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六祖惠能
12620900000002

第2章 求法传奇

惠能的出生、求法、得授衣钵成为禅宗六祖,也属奇迹。

惠能俗姓卢,世居河北范阳(郡治今北京城西南),其父在唐高祖时被贬官,流落到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为百姓,因而落籍南海。惠能就生于新州。

惠能的母亲李氏“感异梦,怀妊六年生能”。一般人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他母亲却怀了他六年才生出来,而且,出生时,“毫光腾空,异香满室”。(法海《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法海是惠能嫡传弟子,《坛经》的主要辑录者)就差没有像明太祖朱元璋出世时那样“红光满室”而吓得乡邻以为发生了火灾,赶来救火(《明史?太祖本纪》)。

惠能出生的当天黎明,有两位“异僧”来访,为之起名“惠能”,意为“惠者以法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说完后离开,一下子便消失得无踪无影。后世很多典籍都把“惠能”写作“慧能”,二名通行。若以法海所记的这个起名经过来说,似乎以“惠”字更为合理。不过古代“慧”与“惠”相通,如“聪慧”古籍多作“聪惠”。故亦可,无所谓对错。

惠能是“不饮(母)乳,夜遇神人,灌以甘露”长大的,这比朱元璋还奇。三岁丧父,长大后以采樵养母。二十四岁时“闻经悟道”,这又是一奇。

当时惠能在市集卖柴,一客店住客要买柴,惠能就送柴到客店,收了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这就“悟道”了,而他当时还不知客人念的什么经。客人告诉他,这是《金刚经》,“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惠能听了,心中大动。一位与他往昔有缘的客人给了他十两银子,惠能就用来做了安置老母的费用,然后直奔东禅寺出家,拜五祖为师。

这里得先简要地说说禅宗源流,这与岭南大有关系——广州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教派。佛教源自印度。约在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天竺(印度)禅宗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抵广州传教,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人,被尊为禅宗初祖。

当年达摩乘船来,登岸的地方,在今广州西关下九路北侧西来正街一带。达摩登陆后,约在今华林寺所在地“结草为庵”,开中国佛教禅宗之源;后人因之名此地为“西来初地”,该庵则称“西来庵”。后历隋、唐、宋、元、明诸代,“传灯不绝”,为岭南名刹。

清顺治十二年(1655),西来庵大扩建,改名“华林禅寺”,这就是今天的华林寺。

华林寺是达摩首开禅宗法门的地方,现建有初祖达摩堂、祖堂,供奉菩提达摩像。寺门外华林新街道中,有一用铁栏护卫的微形假山园林景色,假山北端竖一石碑,直书“南粤古丛林”五字,隶体。左直楷书:“萧梁大通元年,达摩尊者自西域航海西来建寺西来庵,之改建华林为清顺治十二年。考达摩来华先诣广州,盖华林为中国禅宗之发祥地也。”(标点为笔者所加)

达摩在广州时间不长,随后北上,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隐居修行,“面壁九年”,终得正传。他把自己的衣(所披的木棉袈裟)和钵(食器)传给弟子慧可,慧可为禅宗二祖。这衣钵自此成为禅宗道法授受的信物。慧可把衣钵传与僧璨,是为三祖。僧璨传与道信,是为四祖;道信传与弘忍,是为五祖。

惠能得这衣钵真传成为六祖并开创南派禅宗的经历,曲折而有趣。

话说惠能走了三十多日,跋涉千里,来到东禅寺(今名五祖寺,又名东山寺。在湖北黄梅县城东12公里的东山),礼拜五祖。

五祖问:“汝(你)何方人,欲求何物?”

惠能答:“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这“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八字后来成了很多佛徒的口头禅或坚定信念。)

五祖又问:“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此称“獦獠”,相当于仍未开化的“南蛮子”。)

惠能答得极妙:“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獦獠身”是自指,“和尚”指五祖。“佛性无南北”正是日后南派禅宗的基本理论。)

弘忍听了,暗暗赞赏,但见众门徒就在左右,不便再问。一位寺中行者(佛寺中服杂役而未剃发出家者的通称)差遣惠能去破柴踏碓。

八个多月后,弘忍为了选择衣钵继承人,令寺中门徒各写一偈〔偈,意为“颂”,佛经中的唱词〕,以表达自己对禅宗的领悟理解。僧众不敢作,都推让寺内的“上座”神秀。当时神秀在寺里担任“教授师”,其地位只在弘忍之下,继承衣钵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他于是作了一偈,书于南廊壁上。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弘忍看了,觉得他对佛学宗旨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只到门外,未入门内”。

惠能不识字,当时又尚未受戒出家,并无资格参加传法人的选拔,因而不知此事。这天他正在碓坊(舂米坊)里劳作,偶然听到一个童子诵读神秀的偈,觉得其“未见本性”,随即请童子带自己来到南廊。当时江州别驾张日用刚好也来到那里。惠能便请他为自己代书一偈。张大感奇怪:“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于是又说出一段非常有智慧的话:“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瞧不起)人即有无量无边罪。”这下子张日用没话好说了,于是代惠能书偈于壁上。这偈非常著名,千古留传,今天对佛学稍有了解的人都没有不知道的。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偈分明是针对神秀的,写得确实比神秀的偈高明。神秀要“时时勤拂拭”,才使自己不惹尘埃。惠能却是干脆来个彻底否定,把世间所有一切全部视为空无,根本就不会惹尘埃──更说白了,连尘埃也是无物。空无观被推到了极致。佛家称“四大皆空”,这首偈是最形象的表述。而禅宗谈“空”,超过中国的所有佛门宗派。弘忍看了,心中大为赞赏,但他怕有人害惠能,就用鞋把偈擦了,对围观的众僧说:“亦未见性。”

第二日,弘忍悄悄来到碓坊,见惠能腰间绑着块大石头在舂米,便说:“为法忘躯,当如是乎?”然后问:“然米熟也未?”惠能答:“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筛”与“师”谐音,意即“愿得师祖之授”。)弘忍便用手中禅杖击舂米碓三下,转身离去。惠能会意,是夜三鼓时分,悄悄来到弘忍卧室。

弘忍先把袈裟当作窗帘遮住窗户,以免外人看见,然后传授了一番《金刚经》,把衣钵传给惠能,说:“汝为第六代祖。”并吟一偈:“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吟完,五祖道:“过去达摩大师初来此地,人们不相信他,故传授这件袈裟作为信物,代代相承……这袈裟会成为争端,传到你这里,就不要再传下去了。若传下去,就很危险,命如悬丝。你现在赶快离开这里,恐怕有人害你。”

惠能问:“向甚处去?”

五祖答:“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来到叫怀集的地方就停止逃遁,遇见叫四会的地方就躲藏起来。)

当夜五祖亲送惠能到九江驿上船。五祖摇橹,说:“应该我来渡你。”惠能道:“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五祖赞道:“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嘱惠能向南走,短期内不要说出自己的身分。

三日后,五祖才向弟子们宣布:“衣法已南传。”众人大惊,问:“谁得到了衣钵?”五祖答:“能者得之。”众人既惊愕又愤愤不平,决意要追回真传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