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12653800000002

第2章 一花五叶

祖师西来意

“祖师西来意”与“佛法大意”一样,都表示佛法的奥义。禅宗初祖达摩从西方的印度来到中国传弘禅法,对“其真意为何”加以反省考察,以究明诸佛列祖悟道的根本精神,是禅宗开悟的机语,是禅门中最为热门的话题。禅僧对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什么是佛法大意的回答,反映了禅宗思想体系的四个最重要的部分。

一、本心论——揭示本心澄明、觉悟、圆满、超越的内涵与质性。

(一)佛法大意具有超越性,语言文字不可表达。龙牙和尚问洞山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洞山说:“等河水倒流的时候我就跟你说。”龙牙听了,顿有所悟。

(二)佛法大意是引导人们发现本心自性。坦然禅师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旨?”老空禅师说:“为什么不问自家的意义,问他人的意旨做什么?”

(三)本心圆满,不劳外求。僧问:“什么是佛法大意?”赵州禅师反问:“你的名字叫什么?”僧人说:“我叫某某。”赵州说:“含元殿里,金谷园中。”含元殿里即长安,金谷园中花最繁。所以不必向他处觅长安,不必向他园看花柳。

(四)本心寸丝不挂,连悟的意念都不能存有。僧问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禅师答:“真呕心!赶快把这种见解吐掉吧!”

(五)纵是不悟本心,本心也未曾遗失。僧问:“什么是佛法大意?”禅师示偈曰:“刹刹现形仪,尘尘具觉知。性源常鼓浪,不悟未曾移。”一草一木,一粒沙尘,都体现着真如,具备觉悟的潜能。性灵之源虽然常常因境风的吹拂而生起波浪,以至丧失了澄明的观照,但它澄明的本性,却从来没有失去。

二、迷失论——揭示本心扰动、不觉、缺憾、执着的状况及缘由。禅宗指出,向外寻求佛法大意,就导致了本心的失落。僧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禅师答:“你已经离它十万八千里了!”

三、开悟论——揭示超越分别执着以重现清净本心的方法与途径。禅师用种种机法粉碎学人的疑情妄念,不胜枚举。此处例证从略。

四、境界论——揭示明心见性回归本心时的禅悟体验与精神境界。

(一)一切现成的现量境。僧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禅师回答:“日里看山。”日里看山,清清楚楚。佛法大意,明明白白。僧问:“什么是佛法大意?”云门禅师答:“春来草自青。”春来草自青,触目皆菩提。

(二)能所俱泯的直觉境。僧问首山:“什么是佛法大意?”首山说:“新妇骑驴阿家牵。”新妇骑驴,婆婆(阿家)牵绳,两人都处于无心状态,泯除了尊卑之分,贵贱之别,其中即存在着活生生的佛意。

(三)涵容互摄的圆融境。僧问:“什么是佛法大意?”云门禅师答:“面南看北斗。”面朝着南边,看到的却是北斗,表现了南北一体的圆融体验。

(四)随缘任运的日用境。僧问:“什么是佛法大意?”禅师答:“天冷的时候烤火,天暖了晒晒太阳。”纯乎天然,毫不做作。

传灯

佛教认为佛法能照破世界“冥暗”,像灯一样,所以把传法叫传灯。《维摩经·菩萨品》说:“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点燃了百千盏灯,黑暗的地方都被照得透亮,光明永不熄灭。”《大智度论》卷一百说:“你应当教化弟子,弟子再教化百余人,这样一代代传下去,最后的情形就像是一盏灯点燃了无数的灯。”

《坛经·忏悔品》:“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证道歌》:“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在这个意义上,禅宗把师徒间的传授,叫作“传灯”,把记载传法语录的著作,也冠以“灯”的名字。最著名的如《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后来宋代的普济禅师对这五部书进行了删削,编成《五灯会元》,至今仍然是了解禅宗的最基本的典籍。

《竹窗合笔》:“自拈花悟旨,以至舂米传衣,西域此方,灯灯续照。而黄梅之记曹溪曰:‘向后佛法,由汝大行。’乃南岳、青原,灿然为五宗,大盛于唐,继美于宋,逮元尚多其人,而今则残辉欲烬矣。”说自从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承接了佛陀的大法后,传到东土六祖慧能,开创了中国的禅宗,西域和中土大地,一代一代地弘扬禅法。当年五祖弘忍大师在黄梅对六祖预测说:“从你之后,禅法要大大地盛行起来。”六祖传青原行思、南岳怀让等,青原行思数传而开出云门、法眼、曹洞三宗,南岳怀让数传而开出沩仰、临济二宗,由唐及宋,禅风大炽。等到元明,还有高峰、中峰等一些著名禅师,到了清代,就开始黯淡无光了。

无功德

达摩大师是南印度香至国王的第三个儿子,投般若多罗出家后,精勤修持,深得师父器重。达摩遵从师嘱在本国弘法,成为传法第二十八祖。达摩后来辞别四众弟子,渡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前往遥远的中国弘传佛法。

达摩乘船远渡重洋,三易寒暑,在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到达南海。南海是梁朝的领地。当时萧昂担任广州刺史,他听说有西方高僧渡海而来,连忙备礼迎接,同时写表章一道,派人飞马赶至金陵,上奏梁武帝。

梁武帝经常口诵《放光般若经》,起寺度僧,支持佛教,人称“佛心天子”。梁武帝阅过奏章,知道从南天竺来了一位高僧,龙心大悦,立刻派使者前往广州迎达摩来到金陵宫中。

梁武帝问达摩:“朕自从即位以来,起寺、写经、度僧、造像不计其数,不知有什么功德?”

达摩断然地回答说:“无功德!”

“为什么没有功德?”武帝一脸的疑惑。

“如果做善事而希求果报的话,就不是实在的功德。”

二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达摩一眼看穿了梁武帝贪求福报的心理,知道自己的机缘不在这里,便在一个深夜,暗地里离开驿馆。

达摩来到江边,随手折下一枝芦苇抛入江中,苇叶立刻漂浮在水面上。达摩飞身跃向江中,轻落其上。芦苇借助风势,如一叶扁舟向江北驶去,须臾便到达岸边。这便是传说的达摩大师“一苇渡江”。

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五乳峰,在那里面壁修行,等待时机。由于长时间面壁而坐,日光照射着他的影子,竟然在石壁上留下了一道印痕。

行善而欲为人知,乃是利己主义的表现。若只为求功德而行善,则其善行都是虚伪的,所以说“无功德”。一个施恩惠给别人的人,不把这种恩惠记在心头,更没有存着让别人赞美的观念,这样即使是一斗米也可收到万钟的回报;一个用钱财帮助别人的人,不但计较自己对别人的施舍,而且要求人家的回报,这样即使是付出一百镒,也难收到一文钱的功德。施恩惠给别人而要对方感恩图报,那么连原来帮助别人的那点好心也会变质。被世人誉之为“佛心天子”的梁武帝竟然问出那么没有深度的问题,恰好露出了他行善而欲为人知的尾巴。

主持镰仓圆觉寺的诚拙大师,深感他用来教学的地方太狭小,不能满足各地前来求学者的要求,因此想谋求更大的场所。

江户的富商梅津听诚拙大师提起此事,便决定捐献五百两黄金,建一座较为宽敞的讲堂。

一天,他亲自带着这笔捐款送到诚拙大师的手里,大师一边接钱,一边随口说道:“好吧,我收下了。”

梅津虽将一袋黄金交给了诚拙,但对大师这种态度十分不满。三两黄金足够一个人过一年舒服日子,而他捐了五百两黄金,却连一个“谢”字也没有得到。

梅津不由得提醒说:“大师,那只袋里装的是五百两黄金啊!”

诚拙依旧平淡地回答:“数字你已经对我说过了。”

梅津被大师的平淡激恼了,愤愤地说:“即使我是个富翁,五百两黄金对我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呀!”

诚拙大师听后淡淡一笑,问:“梅津先生,因此你要我向你致谢是吗?”

梅津脱口而出:“那当然了。”

大师不由得板起面孔,严肃地说:“我为什么应该感谢?施主才应该感谢!”

一花开五叶

达摩来华在嵩山面壁九年,前来拜师求法的人中,有一位叫慧可的僧人,立雪断臂,最受达摩的器重。达摩临终前将禅法传给慧可,说传法偈云: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一花开五叶”指我国禅宗宗派的源流。“一花”指禅宗之源——由达摩传入中国的“如来禅”;“五叶”指禅宗之流——六祖慧能门下的五个宗派。

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佛遂将大法传于迦叶。“一花”就是世尊拈花,是“如来禅”的象征。达摩来中国后,就是弘扬这种禅法,被尊为中国禅宗的初祖。自达摩经过六传,至六祖慧能。慧能之后,中国禅宗分为两系,两系又分化出五宗,“五叶”就是指禅宗的这五家。后来,临济宗又衍化出黄龙、杨岐二派,所以又叫作“五家七宗”。

《法眼语录》:“拂袖空山,九年冷坐。后得慧可,以续慧命。递相授受,至六祖大鉴,衣钵不传,单传其法。一花开五叶之谶,其若是乎。”意思是达摩与梁武帝机缘不合,拂袖而去,在嵩山面壁九年,后来得到了慧可,将禅法传授给他。传到六祖慧能之时,为避免纷争,不再传衣钵,而单传禅法。“一花开五叶”的谶言,说的就是这个。根据这段话,法眼禅师是把达摩的禅法看作“一花”,二祖至六祖慧能的五代相传称为“五叶”。这也代表了禅宗对“一花开五叶”的一种看法。

立雪断臂

在达摩面壁的第三年,有位叫神光的僧人,为了求得正法,慕名而来。达摩在洞内打坐,理也不理他。

神光并没有失望,他知道过去那些伟大的求法者,为了求道,没有不经过严酷考验的。他坚定地守护在洞外。

有一天夜晚,天空飘起了大雪。神光一如既往地站在雪地里,后来大雪埋住了他的双膝,一直埋到腰部。

达摩终于开口问他:“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

神光说:“我是来求和尚开示的,希望和尚打开慈悲之门,普度苦难的众生。”

达摩说:“只有吃世上之最苦,忍世上之最难忍,行世上之最难行,才能体会诸佛的无上妙道。小德小智,岂能了解佛道?”

神光为了表示自己献身佛法的决心,挥刀斩断左臂,呈献在达摩面前。

达摩感动地说:“诸佛为了求法,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你立雪齐腰、断臂求法,可见你的心意之诚。你说说你有什么困扰,我为你解除。”

“我的心不安稳,请师父为我安心。”

达摩说:“你把这个不安的心拿出来,我替你安。”

神光寻找好久,说:“我找不到它。”

达摩说:“我已经把你的心安顿好了!”

于是达摩为他起名慧可。

得骨得髓

达摩面壁的第九个年头,一天,他召来四位弟子,郑重宣布自己就要启程返回南天竺了。徒弟们一听,含泪挽留。达摩说道:“为师也舍不得离开你们,但是九年前我已答应南天竺国王,在我确定中土传人之后就返回故乡。现在就请你们各自说说跟随我修习禅法的心得。”

道副抢先答道:“依我所见,禅是无法用语言文字确切表达的,所以不能拘泥于文字,但必要时又必须用文字加以说明,所以也离不开文字。”

达摩对道副说:“你算是得到了我的皮了。”

尼总持回答说:“我认为实相就好比阿难见东方妙喜世界,一见更不再见。所以我认为那描述感官事物的文字是虚妄不实的。”

达摩看了看尼总持说:“你算是得到我的肉了。”

接着,道育回答说:“我的见解是无一法可得。因为宇宙万法都是虚幻的,既非语言所能描述,也不是凡心所能感知。宇宙万法尚且如此,更何况能感知到的色相哩!”

达摩注视着道育说:“你算是得到了我的骨。”

最后轮到慧可,只见他向前跨上一步,恭敬地向达摩行了个礼,然后回到原来的地方,默然而立。

达摩望着慧可,师徒二人相视而笑。达摩点点头说:“慧可,你算得到我禅法的精髓了!”

达摩密示慧可说:“过去,如来以正法眼藏付嘱迦叶大士,辗转相传以至于我,我现在就把它传给你,你要善加护持。我还要将祖传袈裟传给你,作为我派佛法相传的信物。今后你遇劫逢难时,可出示袈裟并说出我的传法偈,用以表明身份,便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大约到我圆寂之后二百年时,就可以停止传授佛钵袈裟了。因为那时我所弘扬的禅法将传遍中土大地,以心传心,用不着以衣钵取得征信了。现在你仔细听着传法偈: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慧可暗将传法偈记在心中,成为中土禅宗二祖。

后来,中土禅宗形成了沩仰宗、临济宗、法眼宗、云门宗、曹洞宗五大派,果然印证了达摩“一花开五叶”的预言。

有情来下种

《坛经·行由品》载五祖弘忍传法给六祖慧能的禅偈: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即无种,无性亦无生。

众生具有灵明不灭的自性,遇到明师指点(“有情来下种”),机缘成熟,即可结出硕果。相反,如果是根性愚钝的人(“无情即无种”),就难以开悟成佛了。即使有明眼宗师费心启悟,他也不可能荷承大法。

因为这个缘故,禅宗付法,尤其注意选择对象,像五祖的禅法,只能是“能者得之”(“能”暗指慧能),而对于那些钝根之人,师家的态度是“千钧之弩,不为鼷鼠而发机”,“独掌不浪鸣”,就没有必要多费口舌了。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本是广州一位卢姓人家的孩子。当他听到弘忍大师在湖北黄梅弘法时,就投到弘忍门下,一番应对,深得弘忍的赞许。为了进一步磨炼他,弘忍让他去碓房舂米。慧能依言在碓房劳作。由于身子轻,就在腰间系了块石头踏碓。

过了若干日子,弘忍知道自己选择继承者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便召集门下七百名弟子,严肃地说道:“正法难传,不要只是把我的话作为你们修行的准则。你们应按照个人的体验作一首偈子,谁的偈子与正法相契合,我就将衣钵传付给谁。”

弘忍的大弟子神秀知识广博,通晓佛教内外的学问,为其他弟子所推崇。众弟子议论道:“五祖求偈传法,非神秀师兄莫属,我们都可以免作了。”神秀听此赞誉,暗自高兴,仔细琢磨,作了首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作成之后,便书写在墙壁上,众人一见,纷纷叫好。弘忍听到众人围观叫好之声,读了之后,知道是神秀所作,赞叹地对众门人说:“你们按照此偈所说的去修行,必能有所成就。”然后叫众弟子念诵此偈。

这天晚上,神秀来到弘忍的房里,弘忍说:“你的这首偈子写得不错,但还不够透彻,下去再作一首吧。”神秀听了,精神紧张,怎么也作不出来了。

神秀的这首偈子把坚持不间断修行的原因以及结果充分表现了出来,体现了北宗禅法渐修的特色。由于弘忍见偈后未加印可,神秀遂未能得到弘忍的衣钵。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当众人喧传神秀偈子的时候,慧能正在碓房舂米。他听到外面有议论声,就问是怎么回事,有人告诉他:“弘忍大师准备传付衣钵,让弟子们各作一偈以表达对禅的体验。谁的体验最深,就将正法传给谁。神秀上座作了一偈,弘忍大师对此偈很赞赏,大家现在都在传诵,看来衣钵肯定是要传给他了。”接着把神秀的偈子朗诵了一遍。

慧能沉默了一会儿,说:“神秀上座的这首偈子写得不错,可惜还没有能够见性。”

那僧听了,不相信地摇了摇头,说:“你一个舂米汉能知道些什么!”

这天晚上,慧能也作了一首偈子,请一位居士写在神秀偈的后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二天,众人发现神秀上座的偈旁又多了一偈,诵读之余,纷纷赞不绝口。弘忍闻讯赶来,看了之后,却说:“这是谁写的?”然后,脱下草鞋将偈语擦去,背着手走回方丈室中去了。

慧能这首偈子说,既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它们都是空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又哪来的尘埃?既无尘埃,又怎用得着拂拭?这首偈与神秀的那首针锋相对,比神秀的偈子更能体现禅的精神。它直指人心,认为人的本心便是一切,它是天生清净的,谈不上有什么尘埃,只要见到了这个本心,便能顿悟成佛。时时勤拂拭的功夫,如同画蛇添足,纯属多余。

这天夜里,慧能忽然接到师父的密令,赶到方丈室去见他。来到方丈室,弘忍用袈裟遮住窗口的灯光,免得外边的人看到。他先是为慧能讲授了《金刚经》的精华,然后对他说:

“诸佛出世是为了使众生开悟成佛这件大事,因此往往随机缘的大小、根性的深浅而加以引导,也就是说有十地修习、三乘解脱、顿悟成佛等佛法要旨,这些都是佛教修行的途径。我佛以心传心,心心相印,将大法传付给迦叶,再经迦叶辗转传授,遂有四天二十八祖。第二十八祖达摩大师来到中国,将正法传给慧可大师,然后代代相传到我。今天我将佛钵和袈裟再传给你,你要好好地珍惜爱护,切记不可断绝法统。你现在听我说一偈:‘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即无种,无性亦无生。’”

慧能跪拜在地,恭敬地接受了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

风动、幡动

慧能得了弘忍衣钵,隐居在广东曹溪,待缘而化。十余年后他来到广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当时有风吹幡动,两个僧人便争论起来,一个说是幡在动,一个说是风在动。

慧能听了,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的心在动!”

二僧大惊,禀报了印宗法师。印宗一听,知道来者并非凡人,就请他登上法座说法。慧能登座说法,一座大惊。

这天晚上,印宗把慧能请到自己的房间里,说:“我听说弘忍大师的禅法南传了,莫非你就是他的传人?”慧能说:“正是。”于是取出袈裟,金光灿烂。印宗拜倒在地,当即为慧能削发,拜慧能为师。第二天亲自搀扶着慧能登上法座,宣布这一特大喜讯。

从这以后,慧能在曹溪大倡顿悟法门,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繁琐的义学,形成了影响久远的南宗禅,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

风动幡动的故事,最早见成书略早于敦煌本《坛经》的《历代法宝记》。二僧争论风动还是幡动,注意的只是施者与受者的关系,是毫无意义的肤浅之争。慧能的人心自动之说,则纯属禅门本色。慧能在否定了风动、幡动等观点后,明确提出了“心动”之说,这就把全部问题归结于“自心”。

慧能说过“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世间一切万有,尽由自心变幻而生。佛家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意思是一切物质现象都是“心”的变现和展开。所以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在动。

在慧能看来,凡所有相,皆属虚妄。因为诸相都是心念妄起执着的产物。慧能在否定了风动、幡动等观点后,直接指明风幡之动,根源于一念妄心。正是这一念妄心,决定了眼识追逐风动幡动的色尘,不能解脱。

这则公案,由于意义重大,宋代以后,已成为文人、禅客的熟典,引发了无数禅僧、诗客的吟咏。仅《颂古联珠通集》卷七,就记载了吟颂风幡的诗偈五十余首。其中值得注意的有如下数例:

其一,风幡公案自古以来知音罕遇:“不是风动是心动,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孤鸾谁得髓,何人解合续弦胶?”(崇觉空)诗意说这则公案像请长爪麻姑搔痒一样,给人的感觉真是痛快无比。古代神话,称凤麟洲以凤喙麟角合煮做胶,名续弦胶。诗用此典,说风幡公案犹如弹奏鸾凤之音的琴弦,久已绝响,慨叹无人能够接续这则公案的意旨。

其二,本则公案系祖师明白晓示:“沧溟直下取骊珠,觌面相呈见也无?到此不开真正眼,膏肓之疾卒难苏。”(道场如)骊龙颔下的宝珠是极其珍贵的东西,诗意说这则公案直探珍宝,把要义明明白白地告诉给你。如果到了这个地步,你还没有打开智慧之眼,就是病入膏肓,不管用什么药也救不过来了。

其三,对本则公案不可以知性解会:“浪静风恬正好看,秋江澄澈碧天宽。渔人竞把丝纶掷,不见冰轮蘸水寒。”风微浪止,秋江澄澈,碧天辽阔,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致啊。可惜打鱼的人纷纷用丝网在捞鱼捕虾,不肯停下来欣赏冰轮般的明月映在水里的美妙景色。用丝网捕鱼,却无法捞取明月,比喻用机巧之心来看待本则公案,是无法得到它的真正意义的。

其四,认为“仁者心动”的“心”指真心,认为真心不动,而对慧能提出异议:“不是风幡也可疑,却言心动甚言词?天生不受形容者,举世何人见得伊!”(朴翁铦)这是做的翻案文章,说真如本心,不受任何语言的形容描画,从来没有人能够见到它。

其五,认为“仁者心动”的“心”指妄心,主张摒弃妄心趋向真心:“相争但见风幡动,不肯回头识动心。从此老卢露消息,松风江月尽知音。”(梦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