是呢!”

过了午餐,大舅开始拉二胡。他喝了点酒的脸变得通红,叼了根烟斗,坐了把红椅,将二胡放在腿上,先试了试音调,调了调就开始拉了。海平看见海勇也在,走过去说:“呐,这就是民间歌曲了,你听得懂么?”海勇若有所思的说:“嗯,不像你爸爸拉的那个。”海平说:“呵,民歌有很多的嘛!我也听不出来。”

海平等到众人都散了走到大舅面前说:“大舅,你拉得真好。有没有谱子啊?”大舅一脸迷惑地说:“谱子?什么谱子?”海平说:“就是哆来咪发唆这样的谱子。”大舅说:“那是你读书学的吧?那个我不懂呢!”海平说:“那你当时学二胡的时候怎么学啊?”大伯母一旁走过听见了笑呵呵地说:“他是,从小就爱玩喏,还七八岁的时候就自己做了个胡琴在那瞎拉呢。”海平说:“那怎么做啊?”大舅接过话说:“这个也好做,就拿个竹筒用蛇皮糊上,竹筒中间插根棍子,蛇皮上弄点松香就行了。”海平说:“那这棕绳怎么做啊?”大舅说:“哎呀,这还不好弄?我们这的棕树上那些棕毛就行了。”海平说:“我还想去哪儿弄那些马尾啊。”大舅说:“马尾?没有,我们这买不起马尾做的,就我手上拿着的这个,看着像马尾,其实也是棕毛。”海平点点头说:“大舅你拉的那些歌我都没听过呢,你会拉那个《茉莉花》吗?”大舅一脸糊涂地说:“茉莉花?什么茉莉花?”海平哼了两段说:“就这个你会吗?”

大伯母看见海平跟大舅聊得开心就说:“海平,你去拿你的笛子来跟着大舅和一段呐!”海平说:“好主意!”说完飞快跑到家中拿了笛子对大舅说:“大舅,你应该会《梁祝》吧?”大舅说:“梁山伯和祝英台啊?”海平高兴地说:“对对对,你拉一个我听听。”大舅拉了起来,却不是海平知道的陈钢与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作曲《梁祝》,而是人间戏曲里面的段子。大舅拉了一段说:“后面记不太清了。”海平说:“我听过的不是你这样的。”大舅说:“那是哪样的?”海平用笛子吹了《梁祝》的引子部分,说:“我听到的是这样的,而且现在很流行。”大舅说:“那我肯定不知道了,你们读书人的事,我一窍不通呢。”

海平说:“读书也读不到你拉的这些歌啊,再给我们来一段吧!”大舅笑了说:“读到书好啊!读到书不用种地这么幸苦呢。”海平说:“那种地的东西读书人未必就知道呢!”大舅说:“哎!你还真说对了,有个故事就是这样讲的。”海平说:“讲什么啊?给我讲全了啊。”大舅将烟斗的烟灰倒了,重新上了点上,吧嗒了几口说:“有个员外请三个秀才来吃饭,有个作田的就坐了上席。三个秀才一看呐,凭什么一个作田的坐上席啊?就过去挖苦作田的说他有什么本事。作田的就说了:‘我会的你们都不会!’三个秀才就来气了,说:‘你会什么啊?’作田的说:‘我出个谜语你们来猜,猜中了就让你们坐上席。’三个秀才听了说好。

谜语是这样的:‘有脚它不走,它走你也走;一共九只脚,走完就太平。’海平你知道是什么吗?”海平想了想说:“不知道呢,你接着往下讲呗。”大舅说:“呐,你读到高中毕业了吧?也就相当于古时候的秀才,这不就难到了吗?”海平说:“是呢,这秀才不都是只会咬文嚼字的嘛?你说后来怎么了?”大舅说:“后来啊?后来三个秀才都回答不出来,就只好让作田的坐上席了。答案是耙,就我们耙地那个耙子。”海平说:“那也不是它走你也走啊!”大舅说:“呐,你看你就没作过田了。耙地的时候不是牛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推吗?它走,你不得跟着走?”海平说:“那我还是要去数数是不是九只脚。”大舅说:“我们现在用的有的可能不止九只钉了,古时候就是九只。”海平说:“哦,那还有后来吗?”

大舅说:“有呢。四个人坐下了一会就上菜哒,我们开始吃菜不都得先喊吗?这作田的不,直接就伸筷子夹。三个秀才一看,呀,这怎么行啊?就用筷子挡住不让夹菜。农夫说:‘我再出个题,你们要答对了就让你们先吃。’三个秀才心里想一个作田的能有多少本事。作田的说:‘从前有个寡妇啊,拿着钱去买肉。她买了一斤半两斤半三斤八两四斤半,你说她买了多少肉?’海平你说呢?”海平想了想说:“十二斤吧?”大舅说:“你怎么算出十二斤来的?”海平说:“古时候不是半斤八两吗?三斤八两也是三斤半,加起来不就是十二斤么?”大舅说:“你还算晓得八两就是半斤,那要后面再加一句五斤半呢?”海平说:“那就是十七斤半。”大舅笑了说:“你看啊,他说一斤半两斤半三斤八两四斤半,怎么说也离不开这个半,那不就是买了半斤么?”海平说:“啊?还有这样算的?”

海平和大舅又聊了一些别的故事,然后转给阿爸听。阿爸听了就搜出以前的一些故事讲给海平听,海平往往都会记下来。大舅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