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40岁前成功男人要具备的60个做人智慧
12877000000020

第20章 做生活中的强者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万事如意。拿平时的工作而言,你希望通过网络来管理你的生活,结果计算机里不断地涌出处理不完的垃圾电子邮件;你的上司、客户,还有想求教于你的新同事,从四面八方涌向你,想要瓜分你的时间。结果是工作永远做不完,时间永远不够用,更糟的是,你和朋友之间因为缺乏联络而渐渐疏远,你已经不再拥有个人的爱好,你的感情生活甚至跌到了谷底……

人们似乎总要面临着许多的两难局面:应该一早坐在计算机前面检查电子邮件,还是替孩子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该去和客户见面,还是留下来和恋人共进浪漫的晚餐?该用周末加班,全心投入一个可以让你大展身手的项目,还是利用这个时间出去走走,参加些有益身心的活动?

大多数的时候,人们都只能感叹自己分身无术,必须忍痛牺牲其中的一项。于是你忍不住问自己:即使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为什么还是不能享受人生?即使有足够的聪明,为什么总是逃脱不了许多不顺利的局面?

是的,很多时候,人们都可以感觉得到自己处在困境之中。人们经常不能把工作做得如预期的那么好,经常无法控制事态向不好的方面发展……事实上,谁都不能奢望现实世界会开出一张允诺一帆风顺的支票。

其实,说清楚一点,人人都有问题。什么是你的问题?失业?如果你认为一份职业就可以解决你当前的所有问题,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那些奔波在职场的上班族同样有他们的烦恼。他们有的人一到星期一就浑身不对劲,有的人认为上班是在出卖自己的快乐,有的人工作只是为了糊口,根本谈不上快乐。于是有人想,当小老板就可以解决工薪阶层的问题了。没有上司的管辖也许是条出路,但是复杂的劳资关系马上就会摆在你的面前。怎样使你的雇员能够人尽其力,这又是一个使你烦恼的问题。谁都有问题,不论是雇主或者雇员,都不能幸免。

既然如此,那又有什么解决办法呢?退休?有些人还没到五十岁就已经在计划要去哪儿享清福了。既有钱花,又不用受上司的气,这样的日子谁不向往呢?然而,退休了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你看看有多少退休的人因为闷极无聊又想重返工作岗位呢!成功人士会少一些烦恼吧?才不会呢!成功、财富同样也会带来烦恼。一个大富之家,拥有一座人人称羡的豪宅,可是也许主人每天要因为私人生活被乱七八糟的人骚扰而烦恼呢。

事实上,问题无处不在。

美国著名牧师休勒说过,没有逆境的生活只是个海市蜃楼的沙漠幻影,这种错误的观念只会让你迷失方向,让你注意力分散。所以,不要浪费脑力和精力去寻找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空想,还是首先接受“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个现实吧。

大约在两个多世纪以前,在法国里昂的一个盛大宴会上,来宾们就某幅绘画到底是表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某些场景,还是描绘了古希腊真实的历史画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来宾们一个个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气氛越来越紧张。这时,主人灵机一动,转身请旁边的一个侍者来解释一下画面的意境。

这位侍者对整个画面所表现的主题作了非常细致入微的描述。他的思路显得非常清晰,理解非常深刻,而且观点几乎无可辩驳。因而,这位侍者的解释立刻就解决了争端,所有在场的人无不心悦诚服。

“请问您是在哪所学校接受教育的,先生?”在座的一位客人带着极其尊敬的口吻询问这位侍者。“我在许多学校接受过教育,阁下!”年轻的侍者回答说,“但是,我在其中学习最长,并且学到东西最多的那所学校叫做‘逆境’。”这个侍者的名字就叫做让·雅克·卢梭。

失败是一种难得的经历,艰难困苦和人世沧桑是最为严厉而又最为崇高的老师。正是早年贫寒交迫的生活,造就了卢梭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对世界的深刻见解。

我国教育界一些有识之士明确指出:当今家庭和学校偏重于孩子的智力开发,而缺乏行之有效的品德意志等方面的教育,包括作为普通劳动者的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孩子既缺少吃苦的经历,又缺乏遭遇失意、挫折乃至失败的准备,意志脆弱,经不起挫折。甚至一些根本称不上挫折的一点点不如意、一件小事,就可以让他们伤心、落泪、沮丧、颓唐、萎靡,甚至毁掉自己。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的学校开始针对在娇惯中长大的孩子心胸狭窄、目光短浅、见难而退、难以接受生活挑战的问题,进行挫折教育。例如设计了一些情节,如中午要回家,自行车轮胎被放气;在马路上突然遇到歹徒;父母患急病等等,让孩子们回答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中根据孩子们的种种应急反应、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再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以培养孩子们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克服输不起的心理障碍,使其能谦让、能合作、能吃亏,从而经得起未来生活的考验。

“挫折教育”无疑是关系到个人、民族和国家前途的大好事。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在21世纪,教育缺少“挫折教育”是不行的。社会需要不仅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而且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修养的新一代。

一个记者采访爱迪生时问:“爱迪生先生,据说你发明电灯的过程中,总共失败了一万多次,最后才成功。”爱迪生的回答非常睿智:“我没有失败一万多次,我只不过是知道了一万多个行不通的方法。”没有人比爱迪生更加了解失败的好处了。他曾经尝试了一万次失败,才获得了一次成功。但是就凭着一次成功,他获得了名声、地位和金钱。如果他在试验第一万次的时候放弃了(其实这已经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做到的),他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吗?

§§第三章 好品质打造一生魅力

人生价值真正的伟大在于平凡,真正的崇高在于普通,最平凡、最普通的往往就是最伟大、最崇高的。从普通中显示特珠,从平凡中显示伟大,这才是做人做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