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让你看穿身边人的微表情心理学
12678400000014

第14章 参透话外之音,顺着声音走进人心(6)

在这场争论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未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说某人撒谎时,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是说我们知道他在撒谎,还是说我们不得不相信,他没有讲出实情?正如马克·弗兰克指出的那样,在比尔·克林顿案件中,与他有关与莱温斯基发生韵事的证词密切相关。有人认定克林顿知道自己在撒谎。也有人坚称,根据克林顿关于性的定义和他建构证据的方式,他根本没有撒谎。由此带来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些人必须说服自己,自己没有撒谎,另一些人从一开始就坚信,自己讲的都是实情,这两类人在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呢?

四、和撒谎者交谈时的观察点

多数人相信,撒谎者暴露自己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而不是因为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但是,真实情形截然相反。揭露谎言的最佳提示,要从人们的言语而不是行动中寻找。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的阿尔德特·威瑞认为,人们在试着抓出撒谎者时,过多地注意身体语言的行为,不太注意言语暴露出的信息。阿尔德特·威瑞指出,这表现在这样一种倾向中:人们高估了通过观察某人的行为来识别谎言的可能,低估通过倾听他说了什么来抓住撒谎者的机会。

交谈有以下几个特征,给识别谎言提供了线索。有些特征涉及他们说话的内容,有些特征涉及他们说话的方式。

1.迂回陈述

撒谎者往往拐弯抹角地说话。他们常常离题万里,提供冗长的解释。但是当被提问的时候,他们可能提供简短的回答。

2.泛泛而论

撒谎者的解释往往是粗枝大叶,很少注意到细节。他们几乎不提时间、地点和人们的感受。比如说,一个撒谎者会告诉你,他去吃比萨,但是他不会告诉你,他去哪儿吃,或者他要了什么品种的比萨。即使撒谎者提供了细节,他们也几乎不能详细地说明这些细节。所以,如果你要求一个撒谎者作详细说明,他很可能只是重复刚说过的话。一个说真话的人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时,通常能够提供更多新的信息。

3.施放烟幕

撒谎者提供的答案往往故意混淆视听:它们听起来好像一清二楚,实际一塌糊涂。说到没有意义的言论,比尔·克林顿在保拉·琼斯******一案中的著名回应就是一例。当被问及克林顿和保拉·琼斯是什么关系时,克林顿回答说:“这取决于‘是’是什么意思。”另一个例子是被控逃税的纽约市前市长大卫·丁金斯的辩护词:“我没有犯法,我只是没能按照法律要求的去做。”

4.矢口否认

政治谎言往往以矢口否认的形式表现出来。想想比尔·克林顿那著名的矢口否认:“我没有和那位女士——莱温斯基小姐,发生性关系。”当政客否认他要推出新措施(比如税收)时,人们通常会把这当成他就要推出新措施的信号。正如奥托·冯·俾斯麦所言:“不要相信政治中任何事情,直到被正式否定。”撒谎者更可能使用否定性的陈述。比如说,在“水门事件”期间,尼克松总统说:“我不是个骗子。”尼克松总统并没说:“我是个诚实的人。”

5.斟词酌句

撒谎者很少提及自己。与讲真话的人相比,他们使用诸如“I”(我)、“me”(我)、“mine”(我的)之类词语的频率低得多。撒谎者在话语中往往泛化,频繁使用诸如“always”(总是)、“never”(从不)、“nobody”(没人)、“everyone”(人人)等词,借此在精神上使自己远离谎言。

6.免责声明

撒谎者有可能使用诸如“你肯定不会相信这个”、“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怪异,但是”、“我向你保证”之类的免责声明。类似于这样的免责声明,是专门用来认可别人的疑心的,目的在于减少别人的疑心。

7.措辞拘谨

当人们在非正式的场合说真话的时候,他们更可能使用省略方式。比如,他们不说“donot”而说“don’t”。在同样的场合,撒谎的人却可能说“donot”而不是“don’t”。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在撒谎时,变得更紧张也更正式。

8.时态

撒谎者没有意识到,他可能有一种倾向,就是加大他们与他们所描述的事件之间的心理距离。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他们这样做的一种方式是斟词酌句,另种一方式是使用过去时,而不是现在时。

9.语速

撒谎需要大量的智力工作。因为除了评估自己谎言的可信程度外,撒谎者还要将真相和谎言分开。这对撒谎者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使得他把说话的速度放慢了。人们之所以在撒谎前要停顿一下,是因为撒谎的语速往往比讲真话的语速慢,原因就在这里。当然,如果谎言被小心翼翼地排演过,情形自然不同。在这种情形下,撒谎的语速与讲真话的语速是没有区别的。

10.停顿

撒谎者撒谎时多有停顿,某些停顿充满了“嗯嗯啊啊”的语言顿字符。编织谎言时涉及的认知工作也会导致更多的语误、口误和开口错。在“开口错”中,人们刚说出一句话,然后再用另一句话取而代之。

11.音高

某人声音的高低,通常是他们情绪状态的指标。因为,一旦人们心烦意乱的时候,音高就会增加。情绪与音高紧密相关。当人变得情绪化的时候,音高就会改变。音高的改变是很难掩饰和隐藏的。尽管音高的增加相当稳定,但通常有必要在听过某人在其他场合的发言后,再来确定他的音高是否增加了。

虽然如今人们大量谈及某些与撒谎相关的行动,但是并不存在能够表明某人撒谎的特定行为。它们只可能表明,某人处于冲突的状态时,受到强烈情绪的影响,正努力掩盖自己的难堪,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他们在撒谎。正如保罗·艾克曼所言,欺诈没有标志可言。任何姿势、面部表情或肌肉抽搐,都不能证明某人在撒谎。另一个研究撒谎的权威贝拉·德保罗重复了这个观点。贝拉·德保罗指出,行为标志、语言标志与欺诈之间的关系是很成立的。它们可能与欺诈相关,但并不完全相关。

虽然没有绝对可靠的识别谎言的方法,但你还是可以做些事情,以增加识破撒谎者的可能。

要成功地识别一个谎言,你需要把你的标准定得既不高也不低。这样你可以避免得出这样的结论:要么从来没人撒谎,要么人人始终撒谎。

只要有可能,就要把下列两者加以对比,其一是某人被认为是在撒谎时的行为,其二是他在说真话时的行为。

为了成为一个优秀的谎言识破者,你还应该关注意识控制之外的行为,或者人们容易忽略的行为。如果有机会,把你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他人说了什么以及说的内容上,而不是他们做了什么。

我们有必要搞清楚那个谎言是自发的还是经过预演的,是低赌注的还是高赌注的,这一点很重要。在赌注很低或那个谎言经过了预演时,完成识别谎言的任务要困难得多。

要想识破一个谎言,你应该始终注意更广泛的行为线索和言论线索。如果你认为依靠单一线索就识破了一个撒谎者,那是你在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