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让你看穿身边人的微表情心理学
12678400000013

第13章 参透话外之音,顺着声音走进人心(5)

“那么好的机会,要是不回绝就好了”,“那时我要不那么固执,就不会和女朋友分手了”,等等。他们想说的是:如果当时采取了另外的行动,结果就会不同。老爱这么说的人性格消极,缺乏行动力,结果通常是丧失机会而导致失败。

谎言

我们对别人说的很多话都是不真实的,经常会有谎言、胡话、捏造、欺瞒、厚颜无耻的弥天大谎。据估计,我们每天会对碰见的1/3的人撒谎。人们在努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时普遍撒谎,这在约会和恋爱中十分常见。马萨诸塞州大学的罗伯特·费尔德曼发现,在参加他的研究项目的人中,有60%的人在10分钟的会面中,至少撒谎一次,多数人都在这段时间里撒谎2~3次。

对于撒谎的研究表明,男女在撒谎的数量上没有任何区别,但在谎言的形式上却有很大不同。男性制造谎言,可能是为了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女性撒谎却可能是为了让其他人感觉良好。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表达积极的主张,无论是关于他们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因此,当女性面对令人心烦意乱的困境的时候——比如收下一份自己不想要的礼物或者可能为了保护他人的情感不受伤害时,会撒一个善意的谎言。

一、撒谎者的眼神

很多人认为转移目光是撒谎的信号。他们假定,那是因为撒谎者感到内疚、心虚和忧虑,从而很难用眼睛直视被欺骗的人,所以转而看别处。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凝视的模式是相当不固定的,有些撒谎者移开他们的眼神,有些却反而增加注视别人的时间。因为凝视是很容易控制的,撒谎者可以用眼神来强化这样的印象——自己是诚实的。在知道他人觉得转移目光是撒谎的信号之后,许多撒谎者反而做完全相反的动作,故意更多地注视对方,给人他们在说实话的印象。所以如果你想知道别人是不是撒谎,不要仅限于注意眼神的变化。当某个人比平时更专注地看着你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还有一个假定的撒谎信号是快速眨眼。当我们变得兴奋或者思维快速运转的时候,眨眼的频率会相应增长率加。人普通的眨眼频率大概是每分钟20次,但是当我们感觉到压力的时候,可能会提高4~5倍。人在撒谎时往往很兴奋,或撒谎者在为一个问题笨拙地寻找答案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会快速运转。在这种情况下,谎言同眨眼的确有关系。但是我们要记住,有时候一个人快速眨眼,不是因为他在撒谎,而是压力很大。

二、撒谎者的动作

焦躁不安和不自然的手部动作同样被认作撒谎的信号。根据这种假设,人在撒谎时会变得很不安,这样使得手也处于紧张中。正如我们早先提到的那样,有一类姿势叫作“适应动作”,包括摸头发、挠头皮或者搓手掌。人在撒谎时,有时会感到心虚或担心被发现,这种担心会导致他们作出“适应动作”。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代价很大或者这个撒谎者不善于撒谎的时候。不过在更多的时候,发生的情况正好相反。同样,因为撒谎者害怕暴露自己,所以他们会刻意控制自己日常的动作习惯。结果他们的动作可能不是更活跃,而是更少!

和眼睛一样,手的动作往往也能被置于意识的控制之下,这就是为什么手不能作为关于谎言的可靠信息来源的原因。但是身体的其他部分,虽然同样受意识控制,但不被注意,容易被忽视,它们常常能提供关于谎言的有效的线索。关于撒谎行为的研究表明,人在撒谎时,身体的下部会比身体的上部提供更多的信息。当把关于某些人的录像放给其他人看,让他们判断谁在撒谎、谁说实话的时候,如果被拍摄的是身体的下部,那么判断往往是准确的。显然,双腿或双脚对撒谎者来说是被低估了的判断谎言的信息。现在看来,似乎撒谎者都有努力把别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手、胳膊和脸部等隐秘处的动作,因为他们知道其他人会观察这些部分。由于脚很隐蔽,所以撒谎者往往不去注意。但是,往往脚或者腿的一个细微的动作调整,就能出卖他们。

三、撒谎者的鼻子和嘴

有一个暴露谎言的姿势是“捂嘴”。发生这种情形时,看起来好像是撒谎者非常警惕地捂住了欺诈的源泉。他们心中认为,如果人们看不到他们的嘴,就无法知道谎言来自何处。“捂嘴”的动作很多,包括从用手完全掩住嘴巴,用手支住下巴,到一根手指悄悄摸一下嘴角。通过把手放在嘴上或靠近嘴巴,撒谎者可能表现得像个罪犯,他们无法抵挡回到犯罪现场的诱惑。而这正好和罪犯一样,因为手的动作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暴露给了观察者。在任何时候,我们大多能知道,摸嘴是企图掩盖谎言。

不过,有一个替代摸嘴的行为,就是摸鼻子。通过摸鼻子,撒谎者体会到了掩嘴的瞬间安慰,又不用冒险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自己的行为。在这个动作中,摸鼻子是掩嘴的替代行为。这是一个鬼鬼祟祟的身体语言,看起来好像某人在挠他的鼻子,但其真正的目的是掩住嘴。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摸鼻子是欺骗的标志,但是这个动作和嘴没有关系。这个观点的支持者之中的阿兰·赫希与查尔斯·沃尔夫一起,对比尔·克林顿于1998年8月给大陪审团的证词作了详细的分析,那时候这位总统否认曾与莫妮卡·莱温斯基有染。他们通过录像发现,当克林顿说真话的时候,他几乎不碰自己的鼻子,但是当他在解释与莫妮卡·莱温斯基发生韵事的问题上撒谎时,平均每4分钟摸一下鼻子。赫希管这个叫“匹诺曹综合征”,这是根据那个著名的童话人物命名的。这个人物每次撒完谎,木头鼻子都会变长。赫希指出,人在撒谎时,鼻子会充血,通过摸鼻子或擦鼻子,这种感觉能够得以缓解。

至少有两种观点反对“匹诺曹综合征”的说法。一种认为摸鼻子仅仅是紧张的征兆,而不是撒谎的信号。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在撒谎时,会感到焦虑,害怕被人发现,而这些情绪都与面部的血液流通减少有关。换句话说,它导致的是血管收缩,而不是血管扩张。这是罗格斯大学的马克·弗兰克的观点。弗兰克还指出,关于撒谎的试验研究表明,摸鼻子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欺骗信号。当然这可能是因为摸鼻子的行为并没有出现在实验场所。在那里赌注很低,即使谎言被揭穿,人们为此支付的成本也不太高。还有这样的可能,摸鼻子并不是人人适用的欺诈标志,它可能只是某些人(包括克林顿)的商标式肢体语言。

最后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摸鼻子与谎言或焦虑毫无关系,但它是表示拒绝的一种无意识形式。雷·伯德惠斯戴尔认为,一个人在另一个人面前摸鼻子,显露出他并不喜欢对方。正如他指出的那样:对美国人来说,摸鼻子和单词“No”一样,是表示拒绝的标志。根据这种解释,可以把比尔·克林顿在大陪审团面前摸鼻子,视为他对质问者的深深厌恶的表示,而不能把它视为揭露事实的线索——他正在对他们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