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12935700000045

第45章 航行,驰向更远、更远……/故事:陈国-撰写:Jing Dai(2)

加州理工比她俩想象的更惊人!英国《泰晤士报》的全球大学排名中,美国的加州理工被列为世界第二,而物理系被公认为世界第一。该校建校120年,仅有两万名毕业生,却培养了27位诺贝尔奖得主。完全是顶尖中的顶尖,精英教育中的精英教育!这论文答辩该怎么答?

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做准备,将面临怎样的提问和场面?该抓什么要点?伊丽莎白找陈国教授,师生一起进行沙盘推演,如临现场。在伊丽莎白看来,这是充满暴风骤雨的“远航”。陈国教授却一点也不着急,仍和平时一样,轻轻松松地面授机宜。这并没有完全消除伊丽莎白内心的紧张,她不断咬笔,几次把笔杆咬破了。她对陈国教授的指点迅速领会、运用。她恨不得有更多的耳提面命。她一再暗暗诵读惠特曼的诗句:“我有勇敢的灵魂!这是一次重要的远航。驰向上帝的海洋,会安全的。”临行前,陈国教授的赠言是:“你遇到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冷静,抓住重点,以不变应万变。——你行!”

即使有再多预先的想象和模拟,当伊丽莎白走进加州理工学院论文答辩的教室时,还是感到震惊。教室外挂着“伊丽莎白,一个高中生要作《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论文答辩”的布告,吸引了不少人的好奇围观。教室内,台上坐着六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台下是一批选修爱因斯坦相关课程的研究生。治学严谨的加州理工,没有因为一个十一年级高中生的论文答辩而马虎。伊丽莎白几乎乱了阵脚。

当她打开准备的论文答辩文件夹,看到首页上是陈国老师给她的锦囊妙计:以不变应万变。“最重要的是‘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数学公式的推导,这是基础,是不变的!”伊丽莎白的耳畔又响起老师的谆谆教诲,“只要这推导得到与会者认可,就成功了一大半。其他,是公式的运用,那是十万八千里,范围广得很,就像孙悟空的筋斗,翻得再远,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

一个可爱的孙猴子在眼前蹦跳,伊丽莎白笑着。她宛如看到航行的指南针,深深吸了口气,想到推导了很多次的“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公式,擦了擦手心的冷汗,虽然还是紧张,却不再慌张。爱因斯坦把三维空间的世界加入第四维的“时间”,他证明“时间”是用敏可夫斯基的“虚数”。而陈国教授和他的学生认为,“实数”同样可以证明“时间”。伊丽莎白步步为营地演示证明“时间”存在的“实数”公式。

大家深感意外,伊丽莎白“更进一步”的不是物理,而是爱因斯坦所运用的数学,还把虚数变作实数,于是纷纷“发难”。教授们听的时间多,研究生们则一一提出各种尖锐的问题,大量的怀疑涌来。伊丽莎白面对一个接一个“不友善”的问题,始终围绕公式一一解答。这完全在陈教授的预料之中,严谨的数学公式令各种新的假设或者挑刺的问题一一败下阵去。

她守住了阵地,让“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的旗帜引人瞩目地飘扬。这激发了教授和研究生们的兴趣。有成效的时间永远过得很快。一天的时间过去了,公式的演示没有完,大家的提问还刚开始。教授们决定,论文答辩第二天继续。

一出教室,伊丽莎白马上打电话给陈教授以及父母亲。果然不出陈国教授所料,第二天的论文答辩会,大家对伊丽莎白的公式推导开始认同,真正有分量的质疑已经不多。有时候,伊丽莎白像一位小老师,在给研究生们上新课,教他们用新的方法来计算、来思考、来挑战。研究生大哥哥大姐姐们对这位勇敢的高中小女生产生几分敬意。他们开始探讨公式的运用,从不同角度检验这论文的深度。当然这已经比原有的论文“更进一步”。

讨论中,伊丽莎白始终坚守公式,采用了“坦诚的谦虚”策略,知道的就提出自己的看法,不知道的就用“反问”等方式请教在座的“前辈”。有时,大家为伊丽莎白幼稚的答案而哄堂大笑;有时,大家会为伊丽莎白精彩的论述而拍手鼓掌。大家还会为伊丽莎白的解答分成两派甚至几派,各持己见,相互辩论;有的会达成共识,更多的还需要进一步讨论。第二天就这样过去了。公式的推导尚未结束,大家意犹未尽,决定第三天继续“论文答辩”。

伊丽莎白的一步步公式推导需要时间,论文又引出不少新的需要探讨的问题。答辩会第三天没完,第四天没完……一连进行了五天。如果不是周末,这热烈的学术讨论还会进行下去。当然,有些新引申出来的问题,不是在研讨会上很快就有结果的,可能要作长时间的研究和推敲。第五天,主持论文答辩的教授拿出一封通知书,宣布加州理工提前录取伊丽莎白,并提供两万元奖学金,这是在前一天论文答辩结束后作出的决定。

太好啦!太好啦!教授、研究生们给伊丽莎白一个又一个祝贺的拥抱。伊丽莎白用疲倦的笑容和一连串的“谢谢”回应大家。她没有太多的兴奋,她太累了,她很想好好睡一觉。可是她得先给父母和陈教授打电话,尤其是陈教授,她最应该和他先分享这一成功。她还应该打电话给贾丝琳,她一定比谁都想知道结果。

加州理工的论文答辩,提前录取,两万元奖学金,还认识了“世界第一”的物理系中这么多教授学者和优秀学长,真是巨大的收获!要知道,加州理工自建校以来,极少颁发奖学金!伊丽莎白成了少数的例外。——这是她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航行,她到达新的目的地了。她应该睡梦中都要笑醒了。

“可是……”伊丽莎白在给妹妹的电话中,还没有说下一句,贾丝琳已经把她要背的诗句念了出来:“啊,航行,驰向更远、更远、更远!”

伊丽莎白和贾丝琳都笑起来。伊丽莎白望着桌子上堆着的另外16所一流大学的论文答辩邀请信,说:“这不是结局,这只是开始。”

贾丝琳建议:“每所大学都去,你太累了。挑几所就可以了。”

“谢谢!”她回答,“我想,我都要去。”

“你真是疯狂!”贾丝琳在电话中叫起来。

“这是学习的好机会。”伊丽莎白笑得很认真,“我要挑最适合我的学校。更重要的是,我要尊重每一所重视我和给我机会的大学。”

“也对。”贾丝琳有些感慨,“前一段时间,你等通知等得太辛苦了,望眼欲穿啊!”

“我要让更多名校知道陈老教授,知道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的治学精神。”

“你要创纪录了。”

于是伊丽莎白创下一项世界纪录:尚未高中毕业,她在半年内接受17所美国名校的论文答辩。

她请妹妹帮忙,把在加州理工学院五天论文答辩的过程和给她的奖学金通知,再一次发给她将前往论文答辩的名校。贾丝琳说:“姐,这可是给那些名校下马威,非把他们给镇住不可。他们一定不敢小看你了。”

“希望他们能重视,派好的教授来面试。”伊丽莎白轻轻摇头。

“为什么?”

“这样,才能通过面试学到更多知识。”伊丽莎白的好学感染了妹妹。

“我也要研究‘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果然贾丝琳也找陈国教授报名。

高中最后一年的第一个学期,伊丽莎白一直忙于向学校请假,驾车或者搭乘飞机前往各地的名校,参加论文答辩。每次答辩的天数不同,有的简单,有的详尽,有一两天的,也有三四天的。和加州理工一样,麻省理工的答辩也进行了五天。名校就是名校,严格的麻省理工的教授让她把公式从头到尾全部演算一遍,研究生们也是轰炸式地提问,让伊丽莎白大开了眼界。当然,伊丽莎白的创新思路,也让麻省理工的学生学了一招。麻省理工学院认为邀请伊丽莎白来作论文答辩很值得。

答辩中,对公式的推导和对各种提问的解答,她已经驾轻就熟;各种新的问题令她不断温故而知新,有新的提高。伊丽莎白不断追求更完美的演示和更简明的解答。对于一些“敌意”的问题,她学会了四两拨千斤,通过公式的演算把问题一次性破解,赢得了尊敬和友谊。正如俗语所说:百炼成钢。每一次论文答辩,就像是一次锤炼,把她论文中的“杂质”去掉了,也让她论文答辩的技巧日益成熟。

她的辛劳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7所大学全部提前录取她,都给了她奖学金。其中14所给她全额奖学金,包括加州理工破天荒给她增加为全额奖学金;其中布朗、约翰·霍普金斯、波士顿等三所大学给了她八年全额直升医学院的奖学金;而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更是给了她四年生化工程系和两年MBA(四年大学连同两年研究生)的两份全额奖学金。经过评估,伊丽莎白选择了极热门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她最想读而最难读的生化工程系。

“你又创纪录了!”贾丝琳问,“可是,为什么选宾夕法尼亚大学?”

伊丽莎白说:“未来人类改变世界的重大突破在生命科学。”

贾丝琳想说什么,却张了张嘴没有出声。她知道,伊丽莎白的故事不会完,因为不论在哪里,不论什么时候,伊丽莎白一直记住惠特曼的诗句:“啊,航行,驰向更远、更远、更远!”

伊丽莎白仅是陈国教授的高徒之一。陈教授的得意门生不少,故事足可写一本书。光是由陈教授指导的“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科研组的学生,就取得如下成绩:

*2005年,David Lo获得“美国物理奥林匹克杯”冠军。

*2006年,Samantha Fang因“非正统复数”进入哈佛大学。

*2006年,Guangxiang Ye因“非正统复数”改进国际单位SI制获得Intel奖(小诺贝尔奖)暨加州UCCAL奖学金。

*2007年,Yuan Yuan Bao因“非正统复数”进入麻省理工学院。

*2008年,Mathew Pi因“非正统复数”进入加州大学。

2009年,Elisabeth Sum因“非正统复数”获得17所大学奖学金,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

2010年,伊丽莎白的妹妹Jocelyn Sum因“非正统复数”进入纽约大学。

2011年,William Yu获得“美国物理奥林匹克杯”亚军。

2011年,Michael Wells入选“美国物理奥林匹克国家队”,并因“非正统复数”进入剑桥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

……

这批“研究生”的一串串生动的故事,像Michael Wells和他的哥哥Alan Wells,都因研究“非正统复数”,被英国有“当代爱因斯坦”之称的霍金博士召去。虽然这位科学天才成了“渐冻人”坐在轮椅上,却破例接见了Wells两兄弟。这两兄弟被英国剑桥大学录取,后来因为专业原因,又转入全球闻名的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这两兄弟的父亲是英国裔工程师,母亲是华裔,北大毕业,比“虎妈”更“虎妈”,专职在家辅导儿子。

惠特曼的诗句——“啊,航行,驰向更远、更远、更远!”都是他们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