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12851800000002

第2章 家常境界:若是修行,在家亦得

这是一种最普通的境界,它反映了禅宗把佛教世俗化的努力,表明了一种即世间而求出世间,即以出世态度做入世文章的基本人生态度。

一村菊香

一日,禅师从野外采回一颗菊花,便把它栽种在禅院里。到了第三年的秋天,整个禅院都长满了菊花,简直成了菊花园。花香怡人,从山下的村子都能闻到香味。

于是,村民们便上山来欣赏菊花,人都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花儿啊!”并且向禅师要求采几棵花回去种在自己的庭院里。在得到禅师的同意后,他们就立刻动手挖花根了。前来要花的人接连不断,如此没经过多长时间,禅院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干二净。

没有了菊花的院子里显得是那样的寂寞,以至于弟子看到满院的凄凉后,对着禅师感叹道:“真可惜,原本应该是香味满院的。”

禅师笑了,继而说道:“这样更好啊!三年后可是一村菊香。”

弟子听完也看着禅师笑了,笑容是那样的灿烂。

禅思禅悟

众生的心花,只在禅林的幽谷里独立开放。只有证悟的人才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送人菊花,不仅手有余泽,还会开出一村菊香。

自度度人

从前有一个小巷子又黑又窄,路灯也没有,每到晚上在里面走路非常不方便。

一天晚上一个僧人穿过这个巷子,想赶回山上的寺院。但巷子里面伸手不见五指,僧人经常和迎面而来的行人撞在一起,非常狼狈。

这时候有一个人打着灯笼慢慢地走进这条巷子,巷子里一下子明亮了许多。僧人听见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每天晚上却还打着灯笼!”

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觉得这个瞎子挺有趣的,等到那个打着灯笼的人走过来之后,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个盲人吗?”

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没有分别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更加迷惑了,他问道:“施主,请恕小僧多事,你既然什么都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出行呢?”

盲人回答道:“为了保护我自己啊。我听人们说一到晚上他们就像我一样什么都看不见了,所以在晚上我才要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感叹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真是心地善良。”

盲人回答道:“不,我是为的我自己!”

僧人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呢?”

盲人说:“刚才你在巷子里有没有被人撞到过?”

僧人回答道:“有啊,就在刚才我还被两个人迎面撞到呢。”

盲人说:“你看,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到,但是我一次都没有被人撞到过。以前我像你那样被人撞了几次,吃了亏,长了心眼,后来偶然间想出这么个主意,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没想到这个主意还真行,从此再也没被撞到过啦。”

僧人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没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啊!”

禅思禅悟

点灯照亮别人,更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与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给别人开启一扇方便之门,同时也就是给自己开启一扇方便之门。此即人生中的“双赢”策略。

蛤蜊说法

唐文宗特别爱吃蛤蜊,沿海的官员每年都要分批进贡,十分辛苦。

一次,文宗吃蛤蜊时,有一只蛤蜊无论如何也剥不开。伺候用膳的太监赶紧烧香祈祷,蛤蜊才打开了。

天哪,只见贝壳里面的蛤蜊肉与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惟妙惟肖,几乎一模一样。

这个蛤蜊谁人敢吃?所以,唐文宗将它放入一只精致的锦盒,又装进芬芳的桂花、名贵的檀香,外面盖上美丽的织锦,隆重地送到了皇家寺院——大兴善寺,令僧众们瞻仰礼拜。

这,也算物尽其用了吧?可是,偏偏有人无风起浪。

第二天早朝,就有伶俐者以此向文宗皇帝祝贺吉祥,说得祥云缭绕,天花乱坠。文宗也来了兴趣,询问这是什么吉祥之兆?群臣茫然无对。一位大臣奏道:“太一山的惟政禅师是神秀国师的徒孙、寂普国师的徒弟,他博学强记,精通佛法,不如请他来问一问。”

于是,文宗皇帝一纸诏书,将惟政禅师接到了皇宫。惟政禅师指着蛤蜊说:“物象的出现,都是与人事相对应的。蛤蜊菩萨是来启发皇上信佛之心的。”

“何以见得?”文宗问。惟政说:“皇上不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上说:如果某人应以何身形得度,观音菩萨就化现成何身形而为说法。”

文宗颇懂禅机,问道:“菩萨的身形虽然出现了,但我怎么没听见他说法?”

惟政禅师拈重若轻,不答反问:“陛下把这件事看作是平常的呢,还是不平常?您是相信呢,还是不相信?”

文宗说:“这是我亲自遇到的稀奇事,所以深信不疑。”

惟政禅师这才笑道:“既然深信不疑,陛下就早已听完菩萨说法了。”

禅思禅悟

禅宗强调“触目而真”——禅的真谛蕴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世间万物每时每刻都在阐释宇宙妙理,悟与不悟看自己的功夫与机缘。既然能人造珍珠,也能制造“蛤蜊菩萨”,关键是要感悟到无处不在的“法”。

终日吃不到一粒米

云居道膺禅师专程前来拜访洞山良价禅师的时候,良价禅师问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

道膺禅师回答道:“我从翠微禅师那里来!”

良价禅师再问道:“你在翠微禅师那里,他都教导些什么?”

道膺禅师道:“翠微禅师那里每年正月都祭祀十六罗汉跟五百罗汉,而且祭祀得非常隆重!我曾请示道:‘以此隆重礼仪祭祀罗汉,罗汉们会来应供吗?’翠微禅师回答我说:‘那你每天都吃什么?’我想,这句话就是他的教言了。”

良价禅师听后,非常惊讶地问道:“翠微禅师真的是这样教导你们的吗?”

道膺禅师非常肯定地答道:“是的!”

良价禅师不禁非常欢喜。

道膺进一步问良价禅师道:“老师!请问您每天吃些什么?”

良价禅师不假思索,立刻回答道:“我终日吃饭,从来没有吃着一粒米;终日喝茶,从来没有喝到一滴水。”

道膺禅师听后,忽然鼓掌道:“老师!那您每天是真正吃到米、喝到水了。”

禅思禅悟

有人吃饭是为了活着,有人活着是为了吃饭。为吃而吃,视吃喝为人生终极目标者,一只饭桶而已。吃为了生存、为寻求大道而活者,俗世的饮食只是养人之需。自然吃不到一粒米,喝不到一滴水。不吃而吃,便是禅宗真正的“吃到”。

乞丐买饼

有一个禅宗寺院的长老精通做大饼的技巧。他们寺院做出来的大饼又香又甜,上山来的香客都非常喜欢,纷纷花钱购买品尝,香火很是兴盛。

有一天,一个从远方来的落魄的乞丐来到寺院,吵嚷着要品尝大饼。小和尚们看他脏兮兮的邋遢样,就不让他进厨房,双方僵持不下。

这时候长老出现了,他训斥徒弟们说:“出家人慈悲为怀,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于是他亲自为这个乞丐挑选了一个大饼,恭恭敬敬送给他品尝。

乞丐非常感动,吃完后掏出唯一的三文钱说:“这是我乞讨来的全部钱,希望长老你能收下。”长老居然真的收下了,双手合十道:“施主一路走好!”

徒弟们非常纳闷,问长老说:“既然是施舍给乞丐,怎么又收钱呢?”长老答道:“他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品尝这大饼,所以要免费给他品尝;难得他有这么上进的心,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所以要收下他三文钱。有了这份尊重的激励,他将来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徒弟们根本不以为然,心里暗想我们的师父真是老糊涂了,大概在说梦话吧。

几十年后,一位大富大贵的商人专门上山来拜谢当年的一饭之恩。令许多老和尚大吃一惊的是,他居然就是当初那个花了三文钱吃大饼的乞丐!

禅思禅悟

施舍大饼能使乞丐免于挨饿之苦,收乞丐的饼钱却能满足他人格上的自尊。吃饱肚子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而精神上的尊重却能激励人的一生。常人一般只能授人于“鱼”;禅宗高明,能授人于“渔”。表面上的一字之差,却有境界上的云泥之别。

盐酱人生

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百丈禅师住在大雄山时,马祖派侍者送了三坛酱给他,当百丈禅师收到三坛酱后,立刻鸣钟集众上堂,指着坛酱对大众说道:“这是老师道一上人送来的盐酱,你们若有人道得即不打破,若全体都不能道得就打破!”

一寺学僧们面面相觑,无人回答。

百丈禅师见大众无语,“嘭”的一声,便用拄杖把三坛酱缸都打破了。

侍者从大雄山回到马祖禅师那里,马祖禅师便问道:“你把酱送到了吗?”

侍者答道:“送到了。”

马祖禅师再问道:“百丈收到我的盐酱以后,有什么表示?说了些什么?”

侍者回答道:“百丈禅师收到盐酱后,就集合大众上堂,因没有人道得,就用拄杖把酱缸都打破了。”

马祖听后,哈哈大笑,非常高兴地赞美道:“这小子不错!”

后来马祖带了口信给百丈禅师,希望他将修行的近况不时地写信回来报告。

百丈禅师在回函上诚恳地写报告说道:“老师!谢谢您的关心,自从将酱缸打破以后,三十年来,弟子从来不曾缺少过盐酱。”

百丈禅师打破了酱坛,意即我们的禅道,什么都不缺,就不用老师烦心了。马祖道一禅师非常满意,特意写了八个字送给百丈禅师,此八字为“既不缺少,分些给人”。

禅思禅悟

禅师除了禅修,同时也有世俗人情的一面,但他们于此往往另有一番含意;盐酱是生活中不可缺的食用东西,将盐酱送给人,意即要他懂得:惠及他人,普度众生,恰是修禅的正道。

好牛奶与坏牛奶

二千五百年前,古印度恒河流域苍茫的原野上,行进着一位伟大的觉者——释迦牟尼。他轻轻吟唱着他所发现的宇宙真理: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是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的发生、存在与消失,都是有其原因与条件的,都是从因缘而生,也从因缘而灭。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最为聪明的学者舍利弗第一次听到佛陀的弟子——马胜(亦名:阿说示。释迦牟尼最初的五个徒弟之一,也是佛教僧团最早的比丘)吟诵这首偈子,马上领悟了其中朴素而又深奥的真谛——缘起性空。于是,他立刻拉上自己最好的朋友——大目健连,连同二人的数百名弟子,一起拜在了佛陀门下。仅仅七天,舍利弗便证得阿罗汉。在佛陀成千上万的弟子中,他以智慧名列第一。

有一天,舍利弗在城里托钵(乞食)的时候,与一位很有声望的婆罗门相遇了。婆罗门说:“舍利弗,你看你现在,光头赤足,只能讨要一些残渣剩饭,太对不起自己的身体了。”

舍利弗问他:“人的身体从何而来?”

“当然是无所不能的大梵天(婆罗门教的主神,相当于上帝)创造的。”

“可是,大梵天又是谁创造的呢?”舍利弗一脸的微笑,轻轻问道。

婆罗门无言以对,匆匆走了。舍利弗吟诵道:“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一次,世尊对舍利弗说:“我观察你的脸色,平静如水,你平时入的一定是无愿无求的无相三昧(一种禅定状态)吧?”

舍利弗点点头,向师父汇报着自己修行的体验:

“无相三昧,也就是空三昧。我的心入此三昧,所以极为平静。世尊,大地宽厚,不管什么东西都能容纳。甚至连屎尿、痰液等一切污垢,它都一概接受,从不拒绝。我的心就像大地。正因为大地宏忍、厚重,所以,它能尽现一切物质的所长,充分发挥其功用,从而生长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绚丽世界。

“世尊,恒河之水能将任何东西冲刷、清洗干净,它能将玉石磨砺得晶莹圆润而不贪,它融化脓血、净化腐朽而不憎。我的心犹如此水,不起爱憎之念。”

佛陀赞叹道:“如是,如是,我便是以空三昧而开悟,从而得道成正觉。”

舍利弗与佛陀心心相印。

有一天,舍利弗听完佛陀的开示,身心一直被那深刻而又平凡的哲理陶醉着,脸上洋溢着儿童才有的纯真的微笑。回来的路上,一位外道(修习其他宗教的人)问他:“舍利弗,你得到了什么宝贝,这样高兴?”

舍利弗说:“我刚刚听了世尊说法。佛法美妙而又神奇,真是无价之宝啊!”

外道不无嘲弄地说道:“你偌大年纪了,还在吮吸师父的乳汁啊?难怪像孩子一样笑呢!”

舍利弗一笑:“你所接受的教义,是邪恶的,犹如变了质的坏牛奶一样,所以你一喝够了,就知足了,不想再喝了。而我所听闻的佛法,深邃无限,奥妙无限,回味无穷,越品越有滋味。所以,佛法就像营养丰富、口感淳厚的好牛奶,喝多少都是新鲜的、甜美的、有益的,越喝越想喝。”

禅思禅悟

禅宗智慧,就是精神上的牛奶。常饮它,就是启智,就是开悟。这杯牛奶,终生不要间断,自会受用一生。

地狱与天堂

白隐禅师是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禅僧,也是临济宗的中兴祖师。他不慕名利,终生都住在乡下的小庙里,以写作和说法来普度众生,他的门下如东岭圆慈、峨山慈棹等,个个才智出众。

一个武士去拜访著名的白隐禅师,向他请示说:“禅师,你说的地狱与极乐之说到底是真实的,还是杜撰的?如果是真实的,能否带我亲自参观一遍呢?”

白隐禅师立刻用恶毒的话攻击武士的品行道德,骂他是个徒有虚名的伪君子,骗钱骗色的大混蛋。

武士十分惊讶,但还是以一个武士应有的修养忍耐尽量克制自己不发火。

没想到白隐禅师骂上了瘾,居然嘲弄说武士的剑连只老鼠都砍不死,还有脸来问道参禅。

武士再也忍不住了,拔出腰里的佩剑就去杀白隐禅师,骂道:“你这个秃驴实在是个无赖!我谦虚诚恳地来问道,你怎可如此出口伤人?”

武士瞪着血火的双眼,浑身杀气腾腾,剑尖指着禅师的鼻子,一步步把白隐禅师逼到一个角落里。

白隐禅师躲到柱子后面,面不改色地说:“你不是要求我带你参观地狱吗?你看,现在不就是地狱吗?”

武士一愣,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明白了禅师的苦心,连忙跪地道歉说:“对不起,禅师!刚才是我鲁莽失态了!请原谅。”

白隐禅师微微一笑,说道:“你看,这就是极乐!”

有禅语云:念正天堂路,念邪地狱门,万法由心生,万事由心灭。一善发动即是天堂极乐,一恶发动即是地狱修罗。白隐禅师要告诉武士的其实就是这些。

禅思禅悟

一善念生,而天堂在;一恶念生,而地狱在。所谓一念之别,善恶立判是也。一念之差而成千古之恨等等都是说明心力的作用。“心能造万物”告诉我们,我们每天可以生活在地狱,也可以生活在天堂,关键看你自己如何选择。

惜福有福

雪峰、岩头、钦山等禅师三人结伴四处参访、弘法。有一天行脚经过一条河流,正计划要到何处托钵乞食时,看到河中从上游漂流下一片很新鲜的菜叶。

钦山说:“你们看,河流中有菜叶漂流,可见上游有人居住,我们再向上游走,就会有人家了。”

岩头说:“这么完好的一片叶,竟如此让它流走,实在可惜!”

雪峰说:“如此不惜福的村民,不值得教化,我们还是到别的村庄去乞化吧!”当他们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在谈论时,看到一个人匆匆地从上游那边跑来,问道:“师父!你们有没有看到水中有一片菜叶流过?因我刚刚洗菜时,不小心一片菜叶被水冲走了。我现在正在追寻那片流失的菜叶,不然实在太可惜了。”雪峰等三人听后,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道:“我们就到他家去弘法挂单吧!”

禅思禅悟

爱惜东西叫做惜福,唯有惜福的人才有福。禅宗宏旨,不外乎如此。

一口好牙

佛光禅师对于徒众一向慈悲有加,尤其有关疾病医药、参学旅游、教育留学,乃至日用所需等福祉设施,无不考虑周详,督促常住执法者要供应众弟子衣食无缺,达到僧团利和同均的理想生活。

一日掌管会计的师父拿来一叠请款收据,蹙着双眉对禅师说道:“师父!最近住众们患牙病的人特别多,牙疼虽不是大病,但痛起来却也难受。常住尽量给大家方便,偏偏牙病的医药费非常昂贵,一个人补几颗牙,动辄万千金钱,实非常住所能负担。”

“不能负担,也要设法负担。”禅师坚持他的意见。

会计又再说道:“这些人受了常住恩泽,不但不知回报,说些好话,反而批评常住,不满常住。依我看实在犯不着为他们出这笔冤枉钱。”

佛光禅师像是自语似地说道:“这些人口中虽然说不出什么好话,但是却不能不为他们装一口好牙!”

为众生换好牙,让众生都能享受人生美味,禅悦为乐,至于众生能不能说好话回报,对深契无所得空的禅师来说,是不足挂齿、坦然如虚空的僧家事了。

禅思禅悟

诸佛圣贤只求为众生服务奉献,不仅要为众生换一口好牙,更要为众生换一副好心肠、好佛性。做人要有一片慈悲心,就是禅家开给我们红尘中人的最好人生药方。

家常即是天机

李叔同,出家后法号弘一。他有一次和他的弟子、后来成为画家与文学家的丰子恺以及一群朋友吃饭,席中,有一个人是学佛的,自认深通禅理佛典,于是很想考验一下弘一大师,就问他:“请问大师,您出家当了和尚后觉得幸福吗?”

大家都盼望着这个闻名天下的高僧能说出什么惊人的禅机。

谁知道弘一只一边吃着素菜,一边平淡麻木地说:“啊……是,幸福。”说完继续吃菜。大家听后觉得很失望,觉得这个所谓高僧的回答也不过如此。出门之后,在回去的路上,丰子恺也对老师说:“老师,您今天的回答似乎太平常了吧?”

弘一笑道:“有一群浑水里的鱼,一天游到了清水里,发现了这里也有一条鱼。群鱼感叹道,这边的水和空气真好啊!而清水里的鱼很奇怪,说,是吗?我怎么没有感觉到啊!”

丰子恺听后大笑,方悟出老师的高境界。

禅思禅悟

一直在“纯空”里的人,是感觉不到纯空的。而那些自以为已经空了,陶醉于所谓“境界”的人,却未必有真境界,未必懂“机”。机是一种思想解放。禅机即是天机,而机械则是“机心”,有机心必有机事,而禅机就是要破除这种机心,以平和成就通达之道。

洗碗扫地

有一初学青年请教赵州禅师道:“我是刚入门的求道者,诚恳地请求老师给予一些特别的指教。”

赵州道:“你吃过早饭没有?”

“谢谢!用过了!”

“那么,去把自己的食器洗干净吧!”

“洗干净了。”

“请将地清扫一下吧!”

初学青年终于非常不满意地问道:“难道洗碗扫地以外,老师就没有别的禅法教我吗?”

赵州禅师也很不客气地说道:“我不知道除洗碗扫地以外,还有什么禅法?”

这个青年碗不洗,地不扫,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生死怎么能解脱呢?有诗云:

粥罢令教洗钵盂,豁然心地自相符;

而今参饱丛林客,且道其间有悟无。

禅思禅悟

挑水担柴,无非是道;行住坐卧,无不是禅。禅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禅。禅,离开不了生活,穿衣吃饭是禅,搬柴运水也是禅,一个人不能把生活照顾好,禅安住在什么地方呢?

行苦心不苦

禅师们是思考人生大哲学的,精神世界极为丰富,而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却是十分简朴的。《缁门崇行录》中记录了历代高僧的修行情况。

扁担和尚一生只拾橡栗为食。

永嘉禅师不吃锄头种的菜,因为他怕锄头杀生。

慧林禅师一双鞋子穿了整整二十年,遇到平软的地就脱下鞋子赤脚行走。

通慧禅师终年一衣一服,衣服补了再补,不管冬天和夏天都是穿同样的一套衣服。

慧开法师不管接受大小的施舍,马上分散救济贫苦的人;行因法师在庐山的佛手岩修行时,天天跟鸟兽为伴,那些动物都很温驯地亲近他,没有一点儿惧怕。后来他很潇洒地站着死去。

慧熙禅师一个人住在岩洞里,不接受居士供养的房舍,日中一食,坐垫周围都是灰尘杂草。衣服敝陋,仅能避免风寒,冬天穿一阵,夏天就挂到壁上。

道法禅师主持兴乐、香积二寺,领众有方,严以律己,不受别请,不预僧食。乞到的饮食布施虫鸟,夜晚脱衣露坐,以饲蚊蚋。后入定见弥勒佛脐中放光,照烛三恶道,于是更加精进,常坐不卧。

大梅和尚参访马祖禅师,明心见性以后,隐居在深山中涵养,有人要请他出来当官,大梅和尚很幽默地回答说: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富上法师,坐在道路旁边读经,身边放着一顶大斗笠来化缘。因为马路偏僻,来往的人很少,所以他没什么收获。有人问他说:“大师,您为什么不到城里人多的地方去化缘呢?”他回答说:“我只要一两文钱就能够维持生命了。”

禅思禅悟

世人不省,总在名利场中整日奔波。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赤条条地来,依旧赤条条地走。执著名利者,一生总是空忙。惟有脱去物欲的“烦恼衣”,才会拥有菩提的“宽心裳”。

第 一 课

有一位学僧大年非常醉心于佛像的雕刻,但由于缺乏专家的指导,所雕塑出来的佛像总不尽满意,故下定决心出外参学,他专程去拜访无德禅师,希望能传授他有关这一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每天大年到法堂时,无德禅师便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命他捏紧,然后天南地北地跟他闲聊,除了雕刻方面的事外,其他一切都谈,约一个小时后,无德禅师拿回宝石,命大年回禅堂用功。

就这样连续过了三个月,无德禅师既未谈到雕刻的技术,甚至都未谈到为什么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终于,大年有点儿不耐烦,但也不敢询问无德禅师,一天,无德禅师仍照往常一样,又拿一块宝石放在他手里,准备谈天。

大年一接触到那块宝石,便觉得不对劲,立刻脱口而出说道:“老师!您今天给我的,不是宝石。”

无德禅师问道:“那是什么呢?”

大年看也不看,就说道:“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块而已。”

无德禅师欣悦地笑着说:“对了,雕刻是要靠心手一致的功夫,现在你的第一课算是及格了。”

世间一般人学习技能,总希望速成,甚至学佛的人,也希望当生成就,立地成佛。孰不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禅悟,虽只一刻,但要能历经长期的修持,修道者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凡事耐烦,才是学者应修的第一课。

禅思禅悟

修禅是修心。禅静非人静,重气静、神静、心静。气静人则平,神静人自清,心静人得悟,清静之处定有彻悟,彻悟将有所为。

亲尝知味

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的激励下,到世界各地参访、拜谒善知识(智者)。他历经五十三参之后,终于功德圆满,大彻大悟了。

其中,在拜会妙月长者时,他曾经问道:“自我的实现,是否可由听闻他人谈论般若波罗蜜而得?”

般若,即,大智慧;波罗密,到彼岸。即,由智慧实现自我,得到解脱。

妙月长者说:“不能。因为般若波罗蜜,是亲自悟入一切事物的真理真如。”

善财童子不解地问:“知识,岂不是由听闻而来?对事物的认识,岂不也是由思考与推理而来?自我的实现,为何不能由听闻知识、思考认识而来?”

妙月长者耐心解释说:“并非如此,二者是一样的。自我的实现,永远不能仅从思考而来。我用一个比喻来向你说明:在一片广袤的沙漠中,没有泉,没有井,没有河流。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一个旅行者从西向东穿行沙漠。途中,他遇到一个从东面来的人,就说:‘我极其干渴,请您告诉我,何处可以找到泉水与阴凉,让我能够解渴、沐浴,将体力恢复过来?’从东而来的人告诉他说:‘再向东走,路会分成两叉,一左一右。你走右边一条,再继续往前,一定会找到清泉与阴凉。’你想,这位旅客是否因为听到了关于泉水与阴凉的话,并想:只要继续前进就能到达清凉之地。他的焦渴是否就得到解除了呢?”

善财说:“不,并非如此;因为只有当他按着过来人的指示,真正到达泉水之处,喝饮它,并在其中沐浴,他才能解除渴热,身体从而得到恢复。”

妙月长者说:“小伙子,禅者生活也是这样。仅是学习、思考与做知识性的了解,永远不能实现任何真理。小伙子,在我所举的例子中,沙漠即是生死;从西而东者,即是一切众生;热是一切混乱的环境,渴是内心的贪欲;从东而来者,是佛或菩萨,他是开悟的觉者,住于大智慧之中,而能透视到一切真谛,他所告诉我们的,都是他自己已经亲自实践过的;饮清泉、解渴、除热。

“再者,小伙子,我要说另一个比喻。假如佛陀在世间再留一劫,用尽一切精确言词,用尽一切比喻描述,让众人得知甘露的美味与种种妙处。你想,世间众生,是否因听闻了佛说甘露的美好,就能亲身体验到它的美妙吗?”

善财说:“不,不能。甘露的滋味,只有亲口品尝才能知道。”

最后,妙月长者说:“因此,仅仅听闻与思考,永远不能使我们认知般若波罗蜜的智性。”

禅思禅悟

春江水暖鸭先知——因为它下水了。禅宗形容禅悟的一句名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想明白,你就喝一口。自我的实现,不仅仅要明白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身体力行。

遇佛杀佛

隐峰和尚是马祖老禅师的得意弟子,关于他的灵异传说很多。他有一次赶路时,正好遇到两支军队在厮杀,过是肯定过不去了。只见隐峰将锡杖向天上一扔,跟着就飞起来了。双方几十万人马激战正酣,看见有和尚在上空中飞,就全部停下来了,看隐峰和尚在空中飞行。

当年隐峰学禅的时候,隐峰的老师马祖为了测试爱徒修行的深浅,老禅师决定找个机会试试他。

一日,老禅师看到隐峰推着板车,要从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经过,就故意跑过去躺在路中间假装睡大觉,伸腿挡住去路。

“师父,你老人家快起来,要不然车压到你的腿了。”隐峰喊道。

马祖爱理不理地答道:“已经伸出去的脚不能收回来。”

隐峰一听,立即接口道:“已经前进的车不能再后退。”

于是隐峰推车从老禅师的腿上碾了过去。

马祖大叫一声,腿上已经鲜血淋漓。气愤的马祖一瘸一拐地找来一把斧头,来到法堂,敲钟召集所有僧众,大喝道:“哪个小子刚才碾伤了老僧双脚?你给我出来!”

僧人们个个都吓傻了,今天看来要血溅佛堂了。

阿弥陀佛!只有隐峰和尚毫无惧色,大踏步走上前去,把头放在马祖抡起的斧头下面。

马祖哈哈大笑,把斧头扔在地上,高兴地说:“孺子可教!”

禅思禅悟

马祖“横腿挡路与手持利斧”,都是度人之道。他以此示意隐峰,知道如何才能克服学禅路上的各种障碍;隐峰“推车碾人、卧首斧下”,是表示自己无论面对何等境地,都绝不后退。若是会度,若是会悟,这等人才,焉能不长成参天大树?

滴水穿石

寒冬腊月,一个名叫“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因为仪山的家风森严而绵密,不轻易待人。对游方云水的禅者,常以住众已满而不接受行脚僧的挂单。

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仪山禅师却不让他进门,那个和尚就蹲居在门口,一蹲就是三天,虽然雪水打湿身体,他也一点儿都不动。仪山的弟子看他可怜,纷纷为他求情,可是仪山却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没有住处的人!”弟子们没有办法,只得走开。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那个和尚身上被寒风吹得裂开的地方都开始流血,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来,但是他依然在那里雷打不动地蹲着。仪山下令弟子不准开门,否则就将被逐出门外。

第七天,那个和尚终于支撑不住,倒了下去,仪山出来试了试他的鼻息,尚且有一丝呼吸,于是便下令将他扶了进来。滴水终于进了仪山禅师门下参学。

在仪山禅师座下苦参的滴水,有一次请示道:“无字与般若有何分别?”

“你这个傲慢的小辈!这个问题岂是你能问的?”吼声中,仪山一拳打过去,并且将滴水赶出法堂。懊恼异常的滴水,回到僧堂,那关门的声音冲击到耳朵,豁然开悟道:“有与无都是自己的肤浅意识,你看我有,我看我无。”

还有一次,滴水用白纸擦鼻涕时,仪山禅师很不客气地喝道:“你的鼻子就这么尊贵?清净的白纸,得之不易,你不是在糟蹋白纸吗,还修什么行呢?”

很多学僧都受不了仪山这种冷峻的禅风而打退堂鼓,只有学僧中的滴水坚持了下去,并说:“僧有三种,下等僧利用师家的影响,来发扬光大自己;中等僧欣赏师家的慈悲,步步追随着师傅;上等僧在师家的楗槌下日益强壮,找到自己的天地。”

禅思禅悟

一个人若想在楗槌下日益强壮,就要有敢于迎接向你挥来的鞭子的勇气。只要你把头抬得更高,脊梁挺得更直,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天地。滴水可穿石,至道同此理。

你的忍辱波罗蜜上哪去了

有人听说某地有一位著名的隐士以长久隐居与苦修闻名,于是,他决定去拜访一下这位隐士。

他好不容易才找到那个幽暗曲折、显然经过刻意挑选的山洞。他向洞内张望。

“你是谁?”一个声音从里面传来:“你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我从我背后来,到我前面去。”访客一边应答,一边走进洞里去,他看到一个模样很古怪的隐士坐在山洞里面。

显然,访客的不恭让隐士感到十分困惑。隐士接着问:“你在哪儿出生?”“人世间。”访客答道。

隐士这时有点激忿:“你叫什么名字?”“无名之人。”访客也继续他的调侃。

紧接着,访客天真地问这位隐士,为何要住在这么僻远的地方。这正是隐士禁不住想要透露的问题:“我在这里隐居已有二十多年,我正在修至高无上的忍辱波罗蜜!”“非常好!”访客说道,然后,他倾身向前仿佛要向隐士透露些什么一样,耳语道:“不过,像咱们这种老骗子实在是无法驾驭这些事的!不是吗?”

隐士立刻暴跳起来:“你是什么东西,胆敢跑到我这里来捣乱我的清修!是谁让你来的?为什么不让我这个谦卑的修行人安安静静地禅修呢?”

“好啦!我明白了!”访客平静地说:“我只有一个问题了,我想问你一下,你的忍辱波罗蜜上哪里去了?”

禅思禅悟

心中无清净祥和之气,即便身在死寂之地,其人其行也会无法平和,永远得不到片刻的宁静。

吃不吃酒肉

有一个从朝廷到洪洲的官员向一位著名的禅师问道:“大师,如果要修行,可不可以酒肉?”

那个大禅师回答说:如果要吃,吃的是朝廷给予你好中丞的俸禄;不吃,是你中丞的福气。

吃不吃酒肉,根本无所谓。

禅思禅悟

衣、食、住、行,凡人皆有,和尚也不例外。但僧、凡之间有本质的不同。凡人更多要求质量,绫罗、美食、别墅与轿车……和尚却尽量减少质量要求。如老子所谓的“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所以有人问六祖:“什么是佛?”六祖是这样回答的:“就是吃饭、穿衣、睡觉…

禅无杂念

一小沙弥久修未悟,十分困惑,于是问一位得道高僧:“师傅,您悟道可有秘诀?”

高僧说:“有。”

沙弥又问:“那是什么呢?”

高僧道:“饿时便吃饭,疲倦时便睡觉。”

沙弥很迷惑地问:“这有什么不同吗?每个人都是如此。”

高僧笑道:“不错,人人皆是如此,但能如我者甚少。他们吃饭则想他事,睡觉却总是浸于梦中,皆不可专一。而我吃饭只是吃饭,睡觉从不做梦。食可足,睡可安,所以,与他人并不相同。”

沙弥又问:“师傅,此境界又如何做到?”

高僧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得失中穿梭,无法用一颗平常心对待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故,为禅的心境,必要排除一切杂念,事事皆空,事事皆无,一心一用,方可专注于悟道修行,修身养性。而人们常因功利心而疲于奔波,使心分散于无意,百般杂念缠绕,将自身置于迷惑的苦海之中,难以解答。所以,应学会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世事,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真谛,才能活得更轻松。”

禅思禅悟

禅心,即乃无杂念的心。禅心需修行,要磨练。若可达到了此境界,方可何时何地,持以最佳心理状态,施展于自性,从而实现完满“自我”。“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正是这种积极磨练的人生态度,它是一种在现实的泥泞中偶然昂起头来喘几口气的超脱,是在对世界包括自我的本质有了充分把握之后做出的一种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遇事想得开、看得透、提得起、放得下,处世清楚,为人豁达,虽宠辱而不惊,虽毁誉而不计。

阿弥陀佛

有一个不识字的老木匠,他的妻子早已过世,与自己的女儿生活在一起。

有一天,他的女儿遇到一个高僧,从高僧那里,他女儿被激发死后往生极乐的心愿,从那天起,他就不停地持诵“南无阿弥陀佛”,希望能往生那里。

然后,老木匠对此却很不以为然,他依然保持自己毫无目的的工作,无视女儿的虔诚,更丝毫没有注意到这女孩子最近找到的满足与心灵的平静。后来,老木匠的身体越来越弱,已经无法工作了。

女儿告诉父亲:亲爱的父亲,您要发愿往生极乐净土,那儿没有痛苦和烦恼,在死亡之神召唤您离开这个世界时,您就可以到达那永远的喜悦和宁静之处。这是我为您做的祈祷,但是,她至诚并没有被接受。

于是,她在暗里思忖:南无阿弥陀佛发愿要接引任何一个意念他的众生,我确信死后将往生净土,但我如何帮助我父亲,将他的思想放哪里呢?

她思想再三,终于想到了一个计谋:她告诉父亲:父亲,有个叫阿弥陀佛的人住在太阳下山的地方,他请您帮他设计一座壮丽的宫殿,还要您亲自去监工,您可以满足他的请求吗?

老人这回免不了带着一丝骄傲回答:女儿啊,你看见老爸推卸过任何一项建筑工程吗?不论它大小,我当然会设计这项工程,然后去监工。你说那个和尚叫什么名字?

她非常高兴,知道从那一刻起,她那顽固的父亲只会一心想着阿弥陀佛的宫殿。她告诉他要专注念于阿弥陀佛,还有他极乐世界的宫殿所需要的一切事情,因为只有如此,他才一定能够到达那个乐土。

禅思禅悟

佛家有语云:“如人意念,定能成事。”佛事也罢,世事也好,皆作如是观。

最好的教化

在仙崖禅师住的禅院里,有一位学僧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偷偷地爬过院墙到外面去游乐,仙崖禅师夜里巡寮时,发现墙角有一张高脚的凳子,才知道有人溜到外面去,他不惊动别人,就顺手把凳子移开,自己站在凳子的地方,等候学僧归来。

夜深的时候,游罢归来的学僧,不知凳子已经移走,一跨脚就踩在仙崖禅师的头上,随即跳下地来,才看清是禅师,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但仙崖禅师毫不介意地安慰道:“夜深露重,小心身体,不要着凉,赶快回去多穿一件衣服。”

全寺大众,没有人知道这一件事,仙崖禅师从来也没有提起,但自此以后,全寺一百多个学僧,再也没有人出去夜游了。

另有一次,一对夫妇大吵不止,于是仙崖禅师对吵架的夫妇说教道:“再厚的寒冰,太阳出来时都会溶化;再冷的饭菜,柴火点燃时都会煮熟。夫妻,有缘才生活在一起,要做太阳,温暖别人;做柴火,成熟别人。希望夫妇互敬互爱!”此夫妇于是停止了争吵,回到了原本生活的平静。

禅门的教育,向以慈悲方便为原则,就算棒喝、磨炼,也要先看被教育者的根基,才以大慈悲大方便相待,天下的父母老师,应先看看儿女学生是什么根性,施以什么教育,感化、慈爱、身教,乃是最好的禅的教育。

禅思禅悟

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处罚,更容易收到教育的效果。

以静制动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六祖说过:“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就是说,人有六根,生而有之,我们不能断却六根,我们不能切断感官与对象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门人的主要功夫就应该下在我们的感官之外,使我们的心不染万境,我心不受外界的影响,达到真性常自在。

禅思禅悟

正如禅师所讲,心不受他人干扰,以静制动,以定制恶,故而就不会苦惑于外界的任何侵入。

一样都不可少

黄龙慧开禅师,字无门。杭州人。作朝阳补衲偈曰:“寒时急用底物,趁暖着些针线。忽然腊月到来,免致脚忙手乱。”

一个狂禅高僧,可以恨天无高,恼地不深,但平日里却也不过做点针线活!如《庄子》云:“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就是纵横帝国、征服天下的行为,对于真正神圣伟大的人来说,也不过是业余时间的一点杂念而已!

这里的“平常心”是何等惊人!

只有“宗教英雄”才有这样的魄力。

无门最后说:“赵州纵饶悟去,更参三十年始得。”就像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为南泉的指导,赵州没有走弯路——但是那也必须每日不断地体会平常的事物,一花、一月、一风、一雪都不放过!

最伟大的美——其实就是包容所有的细节,一个也不要忽略。

如无门最后所颂:“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禅思禅悟

所谓佛法、禅心,都应该不离开生活。吃饭吃得合味,禅也;睡觉睡得安然,禅也;离开生活,佛法有何用?今日修道者,只重生死,不重生活,实离至道远矣!以出世态度,做入世的文章,道虽寻常,却不平常。

如来“四马”

某日,如来佛端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坐具上,等待佛陀的开示。

如来落金刚座,慈祥地说:“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是良马,主人为它配上马鞍,套上辔头,它能日行千里,快速如流星。尤其可贵的是,当主人一扬起鞭子,它一见到鞭影,便知道主人的心意,迟速缓急,前进后退,都能够揣度得恰到好处,不差毫厘。这是能够明察秋毫的第一等良马。

“第二种是好马,当主人的鞭子抽过来的时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马上警觉。但是等鞭子扫到了马尾的毛端时,它也能知道主人的意思,奔驰飞跃,也算得上是反应灵敏、矫健善走的好马。

“第三种是庸马,不管主人多少次扬起鞭子,它见到鞭影,不但毫无反应,甚至皮鞭如雨点般地抽打在皮毛上,它都无动于衷,反应迟钝。等到主人动了怒气,鞭棍交加打在它的肉躯上,它才开始察觉,顺着主人的命令奔跑,这是后知后觉的庸马。

“第四种是驽马,主人扬鞭之时,它视若未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仍毫无知觉;直至主人盛怒之极,它才如梦方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冥顽不化的驽马。”

佛陀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下来,眼光柔和地扫视着众弟子,看到弟子们聚精会神的样子,心里非常满意,继续用庄严而平和的声音说:“弟子们!这四种马好比四种不同的众生。第一种人听闻世间是否有无常变异的现象,生命有陨落生灭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奋起精进,努力创造崭新的生命。好比第一等良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不必等到死亡的鞭子抽打在身上而丧身失命,后悔莫及。

“第二种人看到世间的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看到生命的起起落落,无常侵逼,也能及时鞭策自己,不敢懈怠。好比第二等好马,鞭子才打在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驰骋。

“第三种人看到自己的亲族好友经历死亡的煎熬,肉身坏灭,看到颠沛困顿的人生,目睹骨肉离别的痛苦,才开始忧怖惊惧,善待生命。好比第三等庸马,非要受到鞭杖的切肤之痛,才能幡然大悟。

“而第四种人当自己病魔侵身,四大离散,如风前残烛的时候,才悔恨当初没有及时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好比第四等驽马,受到彻骨彻髓的剧痛,才知道奔跑。然而,一切都为时过晚了。”

弟子们此时皆已悟道,闭目冥想,自醒自身,思索众生。

禅思禅悟

如来“四马”,正是人生四种境地的譬谕:上述四种,自一而四,每况愈下。在人生道上,是做“迟速缓急,前进后退,都能够揣度得恰到好处,不差毫厘的良驹”,抑或是做”愚劣无知、冥顽不化的驽马”,即便是大智慧的佛,也只有启悟的权力,而如何行动的权力,只在你自己的手中。

成功的二宝

历史上,明州奉化县出了远近闻名的两个活宝:一个是沿街化缘的布袋和尚;一个是闭关修炼的净瓶居士。他们行为古怪,胡言乱语,但当地人却把他们当作得道高僧。

有一天,一个好事的年轻人出于好奇,决定去拜访他们。他先在一个又脏又臭的巷子里遇到了布袋和尚。那个布袋和尚又矮又胖,像个皮球,随便躺在地上呼呼大睡。

年轻人邀请布袋和尚去吃饭,却让店里的小二端上一堆鸡鸭鱼肉,看布袋和尚怎么办。结果那个布袋和尚双手合十,虔诚地念道:“因缘!因缘!”拜完之后大吃大喝,毫不避讳,不过他吃每一样东西都要分出一点儿扔在布袋里,冲年轻人笑笑。

“这样子也算是得道高僧吗?”年轻人大失所望,又去拜访另外那个净瓶居士,希望他能给自己一点儿有益的启示。

年轻人到的时候净瓶居士正在家里参禅悟道,他看年轻人来了就一言不发,提起茶壶往供奉的净瓶里倒水,水溢出来还不停手。

“居士,你的净瓶满了,怎么可能再倒进茶去呢?”年轻人忍不住地提醒他说。

“是吗?”居士继续倒茶,反问道,“那么你呢?”

年轻人恍然大悟,感叹道:“果然是有道高僧!是我当时愚昧了!”

“说来听听?”居士淡淡地问。

“大师是教我做人谦虚、有容乃大,不要骄傲自满,为知识所累;我参悟之后,才发现布袋大师也在教我汲取每天的经验教训,用心琢磨。有了你们教给我的这两个法宝,我就再也不用烦恼了。”

禅思禅悟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世人的成功也需要这两件宝:净瓶的“虚怀若谷”与布袋“有容乃大”。人生有此“二宝”,可减却无数烦恼。

法无定法

扎西活佛是噶举派著名的大成就者,一般人都以为,像他这样的活佛,生活上肯定是非常严肃的,其实不然。

有一次,有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陪同扎西活佛到北京做法事,他亲眼看到扎西活佛竟然熟练地驾驶着一辆保时捷跑车,活佛招呼一同坐了进去。

当他们经过第一个路口时,正逢红灯,扎西活佛把车停下,用手一指交通警察,然后用流利的汉语说:“警察也许并不比我们聪明,但是我们还是要听他的指挥,这是因为他代表着一种‘道’。”

正在此时,一辆鸣着急诊笛的救护车不顾红灯飞驶而过。“但有的时候,也可以不管那么多,如果有必要的话。”扎西活佛笑着补充。

禅思禅悟

世间之事,法无定法,理无成规。只有随缘而活,方可随遇而安。

弯弓射日

相传,佛陀在世时,一群尊贵的僧人正在举行一场隆重盛大的法会,这时,在家修行的居士维摩诘突然从树林里冒出来,手上还拿着一柄硬弓。

一位住持的僧人很恭敬地走到这位在家“修菩萨行”,连释迦牟尼和文殊菩萨都敬重的人面前,请他把弓放在一旁,因为这与寺庙的典礼格格不入,并且请他以传统的方式为大家讲法。

维摩诘听了,一言不发,反而拿起弓,向天空中的太阳射了一箭。

随着那强劲的发矢声,众僧立刻领悟了诸法本性。他们正要向维摩诘表达感谢与敬意,维摩诘已拿着弓径直走开了。

禅思禅悟

在家的居士讲究“即世间而求出世间”,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文章,乐与不乐,只在悟与不悟之间。若能自心清净,何必强求俗礼。一念所到,处处都是乐土。

不明最苦

有一位得道的大师问自己的门人:“世间何物最苦?”

门下答:“地狱最苦。”

大师说:“不是这样的,穿此僧衣,不明大事,才是最苦。”

禅思禅悟

参禅不能明心见性,得大自在,当然是最苦的。世人不知自己一生为何而活,整日惶恐,也是最苦。欲明此生为何而来,就要参禅入悟,方可窥真如风采。

斩蛇于当下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学僧很不以为然地说道:“很久就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仍不高兴地问道:“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做斩蛇的姿势。

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且不要依照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地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学僧终于有省悟。

禅宗史上有南泉斩猫的故事,有谓杀生究是佛门根本大戒,南泉不应杀生。但又有谓这是南泉古佛的大机大用,不能以狭义的见解诬谤大德。南泉斩猫或许以手作势,为斩断大家的物欲和执著。

智常禅师既有德望可以号召学者,岂容说粗说细,所以教诫学僧不要停滞在见闻觉知上。智常斩蛇,也是作势欲斩,学僧见风即雨,故脱口批评太粗气了,毫无慈悲之心。这便是学僧的不可找到自我、心随物动了。

禅思禅悟

学禅不要停滞在见闻觉知上,禅要割断常情常识,若在外境上分别执著,便不能照顾当下的自我。真正地“活在当下”,便是活出了此生的精彩。

三年后再来

禅师讲故事往往出人意料,在日本的禅宗公案中有这样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

日本的江户时代,社会上盛行艺妓。这种艺妓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聪明美丽的女子。她们从小经过严格的训练,精通琴棋书画,知情识趣,专门从事与达官贵族的上层交际活动,在社会上拥有较高的地位。她们中最优秀的被称为“大夫”,只有王侯将相才能与之交往。

当时江户最有名的是一位高尾大夫。她具有极大的权威,平时只接待那些诸侯或者富商,每次接待都要价十五两黄金。

有个名叫老久的染坊工匠,他很仰慕高尾大夫。但是以他的身份地位,根本不可能与她交往,怎么办呢?

后来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花了三年时间省吃俭用,用自己的血汗赚了十五两黄金,然后就谎称自己是从大阪来的一个富商,要求与高尾大夫交往。

结果他的目的真的达到了。老久终于跟他朝思暮想的高尾大夫相会了。

临别的时候,高尾大夫对他说:“请再光临。”

一般人都会说“我会再来”之类的话,但老久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得等三年之后才能再来一次……”

高尾大夫大吃一惊,再三追问之下,才得知这个小伙子为了见她一面,竟然埋头苦干了三年,不由得非常感动。

“等我满了期限恢复自由的时候,我就嫁给你。为了表示守信,我把积攒的三百两黄金交给你代为保管。”高尾对老久说。

后来高尾大夫顺利满工,就嫁给了老久。夫妻两人同心协力,创立了全江户第一的染坊。

禅思禅悟

今天即是前缘,而前缘是自己修来的,并非别人的恩赐。真诚是最大的善因,自然会结最大的善果。

出世与入世

无相禅师在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刚好看到不远处有一个青年在池塘里打水车,无相禅师趋前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有一天,如果我看破红尘时,我一定会跟您一样出家学道。不过我出家后,不想跟您一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隐居的地方,好好参禅打坐,而不再抛头露面。”

无相禅师含笑地问道:“哦!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

青年答道:“我们这一带就数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了,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若找到一个能接替我照顾水车的人,届时没有责任的牵绊,我就可以找自己的出路,我就可以看破红尘出家了。”

无相禅师道:“你最了解水车,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么样呢?”

青年说道:“水车的原理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的原理,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冲走;同样的,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车上水来。”

无相禅师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可说明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假如纯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空转不前的。因此,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抽身旁观,也不投身粉碎。出家光看破红尘还是不够,更要发广度众生的宏愿才好。使出世与入世两者并立,这才是为人处世和出家学道的正确态度。”

青年听后,欢喜不已地说道:“禅师您这一席话,真叫我茅塞顿开,您真是我的善知识。”

禅思禅悟

我们的生活,最好当放下的时候放下,当提起的时候提起,好像水车,要合乎道的大义才行,此即所谓有出世的思想,更要有入世的事业。

飞度生死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中,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实在没有资格学禅,既不幽默,又无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心想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于是道岫就打点二斤半的衣单,计划远行。临走时便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道:“老师!学僧辜负您的慈悲,自从皈投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消息没有。我实在不是学禅的根器,今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他去。”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地问道:“哦!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到别处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地再禀告道:“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我用功就是因缘不合。反观同参的道友们一个个都契机的回归根源。目前在我心的深处,萌发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道:“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同参们一比,立刻就有大鹏鸟与小麻雀的惭愧。”

于是,广圄禅师装着不解似地问道:“怎么样的大?怎么样的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地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它已经飞越生死了吗?”

道岫禅僧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聪明、机智,大鹏鸟一展翅千八百里,但不能飞越过生死大海。因为小麻雀与大鹏鸟有快慢、有迟速的差别,但禅总要从平等自性中流出的。所以道岫禅僧一旦除去比较、计较,回归到平等自性中来,就能有所悟了。

禅思禅悟

计较,是众生烦恼的根源。怎能透过禅而悟道呢?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所以,只有除去比较、计较,回归到平等自性中来,才能有所悟。

矛 盾 果

有一个老和尚教一个小沙弥保存香菇,老和尚让小沙弥把一个个香菇用一个个塑料袋子包装起来,小和尚不知其理,心想:师父这样做真麻烦。但还是按师父的要求做了。

到了秋天,师父要小和尚拿以前储藏的香菇来吃,小和尚听从吩咐去拿。

一会儿,小和尚急忙跑回来说:“师父,不得了啦,香菇腐烂了,不能吃了!”

师父不急不忙的说:“你再打开其他的看看。”

小和尚又跑去拿,这一次小和尚笑嘻嘻地回来对师父说:“这一框香菇只有几个是坏的,其他的都是好的,都能吃。”

这时师父借着这个事情对小沙弥说:“人生也是一箩筐的矛盾果,只要用心把一个个矛盾果像包装香菇那样用塑料袋包起来,那么局部的挫败、失败并不影响获得更大的成功,就像一箩筐的香菇只有几个是坏的,大部分还是好的,是能吃的。”

所以禅说,局部的失败是肯定的,但要相信今后会获得更大的成功,不因一次小小的失误而低头,意志消沉,事情若已成了定局,那坦然接受,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接受果报。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可以了。

禅思禅悟

矛盾是智慧的代价,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有苍生在,就有矛盾存。矛盾是万物不可去除的,但如何调节它是关键。禅心可以平和地面对其事物的种种反差,在禅心慧水中游泳,自然也就不会被矛盾的铁围所囿了。

佛不是万能的

一天深夜,元圭禅师正在坐禅,一阵阴风飒飒,有位头戴高冠、身穿蟒袍、身材魁伟、相貌奇异的人带领着一大群随从来到了方丈面前。元圭禅师不动声色地问:“仁者为何来此?”

来者自负地说:“你难道不认识我吗?”

“我对佛与众生都一视同仁、平等看待,哪里会分别你是谁呢!”

“我是此地山神,掌握着你们的生死大权,你怎敢将我与其他人一同看待?”

元圭禅师笑了:“我本不生,你又如何能使我灭呢?禅者看自身与虚空等同,与你等一切万物等同。你能毁坏虚空吗?你能泯灭你自己以及万物吗?”

山神又说:“我的神通仅次于你们万能的佛。”

“佛不是万能的,谁都不是万能的。你有五种不能,而佛也有三种不能。”元圭禅师说。

山神不服:“我有什么不能的?”

“你能违逆上帝的旨意吗?你能让西天的星辰到东方运行吗?你能夺得地神吗?你能融化五岳吗?你能连同四海吗?”

山神只能大摇其头。

元圭禅师接着说:“佛不能消除既定之业,不能化导无缘众生,更不能让所有众生都成佛。”

元圭禅师看着愣着的山神,哈哈一笑。笑够了,他又郑重说道:“不过,定业不能长久,无缘也只是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在我看来,佛也没有什么神通,但能以无心而通达一切。”

禅思禅悟

佛说自己造不出一块自己也举不起的石头。他不是万能的。佛法广大,却不能改变苦瓜与甜瓜种子(各种业力)的性质;佛陀的智慧无边,但无法启发无缘接触的人;佛慈悲无限,可也不能代替众生觉悟。

恭敬求佛

兜率从悦禅师在去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的时候,对禅师非常礼貌尊敬,有一次别人送给他一些荔枝,从悦禅师经过清素禅师的窗口就很恭敬地说道:“长老,这是家乡江西来的水果,请您吃几个。”

清素很高兴地接过荔枝,感慨地说道:“自从先师圆寂后,这种水果我已经很久没有吃了。”

从悦问道:“长老的先师是哪位高僧呢?”

清素答道:“慈明禅师,我在他座下当了十三年的职事。”

从悦禅师非常惊讶地赞叹道:“十三年来您就一直在高僧的座下从事着职事之役,怎么可能不深受高僧言传身教的教诲呢?”说后,便将手上的荔枝全部供养给清素长老。

清素十分感激,说道:“我是个福薄之人,先师曾经告诉我说,不可以把这件事对别人讲,今天看你如此虔诚,也是因为这荔枝的缘故,所以我违背了先师,对你说了他的名号。现在把你听到这件事的心得告诉我吧!”

从悦禅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清素禅师。

清素开示道:“世界是佛魔共有的,最后放下时,要能入佛,不能入魔。”

从悦禅师得到印可以后,清素禅师又教诫他:“我今天为你点破这个道理,让你得大自在,但切记不可说是承嗣我的!真净克文才是你的老师。”

“不可嗣我,当可嗣真净克文禅师”,此后,这件事成为禅门的一大美谈。

禅思禅悟

“要学佛道,先结人缘。”荔枝有缘,即能悟道。“佛法在恭敬中求。”古人一饭之思,终生不忘,如清素禅师,一荔之赐,竟肯道破心眼,此乃感恩有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