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永远的课堂
12503100000022

第22章 学生热爱学习教育故事推荐(14)

1873年,年逾古稀的雨果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这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部巨著。写作这部作品历时11年,在这期间雨果连遭不幸,连续经历了丧女、丧子、丧妻之痛。即使是受到这样沉重的打击,雨果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直到晚年仍埋头创作。

1885年,一代文豪雨果在巴黎逝世,噩耗一传出,法兰西共和国举国哀悼。法国人民为自己的作家举行了国葬,这是法国惟一一次将这个殊荣给予一位文学家,这也是对雨果最好的评价。

68.安徒生潜心写童话

汉斯·安徒生,19世纪丹麦著名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举世无双的童话大师,被誉为“童话大王”。

安徒生出生在丹麦菲英岛的一个叫欧登塞的城市。他的父亲是个穷鞋匠,母亲比父亲大好多岁,曾经做过洗衣妇。

由于家境贫困,安徒生从小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但他的家人很疼爱他。祖母给他讲故事;父亲讲《天方夜谭》这样的神话给他听,还给他做玩具。物质生活上虽然匮乏,但安徒生的童年却是自由的。

安徒生的父亲曾投身军旅,但不幸身染重病,回到家中,安徒生11岁时父亲病故,他只好独自去谋生。他做过裁缝店的学徒,受尽了侮辱和虐待,小小年纪尝到了人世间的艰辛。后来他进入学校学过短暂的一段时间,因受同学歧视,没有多久就回家了。

1819年,刚刚成年的安徒生独自一人跑到首都哥本哈根,梦想成为皇家剧院的一名演员。

安徒生遭遇了很多人的白眼和冷遇,但他也遇上了好心的意大利歌唱家西博尼教授。西博尼收留他在自己创办的音乐学校学习。安徒生抓住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勤奋学习,后来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了学校。

安徒生努力地进行文学创作,他创作出的剧本受人赏识,被推荐获得奖学金,他得以进入斯拉格尔塞的拉丁语学校学习。

在拉丁语学校,安徒生一学就是五年,他十分用功,功课也很好。就在毕业之前,由于不堪忍受校长的苛刻要求,他中途退学,重又回到哥本哈根。

在哥本哈根,安徒生租了一个小阁楼潜心学习,同时也继续文学创作。在拉丁语学校的学习生活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期间他写了不少诗歌,得到了人们的赞赏。

1828年,安徒生考上哥本哈根大学。在大学里,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发挥。他连续写出《阿马格岛漫游记》和喜剧《尼古拉塔上之恋》,获得文坛好评,安徒生终于成为公认的名作家了。

因为恋爱失败,安徒生出国旅行了一段时间,回国后完成了长篇小说《即兴诗人》,被译成好几国文字,安徒生获得了巨大的声誉。

安徒生在创作了《即兴诗人》之后,开始转向了童话创作。起先有人责难说:“写得出《即兴诗人》这样杰出作品的人,为什么要写哄骗小孩的童话呢?”其实创作童话完全出于安徒生的爱好和责任心。

安徒生常常想起自己不幸的童年,决心为孩子们、特别是为穷苦的孩子们写些童话,以此来教育、培养他们,使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情操。

安徒生为孩子们创作近40年,直到去世之前,共发表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为世界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安徒生比较著名的作品有《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美人鱼》、《皇帝的新装》等。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性声誉,使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童话大师。

安徒生终生未婚,他平日的生活非常孤独,他的后半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中度过的。他在旅行中结识了许多著名作家,如大仲马、巴尔扎克、雨果、狄更斯等。

安徒生晚年身患肝癌。1875年,他以70岁高龄逝世。当时,上至丹麦国王、各国大使、公使和公主,下至乞丐,举国上下都深表哀悼,为他举行了国葬。

安徒生的童话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传遍五洲四海。丹麦人民为了表彰他在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在首都哥本哈根他的出生地欧登塞建立了安徒生童话公园。

安徒生童话写作的灵感来自于幼年时代的回忆,从长辈处听来的民间故事与传说以及旅游世界各地的见闻。因此,他经常以祖国丹麦的城镇为背景,或以遥远的东方如中国或圣经中的伊甸园为背景发挥故事。读者走进安徒生世界,不仅可以一览19世纪丰饶的人文景观,还可见识到百年前纯朴旖旎的欧陆风光及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同时,安徒生童话也有令人心动的幽默和鲜明的讽刺。他的童话揭示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广泛描写了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对上层统治阶级进行了无情的鞭挞。篇篇故事,都是藏诸本族他乡的人间缩影,不到终篇,无法预知剧情与人事的发展,因此,它可以跨越文化藩篱、超越年龄限制,堪称一部老少皆宜的“不朽传家经典”,值得每一个人细细品味。

《豌豆上的公主》:从前有一位王子,想找一位真正的公主结婚,但他走遍全世界都没有找到,只好沮丧地回到家里。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有人敲打城门,老国王打开城门一看,是一个被淋得像落汤鸡似的女子,她自称是真正的公主。

老皇后走进卧室给这位公主铺床,暗中在床榻上放了1粒豌豆,然后铺了20床垫子和20床鸭绒被,让公主睡在上面。第二天早晨,大家来问公主睡得怎样,她说她几乎整夜没有合眼,感到自己睡在一块很硬的东西上面把全身弄得发青发紫。

大家认为,除了真正的公主外,任何人不会有这么娇嫩的肌肤。于是,王子选她做了妻子。而那粒豌豆,则被送进了博物馆让人参观。

《皇帝的新装》:很久以前有一位酷爱漂亮衣服的皇帝。一天,两个骗子来到了皇宫,他们声称自己可以织成世界上最美的衣服,而且这种衣服的特点是那些不称职或是愚蠢的人都看不见。皇帝很高兴,给他们最好的金丝,并且让朝中的大臣参与监工。虽然这些大臣们个个看不见衣服,但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他们便假装看得见,于是最后竟然连皇帝也假装看见了。皇帝穿着这件莫须有的“衣服”参加游行大典,真相让一个孩子揭穿,受到了全国的嘲笑。

《丑小鸭》:夏天,鸭妈妈在她的巢里孵蛋,最后孵出来的那只竟然是最丑的小鸭,因为他长得太丑了,所以无论在鸭群里还是在鸡群里都受到排斥,最后连鸭妈妈也开始讨厌他了,于是他只好到处流浪。在流浪途中,丑小鸭见过野鸭和大雁,也遇到过很多危险,甚至在冬天还被冻得和冰块结在一起。但是到了春天,这只丑小鸭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原来他本身就是一只天鹅。

《海的女儿》:美人鱼是海王的公主,她的皮肤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眼睛像海水般蔚蓝,从深深的海底宫殿升到水面上来,欣赏外界广阔的天地。她渴望获得纯真的爱情和人类才有的灵魂,因为美人鱼这些海里的生物原是没有灵魂的,他们寿命终结,便将化为波涛的泡沫,消失在海面上。于是,她不惜一切,以自己的金嗓子为代价向女巫求助,换取了“人”的形体,来到她所爱的王子身边,可是,她不能发声,没法向王子示爱,互相不能沟通,美人鱼终于没有得到王子的心,也无法得到“人”的灵魂。最后,王子结婚了,美人鱼走向死亡,化为波涛的泡沫,飘浮着,飘浮着。

69.果戈理坚持为人民写作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俄罗斯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被誉为俄罗斯散文之父。

果戈理于1809年3月20日出生在乌克兰波尔塔瓦省密尔格拉得县索罗钦采镇。果戈理的父亲是个不太富裕的地主,他热爱文学和戏剧,写过一些诗和剧本。受父亲的影响,果戈理自幼爱好戏剧、诗歌和传说,在学校里他是文艺方面的活跃分子。他是学生自办小图书馆的管理员、手抄杂志《文学慧星》的编辑、业余剧团的骨干。

1825年,父亲去世了,这是果戈理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失去父亲的痛苦使他一下子成熟起来。他已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在探索自己未来的青年,是一个已经准备去挑选前程的人。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是取得成功名垂青史?还是泯灭于尘土之中?

1828年,果戈理来到彼得堡。他一面渴望见到自己所崇拜的普希金,一面开始尝试着文学创作。1831年是果戈理一生中很有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认识了普希金,同时他的第一部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出版了。这部书描绘出一幅幅乌克兰劳动人民欢乐的生活画面,得到了普希金的高度评价,年轻的果戈理从此一举成名,跻身于俄罗斯著名作家的行列。

1935年,果戈理先后出版了《密尔格拉得》和《小品集》,内容或歌颂民族解放斗争,或鞭挞封建农奴制度,或刻画农村地主的庸俗,或描写“小人物”的悲剧,标志着果戈理向批判现实主义方向的转变。果戈理并不满足于此,第二年写出喜剧《钦差大臣》,以惊人的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外省官吏集团的丑恶面目,深刻揭露了19世纪30~40年代俄国政治的腐败,是整个俄国社会生活的缩影。

《钦差大臣》获得了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民主进步力量的极高评价,但也引起了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果戈理被迫离开俄罗斯避居国外。

1836年6月,果戈理开始了异国的漂泊生涯。他漫游欧洲,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1937年,他在巴黎得到普希金逝世的消息,悲痛万分,同时也深刻感到应当沿着诗人没有走完的道路走下去。于是,他克制哀伤,重新拿起笔来继续写作《死魂灵》。

果戈理身在异国漂泊,但心系俄罗斯,他不顾《钦差大臣》的教训,仍然在写俄罗斯,并为俄罗斯而写。在罗马,他完成了那部震撼整个俄罗斯的《死魂灵》。这部小说用辛辣的讽刺笔调无情地揭露和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是果戈理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与《钦差大臣》一样,《死魂灵》受到反动势力的围攻,同时,别林斯基等进步人士挺身而出捍卫这部伟大的作品,称它是“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

《死魂灵》出版后,果戈理再次出国,他思想抑郁,乡愁和疾病陪伴着他在异国的生活。由于长期地脱离俄国社会,又受到宗教主义的影响,原本就不主张推翻社会制度的果戈理思想上来了一个大倒退。果戈理的意识进入了与信仰和上帝发生积极联系的地带。1847年,他发表了《与友人书信节选》,俨然以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辩护人身份,完全否定了自己那些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宣扬从道德、宗教入手来改善社会。

《与友人书信节选》遭到俄国进步人士的强烈批评。为此,别林斯基和果戈理展开了一场激辩,果戈理深受震动,决定返回祖国,重新接触社会。

1852年2月11日,果戈理将《死魂灵》第二部手稿投入炉中,看着它们直到全部变为灰烬。十天后,果戈理在极端痛苦中离开了人世。

《死魂灵》讲的是并非贵族出身的乞乞科夫,牢记没有给他留下任何遗产的亡父的“谆谆教导”,想方设法去捞得更多的金钱。他来到一个偏远的省城,先以优雅的姿态和频频的拜访,获得权贵和社交界的普遍赞扬。在旁人尊敬的目光里,他开始寻觅自己的猎物——本地地主家里农奴的死亡人数。接着,他先后结识了五个农奴主,开始自己的交易。先是乡绅玛尼洛夫,他一口答应送给他死去的农奴的户口——死魂灵。

乞乞科夫高兴地从玛尼洛夫家出来却迷了路。雨夜里撞入女地主柯罗博奇卡家,连骗带哄加威吓,以15个卢布买到了18个死魂灵。

在拜访地主梭巴凯维奇的途中,乞乞科夫碰到另一个地主诺兹德廖夫——一个貌似豪爽,实则无赖的家伙。他答应赠送给乞乞科夫死魂灵,但要乞乞科夫必须买下他那些价格很高的马和狗。两个家伙纠缠不清,最后乞乞科夫仓皇逃走。

乞乞科夫来到梭巴凯维奇的庄园,梭巴凯维奇知道乞乞科夫想购买死奴后,精明地开出100个卢布一个死魂灵的价格。最后,乞乞科夫使尽浑身解数,以两个半卢布一个的价格成交。

随后,乞乞科夫慕名来到拥有上千农奴的地主普柳什金家。极度吝啬的老地主得知死人也能卖钱后,喜出望外!生意做成后,居然破天荒般拿出发霉的饼子招待客人。

购得大批死魂灵的乞乞科夫返回省城,一想到马上可以赚到20万卢布,得意之极。更高兴的是,因为他购买死魂灵的事越传越玄,那些权贵们还尊他为百万富翁,为他举行庆功宴。

但是,就在省长家的舞会上,醉酒的诺兹德廖夫揭露了他的阴谋。于是,真相大白在一片逐客声中,他赶紧坐车溜之大吉。

俄国小说《死魂灵》,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最好的长篇小说之一。它以喜剧现实主义和讽刺开始,通过荒诞进入预言。像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一样,其用意在于拯救俄国社会。一个畸形运转的俄国立刻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在其中最彻底死灭的魂灵是诸如诺兹德廖夫、乞乞科夫等那些极端贪婪自私的人,在他们中间,乞乞科夫是首要人物。他是最典型、最难以归类的一个普通的俄国人。小说第一部详细描述了乞乞科夫之流各种各样卑鄙的欺诈行为,其叙述语气具有奇妙的喜剧和荒诞色彩。

当已经盘算好欺骗康士坦夏格罗的乞乞科夫最后说到,许多人还是比他更不诚实时,他表达了果戈理对俄国社会的控诉。《死魂灵》最好的部分还是和果戈理的道德说教无关,讽刺和荒诞的部分是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