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向稻盛和夫学经营
12742100000057

第57章 不可忽视对员工人生观的建设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丰衣足食而忘记廉耻、生活美满却不知珍惜、身居高位而放弃自律等现象并不少见,原因何在?追根究底,正是缺少正确的人生观的缘故。

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观?稻盛和夫的回答是:无私。人生观归根结底是对自己和他人、社会的关系的认识,也就是对“私与公”的关系的认识。只存私心,凡事都只为自身考虑,最终难以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私心从来都是和欲望携手并行的,只为自己活着,最终将被欲望的泥沼吞没,来之不易的成功也将毁于一旦。只有端正人生观,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引导生活和事业,用无私的利他之心去经营和规划,才能够不断创造成功。

稻盛和夫在创办日本DDI(第二电电)公司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降低国民的通信费用”。这并不是稻盛和夫为了打造公司品牌、提升公司知名度而提出的口号,而是DDI公司全体员工为之奋斗的理想。

日本当时的通信状况并非DDI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改变。手机领域实际上是NTT一家独大,占据着垄断地位。而行业中规模较大的DDI公司和丰田的IDO公司虽然通信制式相同,却将全国一分为二,各自开展业务。如果维持现状,他们根本不足以和NTT抗衡。垄断导致市场的竞争机制难以发挥调节作用,而企业在提升服务和降低收费方面自然也就无法给消费者带来利益。

于是,在2000年的秋季,稻盛和夫提议将自己创办的DDI公司和国际通信巨鳄KDD公司、丰田的IDO公司合并,共同发展,激发行业的良性市场竞争机制。

不过,在合并时是采用“吸收合并”还是“对等合并”的问题上,大家都有自己的考虑。

稻盛和夫想到过去有些银行在“对等合并”之后产生了无休止的主导权纷争,他再三思考,认为三方不应该以对等的方式合并,提出了以DDI公司为主导的合并方案。稻盛和夫并不是以自己公司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提出方案,他是为了使合并后的新公司能迅速走上正轨,才作出如此冷静的判断。

稻盛和夫认为,事业发展的目标不能仅仅为自身利益,更重要的是为社会作出贡献。企业的根本使命是给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水平的服务,简单的合并并不能达到这个目标。为了唤醒市场竞争机制,使其对消费者和社会有所助益,合并后的新公司必须避免因争夺主导权而带来的精力分散和经营责任模糊等问题,必须用最快的时间顺利开展业务和稳定的经营。在这三家公司中,DDI的业绩最好,经营基础最扎实,由DDI掌握主导权对新公司最有利。另外,稻盛和夫还建议合并之后,让IDO公司和KDD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丰田公司作为仅次于京瓷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稻盛和夫将他的这些想法开诚布公地向各方作了说明,大家对他的方案都表示非常认同,三家公司合并重组后成为新公司KDDI。现在,KDDI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NTT的日本第二大通信公司。

试想,如果稻盛和夫不是一心想着为消费者创造利益,只顾及自己公司的利益,就难以促成这次合并的成功。DDI在行业巨头NTT的垄断重压之下,恐怕自身难保。为着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去努力,最终也成就了自己,这正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最佳注解。

人为什么活着?人应当怎样活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无法逃避这两个问题。千百年来,无数哲人都在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探索人生的态度和活法。不同的答案揭示了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又决定着我们做人的标准,以及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断完善我们的人生观,才有可能获得并守住来之不易的成功。

经营悟语

人生观归根结底是对自己和他人、社会的关系的认识,也就是对“私与公”的关系的认识。只存私心,凡事都只为自身考虑,最终难以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