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人的经商课
12874500000041

第41章 风险越大,收获越大

很多犹太人都善于冒险。在他们看来每一次风险都包含着等量的成功的种子。风险越大,回报也就越高。

犹太商人历来背着一个“投机家”的名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投机”这个词是贬义词。而现在不同了,经济学家们给“投机”换上了一个恰如其分的雅称——“风险管理”。这个名称一改,犹太商人也由原来的“投机家”变成了“风险管理者”。

确实,犹太商人长期以来不仅是在做生意,而且也是在“管理风险”,即便是他的生存本身也需要有很强的“风险管理”意识。犹太商人不能傻等“驱逐令”之类的厄运到来,也不能在机会到来之际使自己措手不及。所以在每次“山雨欲来风满楼”时,他们都能准确把握“山雨”的来势和大小。这种事关生存的技巧一旦形成,用到生意场上就游刃有余了。有不少时候,犹太商人正是靠准确地把握这种“风险”之机而得以发迹的。

任何一件事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当失败的可能性较大时,却偏要去做,那自然就成了冒险。问题是,许多事很难预计成败可能性的大小,那么这时候也是冒险。而商战的法则是冒险越大,赚钱越多。犹太商人大多具有乐观的风险意识,犹太大亨哈默在利比亚的一次成功冒险,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当时,利比亚的财政收入不高。在意大利占领期间,墨索里尼为了寻找石油,在这里大概花了1000万美元,结果一无所获;埃索石油公司花费了几百万美元却收效不大;壳牌石油公司大约花了5000万美元,但打出来的井都没有商业价值。西方石油公司到达利比亚的时候,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出租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原先一些大公司放弃了的利比亚租借地。根据利比亚法律,石油公司应尽快开发他们的租借地,如果开采不到石油,就必须把一部分租借地还给利比亚政府。第二轮谈判中就包括已经打出若干眼“干井”的土地,但也有许多与产油区相邻的沙漠地。

来自9个国家的40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参加投标的公司有很多是“空架子”,他们希望拿到租借地后再转租。另一些公司,其中包括西方石油公司,虽财力不够雄厚,但也至少具有经营石油工业的经验。利比亚政府允许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参加投标,因为它首先要避免的是遭受大石油公司和大财团的控制,其次再去考虑资金有限等问题。

哈默虽然充满信心,但是,他不仅这方面经验不足,而且同那些一举手就可以推倒山的石油巨头们相比,竞争实力悬殊,真可谓“小巫见大巫”。

哈默的董事们都坐飞机赶来了,他们在4块租借地投了标。他们的投标方式非同一般,投标书用羊皮证件的形式卷成一卷后,用代表利比亚国旗颜色的红、绿、黑三色缎带扎束。在投标书的正文中,哈默加了一条:他愿意从尚未扣税的毛利中拿出一部分钱供利比亚发展农业用。此外,还允诺在国王和王后的诞生地库夫拉附近的沙漠绿洲中寻找水源。另外,他还将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一旦在利比亚找出水源,他们将同利比亚政府联合兴建一座制氨厂。最后,哈默终于得到了两块租借地,令那些强大的对手大吃一惊。其结果可想而知,哈默成功了。

没有人喜欢失败,人人都可能成功,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但是,当财富敲响大门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抓住机会,把走到自己家门口的财富留下来。人们常犯的错误是,在机会面前患得患失、犹豫不决,或是没有做好准备,对突如其来的机会麻木不仁,没有反应,让机会在自己面前溜走。

摩根家族的祖先是公元 1600 年前后从英国迁移到美洲来的,传到约瑟夫·摩根的时候,他卖掉了在马萨诸塞州的农场,到哈特福定居下来。

约瑟夫最初以经营一家小咖啡店为生,同时还卖些旅行用的篮子。这样苦心经营了一些时日,逐渐赚了些钱,就盖了一座很气派的大旅馆,还买了运河的股票,成为汽船业和地方铁路的股东。

1835年,约瑟夫投资参与了一家叫做“伊特纳火灾”的小型保险公司。所谓投资,也不要现金,出资者的信用就是一种资本,只要你在股东名册上签名即可,投资者在期票上署名后,就能收取投保者交纳的手续费,只要不发生火灾,这个无本生意就稳赚不赔。

然而不久,纽约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投资者聚集在约瑟夫的旅馆里,一个个面色苍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很显然,不少投资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件。他们惊慌失措,愿意主动放弃自己的股份。

约瑟夫便把他们的股份统统买下,并说:“为了付清保险费用,我愿意把这旅馆卖了,不过得有个条件,以后必须大幅度提高手续费。”

约瑟夫把宝押在了未来,这真是一场赌博,成败与否,只此一举。

还有一位朋友也想和约瑟夫一起冒这个险,于是,两人凑了10万美元,派代理人去纽约处理赔偿事项。结果,从纽约回来的代理人带回了大笔的现款,这些现款是新投保的客户出的比原先高一倍的手续费。与此同时,“信用可靠的伊特纳火灾保险”已经在纽约名声大振。这次火灾后,约瑟夫净赚了15万美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能够把握住关键时刻,通常可以化险为夷。这当然要善于观察、分析市场行情,把握良机。机会如白驹过隙,如果不能克服犹豫不决的弱点,我们可能永远也抓不住它,只有在别人成功时慨叹:“我本来也可以这样的。”

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则创造机会。犹太民族历经磨难,在他们看待事物的发展趋势时,却常常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事实也正是如此,无论经商还是做其他的事情,乐观者的机会总是多一些,投中的次数也更多一些。

犹太哲言

不要只盯着可能有的一点点风险而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