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古文观止下(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12845900000112

第112章 象祠记①

王守仁

灵博之山②,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③,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

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④?”曰:“斯祠之肇也⑤,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祀焉⑥,举而不敢废也⑦。”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⑧。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⑨,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祠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⑩?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

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

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底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见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

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注释〕①这篇文章以议论为主。作者从象被尊奉、被祭祀推断,象只是早年为恶,后来为舜德所感化;并由此提出,人即使如象那样不善,也可以用君子之德去感化,使他改恶从善。象:古代传说中的恶人,舜的弟弟,有鼻国国君。②灵博山:在明代水西宣慰辖境之内。③宣慰安君:明代在贵州设宣慰司,由安氏世袭宣慰使,辖水西苗民四十八族。④居(激基):句末疑问助词。古书“居”“乎”可以同用,如《庄子·齐物论》即有之。⑤肇(zhào赵):始,创建。⑥(阴因)祀,祭祀。⑦举:《诗·大雅·云汉》:“靡神不举。”举,祭祀。⑧有鼻:也作“有庳”,古地名,在今湖南道县北。相传舜封象于此。有鼻的象祠,为唐道州刺史薛伯高所毁。⑨《尚书大传·大战》云:“爱人者,爱其屋上之乌。”这是推人而爱物。⑩干羽既格:据《尚书·虞书·大禹谟》载:舜命禹征有苗,三旬(一个月)末克,益劝禹以德服人,禹率师回。于是舜大布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之后,有苗被其文德感化,降服于舜。干羽,古代文舞的舞具。干,即盾。孔安国传:“羽,翳也。”即雉尾做的华盖。格:来,指来降。《书》:即《尚书》,儒家经典之一。这几句见《尚书·尧典》。克:能够。谐:和谐。烝烝:渐进。乂(yì异):善。格:至。见《尚书·大禹谟》。瞽瞍(ɡǔsǒu古叟):指舜的父亲。相传舜父有眼无珠,不辨是非善恶。允若:诚信和顺。两句见《孟子·万章上》。原文是“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周公:名旦,姬姓,周武王之弟。曾助武王灭商,后辅成王。西周初年的政治家。管、蔡:管叔和蔡叔,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二人不服,联合武庚和东夷反叛。《周官》:即《周礼》,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

〔译文〕灵博山上,有象的祠堂。在山下居住的苗民,都把象当神来祭祀。宣尉使安君,根据苗民的要求,决定修整祠堂,使其焕然一新,请我写一篇记文。

我说:“拆除它呢,还是修整它?”他说:“修整它。”“修整它,这是为什么呢?”他说:“最初修建这祠堂的缘由,大概没有谁知道了。

然而,居住在这里的我们这些苗族人,从我父亲、祖父追溯到曾祖、高祖以上,都崇拜象,祭祀象,自来如此,不敢废弃。”我说:“为什么如此呢?有鼻那个地方的象祠,唐代的人曾经毁过。用象的那一套去做儿子,就是不孝顺父亲;去做弟弟,就是不尊重兄长。象祭在唐代被摒弃,而今日却还存在;象祠在有鼻被毁坏,而此地却还兴盛。为什么如此呢?”

我知道了。原来,君子爱那个人,能推而广之,以至爱他房上的乌鸦,何况是对圣人舜的弟弟呢?那么,修建祠堂,就是为祭祀舜,不是为祭祀象了。我想,象的死,大概在舞干羽感化三苗来降以后吧?如果不是这样,古代骜桀不驯的人难道还少吗?

但只有象的祠堂一直保存在世上。我因此有理由想见,舜德行极高,深入人心,恩泽流传,广泛而又久长。

象的不仁,大概只有起初是那样罢了。又怎么知道他终归不被舜感化呢?《书经》不是说过吗?“舜能用孝德使家庭和谐,趋向善道,不至于奸邪。”“瞽瞍也变得诚信和顺了。”就是说已经变为慈父了。如果象还是不成其为弟,家庭就不能认为和谐。不断以善约束自己,就不至于为恶;不陷于奸邪,就必然进入善道。的确,象大概已经被舜感化了。《孟子》说:“天子舜派遣官吏去治理他的国家,象在封地就不能够随心所欲了。”这大概是舜对象爱得深切,又想得细致,扶持、指导他的办法也很周全。如果不是这样,即使象周公这样的圣人,管叔蔡叔也免不了为恶。由此可见,象已经被舜感化了。所以,他能任用贤能,安于职守;施恩泽于百姓,死了以后百姓怀念他。诸侯的卿士,由天子任命,这是《周官》的规定,也许是仿效舜封象吧?我因此有理由相信,人的本性善良,天下没有不可教化的人。

那么,唐代人毁坏它,是根据象早先的行为。如今苗民供奉它,是根据象后来的行为。这个道理,我要向世人表明,让人们知道为人不善,即使同象一样,还可以改正,而君子自身修养道德,如果达到尽善尽善的地步,那么即使如象那样不仁,也还是可以使他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