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创立的南派禅宗何以能够如此盛行,赢得如此广泛的信奉?“魅力”何在?奥妙何在?这主要在于惠能所创立的修行理论。
佛教自东汉正式传入中国,时称“浮屠”或“浮图”,但当时只是被视为神仙道术的一种,流传是不广的。东汉后是三国两晋,那时慧远为南方佛教领袖,宣传因果报应论、神不灭论及死后转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仰,传播甚广,影响至今。晋后南北朝,南朝各代帝王都崇奉佛教,其中又以梁武帝为甚,他使佛教普及于南方。当时佛教已出现了三论、毗昙、俱舍摄论等学派。其中有个杰出的佛教学者叫竺道生(355-434),他认为文字只是表意之工具,不可执滞;他更批评积学渐悟的观点,提出顿悟成佛的学说,宣扬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和“一阐提”(灭绝善性者)皆得成佛的主张,在南北朝初期曾风行一时,其学说可谓二百年后南派禅宗的先导。惠能以自己罕见的聪明与悟性把它加以创新并发扬光大,同时融入了《楞伽经》、《金刚般若经》、《文殊说般若经》、《维摩经》、《涅槃经》等佛经的思想,自成南宗法统。
惠能立教之时,很多佛教宗派都注重佛经繁琐章句的解释和经院学派的研究,奉行各种修行的形式;以五祖大弟子神秀为代表的北派禅宗,主张的仍是名目繁琐、坐禅参佛的“渐悟”教义。惠能的衣钵受自弘忍,但他主张的却是“顿悟”教义。自初祖菩提达磨至五祖弘忍,都不曾提过顿悟说。这是惠能的创新。他主张直澈心源,顿悟成佛。这种教义不重禅定的形式,而重心性的清净。“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南宗认为人的本性是纯净的。人人生有佛性,所谓“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自心是佛。“佛”这字的本义即“觉悟”(“佛者,觉也”),归依佛就是认识自心自性。强调透过直觉感悟到自身固有的佛性。“一切法不离自性”。人追寻自己的本性,并涵养平静的工夫,那就能“觉悟”,此之所谓“净心”“自悟”,而无需外在的协助。“菩提自性,本自具足。”“若自悟者,不假外求。”(《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心体无滞,即是般若。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若识自性,悟即一切悟,当下“明心见性”(明心:无烦恼的清净心。见性:见到与佛无二无别的佛性),便可“见性成佛”。
这是“直指人心”之法。不必累世修行,无须大量布施(“成道非由施钱”),摒弃繁琐仪式,用不着坐禅(《法宝坛经?护法品第九》:“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用不着讲习背诵浩如烟海的经卷(《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无须离群索居,远离尘世,只要真心向佛,出家在家皆可:“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法宝坛经?疑问品第三》)抛开所有外在形式,“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惠能将历来通过对外在神灵的信仰和崇拜的作佛法,改变为纯属是个人内在的心性追求与“觉悟”。
这便是南派禅宗的“顿悟法门”,这是与原始印度佛教和当时中国流传的佛教各宗派不同的理论。它发挥了高度的主观能动性,推翻了佛祖的绝对权威与佛经的神圣地位:从千百万字的经论到一字轮王咒,从净土到地狱,从佛到饿鬼,从生前修行到死后舍利,都被“一切诸法皆由心造”推倒,从而将印度佛教的禅学思想彻底改造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南派禅宗。
这是对中国佛教乃至世界佛教的一场革新。惠能不仅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珠江文化圣哲,也是佛教史上伟大的改革家。
国学大师陈寅恪称赞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我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这是说惠能与魏晋间嵇康、阮籍骂倒儒学六经一样有摧陷廓清的功绩。)
总之,惠能创立南宗的最成功之处是用通俗简易的求佛成佛方法,来取代佛教其他各宗派的烦琐义学,从而使佛教变得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种众生平等的观念也降低了佛教门槛,扩展了信众基础,利于传播。同时,惠能提倡随缘任性的自然生活,“行住坐卧皆是禅”、“运水搬柴皆是道”。使禅宗趋向平民化、世俗化,将禅理融入日常生活中,达至润物细无声之效,成为一种适合中国大众的“世俗佛教”。
******曾说过:“惠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的创始人,亦是中国佛教的始祖。在他的影响下,印度佛教至高无上的地位动摇了,甚至可以‘呵佛骂祖’,他否定传统偶像和陈规,勇于创新,并把外来的宗教中国化,使之符合中国国情。”(1995年第1、2期合刊《湖南党史研究?潇洒莫如******》)
请看今天中国的佛教信徒,看看每到初一、十五或其他佛节便到光孝寺、六榕寺及其他寺庙去焚香礼佛的善男信女们,有几个会想到要出家修行的?有几个会为了“成佛”而大量布施的?有谁会搞繁琐的宗教仪式,比如每天花上几个小时打坐诵经的?又有谁会去阅读那抽象晦涩、有如天书般的经卷的?相信有者也是极少。惠祖在1300多年前告诉世人:佛就在你心中,自心即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连作为传播思想工具的文字都是不需要的。所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教”指经教,即佛陀之言教。这是说禅宗之相传不依言教,而系以心传心。其所传是经教之外的另一种传授。)因而什么出家、仪式、经卷等都不重要,于身外求佛时必须遵循的一切清规戒律都可不要,从而开辟出一条自修自悟即可见性成佛的途径。
这种理论最容易让人接受,最适合既想求佛又不想放弃世俗享乐的在家人,包括朝野上下,从各级官僚、文人士大夫到一般平民百姓,因而为后世越来越多的信佛者所奉行,“举国僧徒除蒙藏喇嘛外,十九皆南宗子孙矣。”一直影响到现在,显然还要影响到将来。今天走进寺庙礼佛的善男信女们大都不知有这些理论,但他们却是在实践着这种理论。他们在六祖堂前叩头,实在是很合适的。
当然,若只说如何成佛的“顿教法门”是难以广泛传播的。
佛教是外来宗教,它要在中国获得根基,就必须与中国传统本土文化相融合,才可能发展并广泛传播,否则就只能成为文人书斋中物,大众不会接受。惠能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创立的南派禅宗融摄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和人文精神、道家自然无为的处世态度、以及幽深微妙的玄学思辨方法,使其符合中国文化和社会伦理,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先说儒。核心乃忠孝之道,此所谓“君臣父子,名教之本”。
《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载:韶州地方官问惠能,在家如何修行?惠能给他吟了一首《无相颂》,并称:“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出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萨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
这颂明显包含着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恩、义、让、忍,改过、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苦口良药、逆耳忠言,等等,惠能只是用佛偈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已。既佛又儒。这是佛学化了的儒学,儒学被化进了佛学中。惠能自己在故乡建国恩寺的同时就建了报恩塔,以表孝道。
再看《法宝坛经?忏悔品第六》载惠能的宣示:“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这同样是把儒学化进了佛学中。谦卑、恭敬之类,不必说了。“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明显是儒家“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说人非”的翻版。整段说法佛儒融合,可谓“慈悲救世释儒同”了。
次说道。道家追求摆脱社会束缚,过符合自然本性的生活。惠能则引导禅众撇开外部形式而致力于自心自悟,“举手举足,长在道场;是心是情,同归性海”(《能大师碑铭》),实现在日常生活中自由自在、无为而无不为的妙用妙行。这种心性学说尤为文人士大夫受落,他们多参禅悟道而非看经行戒;云动水静,一任自然。这种禅宗文化,对宋明理学、宋元道教、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诸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六祖坛经大义》称:“唐代之有禅宗,从上是佛学之革新,向后则成为宋代理学之开先,而惠能则为此一大转折中之关键人物。”
不过,南派禅宗这种不把外界的一切放在心上的学说,也导致了后期禅宗僧徒不守戒律,甚至呵佛骂祖、毁佛谤经的“叛逆”行径,像临济宗创始人义玄(?—867)为断了人们的崇拜之念,竟至主张“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临济录》)。这种“狂禅”言论,实非惠能本意。
三说玄。玄学乃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幽深而微妙。《老子》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妙在哪?主要就妙在玄虚而难以捉摸,论事不着一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体会,而有不同的感受或结果。有时就是模棱两可。
玄学盛行于唐代以前的魏晋,重在把握义理,反对执着于言词、具象,所谓“得意忘言”。这与深邃的佛学有相通之处。《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载惠能召集门下十个嫡传弟子,教授如何说法:“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三科法门”指“五阴”、“十八界”、“十二入”。“三十六对”乃“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详见《坛经》)意思是,说法时不可离了自性,话要超出两边,避免落在一边。“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着”还是“不着”?怎样“着”,怎样“不着”?“着”到什么程度,“不着”到什么程度?“无住无往亦无来”、“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没有具象,只靠想象,全看受众的“领悟”。论具象就难免“执着”,落到一边。说法“不执着”,方可达“大道不称,大辩不言”的境界,这种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这点来说,称南派禅宗以玄学为本质,并非贬损。正是由于如此“玄奥”,宋?契嵩《坛经赞》直接就用玄学指佛学:“论者谓之玄学,不亦详乎!天下谓之宗门,不亦宜乎!”
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六祖坛经大义》称:“从惠能以下,乃能将外来佛教融入于中国文化中而正式成为中国的佛教。”
南派禅宗,这中国的佛教,亦佛亦儒亦道亦玄,妙不可言。
不过,若是一味只讲“明心见性”(心清净了就自然看到佛性)、“顿悟成佛”的“成佛”理论,未免虚无,没法实证,谁也没有见谁真的成了佛。至于去世了的有没有修成佛,天晓得。
惠能把他的理论放在人间,是“人间佛法”。他告诉世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觉,既是心的觉悟,亦是对外界的感觉。菩提,是觉悟的境界。
兔没有角。世间的人如果撇开所生存的世间去寻找佛法,就如同找兔的角,是找不到的。
这个“佛法”,不是成佛、作佛之法,而是人世间的“修持”之法。
明心见性是“心印”(以心印心),那是“不立文字”的(所谓“最上乘离文字之心印”)。相传如来佛祖以“心印”付嘱迦叶为禅宗初祖。二十八传至达摩,来中国,为东土初祖。
“心印”是各人的领悟,领悟得如何,渺茫无稽,无从计量。别说外人说不清,连自己也道不明。人在世间的“修持”之法,却是具实用价值的,它同样“直指人心”。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禅宗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智慧;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法宝坛经》是六祖思想的总汇,仔细通读全书,可以感受到惠能反复表述的人世间的“修持”之法,其核心概括起来大致是八个字:“即相离相,如如不动。”
相,形相,引申为心性以外的外界的一切。
即是贴近;离是分开。
如如,指永恒存在的真如(本性),又引申为永存,常在。
即相离相,意为:人生存于世间,不可避免要面临各种景况,处理各种事情,这是“即相”。但不执迷,不沉迷,不痴迷,不陷进去,不执着于“相”,此为“离相”,这也就是佛陀所说的“实相无相”。这种对世情的态度,重在“离相”,而最要紧的是“如如不动”:不管面对任何事情,大也好,小也好,一般的也好,特殊的也好;不管面临如何景况,好也好,坏也好,美也好,丑也好;闻知任何言论,令人喜悦也好,令人厌恶也好,令人兴奋也好,令人沮丧也好,心中的“真如”都不受影响,不受束缚,不动摇,不意乱,不情迷,心性自守,心智澄澈。“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唐?白居易《读禅经》)“如如不动而体无碍,了了常知而心不用。”(宋?苏轼《浊醪有妙理赋》)说的都是这种心境。
六祖称“顿教法门”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宗”是宗旨,“体”是本体,“本”是根本。“无念”是于念而无着于念;意为虽有见闻觉知,但不执着于它。不生念头,不灭念头。重在“无念”。“无相”是即一切相又能离一切相,重在“离相”;“无住”是管它“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全都当它梦幻虚空,不让它“住”在心上,“即无缚也”。(《法宝坛经?定慧品第四》)说的便是这种心境。
六祖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其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又说:“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说的也是这种心境。此所谓“以无着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惠能的三传弟子怀海语)
人是凡人。人生烦乱,主要是心的烦乱;人生困扰,主要是心的束缚。功名利禄、利害得失、色性美丑,种种欲求,不断地在人心中倒河翻江,执着不离,由此而引发的七情六欲,无时无处不在困扰世人。喜、怒、忧、思、悲、恐、惊,各种情志活动若过于强烈、持久,那就不只是烦乱困扰,而会引发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致器质性病变,甚至要命。
烦乱困扰何来?不在外,在内心,佛家称“妄想”:分别、计度、执着,等等。
后来成为禅宗四祖的道信在十四岁时去礼谒三祖僧璨,说:“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反问:“谁缚汝?”道信答:“无人缚。”三祖反问:“何更求解脱乎?”(既然没人捆绑你,那你还要求解脱什么?)道信闻言,当下大悟,解脱了。(宋《五灯会元》卷一)
菩提,这个觉悟的境界是什么?是:心静、心定、纯净、清明、澄澈;安闲恬静,虚融澹泊。至高的境界是“空寂虚无”,什么都没有,连佛法都不要。惠能说法:“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又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法宝坛经?顿渐品第八》)什么都不存在。心性达“空寂虚无”之境,“自由自在,无滞无碍”,自然不会受外界的一切滋扰。人生世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佛的境界,不是人的境界。
惠能临终前吟了最后一偈,这是他对自己创立的南派禅宗的最后总结。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善、恶、见闻,都是人世间的事。“心无着”就是不把这种种人世间的事放在心上,“荡荡”便是心的这种“空寂虚无”状态。这里阐述的显然不是“菩提本无树”的四大皆空,而是人世间的修持之法、度人解脱心中烦乱、困扰之法,医治心病之法。佛家所言:得大解脱。
禅宗的价值不在西方极乐世界,在人间。
一位游客问五祖寺里某位法师:“禅是什么?”法师答:“禅是生活的智慧。”
说得妙。就以六祖本人来举个例吧,这事记载在正史《旧唐书?列传?方伎》中。说的是:北派禅宗领袖神秀曾上奏武则天,请求催促惠能到京城长安来,惠能坚持辞谢不来。神秀又自己写信再次邀请他。惠能对来传信的使者说:“我的形貌矮小丑陋,北方人见到我,恐怕不尊敬我的道法。还有先师认为我在南方有缘,也不能违背。”
当时神秀在京城传授“渐教”,“王公已下京都士庶,闻风争来谒见,望尘拜伏,日以万数”,声望如日中天;惠能若去讲“顿教”,别说可能“命如悬丝”,至少也是自讨没趣。两个理由,推得干干净净。多妙的托辞,充满洞悉世情的智慧。“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
惠能的学说,摒弃一切繁文缛节,直指人心;自性感悟,自得解脱。融摄儒、道、玄诸家元素而成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玄奥的理论不离世间的实践;摒弃坐禅拜佛等外在形式而具深邃智慧。博大精深、系统圆融,有其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更有无限空间让后学阐扬发挥,佛理禅机被融入世间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其长久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