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能太随意
12594900000058

第58章 与其献丑,不如藏拙

俗语说:“宁在人前全不会,不在人前会不全。”爱表现,好张扬,频频作秀,都是个性上的弱点,是轻狂,浅薄,缺乏深度的表现。只有不矫揉造作,不惺惺作态,保持含蓄、内敛,才会给人留下好印象。

真正能成大事的年轻人,不会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他们懂得处世要学会隐忍,该藏则藏、该露则露,才能有成功的机会。如果将自己的锋芒四处显露,就会刺伤别人甚至刺伤自己。因此,聪明的人很会把握藏露的尺度,不仅善于在恰当的时候露出自己的锋芒,还善于在恰当的时候藏匿锋芒。巧妙地隐藏是为了更好地释放,适时地暴露,是为了充分地表现自己,使自己脱颖而出,能够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握好藏露的尺度。我国有句古话叫“藏拙”。藏拙,即隐藏拙劣,不以示人,简言之就是扬长避短。藏拙,是人的本能,凡具有健康心理的人都懂得要将自己的优势和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看,主动避开自己的短处、缺陷和劣势。听人讲一个瘸腿的人骑在马上相亲获得成功,一个口吃的人用唱歌和别人交流,虽然是笑话,但揭示了藏拙的意义。隐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隐藏自己的笨拙,藏住自己的弱点,不给他人乘虚而入的机会,而且将自己的长处与优点展示出来,给他人形成一种威慑力;另一种是隐藏自己的才学与目的,不要不合时宜地过分显示自己,以防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或者招来攻击。也许有人会说,年纪轻轻就城府极深会使人害怕,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方式。总之,不要让他人轻易地摸清自己的虚实,应该提前准备好防范措施和对策,待机而动。

我们来看一个史实。明代嘉靖时期,一个叫夏言的大臣写得一手好文章,又是朝廷的重臣,因此,颇受皇帝的器重。当时,严嵩在翰林院任低级职务。当他打听到夏言是他江西同乡时,就想利用这层关系去接近夏言,但几次都没成功。但是严嵩并不死心,他特意准备了酒筵,亲自到夏言府上去邀请夏言。宴席上,他使出浑身解数取悦夏言。

从此,严嵩受到了夏言的器重,一再得到提拔,官至礼部左侍郎。夏言担任内阁首辅后,又推荐严嵩接任礼部尚书,位达六卿之列。夏言甚至还向皇帝推荐他接替自己的首辅位置,可见夏言对严嵩的器重与信任程度。但是,严嵩极有心计,内心阴狠,他做事小心谨慎,不露一点儿锋芒。平时对夏言仍是俯首帖耳,暗中却在寻找、制造机会,欲将夏言一下子打垮。

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他曾下令制作了五顶香叶冠,然后赐给几位宠臣。而夏言一直反对迷信活动,不肯接受香叶冠,严嵩却趁皇帝召见时把香叶冠戴上,外边还郑重地罩上了一层轻纱,以显他对皇上的忠心。皇帝对严嵩大加赞赏,对夏言则表示出了不满。除此之外,夏言撰写的青词使皇帝感到不满意,而严嵩却恰恰写得一手好青词。严嵩利用这个机会,在写青词方面大加研究,同时,为迎合皇上的心意,还给他引荐了好几个得道的“高人”。从此,皇帝逐渐地疏远了夏言,而对严嵩却越来越满意。

以后又连续发生了几件事情,使皇帝对夏言越来越不满。严嵩眼看时机已到,一改往日的谦卑与隐忍,在皇帝面前说了夏言许多坏话。

有一次,严嵩与世宗单独在一起时,世宗与他谈及夏言,并对他们之间的不和略有询问。严嵩见状,突然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全身颤抖,匍匐在地,痛哭不已。他的举动使世宗产生了恻隐之心,世宗催问他是否有难言之隐。严嵩见世宗已经被打动,反而号啕大哭。世宗见他这样伤心,安慰他说:“你有什么委屈,尽管说出来,有朕为你做主,不要害怕。”严嵩见皇上愿意为自己撑腰,于是便将平时所搜集到的所谓夏言的种种罪状添枝加叶、无中生有地哭诉出来。世宗闻听,非常恼怒,马上下令罢免了夏言的一切官职,令严嵩取而代之。

我们绝不提倡严嵩这种使用卑鄙手段使自己获得高升的途径,但从韬光养晦角度来说,严嵩这个人将显露得当、藏露之术发挥到了极致。

藏拙,不是掩饰真实,以假面示人,更不是虚荣,而是充分了解自己的缺陷不足,将长处发挥到最好,藏拙也不意味着“高”而“深藏不露”,更不是与世隔绝,而是为了在社会交往中保持一个相对完美的自我,更好地与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