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圆满
12557200000049

第49章 为人切莫造口业——说话要适度

似乎从人类形成语言的那一刻起,“祸从口出”的各种故事就相伴而生了。一直到现代社会,这类五花八门的故事仍旧是“长盛不衰”,不妨仔细观察一下你的周围吧:有多少人只因一句话,便招来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有多少人只因一句话,便导致亲友反目成仇?有多少人只因一句话,便将提拔、升迁的梦想化作了一场泡影?有多少人只因一句话……

同样的是嘴巴一张一合,为何有的口吐莲花,有的却招来祸端呢?

相传曾有一位居士请教苦海法师:“师父,什么才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

苦海法师思索了一会,悄声对身边的使者说了几句话,让使者去市场上买来最好的食物。食物买回来了,居士一看,原来是猪舌头。他十分纳闷,就问缘由。

苦海法师道:“舌头能说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华丽的词句,使人如沐春风,因此它是世上最好的食物。”

居士紧接着又问:“那么世界上最坏的食物呢?”

苦海法师又思索了一会,居士以为他又会唤来使者前往市场,然而苦海法师只是静坐不语。

居士以为自己难住苦海法师了,不禁有些得意:“师父,您知道这世界上最好的食物,为何却说不出最坏的食物呢?”

苦海法师微微一笑道:“居士错了。世界上最坏的食物就放在我们面前。”

居士四下打量了一番,目光停留在那个猪舌头上,更纳闷了:“这里只有你说过的世界上最好的食物啊。”

“舌头可以挑拨是非、颠倒黑白、使关系最亲密的人们反目成仇,因此它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世界上最坏的食物。”苦海法师道。

居士听罢,无比虔诚地对苦海法师说:“谢谢师父给弟子上了一课啊。”俗话说,百病从口入,百祸从口出。舌头本身并无好坏,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它来说话。话如果说得动听,就能让人心生欢喜;如果说得讨厌,只会让人生气烦恼。

古人云:“防意为城,守口如瓶。”可见说话谨慎对息事宁人、避免灾祸是何等重要。《三国演义》的杨修之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除了其处处显露出来的才华与精明被曹操所嫉恨这个因素,杨修之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话马虎大意。本来凭借自己过人的才智,从晚上的口令“鸡肋”中准确地判断出曹操很快要撤军的意图,自己收拾行李、早做准备也就罢了,偏偏还把自己洞悉的这一秘密详细地告诉了大家,只顾着显示自己的过人聪明了,没想到却因此葬送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文明发展至今,虽然对说话中的有些无心之失,旁人多选择原谅,但换了对象、换了场合,尤其是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对这么简单的道理却选择视而不见,就不是解释几句就能过去的了,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也收不回了,小则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大则自毁前途,实在是得不偿失。众人皆知的大明星赵薇,向来就大大咧咧的不注意言行,开玩笑也罢,无心聊天也罢,常常会“大嘴巴”一下。电影《花木兰》首映礼上,不知在和记者说什么,赵薇忽然来了一句:“别别,现在网上有春哥,别又出我一个薇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赵薇这句看似玩笑的话,因为不分对象和场合,引起了大批玉米的不满,无端惹出这么多是非,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既然多说多错,不如沉默是金。为人处世,要学会必要的沉默,保持清醒的头脑,对问题作“冷处理”。当然,“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们所提倡的沉默,与那种“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明哲保身的不负责态度,又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你是个推销员,沉默只能让自己下岗;如果你是个教师,沉默无法传授学生们知识;如果你是个广告商,沉默只会导致自己的品牌不为人知……

看来,话是一定要说的,但要慎说、少说,动动脑子再说,否则一旦造了口业,管你受得了受不了,只能一切后果自负。

“圆满箴言”常言道,祸从口出,口是患苦之门、祸累之始。多说多错,为人处世,应该慎言笃行、少说多做,但更不要不该说的时候“大放厥词”,该说的时候又“沉默是金”,关键是掌握好说话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