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拿什么改变世界:比尔·盖茨送给年轻人的管理礼物
12548000000009

第9章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作为企业管理者,为员工塑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至关重要,比尔·盖茨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出色。

微软的工作总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西雅图北区,那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整个办公区都被葱郁的树木环绕着。1985年,在讨论办公环境的设计方案时,比尔·盖茨就明确指示,所有楼房都要设计成X型,而且窗户要增多,这样每个办公室里的人都能欣赏到室外优美的景色。

微软办公楼四周还有池塘、喷水池和一片绿地,片片绿草如茵,条条曲径通幽,全部建筑掩映在翠绿的树丛之中。很多人第一次到访微软公司时,都会认为这是一所大学校园而不是一家公司所在地。和室外的悠闲安静相比,室内就显得忙碌许多,微软的员工们每天都会聚精会神地工作,满耳听到的都是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

微软所有的专职员工几乎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兼职员工和暑期实习生则共有一间办公室。不过即使这样,在微软也极难找到一间分给两人以上的办公室。员工办公室是完全属于他们的空间,他们可以随意地装饰,比如,可以把沉重的金属招贴画挂在墙上,把火山灯放在办公桌上,把自己喜欢的卡通画贴在门上。在微软,办公室是属于员工自己的,而不是属于公司的。除了最高级别的程序设计师和高级副总裁的办公室规格加倍外,其他员工的办公室规格完全一样。

在微软,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办公室,即使比尔·盖茨的办公室也不会比员工大多少。此外,微软每个办公大楼外都有停车场,这些停车场也没有等级之分,谁先来谁先选择位置,微软公司这种由平等而产生的关怀消除了等级的隔阂,团队成员之间的距离也因此更近了。

为了弥补单人办公室可能带来的职员间的封闭化倾向,比尔·盖茨和办公区的规划者在园区配备了各种娱乐设施,诸如咖啡馆、运动场、图书室等。众多咖啡馆像磁铁一般把职员吸引过去,他们一同畅饮畅谈。比尔·盖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传递一种信息,即公司不准许办公室内发生任何浪费时间的斗争,因为这类斗争只会使人分散精力。

为了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微软在每栋大楼里都设立了一个“7时~11时”营业的快餐店,楼内还设有饮料供应点,所有饮料都免费供应。

微软注重的是工作效果,而不是工作时间的长短。因此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表,员工可以自己选择工作的时间,即便如此,大多数人为了完成工作,都会比一般的上班族工作时间要长。

程序编制人员的生活方式,从外表上看似乎懒散、无序,他们的工作时间是机动自由的,有人甚至晚上9点才上班,第二天凌晨5点下班。他们的办公室堆满了动物标本,观赏金鱼的水箱,还有各式各样的收藏品。这些人衣着随便、鞋袜不整、生活邋遢。一次,有位来访者问比尔·盖茨,为什么程序编制人员工作如此随便。比尔·盖茨干脆地回答:因为这对工作有利!

在微软,员工有任何好主意都可以自由地尝试,没有人会加以干预,换句话说,员工想怎么干都可以。在微软只有任务,没有完成任务的公式。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人们很容易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除了给员工营造舒适、自由的工作环境外,微软另一个激励员工的方法是送他们参加软件工程会议。每年微软都主办发起大量的室内研讨会和研习班,让微软的员工更多地了解该行业其他地区和其他公司最新的观念、应用工具及技术发展。

风景秀丽的工作环境,自由而又不乏竞争的员工气氛,合理的人才培训机制,无疑给一个快速发展的公司奠定了扎实稳固的人才基础。1991年,应用软件行业曾经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的雇员认为,微软公司是该行业的最佳工作场所之一。在这里工作让人有一种归属感,工作时可以全身心投入。

如果公司不能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就会流失一些有才华的人才,而企业离职率高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一个优秀员工的离开,对他本身而言只不过是换了一份工作,但对公司而言,不仅损失了人力资本,还有可能遭受破产的厄运。

微软的三个研究院中,人才流失率不到3%。对此,微软的一位经理说:“他们还能干什么别的事?还能到哪里找到这么多乐趣呢?”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聚集了优秀人才,就获得了竞争的主动权。如果把人才比做凤凰,要吸引人才,自己必须有“梧桐”才行。只有家有梧桐,才能引来凤凰。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有理想,有抱负,他们也都希望能有一个大展宏图的环境,有了这样一个环境,他们才会不受外界干扰,专心致志地努力拼搏。所以,企业要想吸引人才,首先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心得:

1.良好的工作环境会降低人才流失率。

2.企业为员工塑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