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历史典故
12854100000001

第1章 不耻下问

典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公治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则典故说的是卫国大夫孔圉(yǔ)的故事:

孔圉又称孔文子,是卫国大夫,从小就聪明好学,而且他为人非常谦和,为了让后代的人学习和发扬他勤奋好学的精神,在他死后被赐予了一个“文公”的谥号。

当时,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认为勤奋好学的人非常多,为什么只有孔圉才配得上这么高的评价?他既觉得不服气,又觉得非常疑惑。

有一天,他把自己这个疑惑告诉了他的老师孔子。他对孔子说:“老师,我在很久以前就有一个疑问?”孔子说:“什么疑问?你说吧。”

子贡说:“我是卫国人,卫国有个孔圉的学问和才华都非常高,但是还是有一些人比他更杰出,为什么只有孔圉谥(古代只有君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的事迹所给予的称号)‘文公’的称号?”

听完子贡的疑问,孔子微笑地说:“孔圉不但头脑灵活、勤奋好学,而且如果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就算对方的学问或者地位不如他,他也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儿也不感到羞愧,这就是他非常难得的地方,因此用‘文’来做他的谥号。”

经过孔子这番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以后遇到一些问题,他也会向身份和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求教。

这则典故中“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