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玩转手机赚大钱:移动互联网营销革命
13084300000003

第3章 移动互联网营销新思维(3)

“深夜发吃报复社会”就是微博上十分火的关键词,很多“吃货”都会在晚上10点以后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有的发图片炫耀,有的则去图片下面吐槽。这吸引了很多餐饮企业的关注。以下就是利用这个话题推广自己品牌的案例之一。

三、选择最佳渠道,执行内容投放

有了宣传内容,下一步就是选择合适的渠道进行投放。移动互联网有三大入口:移动浏览器、移动APP应用(二维码也属于此类)和移动搜索。如何抢占这3个入口,并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选取最适合的渠道进行深度推广,是企业需要考虑的第三步。

移动搜索竞价是最主要的移动互联网广告投放渠道之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一大主要特征就是随时随地去搜索自己喜欢的东西。以下图为例,当移动互联网用户想喝咖啡时,他要做的第一步很可能是搜索一下“最好的咖啡品牌”,然后根据结果在手机地图上搜索一下附近有没有这家咖啡店。因此,有远见的咖啡企业会在移动搜索端竞价,好让自己的品牌尽量出现在靠前的位置。

四、进行效果追踪,及时优化结果

内容投放后企业需要及时跟进整个市场反馈,这对消费者的“评估初步方案”和“确认购买方案”两个购买步骤影响巨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已经有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自己投放的内容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进行战略调整。

以上4个步骤是大部分企业在进行网络口碑营销时都要经历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后,并不一定会做出购买行为,比如一些未预料的突变形势,以及能左右其决策的他人对该产品的态度等,都能够影响其购买行为的实现。购买行为后,产品或服务的售后,以及使用体验等因素,影响着消费者下一次的购买决策,如出现负面情况,甚至还会导致退换货或投诉等不良后果。这些也是网络口碑的重要组成部分。

1.4.3 口碑营销特例:饥饿营销

当消费者意识到对某种商品有需要时,购买过程就开始了,其需求可由像饥饿、干渴等内部因素引起,也可由一些外部因素激发,比如他人的建议、被产品某个特性吸引等。购买需求被激起后,大多数消费者都会去寻找一些关于该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这时亲朋好友的口碑相传以及广告等因素则成为信息源。在获取足够信息的基础上,消费者会对那些候选产品、服务或方案进行系统比较和评价,此时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属性、质量、品牌等因素起着关键作用,随后便是实施购买行为了。

由此,我们发现,如何激起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也是口碑营销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很多企业效仿苹果,施行饥饿营销:你的产品不见得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稀少的。综观各种营销手段,饥饿营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最容易引起话题和热议的方法。作为饥饿营销的“鼻祖”,苹果就十分擅长使粉丝们感觉“饥饿”,并据此催生关注和口碑。

每次新品上市之前,苹果都会伺机放出大量似是而非又吊胃口的信息:各类“谍照”、内部人士信息,当然也包括制作精美却又对产品内容点到即止的广告。所以,苹果产品在发布过程中全程都受到高度关注和议论,在移动互联网上一直保持高搜索率。此时,苹果只需要在网上用水军发起诸如#排队抢购苹果#的活动,就能吸引一大批跟风的粉丝。

以iPhone4S为例,由于之前的热炒加预订模式,所以上市3天,销量就达到400万部。而在中国上市后没多久,苹果立即宣布旗下多家门店断货。此时,其价格也一路飙升,在国内很多城市,苹果的授权渠道都在加价出售iPhone4S,提价500元到1500元不等。即使这样,也有很多人有钱也买不到。其实公众很清楚,iPhone4S相比iPhone4S的改进并不明显,但正是由于苹果的前期炒作加上乔布斯的突然逝世,再加上上市后利用饥饿营销使得人们对iPhone4S趋之若鹜,所以才创造了iPhone4S的销量奇迹。

苹果有没有刻意进行饥饿营销我们无法断言,但可以确定的是,每次苹果发布新品,的确有许许多多的粉丝去各个苹果店面通宵排队等待购买。他们的这种“疯狂”行为,加上购买到之后迫不及待的炫耀,都是对苹果潜在用户的巨大吸引。

的确,更多的人在搜索、等待你的产品,就必定能造成更多的话题和口碑传播。因此,聪明的企业懂得不让自己的产品泛滥,并把握好产品上市的节奏与整个营销流程,让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充满诱惑。

1.5 用户体验式营销:人人想做VIP

1.5.1 星巴克的“咖啡宗教”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做营销的第一原理依然是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给用户最好的消费体验。以体验式营销的代表星巴克为例。

星巴克董事长兼CEO霍华德·舒尔茨认为,星巴克的产品不单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体验。舒尔茨在美国推行了一种全新的“咖啡生活”:“星巴克是人们的第三个场所,第一个是家,第二个是办公室,星巴克则介于两者之间。在这里待着,让人感到舒适、安全和家的温馨。”

为了营造舒适、安全和家的温馨,星巴克选择了“小店+大规模”、多网点覆盖的方法。星巴克的每个小店都有时尚且雅致的环境,豪华却不失亲切。星巴克店内经常播放一些爵士乐、美国乡村音乐以及钢琴独奏等,这正好迎合了时尚、新潮、有品位的白领阶层。他们每天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迫切需要精神安慰,这种音乐恰好起到了舒缓压力的作用。

除了听觉享受之外,星巴克还为顾客提供了嗅觉享受。重烘焙极品咖啡豆是星巴克味道的来源,加上“四禁”政策(禁烟、禁止员工用香水、禁用化学香精的调味咖啡豆、禁售其他食品和羹汤)力保店内充满咖啡自然醇正的浓香。视觉享受方面,星巴克则主打咖啡制作四大阶段衍生出的:以绿色为主的“栽种”;以深红和暗褐系为主的“烘焙”;以蓝色为水、褐色为咖啡的“滤泡”;以浅黄、白和绿色系诠释咖啡的“香气”。另外,灯、墙壁、桌子的颜色从绿色到深浅不一的咖啡色,也都尽量模仿咖啡的色调。随着季节的不同,星巴克还会设计不同的海报和旗标来装饰店面……

在消费者需求的重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再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星巴克成功地创立了一种以创造“星巴克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人们来到星巴克,可以摆脱繁忙的工作稍事休息,或是轻松地约会。人们每次光顾咖啡店都能得到精神上的放松或情感上的愉悦,有相当多的顾客一月之内十多次光顾星巴克,这是星巴克体验式营销成功的最好证明。

1.5.2 压迫自己,释放用户

如何强化与消费者的互动,优化消费者体验,打动消费者的心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营销胜出的关键因素。基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展的移动营销拥有互联网营销所不具备的即时交互、位置化等特色,这将是体验式营销的全新方式。

移动互联网使得用户能够在移动方式下获取海量内容。当无限的内容以有限的碎片化方式呈现在移动互联网用户面前时,用户必须做出选择,而这只能通过差异化的体验结果来区分。移动互联网用户只会选择最优质的内容,选择最好的服务体验。为此,产品生产者需要不断在细节上逼迫自己做到最好,以最大程度上释放用户的体验快感。

马化腾在腾讯研发部“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的内部讲座中向其员工强调:“要把自己当作一个挑剔的用户。我们做产品的精力是有限的,交互内容很多,所以要抓最常见的一块。流量、用量最大的地方都要考虑,规范到让用户使用得舒服。要在感觉、触觉上都有琢磨,有困惑要想到去改善。如鼠标少移动、可快速点到等。像邮箱的“返回”按钮放在哪儿,放右边还是左边,大家要多琢磨,怎么放更好,想好了再上线测试。对同一个用户发信,在此用户有多个邮箱的情况下如何默认选最近用的一个账号。这些需求都小,但你真正做出来了,用户就会说好,虽然他未必能说出好在哪里。”

的确,移动互联网用户只关心自己的用户体验,而不关心这种体验好在哪里,以及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因此,这要求企业为了完成一个产品,完善一项服务,在投入足够的资源成本的同时,还要花费足够的心思。

1.5.3 掌握用户的需求类型

要想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光有心思还不够,还需要详细地了解用户的体验需求。腾讯智慧出版的《虚拟世界真实信赖解读中国1~4线城市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及态度》一书中,通过详细调研发现,网民中存在5种不同类型的用户,他们有着明显差异化的个性需求。

一、交流依赖型

用户年龄相对较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线城市,职业以学生、自由职业者和普通企业职员为主。网络对他们而言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交流沟通,满足情感联系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为自己的事业进步增加新机会。在生活价值观方面,他们具备充实自己和为梦想而努力的心态,并为此付诸行动。他们最经常使用的网络应用是即时通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