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有种效应,称为近因效应。它是指在多种刺激一起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被称为“新颖效应”。
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如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双方感情不和,一旦要分手的时候,主动向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歉意,会出乎意料地博得对方的好感,甚至将以往的恩怨化解。
因而,如果我们想要在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说好第一句话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告别语的作用。因为如果说开头第一句话是一杯“扣人心扉”的咖啡,那么结束语就是一曲“余音绕梁”的优美乐曲,让人回味无穷。那么,和人结束交谈时,有哪些比较好的结束语能造成积极的近因效应,给人留下好印象呢?
(1)主客常见告别语
客人向主人告别时,常伴以“请回”、“请留步”等语言,主人则以“慢走”、“恕不相送”等语言回应。如果客人是远行,主人会说“祝你一路顺风”、“一路平安”、“代问某某好”等告别语。
(2)熟人常见告别语
如果两家距离较近,可说“有空再来”、“有时间来坐坐”、“有空来喝茶”等,也可说“代问家人好”以示礼貌。
(3)感谢式告别语
感谢式的告别语具有较强的礼节性,它的基本特征是用“客气话”作为交谈的结束语。这样的结束方式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上下级之间还是同事、邻舍之间都是适宜的。例如,“能和您交谈,我很荣幸。”“谢谢您陪我度过一个美妙的下午。”
(4)强调式告别语
这种告别语方式,是交谈双方说完了自己的思想、意见或流露了某些内心意向之后,觉得有些话有一定的范围性、对象性、保密性,不便于传播给他人,因此在结束交谈时要对对方特别强调。例如,“刚才我讲的一些话,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别人听说了难免会见笑,所以还是你知我知就好了,不要传出去,以免引起麻烦……”“小王,我要讲的都讲了,全是心里话,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这种告别语,能引起对方的注意,起到强调重点、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5)邀请式告别语
邀请式告别语的基本特征是运用社交手段,向对方发出礼节性邀请,这充分表现了你的友善和热情。例如,“如果您下次来上海,请到我们家做客。”“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吧,以后有时间来我家玩吧。”“下次有机会,我们一起去云南旅游啊!”邀请式的告别语在社交场合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结束语是一种建立友谊的表示。
(6)祝愿式告别语
这种告别语方式不仅具有较强的礼节性,还具有极大的鼓动力,例如,“再见,一帆风顺!”“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成为绝代双骄!”“你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实现你的梦想!”
(7)征询式告别语
交谈完之后,可以根据交谈目的,向对方征求意见、要求、忠告、劝诫等。例如,“通过这次谈话,你应该对我有一定的了解吧,你觉得我最糟糕的‘毛病’是什么?希望你下次开诚布公地提出来。”“你生活上还有困难和要求吗?我会全力帮你解决……”征询式的告别语往往给人谦逊大度、仔细周到和稳重老成的印象。对方听到之后,会有一种受尊重、倍感亲切的感觉,有利于彼此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
(8)身体语言告别语
一对恋人每周见一次面,分手时经常恋恋不舍,告别后还三步一回头,两步一观望,这样的“万般风情”自然会引起对下次约会的无限期待。
总之,结束语的表达方法多种多样,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方式。恰当的结束语一定要根据当时的对象、场合、情景来选择,同时要力求做到得体、有趣,而且余韵犹存,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