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向诸葛亮借智慧
12547900000008

第8章 问题员工不手软

有一句俗语:“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说的是人心是世界上最难了解、最难预测的,有些人每天都坐在我们对面,对我们微笑,你本以为非常了解他了,可是结果有一天,他会突然做出让我们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公元220年春天,刘备身边爆出了一桩谋反案件。有消息说马超要谋反!这个消息可非同小可,马超是五虎大将之一,不但手下有一拨自己的部队,而且在西凉地区影响力极大,一呼百应。因此这个消息让成都的文武百官都十分紧张。不过,大家仔细一打听,心又放了下来,原来不是马超要造反,而是有人要怂恿马超造反。这件事情还是马超自己主动向刘备汇报的。那么,是什么人胆敢如此猖狂,居然要策反马超呢?

这个潜伏在刘备身边的间谍不是别人,乃是谋士彭羕。

根据《三国志》记载,彭羕,字永年,广汉人。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此人为人一向心高气傲,好口吐狂言。在刘璋手下做一个小小的书佐,也就是秘书,因为群众关系不好,得罪了周围的同事,被众人告状,被处以髡钳之刑,就是剃光了头发,脖子上给戴一个铁环,这是很羞辱人的一种刑罚。

后来刘备进入四川,在庞统和法正的推荐之下,彭羕在刘备手下做了谋士,因为彭羕有一定的才华,刘备取得了西川以后,彭羕受到了破格的重用。刘备自任益州牧,也就相当省长,安排彭羕做了治中从事,相当于省政府的副秘书长。这一提拔不要紧,彭羕有什么反应呢?《三国志》记载了彭羕的表现,说这位仁兄“一朝处州人之上,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也就是说彭羕被提拔之后,表现得十分嚣张,十分得意,不把别人放在眼睛里了。

那诸葛亮对彭羕是个什么态度呢?大家注意,诸葛亮一辈子最看不上三种人:一是对上不忠,变节投降的人;二是对人不敬,自大狂妄的人;三是野心膨胀,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组织之上的人。大家看看,蜀汉政权里和诸葛亮闹矛盾的人,基本上都是这三种人。

所以,小小的彭羕,寸功未见就如此嚣张狂妄,引起了诸葛亮十二分的反感。诸葛亮悄悄告诉先主,说彭羕野心很大,需要多做防备。刘备一向很信赖诸葛亮,听诸葛亮这么一说,再看看彭羕的行为,确实有一些问题,所以刘备就降了彭羕的职,将他贬为江阳太守。

其实,这是刘备测试彭羕的一个手段。刘备也很高明,他其实是想借着贬职这件事,测试一下彭羕的工作态度和忠诚度。如果彭羕毫无怨言,愉快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那么说不定不久的将来,刘备就会捐弃前嫌,重新重用彭羕。这样,诸葛亮等等瞧不上彭羕的人也就无话可说了。这对于彭羕本人也是一个改善形象的好机会。

不过彭羕可没有这个胸怀和眼光。他也不理解一起一落方显忠诚的基本道理。彭羕正在风光无限、春风得意的时候,忽然接到了贬职的文件,那真好比盛开的花朵遭了霜打,骄傲的公鸡挨了水泼。《三国志》中记载,彭羕心里十分不痛快,于是来拜访马超。

马超就问彭羕:“您彭先生才能出众,主公另眼看待,十分器重,怎么突然要外派去一个小地方呢?”彭羕说了一句非常难听的话:“老革荒悖,可复道邪!”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刘备这个老家伙昏庸糊涂,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骂完了,彭羕还觉得不解恨,于是又顺口说了一句狠的,就这么一句话,给彭羕引来了杀身大祸。什么狠话呢?彭羕对马超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可定。”这明摆着是撺掇马超谋反啊!

所以我们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真是这个道理。彭羕此处发牢骚,其实就相当于今天我们在单位被领导批评了,心里不痛快。人在不痛快的时候或者找领导去汇报汇报思想,或者自己反思一下,有什么问题下决心改正,再不行就回家,睡一觉,调整调整情绪。

这些都可以做,然而心里不痛快,最怕的就是越是不痛快,越是要找人发泄,管不住自己的嘴。所以人在闹情绪的时候,千万不能乱说话。

人际关系管理中就有专门应对坏情绪的两种小方法,一种叫做冷冻法。就是当自己非常生气的时候,要想象自己是一块冰,被结结实实冷冻住了,不说也不动,坚持一会,情绪就会逐渐恢复正常。因为所有引发灾难后果的行为,都是在发脾气生气的头三十多秒爆发的,比如砸电视、烧房子、打老婆、跳楼,都是这么爆发的。这叫做魔鬼三十秒。只要在最初怒火爆发的时候,把自己管住,过一会儿冷静下来也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了。另一种叫做转移法,心里不高兴,实在调整不过来,那就离开现场,换个环境,做点放松的事情,比如散散步、听听音乐,焚一炷香,读几页书,或者看个电影什么的,都可以。千万不能心里不高兴张嘴就说,什么解恨说什么。

所以,大家记住,往往当时最痛快、最解恨的话,也是事后最后悔的话!我们每个人都要管住自己的不良情绪,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

彭羕就是一个管不住自己的情绪,也管不住自己嘴巴的人。他根本没有调整自己,反思自己,而是一肚子怨恨对着马超说下了惹下滔天大祸的话。马超当场默然不答,表现出很不介意的样子。等彭羕一走,马超就直接给刘备写了一个报告,把彭羕的话全部汇报上去了。彭羕因煽动大将造反直接被抓进了监狱。

从这个例子里边,我们就能看出彭羕此人情绪大于理智,私情大于事业,特别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古往今来,有太多的人,败都败在这一点上!

彭羕是刘备入川后队伍中第一个犯了严重错误的干部。大家注意,当时刘备手下存在两大干部集团,一个是从荆州入川的干部,如诸葛亮、赵云、魏延、马良等人,另一个则是刘璋手下归降的干部,这个群体人数众多,而且构成十分复杂。刘备最担心的就是有人乘着自己立足未稳,捣乱闹事,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正担心的时候,彭羕自己就冒出头来了,这下正好撞在枪口上!

《三国志》当中专门记载了一封彭羕写给诸葛亮的信,这封信当中,彭羕一边为自己的言行辩解,一面哀求诸葛亮出面说说情,央求刘备宽恕自己。

大家看看,彭羕现在清醒了,知道闯祸了,可是晚了!中国人常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啊!早知道不该说,当初为什么不管住自己的嘴呢?彭羕真是追悔莫及。但是此时此刻谁也帮不了他,因为他的行为已经不是发发牢骚、骂骂领导那么简单了。他属于煽动叛乱谋反,而且煽动的是五虎大将之一的马超。诸葛亮和刘备态度都很明确——一定要处理。

问题员工就像是地雷,很多人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个地雷是引爆处理掉,还是息事宁人绕过去算了呢?

在这个问题上,有人就会犯糊涂。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某单位搞土建工程,开工不久,审计部门就发现有个负责采购的人虚开发票,冒领材料款,于是立刻向领导班子汇报。经过三堂会审,决定给予严肃处理。结果这个时候,说情的就来了,当事人自己也痛哭流涕表示要痛改前非。领导心一软,说那好吧,反正额度也不大,下不为例,事情就马马虎虎过去了。

结果这样一来就糟了。首先周围人的议论就出来了,一种说领导偏心,一碗水端不平,拿着大家的事业送人情,这还是好的;另一种更厉害,说领导自己也有问题,和出问题的家伙是一伙的!这下子领导的威信、管理的权威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更要命的是,后来这个工程上接连出了好几起经济上的问题,而且金额一起比一起大,这个被饶过的人也牵涉其中。结果,领导自己因监督不力被处分了,不久就调离了原单位,工程也一拖再拖,损失很大。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姑息纵容、贻害无穷。带团队就是要敢于和善于使用惩罚手段,该处理就得处理,小病不治会带来大病,一定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就算骑千里马,手里也要有根鞭子。没问题的时候,大家可以一团和气,有了问题,就是要电闪雷鸣,教育本人,教育周围人,也挽救事业。因此处理问题员工绝不能手软,姑息纵容。

那么诸葛亮是如何处理问题员工的呢?我们来看一看他的具体做法和策略——

策略一

设置底线,留有余地

说到这个策略,就要提到诸葛亮手下一个非常有分量的人,此人名叫李严。

这个李严可不是一般人物,刘备托孤的时候,把后事托付给了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这位李严。李严,字正方,荆州南阳人。本来是刘表的部下,曹操占领荆州的时候,李严归附了刘璋。建安十八年,李严被刘璋任命为护军,在绵竹抵挡刘备,结果李严率众投奔了刘备,刘备占领成都以后,任命李严担任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章武二年,先主征召李严到了永安宫,拜为尚书令。章武三年,刘备病情加重,在病榻前,李严与诸葛亮一同接受遗诏,成为托孤大臣。

那么刘备为什么要托孤给李严呢?

其实这里是颇有深意的。首先,当时,刘备手下的干部分为两大集团,一个是从荆州随刘备入川的干部,一个是益州刘璋手下归顺的干部。诸葛亮代表荆州集团,李严代表益州集团,刘备希望能平衡这两大集团的权力分配,使他们团结起来共图大事。

其次,托孤的时候,李严被任命的职务是尚书令、中都护,统内外军事,职务偏军事,和诸葛亮丞相的职务正好互补,一个政治一个军事,各有侧重,平衡了政治和军事。同时,把权力交给两个人,也有防止一家独大,制衡诸葛亮权力的味道。

在托孤大臣中增添一个李严,目的很明显,首先是平衡,其次还是平衡。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蜀汉政权那么多干部,为什么刘备偏偏选李严担负这个责任而不是别人呢?

说到这里,我们还得说刘备确实是慧眼看人,李严具备四个优点:一、李严年富力强,是益州干部中的代表人物;二、李严的才干突出,而且政治军事才能都很突出。从当年在荆州刘表手下开始,李严就一直做郡县长,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这种能力是庞统、法正、蒋琬等人都不具备的,刘备占领成都以后,任命李严担任犍为太守,李严把地方治理得非常出色。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在汉中和曹操大战,后方有盗贼马秦、高胜等人合聚数万人造反,李严没有让刘备调动一兵一卒,率郡兵五千人打败了叛军,用很小的代价解了刘备的后顾之忧。刘备大悦,晋升李严为辅汉将军。

三、李严的态度很鲜明,首先是反对曹操,当年荆州归顺了曹操,很多刘表旧部都归降曹操了,唯独李严态度很鲜明,宁可归附刘璋也不投降曹操;同时李严又是益州干部中非常支持刘备的一个,在刘备称汉中王以及称帝过程中,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一方面大造声势,一方面带头劝进。

四、李严的背景很合适,他是南阳人士,有荆州背景,又属于益州集团,是横跨两大集团的骨干,安排他辅政,能起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图大事的目的。

正是由于以上四个原因,刘备才在托孤的时候安排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这个人事安排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古往今来,托孤大臣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常微妙的,属于竞争加合作,既是战略伙伴,又是战略对手。诸葛亮和李严的关系也属于这个类型。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我们梳理了一下,发现孔明和李严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蜜月期。这一阶段概括起来,从章武二年一直持续到建兴四年,大约五年左右。章武二年,刘备病中,他把李严召到永安宫,任命为尚书令。章武三年,刘备把在成都的诸葛亮也召来,让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佐后主,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从此李严和诸葛亮开始了事业合作。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从托孤的公元222年一直到建兴四年(公元226年),五年的时间里,诸葛亮和李严两人关系比较好。两个人关系的特点是“各管一摊,相安无事”。诸葛亮在给孟达的信中还称赞李严“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李严也称赞诸葛亮说:“吾与孔明俱受寄讬,忧深责重,思得良伴。”大家看看,二人此时真的是互相肯定、互相支持。

不过在相安无事的背后,却包含着危机。托孤以来,诸葛亮总揽朝政,在成都主持全面工作,而李严先是留镇永安(今四川奉节),后来又移驻江州(今重庆),一直没有机会接近政治中心,有一种被边缘化的感觉。

作为托孤的大臣,李严当然不甘心,于是在他和诸葛亮之间,有关于职位和权力分配的矛盾逐渐就加深了。

二、疏离期。这个时期大约是在建兴四年到建兴八年。有两件事让诸葛亮对李严十分反感。一件事是李严劝诸葛亮称王。李严写信给诸葛亮,建议利用掌握朝政大权的便利,像曹操那样进爵封王,接受“九锡”,也就是享受最高级的待遇。诸葛亮对此非常生气,在回信中狠狠批评了李严一通。

第二件事是李严参加北伐讲条件。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此时曹丕已死,魏明帝曹叡继位。诸葛亮准备北伐,调李严统兵进驻汉中协助自己。李严接到命令,却推三阻四不肯出发,而且要求划出五郡,建立巴州,让他当刺史。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诸葛亮再次准备北伐,又打算调李严镇守汉中。李严却趁机大谈曹魏的托孤大臣比如司马懿等人都已经开府建立了自己的办事机构,实际上是借别人说自己,要求自己也享受这个待遇。

大家想想,这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那边都着火了,你不去救火,还拿着灭火器先讲条件。这个问题的性质说小了,是不顾大局,说大了就是敲诈勒索。以诸葛亮的脾气,怎么能容忍这个?但为了顾全大局,诸葛亮任命李严的儿子为江州都督督军,接替李严调走后的工作,李严这才执行调动命令。

这个阶段两人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渐生隔阂,互相观望。”三、决裂期。这一阶段从建兴九年一直到李严被免职。其实诸葛亮开始对李严还是抱有期待的,李严到了汉中以后,诸葛亮仿照刘备对自己的安排模式来安排李严。以前,刘备是自己在前边作战,让诸葛亮管后勤;现在诸葛亮如法炮制,自己在前边指挥打仗,让李严管后勤。

但是真的应了那句老话——“忠厚长者波折少,是非之人变故多!”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供应,《三国志》记载说:“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结果李严未及时筹集到粮草。怎么办呢?

其实谁也难免工作有失误,更何况还有天气方面的客观原因。此时的李严本应该坦诚地承认错误,自觉接受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但是李严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和胸怀,他选择了掩盖。我们说,犯了错误以后,抱着侥幸心理,用第二个错误来掩盖第一个错误,那你不想想,第二个错误用什么来掩盖呢?那就得用第三个错误掩饰第二个错误,再用第四个错误来……这样就只能掉进泥潭,越陷越深了!

所以说,犯了错误,企图耍小聪明、蒙混过关的人,不但是没有勇气和胸怀,而且还特别糊涂。

李严就是这种人,他还用了特别小人的办法来掩盖自己的工作失误,他写信给诸葛亮说皇上命令退兵。诸葛亮退兵后,李严又欺骗朝廷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当诸葛亮回来后,李严故作惊问:“军粮已经够用,为何突然退兵?”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终于激怒了诸葛亮,诸葛亮在上朝时拿出李严的书信为据,与许多将士一道签名上表,弹劾李严,将他免为庶人,流放到梓潼。

这个阶段,诸葛亮和李严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矛盾爆发,彻底摊牌!”

其实有很多人为李严鸣冤叫屈,说同为托孤大臣,你看诸葛亮大权独揽,李严却一点权力也没有,被安排在外地,整个被边缘化了。李严之所以讲条件,是在反抗不公正的待遇,争取应得的权力。其实这个话也不无道理。按照史书的记载,我们确实发现,李严作为一个托孤大臣,手里的权力比诸葛亮小一些,掌握的资源比诸葛亮少一些。

不过,即使这些都是事实,也不足以成为李严犯错误的理由。李严争取个人待遇的举动,心情上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赞成一边干事业,一边要改善职工待遇这样的管理方法。

不过,在争取个人待遇的过程中,李严这个问题员工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把本来可以博得同情支持的事情,变成了人人不齿的事情。李严犯了哪三个错误呢?

一、身为副职,挑拨是非闹矛盾,有意和正职不配合。刘备托孤的时候,说得很清楚,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副手副手,附加一只手,意思就是让李严配合诸葛亮,服从诸葛亮的领导。李严非但不服从诸葛亮的领导,而且要求和诸葛亮分享同样的权力,他把自己也当成诸葛亮了。这属于没摆正位置!

二、把个人得失凌驾于事业之上。托孤大臣,托的是事业,需要的是奉献,领导者首先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更多的付出,而李严显然不是这么理解的,他把托孤这件事变成了自己进步的台阶和讨价还价的筹码。想的不是事业,而是个人捞取好处。只有名利心,没有事业心。大家可以拿一个人和李严比一比,这个人就是赵云赵子龙,刘备托孤的时候,无论从资历、贡献还是声望上看,赵云都比李严高一截,李严被封为尚书令、都乡侯,而赵云却更低,只是镇东将军、永昌亭侯。等到北伐的时候,拒绝上前线的李严已提拔到了骠骑将军(汉代军职里,最高是大将军,第二就是骠骑将军,李严已经快到了和丞相平起平坐的位置了),却还在那里发牢骚,要待遇不肯上前线;而同时期的赵云身为两代老臣,还救过后主的性命,古人说功高莫过救驾,这么大的功劳、这么老的资格,还要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职位却依然是镇东将军,比李严低了很多,而且马谡失街亭以后,赵云在诸路大军里是撤退得最成功的,但还是受牵连被贬为镇军将军,降了一级。出生入死打仗的赵云被降级了,不干活讨价还价的李严被提拔了还觉得受委屈,大家想想,这种情况要是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会是什么感受,我们能不生气吗?但是赵云争待遇了吗?发牢骚了吗?没有!人家依然无怨无悔地战斗在北伐的前线。李严的境界和赵云相比差远了。

三、拿着事业和责任做筹码,讨价还价。这一点是李严最严重的错误。大家看看,大敌当前,北伐正是用人之际,不想着为国家出力,为事业尽责,反而按兵不动,要挟上级!这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人品问题!大家想想,这个李严,就算政府拖欠了你的工资,诸葛亮没让你当刺史,你难道就不爱国了吗?难道就不保卫国家了吗?

我们自己也一样啊,难道父母对哥哥偏心了,冷落了弟弟,那弟弟就可以不赡养父母吗?难道单位让我们受委屈了,办公室发生火灾我们就可以不救了吗?

当然不能!所以,什么是责任?就是没有任何借口,无论何时何地,一定要一丝不苟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什么是忠诚?就是即使受了委屈、受了不公的待遇,也要不折不扣地履行承诺!

个人待遇可以争,但是绝不能拿着责任讨价还价!从这一点上看,李严的境界和诸葛亮、赵云等人比差得太远了。光凭这一点来看,这样的干部确实不该重用,诸葛亮如果有意冷落李严,那还真是有道理的。一个人没有事业心,没有责任感,一天到晚满脑子都是个人待遇、个人得失,这样的人怎么能托付大事。

做人要淡泊,做事要执著。做凡人,做小事,可以多计较;做高人,做大事,就得多超脱!李严在自我修养上确实有欠缺。不过即使李严是这样的人,诸葛亮也没有完全排斥他,而是使用了一定的方法来团结他和激励他。

管理智慧箴言

做人要淡泊,做事要执著。

一是容忍差异,设置底线。

如果说驱动诸葛亮、赵云的是事业心、责任心,那么驱动李严的就是名利心。对于这样的干部,蜀汉政权里有很多人都看不惯。《三国志》当中就记载,陈震等干部很早就到诸葛亮这里汇报李严的种种不良行为。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因此疏远李严,相反,诸葛亮还满足了李严很多职位和待遇上的要求。

刘备托孤以后,诸葛亮回到了成都,李严则留镇永安。诸葛亮为武乡侯,李严为都乡侯。建兴四年(公元226年),李严由辅汉将军晋升为前将军,此前前将军的职务一直是关羽担任的。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李严又由前将军晋升为骠骑将军,此前是由马超担任的。让李严担任关羽、马超担任过的职位,可以说是给足了李严面子。而且据《后汉书》记载,在军队职务当中,地位最高的是大将军,其次是骠骑将军,又次车骑将军,再次卫将军。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位次丞相”,李严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台阶迅速上升。而且诸葛亮还满足了李严对地盘的要求,把永安的地盘和部队交给李严管理,又把江州(也就是重庆)的地盘和部队也交给李严,为了劝说他参加北伐,诸葛亮在提拔李严的同时还把他的儿子李丰提拔为江州都督,统帅江州军队。

那么像李严这样私心重的人,诸葛亮为什么要一再满足他的要求呢?道理只有一个,为了大局,为了团结。前边说了,刘备清楚地看到,政权要稳定,必须要团结益州原来的一大批干部。李严有才干,有影响力,可以起到带头作用,团结了李严,就能带动一大片。这一点,诸葛亮也同样看到了。

《三国志·李严传》当中,记载了诸葛亮的一段话,原文是:“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耳。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

干事业就是这样,我们境界高,但是不一定人人境界都高;我们大公无私,不一定人人都大公无私;我们热爱事业,不一定人人都热爱事业,很多东西是强求不来的。当领导的要有胸怀,容忍别人境界比自己境界低。

无论他境界高低,只要能激励他努力,引导他为事业做贡献也就可以了。

所以,管理不是要把人人都改造成天使,而是要引导人人都做出天使的行为。好的管理能引导魔鬼做天使做的事;坏的管理会逼着天使做魔鬼做的事情。管理的核心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引导一种行为。诸葛亮之所以要容忍李严,原因就在这里。不过容忍不是无限度的,无限度的容忍就变成了放纵。

管理智慧箴言

管理不是要把人人都改造成天使,而是要引导人人都做出天使的行为。好的管理能引导魔鬼做天使做的事;坏的管理会逼着天使做魔鬼做的事情。

诸葛亮给李严设了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服从中央,支持北伐”。诸葛亮的原则是,一定要把整个队伍的思想统一到“北伐兴汉”这个目标上来,只要李严做到这一点,其他的都好谈。

二是给出路,留余地。

后面我们看到,诸葛亮的良苦用心落空了。李严对北伐缺乏认同感,缺乏投入,而且为了个人私利,他还给北伐设置障碍,制造问题。

一旦爆发了这样的问题,诸葛亮当机立断,决定不再容忍,立刻处理李严。搞管理就是这样,要给下属设高压线,如果不碰,那么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谁碰了,坚决要处理他!

不过诸葛亮在处理李严时,没有简单粗暴地一棍子打死,还是使用了技巧。什么技巧呢?首先是列举事实,暴露矛盾。在两次弹劾李严的表文当中,诸葛亮提到:一、自先帝崩後,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二、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三、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

其次是走民主路线,把个人想法变成大家的处理意见。诸葛亮不是一个人决定怎么处理李严,而是集思广益,在“关于处理尚书令李严的请示”当中,署名的将领有两个军师,前后左右四个将军,五个护军将军,六个参军,两个监军,一个典军,一个长史,一个从事,合计多达二十二名干部,诸葛亮班子里所有的人都署名了,并且在会议上表达了自己的处理意见。这样一方面增加了权威性,一方面减少了周围人的误解。

第三是留余地,提希望,绝不一棍子打死。李严被废以后,诸葛亮专门写信给李严的儿子李丰,主要内容是安慰李严和李丰,其中有两句话说得很恳切:一、“原宽慰都护,勤追前阙。今虽解任,形业失故,奴婢宾客百数十人,君以中郎参军居府,方之气类,犹为上家。”大致意思是:希望你能劝解你的父亲,振作起来,认真改正以前的错误。现在虽然没有职务了,但是家中要钱有钱,要奴仆有奴仆,你又是中郎参军,你们家还依然是上等之家,你们的日子还是好日子。

二、“否可复通,逝可复还也。详思斯戒,明吾用心,临书长叹,涕泣而已。”大致意思是:错误的可以改正,失去的可以追回来。请认真吸取这次的教训,了解我的用心。

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李严的贡献还在,才华还在,影响力还在,而且西川的干部都看着呢,如果下狠手处理,甚至要了李严的命,那么可能会造成不好的结果。所以,诸葛亮在处理的时候,给李严留了面子、留了待遇,还亲自安慰,鼓励进步。像李严这种工作态度有问题的干部,应该说,诸葛亮的处理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然而在蜀汉队伍当中,除了李严这种工作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员工以外,还有另一类问题员工,属于工作方法有问题,导致事业的巨大损失。这类人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马谡。那么对马谡这种有信任、有感情,但工作方法有问题的问题员工,该怎么管呢?

策略二

严肃纪律,强化感情

马谡是诸葛亮的亲信。领导最尴尬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亲信犯错误。这类人一旦犯了错误,周围所有的人都盯着领导,看你怎么处理。首先不能处理轻了,处理轻了,有人说你内外有别,偏向自己人;其次也不能处理重了,处理重了有人说你心狠,不重感情。这二者之间需要保持一个很好的平衡。那么当亲信犯了错误,究竟该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诸葛亮的做法。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有记载,蜀汉建兴六年,也就是公元228年的春天,诸葛亮发兵伐魏。一路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在大好的形势下,诸葛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大将,却委派参军马谡镇守街亭。为什么派马谡呢?首先诸葛亮有信心,北伐一定成功;其次诸葛亮有私心,街亭是此役的关键点,北伐胜利了,街亭守备司令是第一功,这个功要留给马谡。结果没想到马谡违抗命令,舍水上山,不守城池,导致全军大败,葬送了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这个段子就是著名的“马谡失街亭”。

曾经有朋友问我在三国谋略里边我最喜欢哪一个,我回答说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里边包含着中国古代人际关系的闪光智慧。京剧有出戏叫《失空斩》——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专门说的就是这段故事。话说马谡吃了败仗之后和副将王平一起回来交令,诸葛亮对马谡也没打也没骂,而是数落他:“幼常啊幼常啊,你哪里是幼常,你是幼稚啊。让你依山傍水当道扎营,你为何不听?”

马谡低头了,说丞相我错了,你罚我吧。诸葛亮叹口气,我不罚你,说着话拿出一张纸来——军令状,诸葛亮说:“幼常啊,有军令状在此,打了败仗提头来见,左右推出去,把他斩了!”

一见诸葛亮真要杀自己,马谡有点急眼了。其实诸葛亮跟马谡的关系特别不一般:马谡的亲哥哥马良是诸葛亮的老乡兼同学,马谡是诸葛亮的学生加弟弟。而且马谡的才华挺高,比如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定南中这个策略就是马谡给提的建议。马谡说:“求求你丞相,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能不能戴罪立功啊,给我个机会行不行啊?”一句话把诸葛亮的眼泪说下来了,《资治通鉴》是这么描述的:“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

就是说孔明当场哭着对马谡说:“幼常啊,杀你和剜我的心一样啊!可是军令状在此,不是我要杀你,是制度要杀你,军法无情啊!至于你的身后事,你不用担心,你的高龄老母我来照顾,你的妻儿老小我来照顾,你就放心吧!”结果就把马谡给杀了。

杀了马谡之后收到两个效果:第一、全军胆寒,大家觉得千万不能犯错误了,马谡那么铁的关系,那么高的才华,犯了错误还是给斩了,制度无情啊!第二、大家就说:丞相真是好人啊,真关心下属!

各位看看,杀了一个人,既让人畏惧又让人感动,这个很厉害啊。这个策略就叫“掉眼泪杀人”,用温柔的手段做冷酷的事情。制度越是严,言语越要柔和。

大家想想诸葛亮为什么哭,他说是不忍心,不忍心就别杀了呀,他说有军令状。可是各位想想,华容道关羽拦曹操有没有军令状?有吧,不是也没杀嘛?

在诸葛亮斩马谡这件事上,诸葛亮杀是真心,哭也是真心。

你看现实生活中,很多领导不懂这个道理,吹胡子瞪眼,大喊大叫把员工给开除了,开除了不要紧,明天公司里就有人说:“哎呀,看领导和和气气的样子,原来是装的,你看手这么狠,性格扭曲,十有八九是家庭生活不幸福吧。”你看,领导的权威是有了,但是个人形象完全破坏了,一点亲和力也没有。

诸葛亮高明就在这里,越下狠手的时候就越要掉眼泪,既强化了制度的权威,教育了众人,也树立了自己的形象,收拢了人心。这叫做用温柔的手段做冷酷的事情。一个高明的领导,一定是既让下属爱又让下属怕的领导。一个高明的父亲,一定是一个既让儿子爱又让儿子怕的父亲。

在处理完马谡以后,诸葛亮立刻上书自贬,言语恳切,主动承担责任,自贬三等,从丞相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孔明此举不光是责任感的体现,也是管理智慧的体现。诸葛亮在失败以后,把包括自己在内的领导班子主要责任者都贬了,一下子就树立起了制度的威严和管理的形象。相反,如果出了事情,领导推卸责任,处理几个不大不小的小虾米了事,那下次可能就没人再敬畏制度了,问题就会更严重。

管好了眼前的干部,振奋了队伍的精神,诸葛亮还面临更大的挑战,什么挑战呢?就是如何用好年轻人。我们都知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基业长青必须后继有人,做事业必须要有人才梯队才行。年轻人的培养和使用决定未来。只有拥有了年轻人,才真正拥有了未来。那么孔明先生究竟是如何培养和使用年轻人的,他运用了哪些策略呢?请看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