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40岁前成功男人要具备的60个做人智慧
12877000000021

第21章 错了就勇敢地承认

列宁曾说过:“聪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错误,只是他们不犯重大错误同时能迅速纠正错误。”一个人难免犯错误,关键在于犯错之后能够严肃地对待错误,改正错误。

楚文王曾经沉迷于打猎和女色,不理朝政。太保申借先王之命,要对楚文王施以鞭刑,在太保申的坚持下,楚文王被迫接受。楚文王伏在席子上,太保申把50根细荆条捆在一起,跪着放在文王的背上,再拿起来,这样反复做了两次,以示行了鞭刑。文王不解,说:“我既然同意接受鞭刑,那就索性真的打我一顿吧!”太保申却说:“我听说,对于君子,要使他们心里感到羞耻;对于小人,要让他们皮肉尝到疼痛。如果说让君子感到羞耻仍不能改正,那么让他尝到疼痛又有何用处?”楚文王听后深深自责,从此不再去打猎,也不再沉迷于女色,奋发图强,不久就兼并了39个国家,扩大了楚国疆土。

文王因改过而成就了他的英名,也造就了楚国的盛况,然而有着西楚霸王之称的项羽却因为不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刚愎自用,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一次错误就是一次教训,改过自新,才能不断成熟起来。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写过著名的《忏悔录》,他要做的是“把一个人真实的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因此在《忏悔录》中,他直面自己的隐私,痛责自己的过错。他曾写道,自己少年当仆人,偷过主人家一条用旧的丝带,主人发现后,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此嫁祸于诚实的女仆玛丽,破坏了她纯洁、善良的名声。

那时的卢梭是可恶的,自己偷东西还嫁祸于人,但后来他仍受人敬重,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他能勇于承认错误,并能及时改正错误,而不是掩饰自己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索福克勒斯也说过:“一个人即使犯了错,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执,这种人并不失为聪明之人。”承认错误并不是自卑,也不是自弃,而是一种诚实的态度、一种锐意的智慧。

试问世上千千万万的人群中,有几个人敢担保他的主张或行为是毫无差错的呢?有几个人敢说他从来没有说错过一句话,或做错过一件事呢?

所以当你预备坚持任何事情时,最好先仔细想想你的坚持,是否因为你确有毫无瑕疵的理由?还是因为你只是在“保全面子”而已?如果你经过仔细思量后,发现自己确有后者的动机夹杂在内,那么请你赶快把你的坚持撤销。因为“保全面子”的自尊心,最易使人丧失理智,你的坚持既以它作为出发点,你所能获得的惟一结果,只能是给人一种尽情攻击的机会,而自己却成了一个毫无反抗能力的木偶。

请看看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他在1912年总统竞选演说时,是怎样聪明地改变他自己的主张的?

那时他在纽泽西州一个小镇的集会上,向文化水准较低的乡下人发表了一篇演讲,当他在这篇演讲中,说到女性也应踊跃参加选举时,听众中忽然有人大声喊道:

“先生!这句话和你五年前的意见不是大相径庭了吗?”罗斯福立刻很聪明地回答道:

“可不是吗,五年前我确实另有一种主张,现在我已深悟我那时的主张是不对的了!”

他这简短的几句话,连“但是”、“假使”等字眼都没有用,然而话中却充满了坦白、忠实、诚恳、亲切的意味,不但使问话的那个人获得了满意的答复,就是其他的听众们,也丝毫察觉不出他有过什么不安的情绪。

有许多上级对下属人员所下的命令,常常显得十分坚定,不可动摇。就管理下属而言,这确是一种极聪明的办法,因为有许多下属,往往头脑简单,他们对于你的意见根本没有改善的能力,却常爱借改善的名目来取巧偷懒。你有了坚决的主张,他们便不敢再稍加更动了。

但是,这时的上级切勿因而忘了他自己。换句话说,只可用“坚决”使下属服从,却不可让它把自己也骗了。如果事后发现主张有了错误,仍应尽快设法将它更正。

纽约《太阳时报》主笔丹诺先生在读稿时,常常喜欢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几段用红笔勾出,以提醒排校人员“切勿将它遗漏”。但是有一天,一位年轻校对员偶然读到一段文字,也是被人用红笔勾出的,上面大致是说:“本报读者雷维特先生送给我们一个很大的苹果,在那通红美丽的皮上露出一排白色的字,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们主笔的名字。这真是一个人工栽培的奇迹!试想,一个完整无缺的苹果皮上,怎样会露出这样整齐有光泽的字迹来呢?我们在惊奇之余,多方猜测,始终不明白这些奇迹是怎样出现在苹果上的。”

那个年轻的校对员是一个常识丰富的人,他读了这段文字不禁觉得好笑。因为他知道这些苹果皮上的字迹,只要趁苹果还呈青色时,用纸剪成字形贴在上面,等苹果发育红时,将纸揭去,这根本是个小朋友的恶作剧而已。

这位年轻的校对员心想,这段文字如果登出来,必将被人讥笑,说他们的主笔竟会如此愚笨,连这样一点小“魔术”也会“多方猜测,始终不明……”因此,他便大胆地将这段文字删掉了。

第二天一早,主笔丹诺先生看了报纸,立刻气呼呼地走来,向他问道:“昨天原稿中有一篇我用红笔勾出的关于‘奇异苹果’的文章,为何不见登出?”

那位校对员诚恳地把他的理由说明后,丹诺先生立刻十分诚挚和蔼地说:“原来如此!你做得十分正确,以后只要有确切可靠的理由,即使我已用红笔勾出,你仍不妨自行取舍。”

在这件事上,丹诺先生充分显示了他并不是一味坚持的人。他的坚持,其实只是一种手段,用来压抑下属的越轨行为,却不会用来欺骗自己。所以当他听到对方的理由充足时,立刻主动把他的坚持“取消了”。

从另一方面来看,那位年轻校对员未遭训斥,也是因为他更改的动机,并非为了取巧、偷懒等自私心,而是完全为了报馆方面着想。他当初明知道这样做不但对自己无益处,反而也许会因此被没有度量的主笔严斥,但他仍旧本着良心去做,因此他获得赞誉,也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