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越老越健康
12619100000028

第28章 造成老人病症的因素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是社会的一笔财富,是家庭中的一棵长青树。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是一棵长青树,也会有生病的一天。老年人年龄越大,他的免疫系统就在逐渐地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下面就是老年人常患的疾病以及诱因。

◎糖尿病及其诱因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特点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电解质和水的代谢紊乱。

糖尿病也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早期可以无症状,发展到症状期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疲乏无力等典型症状。其严重性在于它晚期的肾脏、眼睛、神经及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糖尿病如不能及时、正确、合理的治疗,就会出现恨多临床症状,甚而出现酮症酸中毒或多种合并症的发生。

糖尿病基木分为四类,包括:一型(胰岛素依赖型)、二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其他型和妊娠糖尿病。一型和二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太清楚,我们称之为原发性糖尿病;其他型糖尿病多有其特殊的病因可查,如胰腺疾病造成的胰岛素合成障碍,或同时服用了能升高血糖的药物,或其他内分泌的原因引起对搞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太多等;妊娠糖尿病是妇女在妊娠期间诊断出来的一类特有的糖尿病。

原发性糖尿病的基木病因有两条: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是糖尿病的基础和内因,而环境因素则是患糖尿病的条件和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一型糖尿病遗传是胰岛容易发生感染,并且容易引起胰岛自来免疫性破坏的基因。有这种基因的人的胰岛容易受到侵害;而二型糖尿病,则是一种多基因的因素,遗传的容易发生肥胖,产生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基因。有多种基因的人容易发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稠度和胰岛素抵抗综合症。

有糖尿病基因的人比没有糖尿病基因的人容易患糖尿病,但没有环境因素的侵害还不至于患糖尿病,如引起一型糖尿病的主要环境因素可能是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使胰岛受到破坏,若胰岛尚能修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可使病情减轻。如果胰岛素又受到自身免疫性的第二次破坏,这次损害可能是永久性的,从此不能再分泌胰岛素了。

同样,二型糖尿病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遗传倾向更明显、更复杂。导致二型糖尿病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以及糖刺激、紧张、外伤、或过多地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诱发因素。

◎高血压及其诱因

随着年龄的增高,血压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0%,其中半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95%的老年人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人患高血压有下述几种因素:

(1)老年人喜食含钠高的食品,因为老年人味觉功能减退;

(2)老年人腹部脂肪堆积和向心性肥胖容易发生高血压;

(3)老年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

(4)老年人的交感神经活性高,血中肾上腺素水平较高,但不易排出;

(5)老年人血管弹性降低,血管内膜增厚,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此为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6)老年人肾脏排钠能力降低。

◎冠心病及其诱因

冠心病(简称CAD)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疾病,由于心理、社会、个性和生物等多种易患因素,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心脏骤停,恨多患者在往院期间已经达到了满意的疗效,但出院后因护理不当发生猝死者屡见不鲜。

(1)过劳:做不能胜任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的体育活动,连续紧张的劳累等,都可使心脏的负担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病人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短时间内缺血。缺血缺氧又可引起动脉痉挛,反过来加重心肌缺氧,严重时导致急性心肌梗塞。

(2)激动:有些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是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的。

(3)暴饮暴食:不少心肌梗塞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一般周末、节假日急性心梗的发病率较高。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塞。

(4)寒冷刺激: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塞,这就是医生们总要叮嘱患冠心病的人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的原因,也是冬春寒冷季节急性心肌梗塞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但其危害性却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梗的老年人并不少见。所以,这一问题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老年痴呆症及其诱因

老年痴呆症的主要表现为健忘、目光呆滞、口齿迟钝,继而影响知觉神经,失去自理能力,已成为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克星。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范围内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老年痴呆症患者已占到5%。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老年痴呆仅次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是居第四位的老年人死因。有人预测,老年痴呆症将是下个世纪最可怕的老年病。目前,老年痴呆症已引起许多老年病科学家、医学家们的关注,对其病因、诱发因素开展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已见报道的有:

(1)摄入过量的铝:患者大脑中铝的含量常超过健康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而认为,大脑中积蓄大量的铝,易损伤神经细胞而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2)脑动脉硬化: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小动脉梗塞,使脑组织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萎缩,功能全面减退而发生老年痴呆症。

(3)代谢失调:由于体内微量元素的代谢失调,使脂肪代谢紊乱加重,形成高脂血症,引起血管病变,使大脑供血不足形成脑萎缩,导致痴呆的发生。

(4)大脑损伤:英国罗·伯茨博士经研究后发现,头部损伤者在大脑里会有一种异常蛋白质的结块,这种结块与老年痴呆症患者大脑里积累的沉淀物相似,而这种淀粉状蛋白质在60岁以下健康者的大脑里通常是不存在的。

(5)进食过饱:日木学者认为,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这种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会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引起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罹患老年痴呆症。

(6)病毒感染:美科学家研究发现,引起老年痴呆症的病源,是一种比普通病毒小100倍的慢性病毒。

(7)经常抽烟:德国医学家研究证实,常年吸烟者,脑组织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易发生老年痴呆症。

(8)异常染色体基因:美国一个研究小组,用分析染色体基因的方法,对一些老年痴呆症多发家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这些家族中,细胞内的第21对染色体上,确实存在着异常基因。戈德加等人证实,合成淀粉样蛋白的基因恰恰存在于第21对染色体上。

(9)脑蛋白变异: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通过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正常蛋白会转变为一种不可溶的a-68变异蛋白,可能由于这种脑蛋白转化,导致人脑中形成神经原纤维的缠结。医学家认为,这种缠结的形成会使神经元死亡。

(10)脑胆碱水平低:胆碱不但是脑细胞膜的构成要素,而且也是神经传导递质乙酰胆碱的构成要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中,胆碱水平远低于正常人,从死者脑组织中析出脑胆碱,要比正常人少40%~50%。

纵观上述诸多致病诱因,提示人们在进入老年人行列之前,就要注意合理调适生活,恰当处理家庭及社会人际关系;勤用脑,发挥脑的潜能;避免过量摄入铝;合理补充钙;控制脂肪摄取;不抽或少抽烟;慎防大脑受损伤;预防和治疗脑动脉硬化。这些措施可以减缓脑萎缩,防治老年痴呆。

◎五招保护老年人免疫力

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时节,老年人容易感冒、咳嗽、疲劳,频繁遭受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的侵害。人们总是把病因归咎于细菌与病毒,其实细菌和病毒只能在抵抗力低下的人身上制造疾病,比如老年人的发热和感染。此外,老年人易得各种慢性疾病,也与免疫力降低有关。

(1)多吃抗氧化食物:人体不断产生的自由基会损害体内的细胞,破坏免疫系统,惟有抗氧化营养物质能清除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生成的抗氧化物质逐减减少,最终无力清除不断蓄积的自由基。当人体充斥自由基时,健康会亮起红灯。

对老年人有特殊意义的抗氧化营养元素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铜、硒等。老年人能从马铃薯、绿茶、柑橘、花椰菜、牛奶、鱼、小麦、樱桃、草莓、西瓜、西红柿中摄取,这些都是价廉物美的天然抗氧化食物。

通常,老年人的消化功能较差且饮食摄入减少,建议适当补充富含抗氧化营养元素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如善存银片,其配方为老年人度身定制,可满足老年人身体的需要。

(2)均衡营养:营养是免疫力的基础。首先,保证优质蛋白质,包括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主要有增加鱼类的摄入量,每天吃一个鸡蛋,每日饮用250毫升牛奶,高胆固醇患者可用脱脂牛奶。多选用大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干和素鸡等,既补充了优质蛋白,又不增加血脂。

其次,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和水果,其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而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老年人肠蠕动,防止或缓解便秘。

另外,保证各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钙、铁、硒和铬等对老年人都是重要的矿物质。

(3)保持心情愉快:人体的免疫器官,如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上,分布有神经纤维,所有神经又受大脑指挥,大脑活动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作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促进免疫细胞数目增长,激发免疫系统的活力,从而起到充分保护机体的作用。

(4)行为科学规范: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会成为包括癌症在内的一系列疾病的病因和诱因。消极的生活因素长期、持续地作用于机体,过度刺激免疫系统,就会扰乱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故老年人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常、劳逸结合、饮食均衡、力戒不良生活嗜好。

(5)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心脏的营养和脂质代谢,促进全身血液和体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延缓机体组织的老化和免疫系统功能衰减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