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凭什么影响世界:比尔·盖茨送给年轻人的创业礼物
12547600000017

第17章 微软无处不在

敢打敢拼,懂得取舍一直是比尔·盖茨在经营过程中的优势。作为计算机天才的比尔·盖茨常常别出心裁,逆向思维,独辟蹊径,运用别人不敢想或是想不到的机会来赚取财富。

纵观微软进攻中国市场的战略,其逆向思维带来的市场空间更为巨大。为了培育中国市场,微软最初的策略据说是先放任自流,在早先甚至有鼓励盗版的嫌疑。等到市场占有率达到绝对垄断地位后再予以打击。微软(中国)的销售业绩一向不好,依靠打击盗版取得的销售成绩占到了其在中国收入的80%。

比尔·盖茨十分得意地说:“中国人不花钱买软件,喜欢盗版,但只要他们想盗版,我们希望他们盗我们的,因为他们会上瘾,我们将研究在未来十年如何向他们收钱。”

在Windows XP推出激活系统后,众多盗版用户在系统升级后开始面对黑屏、系统崩溃或30天的期限。这一怪招也让中国的盗版用户叫苦不迭,微软的Windows系统历来以安全性差而著称,平时的补丁不断,最多时一天有10个之多。如果微软在这些补丁中加入SP2的防盗版代码,会令盗版用户防不胜防。出于无奈,用户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来购买正版软件,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没有终结的噩梦。

2004年,微软在一次产品发布会上承认他们的操作系统中包含有正版检测工具,每天都会向微软监控系统发送验证信息。微软还利用此通道进行哪些活动,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微软完全有能力锁死和网络联通的Windows操作系统。但是微软并不想这么做。因为微软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微软默许并鼓励人们使用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微软正是盗版Windows的幕后策划。实际上,盗版Windows与正版软件在功能方面基本相同,这并非盗版者技术高超,而是微软故意放水。这就造成Windows在中国出现两个价格:一个是正版的价格,700元到2000元人民币不等;一个是盗版的价格,4元人民币。

在这两种价格的夹击下,几乎没有人会选择其他公司的操作系统。又有哪个操作系统能够卖出四元钱的价格?竞争对手因此望尘莫及。

金山公司是微软盗版战略的受害者,尽管他们一直在努力,但只要有价格便宜的office软件存在,它的WPS就毫无用武之地。比尔·盖茨用盗版软件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市场。

微软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不断进入各行业,它的触角已经伸到了银行业、报业等。这就是微软,以技术统治全球,以技术称霸软件市场。虽然微软在软件行业上的垄断,招来了对手乃至政府的猛烈抨击,但谁都无法阻挡微软统治全球市场的决心和行动。

早在1999年,微软就提出了。NET战略。微软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为客户提供软件而获得利润。众所周知,操作系统及软件所获得的利润,将在硬件数量增大到一定极限后而逐渐减少。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微软的。NET战略将指导微软利用在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及未来其他领域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将各种各样的服务捆绑在操作系统上,从而将微软的服务润物细无声地带入每个人的生活,同时,微软将随着服务的无限延伸而得到无限的利益。微软要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服务,这是微软。NET构想,一旦此构想成为现实,用户将会被微软牢牢捆住。

微软要创造的蓝图是人们手中拿着各种各样的无线终端设备,而这些设备上面运行的都是微软的操作系统。在这些操作系统中,微软捆绑了大量的应用软件:新闻浏览、移动电子邮件、语音、游戏等。微软将个人计算机上的Outlook和手机中的微型Outlook,个人计算机上的IE与手机上的浏览器,即通信软件、个人日历、办公室软件、个人财物、身份证等,全部通过无处不在的微软网络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每个人、每个公司都紧密捆绑在微软的全球系统之中,最终让用户时刻都离不开这些服务。不仅如此,微软最重要的目的是,未来手机还可能成为各种电器、汽车,甚至房间的总控制。微软要做到的是用手机来调节温度、查询地图、缴纳汽车保险等。微软要统治全球市场,要通过垄断手机的操作系统,最后控制电器操作系统,甚至包括游戏机、热水器及怀表在内。

2001年,微软已经开始进军无线市场。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omdex大会上,微软抛出了基于Windows CE 3.0操作系统的智能平台Stinger。这个平台能将手机与PDA功能结合起来,成为微软刺向手机市场的第一剑。

2002年3月,在戛纳举行的3GSM全球会议上,这一次,微软在手机操作系统方面更进一步。微软首先宣布了将Stinger操作系统升级为SmartPhone 2002,微软积极寻求技术支持,明智地选择与一些小手机厂商合作。比尔·盖茨认为通过使用微软的开放手机架构,能够使很多小型手机厂商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功能强大的手机产品。最终完成对诺基亚公司等手机业巨人的合围,将诺基亚公司从霸主地位上拉下来。这一招在过去曾使微软不断壮大,微软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成就将在手机操作系统之战中重演。

2001年初,微软开始染指游戏市场,它与世嘉公司续签合作协议,世嘉公司同意为微软Xbox平台制作游戏软件。游戏业界每年的销售业绩高达200亿美元,主要由索尼公司和任天堂公司垄断。Xbox游戏平台的发行,预示着软件巨头微软向游戏界伸出了“魔掌”。

2005年11月,在新加坡的一次媒体会议上,比尔·盖茨说:“我们在今年进行的收购比以往任何一年进行的收购都要多。在最近几个月里,我们已经收购了四五家公司。”

比尔·盖茨对马来西亚的记者说:“马来西亚计划成为全球软件服务和因特网技术业界的领袖,而微软公司计划保持其在永恒发展的信息技术业界的统治地位。微软公司各项计划的重点将集中在创新、合作和收购上。”

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曾到亚洲国家进行考察,他的第一站选在了马来西亚。2005年,在对17所国家公立大学巡回访问的过程中,他曾经到吉隆坡推行过微软公司认证计划。他宣布微软公司将为马来西亚推出第一款四种语言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鲍尔默自信地说:“计算机普及率大概在18%,我们希望新款多语言版Windows XP Starter Edition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使用计算机,特别是使用他们自己的本族语言来操作计算机。”

2005年,在微软成立30周年的庆祝会上,鲍尔默对微软的未来信心十足,他说微软公司仍有机会改变世界。

鲍尔默说道:“虽然微软公司在东南亚的业务成长和发展已经令人非常惊奇,但是,它还将继续加强在这个地区的发展,并且,微软公司还可以进军以前未涉足的领域。”“马来西亚政府的目标是到2008年让280万非城镇人口进入IT时代,微软公司与马来西亚政府密切合作,在该计划中提供培训和认证服务。”

微软公司与菲律宾政府也开始合作,他们向海外的菲律宾人提供IT技术培训,以增加他们在微软的就业机会。

微软就是微软,这个可怕的巨人,以它的软件为武器,以它的软件为基础,冲击着各行各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微软称霸全球市场的野心。微软就是要让世界离不开它,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融入微软的产品,让微软的技术、软件、操作系统进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微软以它雄厚的技术力量、经济实力,以最快的速度、最强大的攻势进入其他领域,令人几乎跟不上它的速度。微软给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它为人类提供的方便的软件,更是一种启示:要想生存就要无处不在。

企业的成功,就是成功地提供产品和服务。顾客层面越大,人数越多,购买力越强,购买次数越是频繁,市场就越巨大。

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家首先就要热爱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如果连自己都不热爱,那么,怎么能够让客户接受呢?企业家要对产品的质量、实用性、价钱、对社会的作用等,进行深入的了解,企业的收益也会随之增大。成功的企业家懂得热爱顾客,把顾客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进而了解顾客,为顾客提供喜欢的产品,令顾客满意,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生意利益。

随着商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顾客几乎成为经营成败的代名词。所有经营者都希望获得顾客的信任,从而创造巨额的利润。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真正与顾客建立长期信任关系。许多经营者都知道客户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往往不能协调处理获取利润和满足客户要求的关系。他们大都为了短暂的利益,伤害了客户的信任。比尔·盖茨是一个能处理客户与商业利益的杰出管理者。微软一直将顾客的需要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

毫无疑问,微软在近30年的飞速发展中,一直将顾客的需要放在公司发展战略的第一位。正是由于他们着眼于顾客的需要,开发出在今天看来是如此广阔的计算机软件市场,从而使微软成为计算机软件行业规则的制定者。

尽管如此,比尔·盖茨仍然牢记“顾客永远是上帝”这一宗旨,他所开发的系列软件,即使在微小的程序方面也照顾了顾客的需求及利益。顾客是企业产品销售的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衣食父母”。谁赢得顾客,谁就赢得市场,谁的企业就能够有所发展。

比尔·盖茨认为,微软的产品营销应该建立在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的基础上。要想不失去顾客,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满意。

企业成功之道,其实并不很复杂,只要学习比尔·盖茨经商的成功之道,热爱自己的顾客并想方设法推销自己的产品,那么,企业就会有所发展。

心得:

·任何挥动东西,都是微软的猎物。

·微软一直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