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向稻盛和夫学经营
12742100000037

第37章 选拔人才时只需关注合适与否

很多企业之所以留不住人才,往往跟企业在选人、用人时存在着“贪大求全”的误区有关。

在企业经营中有所谓“量体裁衣”的说法,即领导者在企业任用人才方面,要“人尽其用”,要善于挑选和任用各种人才。在稻盛和夫看来,企业用人必须打破一个误区,即不要过于短视,而是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不要指望人员招进来,马上就能够按照企业的要求去工作,很快就能产生效益。毕竟,不论是哪类人才,到了企业之后,都要经过企业的“雕琢”和“洗礼”,才能变为企业的有用人才,才能更好地人尽其用。

很多企业,往往不顾自身实际,到人才市场招聘,动辄就是“国家重点院校毕业,研究生学历,工作×年以上……”。等到把符合条件的所谓“人才”招聘到企业之后,才发现,高学历的,不见得有高水平,不一定能力强,而自己却为招聘这些人才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有一家规模不大的工程材料公司,厂房都是租赁的,近年来却发展得飞快,原因就是它善于给人才“量体裁衣”。这家企业在如何选人和培养人才等方面都是根据自己企业内部的发展所需来制定的。他们不是通过人才市场这个招聘渠道,而是通过劳务市场来选人。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市场,但通过后者,这家企业招到了自己的人才:虽是下岗工人,女性居多,缺乏营销经验,但这却是一支“威猛之师”。他们珍惜工作机会,在市场上格外卖力,能够根据自己的不足,“恶补”自己需要的“知识营养”,加上这家企业培训做得好,因此企业成长得非常迅速,目前已经在外省建了分厂。

稻盛和夫指出,企业要想更好地留住人才,不就要对人才进行规划分类,看他属于什么样的种类,究竟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木”,然后再根据他的“年轮”、“树型”、“树质”等特性,给予不同的培养和任用方式,给他一片“沃土”,但不可拔苗助长。只有摈弃短视的心理,企业才能让人才更好地发挥潜力,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真正地与企业融为一体,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企业需要一个科学、健康的人才选拔机制,把那些真正具有管理能力和高度责任心的优秀人才选用到领导岗位和关键岗位上来,做到“量体裁衣”。只有真正做到“量体裁衣”,人尽其用,企业才能减少人才的浪费和流失,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得学会“量体裁衣”。要学会“量体裁衣”,企业首先得了解人是有多种需求的。企业应为职工创造适当的精神文化条件,使人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感受到优越的企业文化和精神,从而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人才效应”,从而感染外界,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这样可以在内力不济时,依靠外援。

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依照企业的目标策略,企业应给人才设置挑战性的工作或职位,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发展。这样不但刺激了人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也使得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营悟语

企业要想更好地留住人才,就要对人才进行规划分类,看他属于什么样的种类,究竟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木”,然后再根据他的“年轮”、“树型”、“树质”等特性,给予不同的培养和任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