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12935700000047

第47章 给儿子留下一本书/琳达(2)

是呀,在父母能为孩子做的事情中,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拥有孩提时代的快乐回忆,给他们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以及快乐的人生!

我们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帮助别人,教会孩子与人融洽相处。当孩子通过和小伙伴们建立友谊,逐渐学会友爱、热情、容忍、原谅、宽容,孩子的社交和自信感等情商(EQ)也会逐步提高;而情商的高低在成年后的生涯中更是成为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鼓励孩子敞开胸怀,诚实开朗,保持内心世界的光明,并带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移民加拿大后,和朋友聚会,我们都带上儿子一起去。虽然他和我们的朋友在年龄上有差距,但熟悉后,选一些话题,一起讨论。儿子告诉我,在和这些大朋友的接触中,他学会了怎样和不同类型的人融洽相处。后来证明这对他的职业生涯有很大帮助。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常带孩子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的世界,从大自然中学习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中国古语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旅游对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心理健康都有好处。把大自然作为活的教材,让孩子在旅游和玩的当中受到教育。童年、青少年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让孩子在这个时期多玩玩吧!

在中国的时候,儿子没上学之前,我们每周都会带他去公园玩,有时还去动物园。上海的公园很小,人又多,每次回家后,大家都很疲惫。但是我们仍旧坚持。通过去公园玩,他知道了玩滑梯要排队,要爱护花草,懂得了要注意公共卫生,果皮和垃圾要丢进垃圾箱里。每次到动物园参观,他都非常兴奋和高兴,他喜欢看猴子,并模仿它们的可爱动作,这些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欢乐的时光!

我们带儿子去过杭州、广州、北京、青岛、无锡。到北美后,虽然生活艰苦,我们还是存储了一部分钱去旅游。我们去过圣地亚哥、洛杉矶、芝加哥、纽约、华盛顿、旧金山等地。在旅游中,我们增长了见识,增进了全家人的感情。相隔10年后,儿子到纽约上学、恋爱、结婚、工作、安家。当时我们去旅游时,怎么会想到这一切呢?人生就是这样奇妙!

在家里,我们和孩子之间就像朋友,所以儿子有什么事情都会告诉我们,征求我们的意见。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看书多了,知识丰富了,他就会有自己的主张和选择。我觉得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用自己的双脚走自己的路。

儿子上温哥华的卑诗大学(UBC)时,选的是计算机专业。大三时他提出想读法律,他认为法律更适合自己。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计算机是理科,而法律属于文科,就像人的左右脑,是完全不同的。

要读法律,首先要通过法律LSAT入学考试,儿子通过几个月的自学,以比99%的人考得更好的成绩通过。儿子收到了八所顶尖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选择了美国常春藤学校——哥伦比亚法学院。这一年,加拿大共有4个人考进这个学校。在这届法学院近400名学生中,学理工科的仅占10%。那年他22岁。

我们不应该要求孩子按照家长的想法去成长,而应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样他们长大了才会有自己原始的学习工作动力。也许你的孩子没有成为医生、律师、工程师,也没有选家长希望他们做的职业,但孩子一定会在他自己选择的职业生涯中感受到幸福。

儿子工作的办公室可以看到曼哈顿的景色,当雨过天晴时可以看到彩虹悬挂在空中,美丽极了。他经常加班加点,有时会连续工作20个小时,非常辛苦。可他告诉我们,他很快乐。他说:“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多么好,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关心孩子,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家长不要随波逐流,别人认为好的,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我们要让孩子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最适合他们的,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热爱”才有热情,才有创造力,才有不舍不弃的精神,才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儿子上法学院时,他的同学中有很多硕士、博士,或者是在美国著名的公司里工作过。他们每天的作业是读100页左右的文章,然后理解分析。每当老师提问时,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着发言,真是令人惊讶!

同学中有许多聪明又用功的人,有的同学写的文章,教学多年的老师都说,连他们都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第一学期,儿子觉得压力很大,当他打电话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们鼓励他:不要怕!我们相信你一定可以!在三年的学习期间,他取得了很多好成绩,成为前30%的学生。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他还参加学校的法律杂志的编辑工作和一些公益活动。

在儿子不凡的学习经历中,他应用东西方不同的学习方法,并且将好的方面发扬光大。如中国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而北美的教育是培养学生自学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并且让学生通过上网、找资料和团队合作(即几个同学一起做一个题目)的方法,提出一些课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感悟,“举一反三”地得到知识,而这样获得的知识会变成智慧,智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

法学院毕业后,儿子考取、宣誓成为美国纽约律师。在工作了九个月后就与另外一名律师合写了关于墨西哥湾石油泄漏的法律方面的文章,被刊登在一家著名的经济杂志的重要版面上。那天,他给我发来邮件,告诉我这个好消息,他在邮件中说:“Mom,I love you!”

工作不到一年,儿子得到独自一人去签署2亿美元合同的机会。要知道,他们的事务所,光纽约总部就有700多位律师。而签这么大的一个合同,是合伙人推荐他去的,并且把决定权交给他。之所以派他去,是因为他能说流利的中英文,他接待的是一个中国代表团。在签约的过程中,儿子充分发挥了他的双语优势,不需要翻译就能正确地表达和解释委托人的意见,维护他们的权益,在一次次的商谈中达成共识,完成了任务。所以掌握双语(英文、中文),真是大有禆益!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移民北美,作为第一代移民,许多家庭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像我们90年代初刚到北美时,因为那时大陆的工资很低,买了机票后,所剩无几。所以一下飞机就要想办法打工,解决吃住问题。在美国,我们和别人合租房子,省吃俭用。移民加拿大后,虽然也艰苦,但是我们努力地创造条件让孩子有个学习的好环境,我们凑齐了首期,贷款买了房子,使孩子有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就像我期望的那样,儿子在跟我们一起经历贫穷艰难困苦后,耳濡目染父母的节俭,懂得了节约,学会了理财。在美国时,一次我们去超市,问他:“喜欢吃粗面条还是细的?”他说:“哪种便宜我们就买哪种吧。”那年他11岁。

在他上中学后,我们每月给他50加元,这是他的午餐费,他用节省下来的钱买衣服,做家教再挣一些零用钱。儿子工作后,虽然工资不低,但是扣去税、房租、吃饭等等,还要还上法学院的十几万美元的贷款,经济上是很紧张的。可是他每次回温哥华,都给我们带礼物,衣服、电子书、照相机、手提电脑等等。我说:“你回来就好,这些东西这里都有。”他说:“美国的东西便宜。”节俭已经成为他的习惯、性格,更可贵的是礼物中包含着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到北美18年过去了,我们从一无所有到有了汽车、房子,儿子从10岁的小学生成为了美国曼哈顿的律师,这怎能不让我自豪呢?!

我告诉儿子:这只是开始,你仅仅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前进的路上,摔跤、失败、头破血流,都是不足为奇的。摔跤了,爬起来再向前跑;失败了,还敢再尝试;头破血流了,包一下,继续前进!这才是勇士,才是成功!

2011年是我骨髓移植后的第五年。我用笨拙的笔、谦卑的心、真诚的语言,讲述一个移民家庭的故事。我怀着感恩的心写下这本书,感恩我活着,活着见证上帝的奇迹!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不会遗憾!因为我留下了一本书,这本书留住了我的爱和祝福,这本书将永远陪伴着我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