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走出教学的误区
12505900000035

第35章 社会适应因素的教育指导(9)

(1)思想观念的不适应

认为取得大学文凭,能找到工作已经不错了,看到社会上“男强女弱”的现状,平素在校的激情和锐气已逐渐挫平,不想去面对现实,奋发努力,降低对未来的要求,从而导致不思进取,甚至会出现被市场大潮淘汰的可悲结局。

(2)知识储备的不适应

每当遭遇专业不对口、知识层次偏低的现实时,往往缺乏重新学习、创造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意识不到学习是立身之本,发展之源。随着家庭的建立,年龄的增长,便会放弃对学业和事业的追求,难以建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3)社会竟争的不适应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和新的工作流程、工作目标要求,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怀疑自己的潜能和水平,对自己能否适应新岗位缺乏信心,对自己的未来定位大打折扣,在男性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的性别模式里,难以改变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女性地位和形象。因此,女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把握机遇,关键看掌握、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还要看其是否具备挑战自我、抗争现实的勇气和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和意志品质。

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职业教育阶段,是进入社会、走上职业岗位前重要的专业学习阶段,是职业生涯的准备期。女大学生要适应社会,从事一定的职业,得到真正的自由发展,获得事业的成功,实现自身价值,使之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女大学生自身必须增强适应社会的紧迫感和自觉意识,因此,增强社会适应性不仅是女大学生的必修课,而且是女大学生最紧迫的课题,而高等院校则有更大的责任。

要帮助女大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完善和提高自己,为适应社会而较好的规划、设计职业生涯,指导她们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订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明确一生的方向,并致力于目标的实现,要强化她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的适应时代需求的业务精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知识型、创造型的新女性。

因此,要培养她们在校期间勤于学习,敏于求知的精神,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处理好学习与交友,学习与生活,学习与恋爱等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增强女大学生社会适应性

女大学生希望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注重用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衡量自己,更注重用社会标准和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为此,高校教育要为女大学生开辟广泛的教育途径。

(1)开设新课程,拓宽新眼界

知识经济和市场竞争对女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是全方位的,高校应针对女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在专业课和必修课之外,以女性课程体系为教育主渠道,尤其应将社会性别为核心理论的女性学内容引入高校课堂,通过课堂学习,使女大学生知晓女性性别优势,懂得独立的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目前,普通高校的女性学课程尚处于构建之中,难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即使公共课也多涉及女性方面的外围课程,诸如女性形象、女性心理、女子社交礼仪、女子形体学等,核心课程和基础性课程的开设为数甚少,应通过开设中外妇女运动史、性别与发展、女性社会学、女性未来等课程,使各专业女生具备社会性别视角,学会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研究和解决社会现象及问题,把男女平等的理念贯穿于各个具体的领域中。

(2)拓展新思维,树立新形象

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女大学生加深对性别角色、性别意识的理解和把握,那么发挥性别优势,培养女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高校对女大学生进行个性修养和品德修养教育的必修课。

为使女大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不断挖掘潜能、打造新形象,树立新目标,为寻求和把握将来的机遇做好思想准备、素质准备和能力准备,高校应利用第二课堂,广泛开展“女大学生修养”、“女性成才”的主题研讨会、报告会、演讲会、辩论赛,“女大学生才艺展示”、“女大学生形象”大赛等,用这些主题鲜明活泼、学生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自我教育形式,引导女大学生正确评判优秀女性形象和女大学生成材的标准;实现女性人生价值的必备条件以及男女平等、未来社会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期待,以激发他们破除束缚思想的旧理念,坚定成才的信心和志向。

(3)开辟新空间,走进新课堂

实践长才干,社会即课堂。组织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走上社会前的“热身”,提前体验社会角色,会给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先机。女大学生期待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志向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增强,以女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鼓励、策划并指导她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让她们展示自己,发现自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积极探索和建立女大学生服务社会、增长才干、创新创业的管理体制,积极组织女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调研、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她们在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作贡献。

开展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社会实践活动应当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走进机关、事业单位,与工作、事业有成就的“女能人”一起座谈、讨论女性自强不息的经验;走进企业、经济部门,与女厂长、女经理一起探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女性如何成长、有所建树的路径;走进教育、文化等部门,与女教育家、女作家、女艺术家一起探讨成长经历、成功经验;组成女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与共青团、妇联一起携手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增强女大学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参与意识。

把变革中的社会作为真正的学习演练课堂,甚至把即将面临的现实问题,如学业与成家立业、恋爱与婚姻等两难选择或多难选择,直接摆到女大学生面前,引导她们进行价值辨析和甄别,帮助她们开阔眼界,使她们直面就业等压力带来的挑战,以积极进取的作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女大学生定会通过社会实践的参与和受益而培养和塑造自己的最强才能、最大兴趣、最优性格、最佳形象,并进一步完善自己,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4)建立新网站,探讨新形象

高校应发挥主流媒体在塑造女性角色模式方面的导向作用。应高度重视网络、报刊、广播、橱窗等媒体在推进女大学生成材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应把网络作为关切女大学生成材的重要领域和阵地,建立女性网站,设立理论专栏,组织高质量的女大学生论坛,把工作重点放在男女平等,和谐发展,女大学生成才等的研究基础上,集中大学生的智慧,开展女性认知社会,认知自我的讨论,并适时介绍国内外女性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信息,努力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全面发展、生动发展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引导力量

高校要适应新形势,转变观念,把引导女大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更好的适应社会放在突出的位置,就需要队伍的保证和师资的支撑,因此,拓宽女大学生教育途径的一个重要的选择就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引导力量。

高校应建设一支有一定数量的高素质的专兼职从事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大力拓展女性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促进女性学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女性学研究中心,从学理层面和实践之中更多地深入探索女性学科的跨历史,跨文化的特点,给女大学生获取知识,立志成材、服务社会,以全面的直接的指导和帮助。

目前,国内高校中专门从事女性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少而甚少,女性研究者大多局限在女教师中,少有男性教师参与,加之高校的党政主要领导大多为男性,女大学生的专门教育和重视程度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到学术研究都难以形成氛围,收到成效。这种现状远远满足不了在校女大学生适应社会的教育和培养的基本需求。

建议在一些没有专门教师从事女性学研究的不具备开设女性学主干课程的学校,可以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组织一些专兼职教师从事专题讲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尝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等的专题内容讲授,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师亦可就女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等专题内容作深入研究、探索,还可借助社会力量,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聘请兼职师资,有条件的学校更应组织具有超前性、针对性的研究,并努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总之,我们的教育者要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扩展,教育手段、方法和途径的创新等方面对女大学生的成长进行针对性的培育,而所有这些都能真正适应女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加上女大学生们在实践中的不懈追求,我们一定能培养出足够数量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推动社会前进的优秀女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