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天降大雪,一片白茫茫。县官、财主与秀才一同饮酒赏雪。秀才提议以瑞雪为题,吟诗联句以助兴。
秀才首先起句:
大雪纷纷落地,
县官接道:
此是皇家瑞气!
财主摇头晃脑:
再下三年何妨?
一个农夫听到了,怒骂一声作结:
放你妈的狗屁!
爸爸成民贼
南宋时,有个读书人叫钱良臣,经常告诫儿子要避父讳(不得直呼父亲的名字)。他的儿子很聪明,凡读书遇到有“良臣”二字的,都改读作“爸爸”。一天,读到《孟子》里的“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句,于是就朗声读为:“今之所谓爸爸,古之所谓民贼也。”闻者无不大笑。
恶官互嘲
在封建时代,朝中宦官称为内当,朝下宦官称为缙绅。
据说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个内当奉命入浙江,与司北关的南户曹和司南关的北户曹对饮。这个内当自恃从朝廷而来,想欺压一下这两个户曹,趁酒酣之际出句道: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其中一个缙绅明白他的语意,知道这个内当在朝中官职卑微,便不客气,予以还击: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内当一听,勃然大怒,缙绅也不示弱,双方几乎要大打出手。幸得另一个缙绅劝止,才算了事。
往哪拍
某县官喜欢吹牛,他的下属喜欢拍他的马屁,不论他说什么,都是是是,随声附和。
一日,此县官又吹起牛来,对下属道:“昨天我遇到一伙强盗,强盗头子一刀把我的坐骑砍为两截,幸得本官神勇,骑着马的前半截跑出来了。”
这个牛吹得实在太离谱,下属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去附和拍马,全都做声不得。县官生气了,双眼一瞪:“什么?你们不相信?”
只听一位属吏小声答道:“你的马屁股都没了,叫我们往哪儿拍呀?”
拍皇上的马屁
清代嘉庆年间,广西北流出了个状元,叫李绍仿。皇帝生日时,命百官贺联评比。文武百官争相献媚,唯独李状元不交卷。名次评定后,皇帝发现没有状元的贺联,便责问他。李绍仿道:“我若送上,必夺头名。”众官以为他狂妄。待他送上,皇上审阅后,果然就给他头名。你道为何?原来这状元精于拍马屁,拍得皇上不好意思不给他头名。这联是这样写的:
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联中嵌了清代自顺治帝以来列朝的年号,把皇帝的列宗列祖全都谀颂了一番,把嘉庆帝恭维得浑身舒坦,还哪能不给他头名?
你为啥不早问
张丞相爱好唐代草圣张旭的书法,认为甚有气势,与自己相合。一天,偶得佳句,急忙挥毫疾书,可谓龙飞凤舞。写完,自我欣赏一番,然后交与侄子用正楷抄下来。侄子抄到某字,只见如蚯蚓般的扭曲,实在无法辨认,便问伯父。张丞相眯着眼反来复去看了半天,连自己都认不得了,不觉生气地责骂侄子:“你为啥不早问?”
与鬼为邻
十九世纪末,河北爆发义和团运动,后在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尔后,列强气焰更为嚣张,尤其在北京东交民巷的使馆区,洋人为所欲为,简直把那儿视为国中之国,当时有一位住在使馆区附近的居民,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以抒心中忧愤,联曰:
望洋兴叹;
与鬼为邻。
寥寥八字,恰切之至。
老子心痛得很
三个女婿为财主岳父贺寿,一连住了五天,好食好住,赖着不走。财主心里很不痛快,三女婿见岳父大人脸色不好看,便问原因。财主又不好直说,便想出一条计来,道:“我有个哑谜,你们看看猜不猜得中。”说完,伸出手指,向天、地、前、后、左、右分别指了一下,然后比了比三个指头和五个指头,最后还指了一下心窝。
大女婿是个穷秀才,想了想,道:“岳父大人的意思小婿明白了!指天,上有天文;指地,下有地理;指前,前有《前汉书》;指后,后有《后汉书》;指左,左有《左传》;指右,右有《幼学》。三个指头五个指头再指心,那是岳父大人要我攻读到三更灯火五更鸡,一心只为高中啊!”
财主听了,觉得简直是啼笑皆非,瞪他一眼,摇摇头。
二女婿是个风水先生,接口道:“岳父大人的意思我想是这样:上有三十六天罡,下有七十二地煞;前有朱雀,后有玄武;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三山五岳虽好,不及你老人家的心好!”
财主哼了一声,又是哭笑不得。
三女婿是个郎中,走街串巷的,看见岳父这般神色,连忙恭恭敬敬地道:“这是老人家你指点我了:上有天冬,下有地黄;前有前胡,后有厚朴;左有左转藤,右有幼竹茹。三条灯草,五根车前草,可以退心火也!”
财主气得拍案而起:“一派胡言!全是一派胡言!我心里怕你们猜不中,果然猜不中!你们听着,我来解谜!意思是:天上不落,地下不生;前天接济,后天援助;老子左也难,右也难。你们三个白吃了我五天,老子心痛得很!”
宗棠制联刺国藩
晚清有两个重臣,一是曾国藩,一是左宗棠。曾是道光年间进士,左是道光年间举人,两人既是文士,也是兵家,在洋务派运动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过在对外问题上,曾主妥协,左主抵抗,政见各异,而左又曾经受过曾的举荐,曾国藩为此心有愤懑。
一天,曾国藩拟了个上联,差人送给左宗棠求对:
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大相左;
联中嵌入了左宗棠的姓氏“左”与其字“季高”,语气不大礼貌。左宗棠看了,回敬下联:
藩臣徒误国,问伊经济有何曾?
联中也嵌入“曾国藩”三字,直刺他媚外误国,曾国藩看后无言。
(经济,在这里是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意思。)
棺出棺进
某财主曾任县令,现已近古稀之年,请相面先生看看自己阳寿多少,睇相佬装模作样一会,下断语道:“先生若能闯过七十大寿这一关,定可长命百岁。”财主把这句话便牢牢记住了。
过了几天,就要到他的诞辰腊月二十九了,财主心生一计,提前做寿!于是他大摆寿宴,广请亲朋好友来贺寿,以此来预先闯过这七十大关。在亲友们所送的礼物中,他最喜欢一副对联:
家大门大好出官,
年里岁里官加官。
〈横批〉官出官进
他要长工把这副联贴在门上。
当晚寿宴非常热闹,财主多喝了两杯,不觉已是半夜,正在口水花乱喷时,一个小童进来报告财主,刚才好像看见有人在大门的对联上乱画。财主一听,提了灯笼,便出门看,不看犹可,这一看,气得他双眼发直,大叫一声,竟倒了。原来联中所有的“官”都成了“棺”,整副对联就是:
家大门大好出棺,
年里岁里棺加棺。
〈横批〉棺出棺进
后来财主被救醒了,也顺利闯过了七十大关,不过他并没有长命百岁,而是在第二年就死了。
改春联气昏老官吏
有一个官吏,为人刁恶,横行乡里,却父子均中了进士。当年春节,老官吏贴出一副对联,自我炫耀: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
当地有个穷秀才,屡试不中,心怀怨恨,又愤于这官吏家平时的霸道,便在除夕之夜,趁着更深人静,拿了笔偷偷给这副对联做了点手脚。第二天大年初一,老官吏洋洋得意走出门来,再一欣赏自己的杰作,气得目瞪口呆,当场昏倒,原来这春联已改成了: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人,媳失人,婆媳皆失人。
乡间一时传为笑谈。
闭门自守作小诗
许义方的妻子刘氏,以端庄正派自诩。义方去外地经商,一年多后才回家,一番亲热后,问妻子道:“你独自无聊时,没有与左邻右里的人来往吗?”
刘氏正色道:“自从你出门以后,我就闭门自守了,门槛都没有出。”
义方非常感慨:“那就真是太难为你了。”想了想,又问,“那你平时有些什么消遣呢?”
刘氏道:“偶而作些小诗自娱便了。”
义方很高兴,请妻子拿些诗篇来欣赏,开卷的第一篇题为《月夜招邻僧闲话》。
死两个特别人
清朝末年,光绪先死,第二天,慈禧亦亡,于是出现“双重”国丧。清廷下令哀悼定要隆重,民间家家户户要贴挽联。清末国难深重,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正是你死你事,与老百姓何干!不过上头压下来,人们也万般无奈,不得不“遵旨”,据说有个书生,心中怨愤,就在门前贴了副发牢骚的对联:
洒几点普通泪;
死两个特别人。
官府看到这对联,认为大不敬,罚了这书生五个大洋。书生更为气愤,后又贴出一联:
拗几个酸眼字;
罚五个大洋钱!
不语禅
有一个老和尚,法号不语禅,其实并没有什么学识,他的侍者倒是有真才实学。有人来问法,主要就靠侍者作答。
一天,侍者有事出去了,刚好有个云游僧来寺参禅。只见他向不语禅双手合十,问:“怎样才是佛呢?”
不语禅东看西看,不哼声。
“怎样才是法呢?”云游僧又问。
不语禅看看房顶,又看地砖,一言不发。
“怎样才是僧呢?”云游僧三问。
不语禅闭上眼睛。
云游僧仍不甘心白来一遭,发第四问:“怎样才是加持呢?”
不语禅伸出手,不发一言。
云游僧百思不得其解,便施礼退出,在寺门处见到了不语禅的侍者,把参禅的经过说了一遍。侍者道:“这正是不语禅的高深之处啊!你问佛,禅师东看西看,意思是:人有东西,佛无南北。你问法,禅师看上看下,意思是:诸法平等,无分上下。你问僧,禅师双目微闭,意思是:白云深卧处,便是一高僧。你问加持,禅师伸手,意思是:接引众生。这正是‘明心见性’啊!”
云游僧听了,佩服得简直五体投地,连叹高深玄奥。
侍者回到禅房,不语禅一见他,大叫道:“唉!你到哪里去了!贫僧刚才简直要出丑。那个云游僧,先问佛,我东看西看其实什么都看不见;再问法,我上看下看是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三问僧,我无可奈何只得装睡。四问加持,我只好伸手表示不知。罢了罢了,老纳以后还怎当这长老,还是出去伸手沿门去化缘吧!”
富翁改联
有一位富翁,为人吝啬,粗通文墨却又以为自己富有文才。一次他母亲上寿,张灯结彩,大排筵席。照例要贴副寿联。本来出几分银子要人代写便是,但富翁又舍不得,他自己动手,想了半天想不出来,突然记起一副常见的旧春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心中叫声好,改改就可以作为寿联了。于是把“人增寿”改为“妈增寿”,想想下联也得相应改改,“妈”与“爹”相对,便也一并改过来。于是祝寿那天,富翁门前就贴了这样一副对联:
天增岁月妈增寿;
春满乾坤爹满门。
路人与宾客看了,无不大笑。
豺咬死了鱼
武则天称帝时,曾一度严禁杀生。御使娄师德奉旨巡察陕西,地方官设宴款待。席间,厨子献上红烧羊肉。
娄师德看看厨子,问:“朝廷禁杀生,怎么还有羊肉吃呢?”
厨子回答得不慌不忙:“这羊是被豺咬死的。”
娄师德笑笑:“这头豺真懂事。”
一会,厨子又捧上一盘清蒸鲑鱼来,娄巡按又问:“怎么还有鲑鱼吃?”
厨子仍是十分笃定:“这鲑鱼也是被豺咬死的。”
娄巡按笑骂道:“鱼在水里,豺能下水里咬吗?你太不懂事,应该说,这鲑鱼是被水獭咬死的。”
秀才赠联气贪官
清朝时有一个县令,为官敛财,每年自己生日,就大发请柬,其用意是要逼人家给他送寿礼。有一年,一位穷秀才也收到了请柬,明知大老爷的用心,却有意去气气他。到了县衙,只见宾客齐集,甚是热闹。秀才恭恭敬敬地向县令献上一个卷轴,道:“大老爷添寿之庆,小民别无长物,献上一联,恭贺老爷!”县令接过,命人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的是:
大老爷做生,金也要,银也要,铜钱也要,
红黑一把抓,不分南北;
小百姓该死,稻未收,麦未收,高梁未收,
青黄两不接,哪有东西。
气得县令眼发直,但在寿筵之上,为图吉利,且又众目睽睽,也不能把秀才怎么样。
一钱不救
有个穷书生,非常吝啬,又爱贪小便宜。
一天,他进城里,看到某饼家的烧饼很不错,便要了两个,看了看,再要十个。
把这十二个烧饼翻来复去的看个遍后,对饼家说:“这些饼太硬了,我吃不了。请拿回去吧。”饼家拿了饼,一转身,他忙把刚才从饼上掉下来的芝麻收在手中,走出门,津津有味吃起来。
刚走过街角,儿子突然从后面赶上来,大叫:“爸!家里有急事,娘要你赶快回去!”
父子俩于是往乡下赶。回家要经过一条小河,这时刚好发大水,小河猛涨。穷书生舍不得花钱雇船,便拼了命淌水过河,结果被大水冲到急流中,他儿子在岸上想雇船救他,船家要一钱银子,穷书生虽在水中载沉载浮,情形危急,但见儿子与船家讨价还价,便大叫:“儿啊!五分便救!一钱不救!”
妙对难显贵
明代学者戴大宾,小时便聪颖多智。一次,老师指着椅子出句:
虎皮褥盖学士椅,
戴大宾随即对道:
兔毫笔写状元坊。
一日,戴大宾在庭院玩耍,当地有一位善于钻营的显贵,听说戴大宾擅对对,便出句要他对:“月圆。”
戴即对:“风扁。”
“风何以能扁?”显贵不解
“见逢就钻,怎能不扁?”戴说得笃定。
显贵无奈,又出一句:“凤鸣。”
戴又对:“牛舞。”
“牛怎能舞?”显贵又感惊诧。
“自古道:‘百兽齐舞。’牛在百兽中,怎不能舞?”
显贵知他在嘲讽自己,不觉面红。
暗送高帽
某高官有两个门生,考了功名,被派到京城以外的地方去做官。这两门生便来向恩师告别。
高官告诫他俩:“当今世道,直肠直肚是不行的,逢人要送他顶高帽子,这样事情才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