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养生长寿加油站
12603700000085

第85章 秋季养生五要点

秋季从立秋开始,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为止。并以中秋(农历8月15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随着秋天的到来,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雨水渐少,秋风萧瑟。特别是白露后,气候变化较大,稍不注意便容易患病,一些人的旧病也容易在此时复发,因此要注意衣、食、住、行的养生保健。

1.衣。“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天早晩温差悬殊,体质较好的老年人衣着应以轻装薄素为宜,适当受些寒凉,故民间素有“秋冻春梧”、“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说法。抵抗力较弱的老年宜逐渐增衣,切不可骤增骤减,以防寒气侵袭,使疾病复发或诱发新病。秋天一日内温差较大,不要赤身露体求一时之快,而要随时增减衣物,避免过冷过热引起秋燥。

从秋天起加强耐寒锻炼(如用凉水洗鼻、洗脸、擦身),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干性皮肤在秋季要少用或不用肥皂、碱面洗手,洗后要涂少许油膏,使皮肤湿润,可以预防或减轻皮肤干燥、皲裂。

2.食。秋季燥,食宜润。秋季以后降雨减少,空气干燥,易引起咽干、鼻燥、肤涩等“燥症”。宜少食辛辣之品,可多喝开水、淡茶、菜汤以及牛奶等饮料。可选用滋阴降火润燥的食物进行调养,如萝卜、青菜、豆腐、银耳、柿子、梨、青果等。

秋季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补品吸收藏纳,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可适当吃些鸡肉、牛肉、猪肝、鱼肉以及大枣、莲子等。如每天用鸭蛋1~2个,打匀,加入少量的冰糖,水煎服;银耳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煮粥吃;老鸭一只、北沙參50克,炖服;黑芝麻15克,捣碎和蜂蜜适量调服;黑白木耳各10克,加冰糖适量,炖服。

秋季宜喝红茶。红茶是经发酵炒制成的,品性温和,冲泡后味道醇厚,不似绿茶清寒,所以老人和胃寒的人适宜喝红茶。红茶也可和生姜片泡饮,其功效为收敛、止呕、止泻,还可治疗肠炎。

秋季饮食以清淡为主,下面介绍几种秋日宜食的粥:

①猪肚粥:猪肚脂肪量少,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出两倍还多。熬粥前,先用香醋将猪肚揉搓洗净,然后用开水煮上5分钟,将猪肚捞起放在案板上,冷却后再用刀切成条状。做猪肚粥最好拌糯米用细火慢慢熬成。猪肚粥具有开胃提神、增进食欲,促使肠胃功能恢复正常的疗效。

②黑米粥。黑米是一种蛋白质高、维生素及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品。《本草纲目》早有黑米能健脾开胃的记载。黑米还含有人体不能自然合成的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具有滋阴补肾,明目聪耳之功效。

③蒜瓣粥。蒜瓣虽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但熬成的粥却清香爽ロ。蒜瓣除了能治疗痢疾和抑制细菌外,现代医学还认为蒜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消肿和预防癌症。食用蒜瓣粥,只需拌上少许猪油和食盐便可。

此外,菊花粥能清热降火,除毒消炎;核桃粥能养颜美容,益精生血;香梨粥能生津止渴,清咽润肺;萝卜粥能消积化滞,通便利尿;黑枣粥能滋阴补气,健胃益牌。莲米粥能清肝亮目、消烦解燥。

3.住。深秋季节,地气清肃,肺气收而气神敛,睡眠宜早睡早起。不宜整天闭户或夜间蒙头睡觉。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等症。

气候干燥,会发生头痛、恶寒、发热。以及大便秘结等疾病。秋天居住要防“秋燥”。秋燥可分为“凉燥”、“温燥”两种类型。

温燥多发生于初秋。暑气未消,天气干热,民间称为“秋老虎”。“久晴无雨,秋阳似曝,感知者多病温燥”。主要表现是发病不重、不恶寒、或发热、微恶寒,头痛头胀,干咳无痰,咽干鼻痒,ロ渴。可用银翘解毒片治疗。咳嗽较重、大便坚涩不畅者也可用食疗方“百合粥”,或“百合银耳羹”调养。

凉燥多发生于深秋。深秋初凉,西风肃杀,感知者多病凉燥,易生病。主要表现为恶寒、不发热,或微恶寒、身微热,头痛无汗,鼻塞鼻子干,咳嗽少痰。可用参苏理肺丸治疗。皮肤脱屑,瘙痒为主者,用食疗方“胡萝卜粥”、或“当归生姜羊肉汤”调养。

另外,须勤习吐纳。中医素有“肾液为唾”之说,认为唾液的盈亏与肾的盛衰息息相关。因此,老年人早晚应常做漱泉术。即闭目静坐,先叩齿36下,然后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中唾液满,分三ロ咽下,并用意念送到丹田,再缓缓将气从口中呼出,如此反复36次,稍停片刻,两手握拳,左右各做3次。如能长期坚持大有裨益。中老年人宜“早睡早起,与鸡倶兴”,使意志安逸,神气收敛,保持肺的清肃功能,抵御燥邪侵袭。

4.行。金秋季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光,年老体弱者可打太极拳、慢跑、散步、做早操等。秋季锻炼时,要注意增减衣服和保持肌体水分,以适应气候多变和干燥的特点。运动时,可酌情穿单薄些,以避免出大汗。中老年人因人而异,强度舒适为宜。不论选择哪种耐寒锻炼方式,都应做到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方可获得预期的健身效果。

金秋时节,景致迷人,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好时候。我国自古有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在阳光明媚的秋天登高远眺,饱览奇景,可使忧郁、烦闷顿消,令人心旷神怡。

5.疾病预防

(1)防感冒。秋季忽冷忽热,极易感冒。为提高适应能力,既不可视冷于不顾,亦不可过早加厚衣,应适当进行“耐寒锻炼”,并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大出汗和汗后受凉。在这里介绍防感冒六种方法。一起:早晨到外散步、爬山、打太极拳或做操。二洗:起床后,用冷水洗脸,晚上用热水洗脚。三漱:早晨用淡盐水漱ロ一次,可杀死口腔里的病菌。四饮:用红糖(或白糖)30克,鲜姜末3克,开水冲泡。五呼:集中精力,身体端正,两手与肩同宽,两臂伸直,做深呼吸20次左右,切忌憋气。六熏:每日早晨和晚上用食醋在房内各熏蒸一次。

(2)防咳嗽。咳嗽大致分寒、热两种,寒凉型的咳嗽,多有畏寒、怕冷,喜热的症状,因此要从热的方法着手,在前胸后背拔火罐,以脊椎两旁为主,然后用热水袋疗效。肺热型的咳嗽则有ロ干、舌燥、大便干、食欲不振的症状,这主要是大肠有热,要从泻大肠的火下手,通便是首先要做的,应选择麻仁润肠丸,用蜂蜜水服,效果较好。食物中可选用香蕉、萝卜、白薯等通便。

(3)防胃病复发。要适时增减衣服,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着凉,导致胃病复发。胃病患者饮食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使胃中经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防止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消化吸收。忌暴饮暴食,诱发溃疡病。不吃生冷、过热、过硬、油腻和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以防溃疡恶化和复发。

(4)防抑郁症。秋风落叶,凄风冷雨,老年人触景生情,产生垂暮之感,诱发消极情緒,严重者郁郁寡欢,易患抑郁症。注意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緒,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凉爽的秋季正是外出旅游的好时机,投入大自然,走亲访友,多与外界沟通联系,可防抑郁症。

(5)防关节炎。关节疼痛属“痹症”范畴,多因寒湿热之邪侵袭肢体,致经络受阻,气血瘀滞,表现为肢体关节痛、酸。进入秋季,隋天中午热,动则汗出如雨;早晩又凉风习习,北方还有霜冻现象,极易发生外寒类关节痛;若阴雨绵绵则一场秋雨一场寒,受凉必致疼痛。患者应勤添衣被,汗后不宜浸浴冷水,有关节炎病史者尤当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