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元代战争史
12958000000024

第24章 蒙古西征之一——成吉思汗征花刺子模诸战役及初期四大汗国之建立(2)

成吉思汗闻报,大为震怒,认为奇耻大辱,当即免冠解带跪祷于天,誓死复仇。乃起烦国之师,大举西征。时为公元1217年。(多桑蒙古史,一卷六章)

三、锡尔河诸城之攻略

蒙古军之机动:蒙古军众号六十万(“蒙古史略”谓十五万至二十万人),于成吉思汗之十四年(公元1219,此为冯承钧成吉思汗传所载之年。震按丁谦氏“元秘史考证”则为庚辰,成吉思汗十五年,122○)如期于额尔齐斯河源集中驻夏,休息士马,准备入秋进军。当誓师时适当祃牙之日,雪深三尺。思吉思汗疑虑之(震按丁谦氏“兀秘史考证”谓:“旋以马乏刍秣缓师期”)。耶律楚材曰:“玄冥之气,见于盛夏,克敌之征也。”汗喜。遂挥军前进。大军自额尔齐斯河源出发,直向南行,经乌鲁木齐(今迪化属),至伊犂,巴尔克什湖以南地区集中后,乃以主力直趋锡尔河,而另遣者别一军,自合失合儿(今疏勒)取道拔汗那(小国名。今新盔疏勒北及西)进袭锡尔河南岸敌军之侧背。旋花刺子模得悉者别军之行动,惶惧,“乃将(锡尔河沿岸防线)军队调向拔汗那。等待鍚尔河战线空虚之时,蒙古的大军(主力)遂出现于锡尔河。”(见冯承钧译“蒙古史略”第一卷)。故者别此一行动,实成吉思汗误敌之计也。(下引见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卷一下)

成吉思汗初期作战指导:是年秋。蒙古军进抵锡尔河,未遇抗拒,遂围讹脱技耳城。成吉思汗已知“撒马尔干,城堞高峻,守兵充足,非一载不能破”。“西域主志气沮丧,企图消极,凝固守城寨”。于是成吉思汗对其初期作战下定如下之决心:

“先分兵攻取各处城堡,而自取布哈尔,然后会师”。按成吉思汗之先取布哈尔,因布哈尔位于西域新都撒马尔干,与旧都乌尔达赤之间,得此线可以截断花刺子模王与河中府之交通,且可断绝锡尔河上受围各坟之外援。

成吉思汗之作战指导:元太祖十四年秋(公元1229年10月),成吉思汗分兵为四:

第一军:命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将之,留攻讹脱拉耳城。

第二军:命长子术赤将之,为右手军,循锡尔河而西北,攻略锡尔河岸上沿河城寨,进攻目标为氈的。

第三军:命阿剌黑。辽客图,托海三将将之,为左手军,兵力五千人。循锡尔河东南攻伯讷克特、浩罕等地。

第四军:由成吉思汗与四子拖雷将之,迳渡锡尔河,直趋布哈尔,以断阿拉丁与河小府之交通,而绝其鍚尔河受围各城之援。

限期各军,完成任务,会师撒马尔干。

第一军攻围讹脱拉耳:讹脱拉耳,位于鍚尔河滨,扼东西交通孔道,城分内外。缮守完筛,粮储充足。原由西域将哈伊尔汗率步兵三万驻守。阿拉丁鉴于形势紧急,乃再分兵万骑,令哈拉札汗率往助守。

察合台及窝阔台,自成吉思汗十四年9月率军围攻讹脱拉耳(丁谦元秘史考证为十万年秋)

经5月不下。然守城军民志气消沉,内心惶恐,以是哈拉札汗坚主“力困议降”。惟哈伊尔汗则以前次杀使刼货,得罪蒙古,自度无生理,乃扬言以死守报主恩。由于二将意见不合,致部分守军,战斗意志为之瓦解。未几哈拉札汗率所部精兵突围欲遁,被蒙古军掳获。因询得城内虚实,遂攻克其外城。哈拉札汗欲降,察合台等以其不忠于其主,并其部众斩之。

又驱其民于野,纵掠城内。哈伊尔汗以外城已破,乃率亲兵退守内堡。屡屡出战,相特又1月,死亡几尽,内城遂陷,然仍鼓勇巷战。蒙古军欲生致之,诸面肉搏以进,哈伊尔汗犹率从卒二人,登星格斗。而从卒亦死。箙中无矢,犹持瓦以掷敌,妇女在墙下授砖以劝,卒以力竭一,为蒙古军所俘获。(多桑蒙古史一卷七章)

第二军之战斗: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率第二军,沿锡尔河北进。先至昔格纳克城遣使谕降,城民杀使者。术赤乃下令进攻,不许休止,士卒更番迭进,连攻七昼夜乃下之;屠其城。自是连下八儿真、额失那斯诸城。

当客失那斯之被攻也,警讯至氈的,守将库特鲁克汗夜遁,渡锡尔河而走岛尔达赤(一作玉龙杰赤)。术赤遣使谕降,毡的城中无主,人民混乱,不知所从,见使者至,欲杀之。使者伪与约,誓引蒙古兵他去,不入城内,城民乃释之。已而蒙兵至,城民惟恃城高不为备。术赤即督师树云梯环登,踰城而入,遂占领之。以未受拒抗,城民得不杀,驱之于野,纵掠9日,然后许居民还城。以布哈尔人阿里火者,为毡的长官守其地。旋分兵下其邻城养吉干。

阿里火者,西域之商人工耻曾与成吉思汗所遣百余商人资送珍品与阿拉丁者。(多桑蒙古吏一卷七章)

第三军攻围伯讷克特及浩罕:阿拉黑等三将率兵五千,于10月周围伯讷克特城。急攻三日,守将伊勒格圆阵殁。第四日城民始降。蒙古军先是许其不死,既降之后,驱城中人于城外,别置其将卒于一处,尽杀之,分其工匠于诸军,而驱其壮丁,以攻浩罕。

西域将帖木儿蔑里克骁将也。率兵守浩罕。城滨锡尔河,河有中洲,上筑堡垒,与城为掎角,洲距两岸远,矢石不能及。帖木儿分精兵千人守之。另造甲板舟十二艘,形如写屋,裹以轻毡,涂泥泼醋,以御火纺。每日出舟六薄两岸,从舟隙发矢,以射蒙古军。阿拉黑三将,既围浩罕,又鉴于中洲据点距两岸远,矢石不能及,遂先以铁索封锁河道,以绝敌授。同时感于兵力不足,请增援。寻蒙军自堤脱技耳等处援师二万至。且于四乡掳民五万,编组什百为队,以蒙古将校督之。于三十里外之山中、运石构河筑堤,期达于洲。帖木儿乘蒙古军实施攻击准备之际,每利用夜暗,屡袭蒙古军,蒙古军多所损折。

误古三将以河堤渐成,攻击开始,炮石纷集,守军势不支。帖木儿见势不支,计穷,乃夜以七十二舟,载辎重、军士,自率精锐,驾甲板舟、列垣烛,顺流而下,逃向伯讷克特。

当帖木儿之撤退也,一面扫除河川封锁,一面对两岸追兵作战。奋力撤退。既而,闻知术赤军已于毡的附近,夹锡尔河置重戍,两岸置弩,并结舟为桥,阻绝川道。遂舍舟登陆乘马而行。蒙古兵追至,则止而与战,待辎重前进,然后再行,如是数日。部族本少,及是益灭,不得已乃弃辎重。已而从卒次第亡失已尽。乃单骑遁走,逃往乌尔达赤。(多桑蒙古史一卷七章)

四、阿母河诸城堡之攻略

布哈尔之占领:成吉思汗与四于拖雷,率领主力军,以速不合为先锋,迳渡踢尔河,驰袭赛鬲奴克居民咸入堡拒守。成吉思汗遣使者丹尼世们招降,守军困辱之。丹尼世们谓曰:“成吉思汗率大军,距此不远,汝等若稍抗拒,霎时堡垒居舍将平,血淹田亩矣:降则身家得保安”。居民遂降。成吉思汗令居民出城外,签其壮丁为兵,编作一队,备攻布哈尔。又熟习路径者为向导。从人迹罕经之沙汉僻路,闻道急趋布哈尔。成吉思汗十五年春正月(公元1220年3月),成吉思汗大军突然出现于布哈尔附近。(成吉思汗传第八章)

布哈尔分内外二城,外城甚大,堡垒园囿村庄尽在其中。水经其附郭。城池坚厚阔大,四周有十二门,民居房舍率以木建之。地扼东西交通咽喉,为撒马尔干西方唯一屏障、西域将库克汗率部将数员,兵二万守之。

成吉思汗大军既抵布哈尔,先屯于城之四周。迨准备完成,即督军攻城。昼夜不息,其势甚锐。守城诸将度不支,夜率全军突围遁走。蒙古军不意被袭,阵棺挫急退。嗣见敌不乘胜进击,反遁走,遂整列追之,及于阿母河畔,鏖杀殆尽。

明日、城中间教敬长及绅耆人等,出城投降。成吉思汗入城,蒙古兵运可兰经横置庭中,以代马槽,践其经典于马谛下,又召集歌女在大礼拜寺,歌舞劳军、蒙古兵亦欢呼歌唱为乐。

如是取乐一2日成吉思汗出城,赴布哈尔民众祈祷场,传集民庶,告以西域王背约,杀使臣,及己不得已起兵复仇之事。令蒙古官员,弹压大军,勿使扰害。已而籍富民,征财富,余民则出丁赋以瞻军。

其时犹有康里兵四百骑,据内堡。蒙古军遂焚城内民居,驱壮丁使执内堡填壕之役,悉成平地,以进追之。已而置礟环攻,战况惨烈,为空前所未有。凡攻12日内堡破,守者悉死:

而蒙古兵及居民为守兵所伤亡者,亦甚众。城既拔,成吉思汗驱民于野,尽掠其财物,焚其居屋,或流或徙、丁壮则使从军。成吉思汗焚布哈尔后,春末,乃循水,东趋撒马尔干。

庄定撒马尔干:撒马尔干,位于水上,距布哈尔5日程,沿河风景甚丽,园林别墅相望,舟车福辏,为河中一大政治中心,经济重镇。北面广汉红沙、南凭铁门板天险,在远方有锡尔河,阿母河三面凭藉,形势天成,又当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故西域王于此建为新都。

至二十世纪初期,该城人口仍在十万以上。

当西域王之驻跸撒马尔干也,督民修城濬池,竣濠蓄水,缮增堡垒,盖为长期固守之计。及闻蒙古师众,乃大惧。谓左右曰:“敌军锋甚锐,我不可以居此”。即先遁去(另详下节),留兵五万(一说有突厥兵二万,波斯兵五万)拱卫新都。命其将阿尔泼汗婴城固守。

成吉思汗自布哈尔,驱俘民随军东进,行5日,骑兵先抵撒马尔干坟下。翌日部队与俘虏继至。时其他三军,亦相率自锡尔河北诸地至于城下,亦驱土著壮丁至。于是成吉思汗自结营于库尔萨来。复先分军,攻下河演寨堡。以削弱其外势。同时令诸军分别开进,配合会攻。

又编俘虏十人为一队,队执一旗,陆续经行城下,以示其兵众之盛。成吉思汗乃亲自周巡城外。相视形势者两日。令阿拉黑、毕远尔牢兵一部向铁门关、塔里堪,以截断敌之外援,第三日遂围合。

当蒙古军合围之日,公域将阿尔泼汗、匈赤汗、巴郎汗三人乘蒙古军尚在展开间,转取攻势。但成吉思汗事前已派有掩护部队,当即接战。西域军以塔起克兵先进,中伏。初康里兵自以为与蒙古兵同类,事亟则降。故康里兵不为援。以此,西域军大败。由是城中人为之气夺。然蒙古军遭此突袭,伤亡亦众。至夜,双方罢战。

第四日蒙军攻城,城民恂惧。第5日续攻,康里兵乃有携眷投降者,城内故士亦出城纳款。

成吉思汗均善谕之。越日,西域军停止抵抗,开城请降。时太租十五年(公元1220年)4月中。至是蒙军首先隳其垣堞堡垒,命康里兵三万聚于一处,收其马匹器械,至夜尽杀之。

当康里兵之洽降也,他部守兵不从,殆至康里兵开城,塔起克兵及波斯兵乃入内城续守。是夜,蒙古军仍攻城。内城人惧,知不得免,阿尔泼汗乃率千人,乘夜潛出、突营而遁。次晨蒙古军编组攻城队,迫攻内城,隳其垣堞,塞城河之源;至夜城破,内城悉成灰烬。

撒马尔干城既隳,成吉思汗乃命太师国公耶律阿海,组设军政府,以降官巴克曷勒蔑里克,牙刺瓦赤等主收赋税,兼辖降民。选取工匠三万人,分置各营,签发民丁三万,补充攻城队。余民五万,令输二十万的那(西域敝名),许复还城赎命。派兵一部,任该城之卫戍与绥靖。成吉思汗则自屯兵于撒马尔干、那黑沙不两地之间。

乌尔达赤之攻瞻:是年(公元1220年)夏,成吉思汗既定撒马尔干,乃令三子就地整军,自与拖雷亦暂于铁门附近驻跸休息。

乌尔达赤,一名花刺子模城。市区广大,形势雄伟,农耕茂盛。突厥人名之曰,阿拉伯语则谓为,花拉子模之旧都也。在当时为西坟名城。自王母土尔堪可敦出走径,城中无主。旋花刺子模王阿拉丁之子札勒哀丁(又作札兰丁)自里海逃至该坡(时阿拉丁王被者刷所追,迁入里海一小岛,于是年12月死。详见下节)。城中原遣有兵丁甚众,稍事号召,即有兵九万,复集于诸王麾下。然将士多康里人,对札勒哀丁,并不衷诚拥戴。札勒哀丁乃于公元1221年2月10日,率帖木儿以三百骑出奔。

另一王子鄂斯拉克沙,亦在坟中,鉴于乌尔达赤,诸将争权造势,各欲谋拥立(阿拉丁死后,尚有三子)情势叵测,亦出奔,乌尔达赤将领颇有从之行者。是时乌尔达赤尚余兵六万,其绅民皆愿并力守城,遂公推忽马尔为帅,以其为王母亲族也。

蒙古军于河中作三阌月之整补,军容一新,军威大振,成吉思汗乃于十五年秋,命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军十余万(一说五万)及所俘丁壮,往攻乌尔达赤。其行军序列,依窝阔台,察合台,术赤之顺序行之,似以术赤为总帅。公元1221年春,成吉思汗又闻阿拉丁诸子走乌尔达赤,乃又遣兵戌呼拉商北境,以防其南逃。2月13日,术赤军近追乌尔达赤,游骑至城下。城人出城逐之,中伏,城兵死者甚众。蒙军尾随败卒入海阐门,因日已西沉,仍退出。

术赤昆弟,既至城下,即环视乌尔达赤城形势,城跨阿母河,为桥以通往来,垣堞坚厚,猝不可破,术赤下令军中:“我父将以此地封我,毋许焚掳”,乃遣人招降,守将及兵民拒之。(新元史卷二百五十四章外国传西域上)

术赤以招降无效,乃退治攻具,境内无石,不能炮击,乃令伐大木,浸水增其重量,以代炮石之用,又命所掠诸地丁壮执填潦之役,限10日而工毕以备攻城,诸攻击准备已毕,乃即遣三千人,欲先攻夺横跨阿母河上之桥棵,但为城兵困围,全部战殁,至是守军益振。既而术赤,察合台二人失和。号令不一,纪律亦弛,士气不振。守军以是屡用逆袭,与蒙古军以重大损折。历时6月,而城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