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全鉴
13019600000021

第21章 正心章:修身以保持内心的中正为要(1)

正心章,在原作中,朱熹称为“传之七章,释正心修身”。正心与修身之间有着密不可分、千丝万缕的关系。心不正,则修身就无从谈起。因此修身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才能保持内心的中正。关于这一问题,正心章从五个方面给出了指导答案,并且每一条都能切中要害,一语中的。

【原典】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①,则不得其正。

【注释】

①身:应作“心”字,指内心。忿懥(音之),愤怒。

1有所愤怒,心不能正

【译文】

所谓修身,关键在于须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如果心有愤怒,那就不能端正。

(1)战胜自己克制怒火

克制心中的怒火是一种修养。这个修养的过程就是战胜自己的过程。很多人能驯服凶猛的野兽,却未必都能驯服自己内心狂躁的禀性。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灭外火容易,灭心中之火难。

喜怒哀乐本属人之常情,谁都不能没有,但如果怒火太盛就会破坏内心的和谐,从而导致“不得其正”。

汉高祖四年,刘邦在成皋战场作战失利,急需把韩信、彭越调来支援,不料韩信却派人对刘邦说:“齐国伪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请汉王假装答应我为王,以便镇抚它。”刘邦当时正值心性不顺,就很生气地骂道:“我被困在这儿,日夜盼望着他来,他却自己想要称王?”刘邦怒从心起,真想把韩信“解决”掉,但张良和陈平则极力劝导,告诉他目前情况绝不可施怒于韩信。于是聪明的刘邦就说:“干吗把你假装为齐王?我封你个真齐王多好?”

刘邦在一转念中忍住了怒火,才没有因自己一时冲动而失去济世良才。

人受怒气的支配往往会丧失理智,干出一些悔之莫及的蠢事。为此,林则徐曾悬“制怒”条幅于堂,时时以此警戒自己。在为人处世中,人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胸怀雅量、包容乾坤,使情感喜怒有足够回旋的空间,这样才能让我们不为喜怒所扰,自在逍遥。

情绪是人的思考与行动的伴生物,事情做得顺利,智慧迭出,情绪就好。若事情还没做完,甚至还没开始着手做,若有一个接着一个的障碍出现,情绪就会有所波动,看什么都不顺眼。

如果情绪仅仅是思考与行动的终极或“排泄物”——如果事情做砸了就痛哭一场——那也罢了,糟糕的是情绪会改变你原来的思维方式,并不可避免地对你以后要做的事产生巨大影响。

一般人都有不易控制自己情绪的弱点,但人并非注定要成为情绪的奴隶或喜怒无常心情的牺牲品。学会怎样消除破坏我们舒适、幸福生活和阻碍我们成功的情绪敌人是一门最精深的艺术。

我们应该尽力抹掉头脑里一切令人讨厌的、不健康的情绪,每天清晨起来我们都应该是一个全新的人。我们应该从我们的思想长廊里抹去一切混乱的印象,取而代之的是和谐、使人振奋、清心怡神的东西。

人们对社会精英是极为挑剔的,竞争对手会随时盯住你的行为,抓住你的一点失误就会伺机掀起轩然大波,这就要求你格外谨慎、细致和小心。因此,在特定的场合与特定的环境下,说话要慎重。试想,如果你听到他人的责难后就生气、发怒,那就会容易授人以柄弄得自己难以下台。

一个人要有忍耐力,还要能适时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不让消极、对事物有害的情绪爆发出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影响他人和群体的情绪,影响大局的发展。

如果你觉得担忧、发愁或焦急时,如果你不自然地紧张或与自己过不去时,如果你处在心理低谷的时候,你不妨暂停一会儿,在心里告诉自己:“这并非一种睿智聪明、思维敏锐的人所过的生活啊!这并非一个完整的人的生活啊!这只不过是一个从未享受过生活乐趣的无知者的生存方式啊!”这样想过之后,你的情绪就会逐渐平静下来。“克制怒火”确实是一门功夫,需要的是修炼、克制,需要的是自己战胜自己。

(2)怒火来袭时,需要“忍”

面对他人无端的挑衅,血气方刚的男儿没有几个能做到无动于衷的。一怒之下往往会做出很多失去理智的事,结果要么鱼死网破、两败俱伤,要么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在感叹得不偿失的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面对无谓的挑衅,“忍”住怒火不仅是一种让人钦佩的涵养,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明智之举。

韩信是西汉初年淮阴(今江苏淮阴市东南)人,杰出的军事家,为辅佐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

他幼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十几岁时母亲又暴亡。从此,他开始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韩信家境虽然不佳,但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从小不但喜读诗书,更兼通兵法。但在暴秦的统治下,他的个人才能难以发挥,只能用垂钓淮水、游荡街头打发日子。

一天,韩信佩剑在集市上游荡,被淮阴城里五个有名的地痞围住,为首的是“屠中少年”,韩信平素最了解他们的为人,根本无意与他们纠缠,便用平缓的口气问道:“你们围着我到底想干什么?”“屠中少年”轻蔑地说道:“别看你外表长得高高大大,又喜欢舞刀弄剑的,其实你是个胆小如鼠的家伙!你要是不怕死就用剑来刺我,若是个怕死的胆小鬼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我可以给你一条生路。”说完那个“屠中少年”双手叉腰,叉开双腿,一副扬扬自得的样子。此时,韩信怒火中烧,他的手按着佩剑,想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可是,他还是冷静了下来,心想:自己壮志未酬身先亡,何以使百姓摆脱秦王之苦?男子汉大丈夫应该能伸能屈,荣辱岂在一时?想到这里,韩信按捺住胸中的怒火,慢慢地俯下身,屈辱地从“屠中少年”的胯下爬了过去。

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淮阴城。从此,人们都叫他“胯夫”。韩信每每听到这个称呼心里都充满了悲愤,于是他对苍天发誓,定要实现灭秦的抱负洗刷这奇耻大辱。

公元前208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韩信先后追随项梁、项羽南征北战,最后又归到了刘邦的麾下,被任命为大将军。帮助刘邦击败项羽。刘邦建汉以后,韩信被封为楚王,定王城于邳(今江苏邳县东)。

韩信到封地后召见了曾使他受胯下之辱的“屠中少年”,那少年见到韩信惊恐万状,忙跪在地下连连叩头请求饶命。韩信却笑着扶他起来说:“我喜欢你这个人是因为你促成了我的事业。多年以来,我一直把胯下之辱铭刻在心,并以此告诫自己,要实现自己的抱负洗刷这奇耻大辱。为了感谢你的帮助,我现在任命你为楚国的中尉(负责捕捉盗贼,维持治安)。”“屠中少年”此时羞愧得抬不起头来,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今日落到韩信手中,不但没有丧命,却被委以重任,他情不自禁地趴在地上连连叩头谢恩。

忍耐是修养,是终极的做人谋略,能忍“胯下之辱”则天下大事尽可一肩而挑。假如有一天,我们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也不妨发扬一下韩信的风格:为了明天,不管今天发生什么,我必须忍。

【原典】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2有所恐惧,心不能正

【译文】

如果心有恐惧,那就不能端正。

(1)生固可贵,死又何惧

老实说人人都怕死,无论是圣人、勇士还是市井小人面对死亡都有畏惧之心,但是人不能不明白生的目的和死的意义,生要生得坦荡,死要有正道,这样才不会白活一遭。

春秋末期,齐庄公与权臣崔杼的妻子棠姜私通。事情败露后,崔杼乘机发动政变杀了庄公,立庄公的弟弟杵臼为君,是为景公。崔杼自封为右丞相,独揽大权。

事后,为了压服民众,崔杼派人在国君祭祀祖先的太庙前搭了一座两丈多高的土台。崔杼通知朝中文武百官前来歃血宣誓,迫使他们表示支持自己的政变。在前来的人群中,有一位个子不高、其貌不扬的官员,他就是历任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宰相的晏婴。当时,宫廷内外和太庙四周到处戒备森严,一群荷戟持剑的士兵列队在祭台两旁。宣誓开始前,崔杼就威胁说:“哪个不肯宣誓或言语不畅,将被立即处死。”不一会儿,就有好几个不甘屈服的大臣被杀了。

轮到晏婴了,在场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崔杼也关切地注视着他。崔杼知道晏婴素来德高望重,在朝野很有号召力,如果晏婴能支持自己,那一切就好办多了,其实崔杼的心思晏婴早就知晓。

晏婴从容地走到台前,双手捧起血杯举过头顶,愤然地说:“崔杼无道谋害国君,不忠于王室。追随他的人没有好报。”说完一口气把杯中的血喝了。说时迟,那时快,晏婴话刚说完,两个士兵就逼了上来,一个用剑指着他的胸膛,一个将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只等崔杼下令将他处死。这时崔杼还不死心,上前规劝道:“晏丞相,你若能改变刚才的誓言,我愿与你共治齐国。不然的话……”

晏婴大义凛然地回答道:“你用武力胁迫我失去节志,这是不勇;以利益引诱我叛国,这是不义。”

崔杼见晏婴软硬不吃,恨不得把晏婴碎尸万段。但因忌惮晏婴的威望怕太失人心,激起事变不好收拾,只好将晏婴给放了。

生固然可贵,但是死又何惧?晏婴是一代名相,他面对崔杼的武力胁迫镇定自若,既不屈服于武力的威胁,又保全了生命。智者对生死应报以一种积极态度,人有生则有死,不要把生看得过重,也不把死看得过重,则能正常地生存。生死皆能忍,则既能舍生取义又能存命自保,不留骂名。人生在世不过百年,应该珍惜生命,利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有益的事情。

(2)先有骨气,而后才有人格

骨气是一个人的灵魂,是高尚人格的基础,更是支持一个人勇往直前的巨大力量。

人首先要有骨气。有了骨气,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用自己的品德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没有骨气,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被奴役的性格。一个有骨气的人自有其不同于一般人的人格特质。

伯夷和叔齐是殷商末期孤竹国(河北卢龙)国君的儿子。作为三儿子的叔齐最讨国君喜爱,国君有意立他为太子,将来继承君位。但当时的规矩是长子做太子,继君位,国君觉得很为难。后来国君意外病死,为遵王意,大臣们让叔齐为王。叔齐心里非常不安,让位给大哥伯夷。伯夷不肯说:“这是父亲的意思。”由于两人都不肯当国君,最后两人一起离家出走。

伯夷和叔齐听说西伯昌(后来的周文王)有德行、礼贤下士,便决定投奔西伯昌。西伯昌知道了两人的身份和来历很高兴,当即把他们留了下来。

不久,西伯昌去世,武王即位,让士兵穿着孝服出征伐纣。伯夷和叔齐拉住武王的马进谏道:“您的父亲死了不埋葬却要去打仗,这能说是孝吗?你是臣子却去打君主,这能说是仁吗?”武王的手下想要杀死他们。

姜太公说:“他们虽然反对出征,但作为纣王的臣子,他们算是尽了义,还是放他们走吧。”

武王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也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但伯夷和叔齐却认为武王伐纣是不耻的做法,天下应该是商朝的,他们认为自己没能阻止周武王的行动非常惭愧,于是决定隐居首阳山,不再当周朝的百姓,而要做殷商的遗民。

为了和周朝彻底划清界限,伯夷和叔齐还决定今后不再吃周朝的粮食。那么,他们用什么来充饥呢?二人只好采集薇菜当饭。薇是山上一种难以下咽的野菜。天寒时薇菜越来越少,兄弟二人渐渐瘦成了皮包骨。山下的一个妇女看到他们如此这般,故意刺激他们说:“你们现在吃的还不是周朝的薇菜吗?”

二人听了决定连薇菜也不吃了,每天就躺在那里等死。没过几天,他们便一命呜呼了。孔子听说这件事夸他们两个人有骨气。

人活在世上就要有脸面、有骨气,否则即使人活着,却与行尸走肉无别。

何谓有骨气?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征服不了,这样的人就是有骨气的大丈夫。

有骨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涌现了许多有骨气、重名节的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铿锵之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徐悲鸿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个文弱女子尚能如此,那我们为何不可、不能?

做人一定要有骨气,不卑躬屈膝,不唯唯诺诺,一定要挺起腰杆,这样我们才会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嵇康虽然被司马氏家族给杀了,但他的人格同“广陵散”一样被视为人间极品。有骨气的人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永生于人的心间。

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当中,有时候做人处事就要带那么几分傲骨,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你可以杀死他,可以要他的命,但你不能侮辱他,不能伤害他的尊严。

文天祥有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尽管他被拘囚在地牢中受尽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降,还许诺他可以做大官,但都被他拒绝了,元朝统治者终于在1282年将他杀害了。这就是有骨气的代表。头可断,血可流,就是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骨气的人是不会在死亡或强势面前低头的,更不会被荣华富贵所诱惑。

【原典】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3贪好安逸享乐,心不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