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全鉴
13020100000017

第17章 淡泊明志:真情来自日久,真味出自平淡(5)

吴隐之奉命去广州走马上任。到了离广州治所二十里一个名叫石门的地方,只见一道泉水淙淙流去。有人告诉吴隐之,这条泉水,称作“贪泉”。传说不论是谁,只要喝了贪泉的水,都会产生贪得无厌的欲望。

吴隐之听了这话,跨下马来,对随从说:“如果不看见可以让人产生贪欲的东西,人的心境就不致慌乱。现在我们一路上见到那么多的奇珍异宝,我算知道了越过五岭,人们就会丧失清白的原因了!”这些话其实是告诉自己和周围人不要为珍宝动心。

说完,他便跑到贪泉边,舀起泉水很坦然地喝了起来,并且当即吟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表示了他要像商末的伯夷、叔齐一样,坚守节操,决不变心。

他在广州任上一尘不染,更加清廉。他平常吃的不过是些蔬菜和干鱼,帷帐、用具、衣服等都交付外库。当时有很多人都以为他是故意要显示自己俭朴,只不过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罢了。时间长了,人们才知道他真是个清官,不是故做姿态。帐下人向他进食鱼时,总是剔去鱼骨头,只剩下鱼肉。吴隐之发现了,觉察到他的用意,便狠狠地处罚了他,并把他免职。

由于他的以身作则,广州地区的贪污陋习大为改观。朝廷嘉奖吴隐之的廉洁克己、改变风气,晋封为前将军。

吴隐之从广州回到京城,随身未带任何东西。他妻子刘氏带了一斤沉香,吴隐之见到后,把它取出来,扔到河里。

吴隐之住在京城,只有几亩地的小宅院,篱笆和院墙又窄又矮,一共才六间茅屋,妻子儿女都挤在一起。当政者要赐给他车、牛,为他重新盖所住宅,但是他坚决推辞。不久,他被任命为度支尚书、太常,也只是以竹篷为屏风,坐的地方、站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升到中领军,每月初领到俸禄,只留下自己一人的口粮,其余的全赈济亲戚、族人,妻子儿女一点也不能分享。家属要靠纺织谋生,自食其力。因此时常发生困难困乏的情况,有时两天吃一天的粮食,身上总是穿着破旧的布衣。

吴隐之早先担任过卫将军谢石的主簿。他的女儿要出嫁,谢石知道他们家贫穷,嫁女儿—定很简朴,便特地派了厨师等人去帮助料理婚事。到他们家一看,正见到婢女牵了条狗要卖掉,此外什么都没有操办。

贪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这话对也不对,有财富使物质生活过得好些,总比贫穷好,但为财富丰厚不择手段、贪得无厌而沦为财富的奴隶,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淡泊是理性的成熟,也是最具体的满足;它是积极的乐天知命,而非消极的听天由命;它是入世的适情致性,而非出世的斩情灭性;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莫嫌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淡泊,才是对人性的透彻了解,才是对世情的深刻领悟。

【原典】

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译释】

既然要作出牺牲,就不要过多地计较得失而犹豫不决,过多计较得失,那么这种自我牺牲的志节就会蒙上羞愧;既然要施恩于人,就不要希望得到回报,希望得到回报,那么这种乐善好施的善良之心也会失去价值。

舍毋处疑,恩不图报

舍己为人,不图回报

舍己是紧要关头的自我牺牲;施人则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自愿奉献。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表现方式上则有所区别。对舍己而言,如果没有理想追求,没有平日的修省做基础,那么在舍己的关头就很可能退却。从古至今无数的先贤、英雄,因为他们志向远大,品质高尚,所以在生命与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之间,他们毫不犹豫地舍生成仁,青史永垂。施人,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热情帮助别人,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些,自己默默奉献。

有了这样的想法,一个人才会看轻自己所拥有的,看轻自己所没有的,同时看轻自己所拥有的,看重自己所没有的。有了这样的胸怀和气度,一个人才会不宠、不惊、不骄、不躁、不怨、不怒,追求自己所没有的,正确看待自己所追求的。

为了改造中国,孙中山一生奋斗不止,舍己为国,死而后已,建树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孙中山曾选择医生职业,欲“借医术为人世之媒”。但他清楚地知道,做一个好医生,只能为一部分人解除病痛,医术再高明,也不能救治整个国家,而要救治整个中国,就必须改革中国的政治。

1890年,孙中山就写信给一位同乡——退职的洋务派官僚郑藻如,提出兴农桑、禁鸦片、普及教育的改良主张,建议郑藻如先生在香山县试点,再向全国推广。1894年夏,受当时蓬勃兴起的维新思潮的影响,孙中山闭门谢客数日,写成了8000多字的《上李鸿章书》,亲自跑到天津,托了许多关系,想面见清政府的实权人物——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但李鸿章根本没把这个年轻人放在眼里,没有接见,信中的主张也不予采纳。孙中山受到了冷遇,他意识到,靠上书请愿的方法来改革中国的政治,这条路走不通。

当年10月,孙中山再次远渡重洋,到檀香山联络华侨,宣传革命思想,建立了兴中会。第一次提出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欧美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孙中山便与陆皓东等策划乘此机会发动起义,决定利用重阳节回乡群众来省城扫墓的机会,炸毁两广总督衙门,夺取广州。但由于走漏了风声,起义尚未正式发动,就失败了,孙中山流亡海外。

从此,孙中山的名字频繁地出现在国内的各种官书报章之上,清政府视孙中山为“要犯”,到处张贴缉拿告示,派出大批暗探到香港、澳门和新加坡等地“购线跟踪”,北京总理衙门还通报驻亚、欧、美各国使馆,密令相机缉拿。1896年,孙中山流亡至伦敦,就在他离船登上英伦陆岸那天,清驻英公使馆已接到来自纽约的密电,说孙中山已由美国来英国,立即逮捕。一天,孙中山从寄宿的葛兰旅社出来,就被几个暗探缠住,以认同乡为名,秘密地绑架到中国公使馆,准备再秘密地遣送回国。孙中山通过公使馆的英国清洁工的帮助,把求救信送到英国朋友那里。经过大力营救,才得以脱险。

1899年,孙中山派人潜回内地,联合了哥老会、三合会等秘密会党,组成兴汉会,并被推为会长。1900年自立军起义,他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合作。1900年10月,他又发动了惠州起义。

起义队伍最多发展到2万人,声势很大。但由于力量悬殊,最后弹尽粮绝,归于失败。

1905年8月,在孙中山的提议和推动下,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在东京联合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亲自为同盟会制定的章程,是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6个字为纲领的。当时有少数人对“平均地权”表示异议,要求取消,孙中山坚持不让。同盟会把活动的重点放在武装斗争方面,多次发动武装斗争。孙中山对每次起事都亲自策划,甚至具体布置,并不辞劳苦,奔波于南洋、欧美之间,为革命事业筹集经费。

1907年3月,孙中山前往越南河内,设立革命机关,策划两广起义。在不长的时间里,连续组织了潮州、黄冈、惠州、钦廉起义,但都失败了。同年12月,孙中山从越南潜回国内,参加镇南关起义。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鼓舞士气,并亲自发炮轰击清军。起义军很快占领了镇南关,后清军大批援军赶到,起义军经浴血奋战后撤离镇南关,退往越南境内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