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修行在当下:看人生百态 养一片佛心
12616000000005

第5章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你自己

静听佛音

《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法号叫普安。因为他是一位圣僧,所以凡是他所到的地方,大家都办素斋来供养他。

有一天,普安来到了一个叫大方的村子,这个村子里有位名叫田遗生的人,家里特别穷,住的房子只有四面墙壁,连用来遮雨的屋顶都破烂不堪。田遗生有四个女儿,每个女儿都穿得破破烂烂的,甚至衣不遮体。田遗生的长女叫华严,已经20岁了,当她看到村子里的人都在设斋供养普安,内心便感叹道:自己除了两尺粗布以外,没有任何财物可以布施种福。

这样想着,华严的内心便十分沮丧。可是,正当她仰着头,面对着墙壁悲叹时,突然间发现梁木的空隙里有一束稻草,于是,她把它拿下来,捡到了10粒黄粟。华严当时就想把这10粒黄粟的硬壳去掉,连同那两尺粗布供养高僧。

可是,由于华严没有完整的衣服,白天不能出门。于是,她只好利用夜晚,一路爬着,匍匐前进,终于来到了普安大师住的寺院里,她把那粗布捆好,从远处投进僧房,并亲手把那10粒黄粟放在寺院的饭桶里。同时默默地祈祷:“由于我前世吝啬和贪心,所以今生才受了这么多穷苦的报应。现在我在佛像前面,诚恳地哀求十方圣贤能接受我的忏悔。我用这么粗贱的东西来供养众僧,希望我贫穷的业报会从此结束。愿明天寺里所煮的米饭会因有黄粟而变成淡黄色!”

祈祷完毕以后,田华严就抹着眼泪回到家里。第二天上午,寺院里所煮的五石米饭果然变成淡黄色。大家一打听,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就有许多好心的人,都用财物来救济田家,在大家的帮助下,田家从此告别了贫穷,而田华严也剃发出家学道了。

《诗经》曰:“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偶然的事情,将会决定你未来的命运,会用时间诠释这样一个真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下面是两个登山者的故事。两个登山者是好朋友,两人经常相约一块登山。在一次结伴登山时,两个人非常顺利地爬上了顶峰,却在下山途中遭遇了暴风雪。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他们在雪地中遇见一个快要被冻僵的人,两人对这个不速之客的态度不同:一个坚持要背上快要冻僵的人;另一个认为带上他会增加负担。因为意见不统一,两人就此分开下山。

留下的人背上快要被冻僵的人继续下山,由于背上了一个人,他的身体温度逐渐升高,一路走着,倒不觉得很冷,直到看到救护车。在下山途中,他们发现了单独行动的人,因为温度渐渐下降,那个人已经快冻僵了,是朋友背着他上了救护车,他才得救!

可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人活一世,不可能与世隔绝,活在真空中,不可能与身边的人不去打交道。俗话说:无论何时何地,你不可能一辈子不求人。所以,在与人交往中帮助别人或被人帮助,都会使自己的尊严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并且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有一个医学博士,出生三个月之后,他的父母就出国了。后来,博士结了婚,但是,他的妻子却因为意外事故死亡。由于他们夫妻感情不和,妻子死亡之后,其娘家人就告他谋害妻子,把他送进了监狱。在含冤的日子里,几乎没有人去看过他,只有一个工人朋友关心他、帮助他、鼓励他,并替他照顾孩子,直到他出狱。

博士对工人朋友很感激,却没有机会报答。2002 年,博士的父母在国内开办了一个大型的跨国医药公司,当时正值这位工人下岗在家,儿子大学毕业在家待业,家里很是贫困。当时博士全家力邀这位工人和他的儿子一起到这个公司工作,在诚心诚意的邀请下,工人同意了。

现在,这个工人的儿子已经是这家公司驻国内的总经理了,不可否认,他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博士给他提供的机遇,这当中的深层原因,就是因为当初他父亲偶然当中对博士的帮助。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帮助他人,实际上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当我们把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搬开时,或许正好给自己铺平了道路。因此,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不妨伸出援手,微笑着对他说:“请让我来帮你!”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帮助别人,不仅能给别人提供方便,也能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生命因为助人而变得恬淡,生活因它而丰富,人生的旅程因它的相伴而不寂寞。

禅心慧语

无心插柳柳成荫。生活中,我们应该明白,世事无常,谁都不知道将来会需要谁的帮助,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何乐不为?所以,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手扶一把,当你的行动成就了他人更成就了你自己时,你会感悟出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