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废话是土,多言是铁,寡语是铜,沉默是金。沉默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人际交往中的最有力武器。适时的沉默,可以隐藏自己,更可以让自己从危险中抽离出来,而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因为沉默而了解到更多语言中的精髓与魅力。
留一份沉默给自己
中国人常说:“沉默是金。”这句饶有意味的话影响了我们很多人。沉默并不代表这个人没词了,只能无言以对,而是说明这个人正在思考,正在思索对策,而这样则是为了积蓄力量,让自己离成功更近一步。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在沉默之后,展现出不一样的自己,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斟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沉默就是积蓄力量的一种方式,沉默是为了让我们冷静下来,抛弃杂念,去思索应对之法。我们千万不要低估沉默的力量,与人对峙的时候,先亮出自己牌的人,就很有可能会输掉。只有韬光养晦,懂得沉默的人才能在人生长路上走得更远。
清朝时期,14岁的康熙举行了亲政大典。但是康熙仍然没有掌握实权,真正的大权还在鳌拜手上攥着。皇上和鳌拜的矛盾渐渐激化,终于在苏克萨哈的问题上爆发了出来。
顺治临终前指定苏克萨哈为顾命大臣,但是此人位高权重,很难动摇。鳌拜觉得他是自己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一心想要铲除。于是,鳌拜就向康熙进谗言说:“苏克萨哈心怀鬼胎,想要篡权夺位,臣已经下令把他收押了起来,请皇上下令正法处治。”
康熙虽然对鳌拜不满,但是无奈大权旁落,只能暂时隐忍。就这样,鳌拜一手遮天,把苏克萨哈正法了。不仅如此,还诛杀了他的家人。
这时,康熙才觉得不铲除鳌拜实在不行,但是残酷的现实又摆在眼前。鳌拜不仅大权独揽,而且武艺高强,朝廷上下有很多人是他的心腹。如果稍有偏差,恐怕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会不保。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康熙最终定下了铲除鳌拜的计策。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康熙不露声色,也不提苏克萨哈的事情,只是给鳌拜加官进爵,还让他儿子承其福荫。康熙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软弱无能,让鳌拜掉以轻心;另一方面,康熙挑选了十几名小太监练习摔跤,自己也参与其中。
鳌拜上朝的时候,看见康熙像个孩子似的跟小太监们扭打在一起,更是放下心来。这样时间一长,小太监的摔跤之术已然练得非常纯熟,而鳌拜对康熙也失去了戒心。
到了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的5月16日,时机终于成熟了!待鳌拜进宫时,康熙一个眼神,众侍卫一拥而上,迅速擒住了他,来了个五花大绑,关入监狱。鳌拜还想反抗,无奈为时已晚。他的一帮亲信随后也全被拿下,包括要臣遏必隆。
康熙对鳌拜说:“鳌拜,你欺朕年幼,图谋不轨,滥杀无辜,意图篡位,罪不可恕!你的罪过真是罄竹难书!待朕查清你的所有罪行,一定严惩不贷!”
康熙的成功在于他把自己的内心藏了起来,表面上麻痹了鳌拜,暗地里却是实行着自己的计策。然后一击必中,把鳌拜抓了起来。沉默是金,学会隐忍才能保全自己,才能不留下弱点,等到时机出现,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一击必中。
沉默是一种智慧,它可以让我们从口舌之争中抽离出来,远离是非之地。如果我们选择据理力争,不仅会失掉身份,更会让自己失去理智。情绪化的时候需要冷静,话多的时候需要沉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展现出自己的气度和胸襟。
徐伟杰去应聘一家做玩具出口的公司,经过一番面试,获得了面试官的认可。徐伟杰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起步,接下来,自己一定要努力,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公司负责。
第二天,徐伟杰精神饱满地来到公司上班,迅速投入到了工作中来,加上老员工对他的指点,徐伟杰完成的工作让上司非常满意。
但是好景不长,半个月之后,徐伟杰对待工作就没有往日的激情了,他发现自己的学历是最高的,而工资却是最低的,这让徐伟杰心里很不平衡。
老板发现徐伟杰的情绪变化后,就把他叫来谈话,并且告诉他,只要把工作做好,升职加薪是早晚的事,徐伟杰只是沉默应答,并没有说什么。
可刚刚过了一天,徐伟杰就主动找到老板,直截了当地要求老板提高他的月薪。但是老板认为,公司有严格的工资管理制度,不能因为徐伟杰一个人的要求而搞特殊,而且徐伟杰还是新人,刚来公司,对公司的很多业务还不是很了解,需要老员工对他进行指导。在徐伟杰为公司真正创造利益之前,公司是无法给他提高薪酬的。
徐伟杰表示理解,但是他也只是表面说说,工作的时候依然我行我素,每天只是完成上级布置下的任务,其他什么都不做。没事做的时候就在那打电话上网。
一个月之后,老板实在忍受不了徐伟杰的这种消极怠工,于是解雇了他。
职场是一个牵扯到各种利益的场所,这样的场所就更要求我们提高警惕,不该说的话,千万不要说,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沉默不是赌气,如果我们像徐伟杰一样,只会在下一秒钟,吞下失败的苦果。
沉默是给自己留一个缓冲区间,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我们总是因为走得太远,说得太多,而背离了自己的初衷。人生需要不断奔跑,但是奔跑之余我们也需要喘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危险面前闪转腾挪,保全自己。
嘴上不说,心里去想,而这样,我们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余下生命中的第一天,如果不去珍惜,不去思考,只会让自己不断迷失。沉默是一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它可以让我们去思考,积蓄力量,等到力量足够强大时,我们就一定能完成人生中的致命一击。
沉默是一种理智的行为
我们经常会遇到说话滔滔不绝的人,也经常会遇到话语非常尖锐的人,这时就需要我们示弱,学会转移角度,不要让唇枪舌剑砸到我们身上。
记得一个朋友在谈恋爱的时候,他一到没词的时候,就会傻笑,这样的做法,帮助他摆脱了很多困境,而现在,他已经和爱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没搞明白别人的请求,那么,别人还会继续对我们提出请求吗?我们还用得着为如何拒绝别人而伤脑筋吗?所以,在别人有求于你的时候,你不妨装糊涂,表示你根本搞不懂别人在说什么。这一招虽然有损形象,但是非常有效,可以说是“妙”用无穷。
在有的场合,别人提出的要求、问题,不管你怎样处理都会引起麻烦,而如果不会做出回应的话,也同样不利于己,这时不妨佯装没有听见,没有看到。你大可以找出种种原因表示你没有听见或者听不清别人说话,这样别人只能无奈地放弃请求。
1953年6月,年事已高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到百慕大参加英、法、美三国会谈。在会谈期间,与会者向他提出了很多要求,其中有些要求是很叫人感到棘手的。
对此,丘吉尔称自己年事已高听力不好,时常装听不清,对于别人不利于己的请求装作没有听见,或者反复地说:“你说什么,我听不清。”而只在有利于己的问题上与人交流探讨。这一招装聋作哑使前来参加会议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法国外交总长皮杜尔感到十分头痛。艾森豪威尔无奈地说:“装听不清成了这位老首相的最佳防卫武器。”
丘吉尔对于一些自己很难应付的请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根本也不用去拒绝,更不会因此而损害别人的面子,而别人拿他的这一招数也毫无办法。可见装听不清是多么高明的拒绝方法。
有装听不清的人,就当然会有选择沉默不语的人,对于一些无理要求,我们无法做到的,就要学会沉默应答。其实,沉默的时候,不光是要闭紧嘴巴,还要综合运用目光、神态、表情、动作等各种因素,或明或暗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沉默的拒绝具有丰富的内涵,作用也十分明显。用沉默去拒绝不会引起冲突。冲突的产生一定是有来言有去语的,只有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是绝对吵不起来的。通常,当人们碰壁的时候难免不快。而保持沉默,就可以避免把不快上升到争吵,可以保全对方面子,而且也可以显示出你的豁达大度和良好修养。
徐庶、诸葛亮、庞统三人都曾拜在水镜先生门下。后来,徐庶投到了刘备帐下,曹操以徐庶老母病重为由,把他骗回了魏国。
这才有了后来的“徐庶回马荐诸葛”,等到了魏国之后,徐庶才发现自己被骗了。自此之后,徐庶发誓,再也不会为魏国献出一条计策。不管曹操问什么,徐庶只是耸耸肩,微笑一下,什么都不说。
虽然如此,但是徐庶在曹营这么多年,终究是没有得罪任何人的,没有和任何人撕下过脸皮,正因为这样,徐庶才得以保全自己。
徐庶的成功在于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正因为这样,徐庶才能躲过重重灾难,保全自己。徐庶选择沉默,为的是坚守自己的原则,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得到古往今来人们的敬重。
沉默的力量不仅如此,它还可以用作暗示性表态。沉默在有时候是模糊语言,不置可否,但在特定的背景下,其实就是明确表态。如果对方提出一种意见或处理办法,而你却不敢苟同,但出于全面平衡关系考虑,你又不能明示反对,这时的沉默看似不偏不倚,但聪明人却可意会神通,知道自己的要求令你为难,十有八九办不成,其实沉默就是不同意、不支持。此时彼此心照不宣,也不用固执己见,伤了和气。
沉默作哑就是把自己降到底端,避免成为他人指责的对象。沉默是一个人在不便直接回绝的情况下使用含糊的语言或者假装糊涂的方式回避请托人,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化解求助双方之间的尴尬,还能收到为人处世的最佳效果。
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其中,有许多积极的,也会有许多消极的;有符合自己意愿的,也有不符合自己意愿的;有我们赞成的,也有我们反对的;有我们乐意接受的,也有我们需要拒绝的。究竟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就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并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多数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沉默,只有这样,不去争辩,我们才能避免灾祸殃及自身。人生总是要面临无数的选择,是沉默还是去争辩,这是一个大问题。争辩是一种非常大的冒险行为,因为我们不知道争辩之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我们选择沉默是一种理智的行为。必要时候,选择沉默完全可以让对方知难而退。
给内心留片“静”土
我们嘴上话语的表达全都来源于我们内心的反映,选择沉默,则需要我们拥有一份淡然的心境。
众所周知,电脑系统中专门配置了“回收站”,用来收集那些已删除的垃圾文件。连接网络的电脑每天都会产生成百上千兆的垃圾信息,必须定期清空,否则就会影响到电脑的运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