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外名家性格教育格言与故事
12510900000015

第15章 性格教育故事(5)

宁死不辱

南宋末年,蒙古族的元军把南宋京城临安团团包围,谢太后率领年幼的皇帝和一批昏官投降了元军。当时任司农寺丞的陆秀夫和将军张世杰,在元军还没有进城前就护卫着皇家的子孙赵罡、赵昺到了福建的一个叫飒洲的海岛上,组织了小朝廷,立8岁的赵昺为皇帝,陆秀夫任左丞相,张世杰任枢密副使(最高军事指挥官)。一时,全国不愿做亡国奴的忠臣志士纷纷奔向新立的南宋王朝,抗击元军,收复失地。

陆秀夫和张世杰认为朝廷建在飒洲,有许多不便,难以施展,又护卫着新皇帝赵昺到广东新会的厓山。

当元军攻下新会,逼近厓山,封锁海口,切断宋军的水、粮供应时,宋军只能以海水解渴,军士上吐下泻,纷纷病倒。

公元1279年2月,元军攻下宋朝的最后根据地厓山,陆秀夫带着幼帝赵昺,张世杰带着宋端宗的母亲分坐两条民船撤离。元军的船队紧追陆秀夫的民船不放。眼看将被元军追上,陆秀夫心想:决不能让堂堂宋朝皇帝被俘受辱,于是含着眼泪,背起幼帝跳进茫茫大海。张世杰虽然摆脱了元军的追击,不料遭遇飓风,与宋端宗的母亲一起葬身大海。至此,南宋王朝彻底灭亡。

顽强的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是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高度残疾者。

在海伦·凯勒很小的时候,人们就开始为她的将来担忧,由于她身体上的严重缺陷使她很难接受教育。而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好心的安妮老师了解了海伦的状况之后,决定帮助小海伦学习,无论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安妮老师发现海伦·凯勒的发音器官并没有完全关闭,于是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海伦·凯勒练习。

终于,经过海伦·凯勒顽强不屈地努力,她逐渐学会了说话及阅读。但是,安妮并不满足于此,她进一步教导海伦·凯勒,想要使她成为一位杰出的演说家及教育家。最后,海伦·凯勒也没有辜负安妮老师的期望,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说家。

后来,海伦·凯勒得知安妮老师去世的消息后,她再也没有办法安下心来工作了,她觉得她失去了事业当中最大的支柱。

消沉了一年之后,海伦·凯勒突然醒悟:世界上像她这种不幸的人有很多,而安妮老师教授她这些知识和才能,正是希望她能很好地为这些人服务,而她这种自暴自弃的行为又怎么能对得起安妮老师呢?

于是,海伦·凯勒又重新振作了起来,并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残障事业。

真正的男子汉

一个父亲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拳击学校学习拳击,因为他想让儿子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男子汉。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很想念自己的儿子,就到拳击学校来看儿子。然而当他走进学校的拳击场时,他看到的一幕把他吓坏了。他看见拳击师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儿子打倒在地,而儿子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再站起来。他看着鼻青脸肿的儿子,心里难过极了。

他对拳击师说:“我送儿子来这里是想让他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人,但是没有想到,在这里,他还是一次又一次被人打倒。我对他非常失望,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跟我回家种地呢!”

拳击师听完父亲的话,对他说:“您错了,您根本没有看到您儿子倒下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打倒别人不难,难的是被别人打倒之后还能坚强地站起来,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痛苦积聚力量

有一个女孩,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然而,她不幸患上了骨癌。为了保住性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后来,癌细胞扩散,她先后又失去了乳房和子宫。

一而再,再而三的厄运降临到她的头上,她哭泣过、悲伤过,但却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梦想,她一直告诫自己:“轻言放弃,就是失败,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最后,她不但没有被病魔打倒,相反,她以顽强的斗志和无比的勇气,排除万难,终于为自己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其中包括获得了1988年冬季奥运会的冠军,还在美国历届滑雪锦标赛中共赢得29枚金牌。后来,她还成为攀登险峰的高手。她就是美国运动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著名滑雪运动员——戴安娜·高登。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的是,想当音乐家的孩子,忽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突然眼睛瞎了。他俩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残忍。

这时,有位老人恰巧经过,听到了孩子们的埋怨。他走上前,先对耳聋的孩子比画着说:“你的耳朵坏了,但眼睛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坏了,但耳朵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顿时豁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慢慢地觉得耳聋反而有利,因为,他能够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改学弹琴的孩子,渐渐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更好,因为,他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

果然,耳聋的孩子,终于成了美术家;眼瞎的孩子,也终于成了音乐家。一次,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感慨,拉住老人的手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你们自己。事实说明,当命运断绝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会留下另一条道路。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埋怨命运,而要依靠自己!”

一个男孩的座右铭

一个男孩生性怯懦,屡遭同伴们的嘲弄和耻笑。男孩为此苦恼不已,做梦都想成为一个勇敢且受人尊重的人。

后来男孩应征入伍了,他原以为换个新的环境会给他的境遇带来改观,但由于秉性使然,不久,男孩便再次沦为大家嬉闹、戏谑的对象。男孩对此非常苦恼。

一天,教官对新兵们进行投掷训练,他突然把一枚手榴弹向着新兵旁边掷过去,新兵们个个大惊失色,连滚带爬地纷纷溃散。教官的脸色顿时有些阴暗,他愤愤地说:“这只是一枚不会爆炸的手榴弹,我这样做是想检测一下你们的心理素质,看看你们在突发事件前,能否保持镇定和勇敢——要知道,对一名军人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恰巧,那天男孩因病未能出练。第二天,当他出现在操场上时,教官暗示新兵们不要声张,便故伎重施,将手榴弹像昨天那样再次投掷。大家掩面窃笑,期待一场闹剧的上演。

同他们一样,男孩并不知道手榴弹不会爆炸。然而,在那一瞬,他却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瘦弱的身体把手榴弹压在自己身下,并伴以紧迫而短促的一声大吼:“快!快闪开!”

大家惊诧了!个个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男孩竟企图用牺牲自己为代价,来换取战友们的生命。男孩在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无私与无畏、果断与勇敢征服了大家。

过了好久,男孩才明白过来,缓缓地从地上爬起来,羞臊地低下了头,等待同伴们的奚落。然而,这次没有,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无上崇敬和感激,化作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男孩哭了。这是他平生头一次为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而流泪。

从此以后,男孩一点一点地从卑怯中走了出来,屡立军功,赢得了大家的无限崇敬。

想及年少的际遇与今日的辉煌,已是军官的男孩总是感慨万分地说:“忘掉自己,你就会变得勇敢;关怀别人,你才能赢得尊重!”

这句话成了男孩矢志不渝的座右铭。

勇气的力量

在一次测量自信心的试验中:专家让10名志愿者走过一间黑暗的房子。房子里没有一点灯光,伸手不见五指。试验的结果是:10个志愿者都成功地走了过去。

试验完毕后,专家才打开灯。屋里的情况把那些志愿者吓坏了:

房子的地面是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鳄鱼,刚才他们就是从水池上的一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志愿者看清楚屋子的情况以后,专家又问:“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

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只有3个人站了出来:第一个人用很慢的速度走了过去;第二个人走到一半时,居然趴在小桥上颤颤巍巍地爬了过去;第三个人仅仅走了几步就再也不敢向前走了。

试验完毕,专家又在水池上装了一张安全网后,又问剩下的7个人:

“现在,还有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

又是一阵沉默,这次有5个人站了出来,他们愿意从小木桥上走过去。专家看看他们,又笑了笑,对剩下的两个人说:

“你们已经看到有安全网了,为什么还不愿意走过去呢?”

“这张网安全吗?牢固吗?你能确保我们走过去没有危险吗?”两个人异口同声地问道。

勇于冒险

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只露出娇嫩的身躯。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么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上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

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说:“谢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的危险,只是为将来的更安全而做出的准备。”

寄居蟹仔细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难的地方,而没有想过如何使自己成长地更强壮,整天只活在别人的庇护之下,难怪永远都没有更好的发展。

勇敢的气

半夜里,一个小女孩要上厕所,她独自一个人爬起来下床去,走到卧室门口,开门看了看,又折回来,门厅里太黑,她害怕了。

母亲说:“宝贝,别害怕,鼓起勇气。”

“勇气是什么?”她跑到母亲的床前,问母亲。

“就是勇敢的气。”母亲回答。

“妈妈,你有勇气吗?”

“我当然有了。”

女儿伸出她的小手,说道:“妈妈,那你把你的勇敢的气给我吹点吧。”

母亲对着她冰凉的小手心儿吹了两口气,她紧张兮兮地忙攥紧拳头,生怕“勇敢的气”跑掉了。然后,女儿就那么攥着拳头,大踏步地、无所畏惧地走出了卧房,上厕所去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的不是别的,是自己内心凭空生出来的恐惧。我们要战胜的也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勇敢地活下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遭受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每当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有一个年轻人,在第一次做生意时就遭受了惨重的失败,赔光了全部的积蓄。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觉得老天对他太不公平了,于是他想到了死。他找了一根绳子来到树林里,想找一棵树上吊。

他来到一棵高大而又结实的树下,把绳子牢牢地绑在树上,正在这时,一根树枝说话了:“年轻人,请不要在我身上吊死吧,有一对小鸟正在我枝头上筑巢呢!这让我很快乐。如果我折断了,鸟巢就保不住了。请你理解我,也可怜可怜这对小鸟吧!”

年轻人听了,动了怜悯之心,于是他把绳子绑到了另外一根树枝上。可是没等他绑好,这根树枝也说话了:“年轻人,发发慈悲,放过我吧!你没看到我又生出新的嫩芽吗,没多久他们就会长成更加茁壮的枝条了,到那时候我们这棵树就会更加茂盛了,成群的蜜蜂也会飞到这里嬉戏、采蜜,那将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

年轻人听了,只好又将绳子往第三根树枝上绑。可是这根树枝也开口了:“年轻人,放过我吧!我可以给路人带去一丝凉意,或者为他们挡风遮雨,这让我充分享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如果我折断了,就再也不能享受这种快乐了。”

这时,年轻人愣住了。他扪心自问道:“难道我连这些树枝都比不过吗?他们尚且知道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而我连这一点点打击都承受不起吗?不行,我不能就这样白白浪费掉自己的生命,我要让自己活的更有价值。”想到这里,他突然觉得轻松多了,先前的那些痛苦也不知什么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从此,他以这三根树枝为榜样,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并且他也从中获得了快乐。

怀疑神学的天文学家

哥白尼(1473~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他撰写的天文学巨著《天体运行论》,首次提出了“日心说”。

波兰的托伦城位于景色美丽的维斯杜拉河畔,北临波罗的海。当时,它已经成为波兰一个繁华的贸易中心和进出口的重要港口。哥白尼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城市,他的父亲是个商人,精于经商之道,并且是托伦城的议员。哥白尼的母亲是当地一个富商的女儿。在这个家里,哥白尼是4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由于他天资聪颖,特别受到父母的钟爱。

哥白尼生活的时代,科学很落后。在他的国家波兰,绝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相信“天主”可以主宰宇宙。所以,人们都非常注意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变化。要是夜晚天空出现流星、发生月食,白天发生日食,占星术家和教士们就会编造出许多谎言来吓唬人,乘机骗取钱物。

转眼,哥白尼10岁了。这一年,他的家乡托伦城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染上这种病的人极少能活下来。当时全城的人整天都忙着往郊外拉运尸体。

说来也巧,月食就在这时发生了。占星术家和教士们就四处散布说:“这是邪教徒们造的孽,他们惹恼了天主,天主就降下灾祸来惩罚人类。让我们来祈求天主息怒,宽恕人类的罪孽吧!”

哥白尼的父亲身体本来很强壮,不知怎么也染上了病。母亲赶紧去请教士。

只见教士在圣像前跪下,左手贴在胸口,右手不住地画十字,嘴里念叨着:“求天主保佑,赦免这个可怜的罪人吧!”

教士耐性十足地忙活了半天,可是父亲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还加重了。

教士见他的招数不灵了,便哭丧着脸对哥白尼的母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