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向稻盛和夫学经营
12742100000002

第2章 不要刻意地追逐利润

企业发展时要克制贪心,做到适可而止。不要追逐利润,指的是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利润的增长,要在追求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坚持企业赖以发展的基本原则,要承担社会责任。有人曾经说过和稻盛和夫相类似的话,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他的意思是:企业要是只追着利润跑的话,不仅会使企业领导者迷失方向,而且还会造成经营文化氛围的混乱,甚至有时候还会失去员工的信任,以致危及企业的生存。

已经取得赢利的时候要注意获利了结,不要总是贪心于赚取更多的收益。这是稻盛和夫提出的观点。稻盛和夫还指出:“不要追逐利润,要让利润跟着你跑。使收入最大化,支出最小化,是企业成功的基本所在。利润无法通过追逐得来。只有持续增加收入、减少支出,才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根本途径。”

根据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不要追逐利润,就是不要单纯地追求短期的利益,要懂得为企业的发展做长远的打算和计划。中国有句古话叫“放长线钓大鱼”,这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必要的最低利润,是维持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的理论不谋而合。

单纯追求利润的企业可能为了今天的利润而危害了企业的明天。追着利润跑的企业领导者可能看不到企业长远的发展方向,可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而使企业大量生产畅销的产品,结果造成了产品的堆积和资金的占用。追着利润跑的企业也可能因为短期的利益,舍不得在产品研究、职工培训等长期投资方面花钱。特别是他们不情愿进行任何基建投资来扩大企业的固定资产基础。这样一来,他们的设备就可能陈旧,以至于达到产生危机的程度。

面对日趋变化的社会环境,企业目标不应是单纯地追求企业的利润,还要将社会责任、尊重人等作为企业目标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传统的利己主义和单纯地追求利润受到社会的批判。企业不仅是由职工、经营者和投资者为主体组成的经济组织,也是一个包含顾客、供货商、竞争者、政府等要素在内的开放系统。

任何企业都是从小做大的,不可能一步登天。企业的利润都是一点点慢慢积累和赢得的。追求利润是经营企业的目的,是天经地义的事。问题是怎样追求利润呢?

有一个人凭着自己的才能和不懈努力开创了一家公司。在经营和发展这家公司时,他把“顾客为先、薄利多销、童叟无欺、诚信为本”作为公司的经营目标,而不是像有些企业一开始就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刚开始他的公司生产的产品利润很少,大家都认为像他这样肯定会亏本,甚至过不了几个月公司就要倒闭。但是几个月之后,他的公司开始赢利,事实证明他的目标是非常正确的。

和同行的其他企业比起来,他们的产品不但价格实惠,而且质量也好,这样就赢得了顾客,赢得了口碑。加上他们公司的诚信理念,使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有了很好的声誉。单件产品的利润降一点,虽然损害了短期的利益,但也正是因为他这种不追逐短期利润,注重长远发展战略的经营方式,以过硬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赢得了越来越多的顾客。长此以往,他的公司的赢利并不比只追求利润的公司少,反而还多了一倍。

当其他公司醒悟并开始效仿他们,掀起价格战时,他却因诚信和惯性消费的原因留住了顾客。另外,他又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下工夫,把一些更适合顾客的产品推向了市场,并依然秉持着公司的一贯宗旨,不趁机谋取暴利。正是他的这种以顾客满意为满意、以顾客需要为需要的方针,为他赢来了更多的顾客。而顾客的增多也为他带来了更多的利润,使得他的公司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这就是稻盛和夫说的“不要追求利润,让利润跟着你跑”的理念。只有不单纯追求利润,在必要时割舍一定的利润,如承担企业在环保、就业、社会稳定等方面相应的责任,以及对顾客做出让利等,才能保持自己在公众中良好的形象,才能让利润跟着你跑。否则,盲目以利润为导向,只会赢了今天输了明天。

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去尊重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势必得不到消费者和社会的认可。所以,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绝对不能损害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只有这样才会得到源源不断的顾客,企业才会有潜力去长远发展。只有真正把顾客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尊重消费者权益,并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为社会所认可,才能让利润跟着企业跑。

企业要想发展,树立正确经营目标尤其重要。如果企业为了片面追求利润,损害消费者利益,毁坏企业自身形象,破坏生态环境,必然带来恶劣的社会效应,这样恶性循环,企业最终还是没有利润可以追逐。只有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把顾客利益放在首位,让消费者满意,并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才能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这样不用企业追逐利润,利润也会跟着企业跑。

经营悟语

功利性的思考对于经营来讲是很危险的,应该把经营放到更高的层次上来,在制定经营战略时可以适当地放下对金钱的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