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修行在当下:看人生百态 养一片佛心
12616000000006

第6章 赞赏,是照耀在他人心灵上的阳光

静听佛音

有一次,一位老禅师带上几个弟子应邀去参加茶会,为他们沏茶的是一个叫竹庵的小和尚。

看到老禅师的到来,竹庵非常欢喜,在老禅师和弟子们进入茶室后,开始亲自为大家点茶。但是,由于他过于紧张,点茶的手有些发抖,致使茶盒上的茶勺跌落、茶筅倒下、茶筅中的水溢出,显得十分不雅。老禅师的弟子们都暗暗地在心里发笑。

可是,茶会一结束,作为主客的老禅师就赞叹说:“今天的点茶是天下第一。”虽然点茶有点不雅,但竹庵觉得自己的心意没有白费,从心底里更敬重老禅师。

回去的路上,弟子们都觉得老禅师的话不可思议,便问老禅师:“那样不恰当的点茶,怎么能称得上是天下第一?”

老禅师回答说:“那是因为竹庵他为了让我们喝到最好的茶,一心一意去做的缘故。所以,没有留意是否会出现那样的失败,只管一心做茶。那种心意是最重要的,而我赞扬他,是让他觉得我们知道他的心意。”

其实,对于称赞、表扬之类的正面评价的需要,就像人类对各种营养的需求一样,必不可少。社交专家曾说过:“人的本性中最基本的本性就是渴望被赞赏。”那么,赞赏又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及生命状态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看看具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故事。

据说,托尔斯泰的成功,源于屠格涅夫的一句赞扬。原来,托尔斯泰幼时是由姑妈抚养长大的。年轻时,他常因生活的苦闷而信笔写些文章以打发心中的寂寞,其中有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被《现代人》杂志所采用。

后来,这篇小说被俄国文学大师屠格涅夫看到,屠格涅夫发现小说写得很好,于是逢人就夸奖该作者是一位非常有潜力的年轻人。夸奖多了,这句话就慢慢地传到了托尔斯泰姑妈的耳朵里,姑妈当即就给侄子写了一封信,告诉侄子当今的文学大师夸奖他,并告诉他,如果托尔斯泰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一定不可估量!

当时的托尔斯泰正遇创作的枯竭期。当他看到姑妈的来信时,兴奋极了,于是,重新燃起了创作欲望,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便一发不可收地写下去。时间不长,便有多部作品问世,其中就有《战争与和平》这部闻名世界的名著。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生活中应该对他人多些欣赏,多些赞扬,它会使人得到积极向上的动力。不论是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抑或是初次交往的陌生人,慷慨地送上你对他的欣赏、赞扬,这既鼓励了他人,又愉悦了自己。

王大姐的丈夫平日很懒惰,从来不理家务,无论王大姐如何唠叨指责都毫无效果。

有一天,王大姐一反常态,不再唠叨抱怨,她观察、寻找丈夫偶尔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丈夫无意中洗了一次自己用过的碗,于是王大姐大加赞赏,并承诺做几道好菜予以鼓励,丈夫听了心里颇为感动。再一次,丈夫又无意中顺手洗了自己的袜子,王大姐马上如法炮制,大做表扬文章。渐渐地,丈夫感到家庭的温暖,妻子的贤惠,一回家就主动找家务活干,并逐渐乐在其中。

其实,对于任何人来说,赞赏与夸奖无疑是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世界的,它们极容易在我们柔软的内心刻画下深深的痕迹,以至于影响到我们将来的人生。从大的方面说,欣赏和赞扬会激励一个人的一生,也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因为欣赏和赞扬是每个人从外界获得的最好的心灵营养和精神动力,是照耀在每个人心灵上的阳光,洒在每个人心田上的雨露,它将会持久地温暖和滋润被赞赏者的心田。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赞赏”两个字往往被人们忽视。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文学爱好者拿着自己的习作向一位作家请教,作家看后不假思索地说:“你的文字功底太差了,以这种水平,就是再写10年也不会写出什么名堂来。”这句不负责任的话,生生地掐断了这位文学爱好者的作家梦。要知道,对于一个刚从事写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需要前辈老师的指导和赞赏的。而最好的方法是从他身上挖掘出发光的一面大加赞赏,而不是过多地指责其不是之处。

爱听赞赏的话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喜欢“正性刺激”,而不喜欢“负性刺激”。我们每个人从成长到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身边人的帮助,这种帮助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区区一句赞赏和鼓励之语,甚至是一句善意的谎言,也能令一个人受用终生。所以,你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赞赏别人是一种重要途径,在处世交友中恰到好处地赞赏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你的魅力会大大提升。

而对那些心境和思想处于暂时“困境”之中的人来说,得到别人带着仁爱的赞赏,必定会产生自信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最终走出“困境”。

所以,我们说,赞赏是一种雪中送炭,一种力量之源,一种做人的美德!

禅心慧语

赞赏与赞美他人会使对方愉快,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也会使你自己感到愉快,彼此得到了尊重,从而形成了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想提高你的魅力指数,就从学会赞赏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