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谈五谷养生
12501500000009

第9章 糯米——温补脾胃的珍品

糯米,又称粘稻、江米、术米、元米。糯米可细分为釉糯米和粳糯米两种,前者外形与籼米相似,后者与粳米相似,均呈蜡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状。糯米不适合做主食,李时珍说:“糯稻,其性粘,可以酿酒,可以为粢,可以蒸糕,可以熬汤,可以炒食。”糯米香糯黏滑,在我国,人们常用于制作年糕、粽子、糍粑及其他粘食。全国各地均有出产,但南方尤多。

糯米营养丰富,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淀粉等成分外,还含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其中,紫红糯米与黑米是糯米中的珍品。紫红糯米味道柔和香甜,富含维生素E、蛋白质和铁。

糯米性温、味甘,可益气止泻,补脾胃、益肺气,主治脾胃虚弱,气虚自汗,便泄,安胎以及解毒疗疮等,还可以抑制腹水型肝癌及腹腔肿瘤生长。《本经逢原》中记载:“糯米,益气补脾肺,且利小便。”《本草纲目》说糯米“主消渴,暖脾胃,止虚寒泻痢,缩小便”。因此经常腹泻的人食用糯米有较好的疗效,由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消化不良,可用糯米酒煮沸加鸡蛋煮熟食用。糯米磨成粉或熬煮成粥,再加上一些其他配料(如蔬菜、鱼肉等)做的风味粥食、糕点,既可增进食欲,又有滋补营养作用,特别适合于身虚体弱之人,尤其是补气、补血之粥类。此外,糯米能固表止汗,缓解气虚所导致的盗汗、妊娠后腰腹坠胀、因劳动损伤后气短乏力等症状。

选购糯米时,无论米粒瘦长或者粒圆,都应选择硬度低、黏性大、膨胀性小、呈瓷白色、米粒完整、无异味的糯米。糯米以放置3~4个月的米为最佳,因为新鲜糯米不易煮烂,也难以吸收调料的香味。

糯米应存放于干燥处,防止其受潮。在米袋内放置几颗大蒜头可以防止因久存而长虫。

养生食疗方

甲鱼糯米粥

糯米100克,甲鱼一只,鸡汤、葱、姜、胡椒粉等调料少许。淘洗干净糯米;将甲鱼去头、盖,去尾和爪尖、去杂肠,洗干净,切小块,再放至沸水中煮一下,刮去黑皮。之后在锅中放入食油烧热,加入甲鱼块,炒3~4分钟后,加入酒、葱、姜末少许略炒,再放入鸡汤、糯米、水,煮成粥,最后放入适量精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此粥最好在每日早晚餐食用,可以治疗脱发,还可滋肝润肾。

糯米红枣粥

糯米100克,大红枣30克,赤砂糖少许。先将糯米和红枣洗干净,一并放入锅中,再往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熬35分钟,直到大红枣熟烂为止。在粥快煮成时,加入赤砂糖,搅拌均匀后即可。此粥可在早晚餐食用,它有治疗脾胃虚寒,胃脘冷痛,呕吐清水,食欲不振,四肢欠暖以及妊娠剧吐,胎动不安等功效。

八宝饭

薏米、白扁豆、莲子肉、核桃肉、龙眼肉各50克,红枣20个,糖青梅25克,白糖100克。薏米、白扁豆、莲子肉温水浸泡后蒸熟,红枣泡发去核,核桃肉炒熟。将薏米、白扁豆、莲子肉、核桃肉、龙眼肉、红枣、糖青梅同放大碗内,放入蒸熟的糯米饭,蒸20分钟后把八宝饭扣在大圆盘中,再用白糖水煎浓汁淋在饭上即可食用。对体弱,消渴,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浮肿,神经衰弱等症有效,健康人食用,可增进营养。

山药珍珠丸子

糯米150克,猪瘦肉50克,山药50克,淀粉、精盐、味精皆适量。把糯米用冷水浸泡一天,捞出后沥干水分。猪肉剁成蓉,山药洗净去皮,蒸熟后捣烂,搀入淀粉、精盐、味精、拌匀。再捏成数个15克重的丸子,外边滚上一层糯米,装在盘里,放在笼中蒸熟。补气养血、健脾固精。

贴心小叮咛

糯米黏性强、性温,多吃易生痰,所以有发热、咳嗽、痰黄稠现象的人,或者有黄疸、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胸闷、腹胀等症状的人不宜多食。糯米食品中含大量碳水化合物和钠,因此对于肥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应尽量少食或不食。

不宜食用冷糯米食品,因为其过硬,不仅影响口感,还不利于消化。糯米在蒸煮前先在净水中浸1~2小时,特别要控制好蒸煮的时间,如果煮过头,糯米会失去其香气原味,时间不够则会过于生硬,无法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