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智谋通鉴
12513900000026

第26章 如何提高智谋水平(7)

二是站在对方的思维立场,反观以求。这种思维技巧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维互换,设身处地地推想对方可能采取的最佳行动。其实质就是对敌人的作战思维进行分析,使己方能够及时地预测到敌方的意图,从而因敌设谋,克敌制胜。“兵者,诡道也。”作战行动中,敌对双方都在千方百计地算计对手,以求战胜对手。我因敌设谋,敌亦欲识我之计;我想发挥优长,敌也力避其短;我想巧用地形,敌也想抢占先机,这就是对抗的本质。所以高明的智谋者,总能在掌握客观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换位思考法,揣度出敌人的真实企图,使己方时时处于主动地位。苏联著名元帅朱可夫就是善于利用这种思维技巧的指挥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突击部队推进到离柏林很近的奥得河时,与后续部队脱节,人员和物资供应不上。朱可夫对他的坦克集团军司令卡图科夫说,假设你是柏林的战役司令官,你有23个师的兵力,其中有7个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在我兵临城下,而后续部队在150公里以外这种形势下,你会怎么办?卡图科夫经过仔细思考后回答说:“那我就用坦克部队从北面攻打,切断你的进攻。”卡图科夫认识到这一点后,采取了弥补措施。朱可夫就是用这种“反观以求”的方法,准确判断出了德军的行动,提醒了卡图科夫,从而弥补了这次进攻作战的一大漏洞,使柏林战役得以顺利进行。

三是进行视角转换,多方位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技巧的实质是要求思维主体善于从多种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问题,观察同一现象,思考同一对象,目的是更准确、更全面的认识问题,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智谋运用中,经常会用到这种思维技巧。前面所说的“反观以求”,实质上也是一种视角转换,只不过其针对性更强,同时视角转换的含义也更丰富。楚汉时期的张良就是一个善于运用这一思维技巧的智谋家。公元前204年,楚汉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双方都有一点精疲力竭,项羽略强一些,想趁机击败汉军,便举兵进攻刘邦驻守的荥阳。刘邦有点恐惧不安。正当进退为难之时,手下谋士郦食其向刘邦献了一条计谋,他让刘邦仿效汤武立桀纣后裔为王的办法,立即分封原被秦所灭的六国的后裔为王,说这样天下人就仰慕刘邦,称臣于汉,项羽也就不攻而自垮了。刘邦情急之下,竟采纳了郦的计策,并让人刻制了六国印章,准备分封。张良闻后大为吃惊,忙问:“谁为陛下划此计者?陛下事去矣。”并随手拿过刘邦吃饭用的筷子,从多个视角比划分析形势,一连说出了“八不可”,断定不能分封六图。刘邦听后顿时醒悟,立即下令销毁已经制作的印章,不准再议复立六国之事。张良高超的智谋思维技巧不仅避免了刘邦的失误,而且对以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汉王朝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培养直觉和灵感

直觉指直接的觉察、理解和认识,也可以理解为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它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方式。从古至今,许多科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试图揭开直觉的奥秘,所得出的结论五花八门,有的认为是“神赐”,有的认为是“天生的”,有的认为无法解释。现代哲学认为,直觉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同一切精神现象或意识形态一样,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从表面上看,超常思维过程没有一般思维的所谓“间接性”,但实际上,直觉思维正体现着由于“概括化”、“简略化”的作用,是高度集中地“同化”或“知识迁移”的结果。直觉在思维领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人们通过它,常能有意无意地调动自身全部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察觉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在很短时间内抓住问题的实质。正因为其重要,人们才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加快自己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情况的分析、判断和反应速度,以培养自己的直觉。

灵感指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即不用平常的感觉器官而能使精神互相交通,在心理学上又称为“远隔知觉”。灵感主要是用来解释这样一种现象:人们有时对一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却总也找不出解决的办法,然而,在偶然的时机,由于受到某种事物的启发(这种事物甚至可以与思考对象毫不相干),突然顿悟,茅塞顿开,而使问题得到创造性的解决。灵感在军事领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军事家往往能想出奇谋妙计,在很多情况下得益于灵感的发生。军事历史上,田单妙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朱可夫巧用探照灯震慑德军、埃军巧用高压水龙头“冲破”巴列夫防线,都是灵感发生的结果。其实,灵感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它只属于长期坚持艰苦劳动并善于思考的人。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经形象地说: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因此,有志于培养灵感的人,只有平时养成勤思考、善用脑的习惯,在危急关头,灵感之光也能放射出来。

提高智谋水平,如果把眼光练到了他们这样的水平,你何愁什么人、什么事物看不透?所以说,提高智谋水平,需要练什么?就是要练识、练心、练胆、练眼。当然,仅仅是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在其他方面加以注意。

一是掌握辩证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反映了物质世界最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它教导人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据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要提高智谋能力就必须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这是因为,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是诸多方法中最为科学、最为合理的一种。首先它主张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智谋的生成,无不依赖于对事物内部及与其相互影响的诸事物的关系的切实把握上。也就是说,只有把握事物的内部发展规律,把握事物相互联系的诸矛盾,才能产生正确的计谋与策略。其次,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矛盾着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它们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相联结、依存,同时又互相排斥、斗争,又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渗透、转化。正是由于对立面的既统一又斗争引起了对立面的转化,事物才发生质的变化和飞跃,矛盾的统一体才发生分解和破裂。而智谋的生成,正是建立在对这一规律活用基础之上的,只有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认识事物,并确定指导原则和方法,才能产生高超的计谋与良策。因而,要提高智谋能力就必须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