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谈五谷养生
12501500000010

第10章 小米——米中参汤

小米,又名粟米,硬粟、灿粟、谷子、寒粟、黄粟、稞子等,是我国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为禾本科植物粟子的种子,去壳即为小米。小米颗粒很小,黄色或黄白色,是我国北方的主粮之一,我国历来就有“五谷杂粮,谷子为首”的说法,由于小米的适应能力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大旱之年老百姓的“救命粮”。我国北方许多女性生育后,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

小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小米的营养价值与大米相比,约高2~7倍,维生素B1含量高1~4倍,维生素B2含量高约1倍,铁的含量也高1倍。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为上好的滋补佳品。小米熬粥时上面浮起一层细腻的粘稠物,俗称为“米油”。米油的营养极为丰富,滋补力最强,有“米油可代参汤”的说法。

小米,性凉,味甘咸,具有益气安眠、补脾和胃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泻及产后病后体虚者食用。南北朝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就说,“陈粟米,主胃热,消渴,利小便”;元代吴瑞在《日用本草》中说:小米“和中益气,止痢,治消渴,利小便,陈者更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医学研究证明,陈粟米有助于降低血糖,并具有较好的利尿降压作用。经常适量煮粥食用,对治胃燥津伤型糖尿病,症见胃热消渴,口干舌燥,形体消瘦者尤为适宜。常吃小米的人,一般不易患失眠症,小米中色氨酸含量为谷类之首,色氨酸有调节睡眠的作用。小米可以调养产妇虚寒的体质,有利于恢复体力,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小米还有效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

选购小米时,以颜色均匀,呈乳白色、黄色或金黄色,富有光泽,碎米少,无虫,无杂质,手轻捏时,手上不会染上黄色者为佳。购买时可抓把小米闻一下,以有清香味、无其他异味的小米为宜。手捻易成粉状或易碎,碎米多,闻起来有异味的为变质小米。掺假小米,如用姜黄或地板黄等色素染过的小米,在用手轻捏时手上会染上黄色,或把少量小米放入杯中加入少量水,摇晃后静置,若水变黄即可说明该小米染过色。

小米最好储存于低温、干燥、避光处。

养生食疗方

鸡蓉粟米羹

鸡脯肉50克,粟米40克,鸡蛋1个,调料适量。鸡脯肉洗净,切成细丁,再剁成蓉,然后加入黄酒、鸡蛋、精盐、淀粉及适量清水,搅拌成糊。粟米加适量鲜汤,用小火熬煮,边煮边搅拌,起小泡后调入鸡蓉糊,加入精盐、味精搅匀,煮沸后淋上熟猪油,撒上葱花、胡椒粉即成。此羹有健脾益气,补虚填髓,养血滋阴之功效。适用于糖尿病、月经不调、尿路感染、阳痿、早泄等病症。

菠菜粟米粥

花生100克,菠菜250克,粟米15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将粟米淘洗净,与花生仁一同放入锅内,置大火上煮沸后,改小火继续煮至米开花、花生仁熟透时,放入菠菜末,拌匀,继续用小火煮沸,放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此粥有养血止血,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症。

鲢鱼粥

鲢鱼500克,小米100克,丝瓜仁10克。鲢鱼剖肚去内脏及腮,洗净;锅中加适量水,放入小米,待水沸开时,将鲢鱼及丝瓜仁放入锅内再煮,至熟即可。空腹吃鱼喝粥。此粥有通经下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产后乳少等病症。

麦麸南瓜粥

青嫩南瓜250克,麦麸、粟米各50克。把嫩南瓜洗净,切成小方块,放入有水的锅中,煮至6成熟时,加入洗净的粟米,煮沸后,加麦麸,拌匀,粟米熟烂即可。每天两次分食。健脾止渴、滋阴补肾、降血糖。

贴心小叮咛

做小米粥时,不要熬得太稀薄。小米宜与大豆或肉类食物混合食用。这是由于小米的氨基酸中缺乏赖氨酸,而大豆和肉类的氨基酸中富含赖氨酸,可以补充小米的不足,是老人、病人、产妇宜用的滋补品。但小米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不理想,赖氨酸过低而亮氨酸又过高,所以产后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