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艺术史
12496900000038

第38章 舞蹈艺术(3)

新疆库车雀离大寺(即昭怙厘大寺)出土的乐舞舍利盒(骨灰容器),盒盖为尖顶,木盒为圆形,外敷麻布,再涂油漆彩绘,高31.20厘米,直径37.30厘米,以朱红色为主,杂以黄色,光彩四射。盒盖彩绘,由五个圆形图案构成,以波斯联珠纹相连,中间嵌以双鹦鹉衔授带连接。闱绕中心圆为四个活泼可爱的裸体小天使(二身荷翅膀,二身披蝉翼式天衣),三块瓦发式,可按习惯称他们“伎乐童子”。左右两童子均持琵琶,上面的童子在弹箜篌,下面童子在吹筚篥:,外沿以红色镶边绘以黄色葵花形成一圈,十分别致。盒身一周则为一个浩浩荡荡的舞队。这是一幅充满中亚风格的乐舞行列。次序应该是这样:一对男女持杖人,为联珠纹服饰,男右手叉腰,左手持杖,杖上缀流苏,二人面对面走在舞队的前面。下面一组为舞蹈者七人均束长长腰带下坠圆珠。前面六人手牵着手,第一人为男性武士,裹头巾,散披至肩,昂首向左,左脚踏地,抬右脚,他的动作和戴冠长髯吸左腿的第二个男性舞者对称。第三个为女性,戴兽耳魃头,吸右腿面向第四人。第四人为男性,高鼻深目,戴毡帽,抬右腿与第三人互相交流是。第五人为女性也戴兽耳魃头,鹰钩鼻吐舌,双手执巾,吸左腿,与第四、六人相互握巾。第六人为一戴帽老者,吸右腿,向左回顾。第七人为男性独舞,戴兽耳猴面魃头,拖长尾,昂首,弓箭步,左手执棍,虽未与第六人牵手,但也能从布局中看出他和前六人是属于一组,在表演着魃头假面的舞蹈。紧跟在后面的是八人组成的乐队:两童子肩抬大鼓,一着龟兹装的男子双手拿鼓棰正在敲击。依次是弹箜篌,琵琶,吹排箫和演奏鼗鼓与鸡篓鼓连体的组合乐器,(此像原物已漫漶不清,仔细辨认是“摇鼗击鼓左手摇鼗鼓,右手击鸡篓鼓。敦煌112窟就有这种乐器)。第八个乐工吹着长长的铜号角,一小顽童合乐拍手,最后又出现了一个戴狗魃头的舞者,拖长尾,手执杖,甩着长长的腰带似在招呼两个幼童赶快跟上队伍。二十一人组成的舞队,姿态各异,边舞边行进,前后呼应,是那样的红火热烈,引人入胜,千载以下的我们不能不为之惊叹!

这一组乐舞是龟兹人的风俗舞蹈,不戴兽面者的服饰均同生活中的龟兹人。僧人慧琳有这样一段话‘苏摩遮’,西域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域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大面》、《拔头》之类也,或作兽面,或像鬼神,假做种种面具形状,或以泥水沾洒行人,或持顯索搭钩捉人为戏……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禳压驱趁罗刹恶鬼食啖人民之灾也。’”(《一切经音义·大乘理趣六波罗米多经》)近年发现的库车库木吐拉新洞2号洞顶伎乐菩萨的舞姿、韵律和人物的体态,都和上面乐舞有很深的内在联系。

隋唐舞蹈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各民族由纷争而趋向混合的时代,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逐渐交融,虽仍保持其各自的特殊面貌,但由于互相学习,彼此都更加丰富。到随唐时,把长期分立的局面统一,国力强盛,又向周围的各民族吸取了更多的新东西,于是从不同的文化、艺术、风习、爱好中,取其精华,孕育培养,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新风格,表现在艺术的各方面。在舞蹈艺术上,由于丝绸之路的交通,还达波斯、大秦,传来了新的文化艺术,它与我们各民族原有的舞蹈艺术,起了紧密的结合,又加发展,由此奠定了东方舞蹈艺术的风格,当隋唐时代,达到传统文化的高峰。

隋开皇九年把南朝的陈击败,统一了南北,得到宋齐时代的旧乐,于是把北周南陈以前的乐舞,聚在一起,分为雅俗两部,又收集了波斯、中亚诸民族和东亚邻邦的乐舞,总为七部,到隋大业中,又增加为九部,这个九部乐的名称是:一、清乐,二、西凉,三、龟兹,四、天竺,五、康国,六、疏勒,士、安国,人、高丽,九、礼毕。其中清乐和礼毕两部,是南朝的旧乐,其他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的乐舞:除天竺与高丽的乐舞外,其他都是我们当时西部版图的乐舞,到唐初,仍然继承著隋九部乐,乐工舞人,都无变化。到唐太宗时,列人高昌的乐舞,增加一部,自此遂有十部乐。到唐玄宗时,分乐舞为二部,堂下立奏叫做立部伎,堂上坐奏叫做坐部伎。坐部在堂上演舞,丝竹合奏比较贵重;立部在堂下,击鼓吹笙,并作杂戏,为当时所轻;但坐立部都用龟兹乐。

当时奏乐舞蹈的情形,在敦煌千佛洞的唐代壁画中,还可以看到。唐代的十部乐舞中,多半是我国西部的乐舞艺术,如于阒、疏勒、龟兹、高昌,来自新疆天山南北,天竺即今印度,康国今撒马尔干,安国今布哈尔。其中以龟兹的乐舞为首,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说: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龟兹乐舞,吸收了北印与波斯两地的技艺,有高度的发展,因此在隋唐的宫廷和民间,盛极一时。著名的《胡旋舞》、《胡腾舞》:《拓枝舞》等,都是属于这一系的舞蹈,无论在地域和风格上,正是现在新疆舞蹈的历史传统。急管繁弦,舞步迅快,是这舞艺的特色。

五代十国时期的舞蹈

公元907年唐亡之后,中原相继有梁、唐、晋、汉、周五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和以前同名的朝代相区别。十国为吴、吴越、南唐、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和北汉。历时半个世纪。五代乐舞在某些方面继承了唐代的遗制但缩小了规模,精简了机构,新作不多,只能看作是一个过渡时期,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从南唐李昇、李璟陵墓(南京)出土的男女舞俑,即可看出明显的唐代遗风,如一舞伎头梳高髻,身着长裙,敞胸出胯,慢曳长袖。后主李煜为南唐末代皇帝,沉湎声色,当时画家顾闳中为“画院待诏”,李煜命他窥探中书舍人韩熙载夜宴情况,顾目识心记,绘图呈给李煜,《韩熙载夜宴图》中画有韩的家伎王屋山作《六么》舞,极为生动,王屋山小巧玲珑,着蓝色长袍、窄袖,双手背后成半圆形,似舞到结尾处,左足虽未露出,但完全可以感到是在欲踏未踏之间。南唐软舞娟秀雅致,和北方后周粗旷的少数民族舞蹈形成鲜明的对比。山西平顺县七宝塔(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建),原为七层现存五层,其中第二层为伎乐人,均为男性舞蹈,舞人着鞔,穿皮衣,舞姿粗犷有力。五代契丹人胡所绘《卓歇图》,有途中歌舞娱乐的场面,中一男子着窄长袖长袍,长靴,正在跃起的刹那,拧身起舞,富有北方游牧民族舞蹈风格。

前蜀主王建(847~918)和其子后蜀主王衍均好乐舞,王建墓在成都老西门外抚琴台,有石棺床乐舞石刻浮雕,南面正中框内四人,二舞者在中央,旁各有一人伴奏,东西两侧乐队各十人,共二十四人。舞者梳高髻,着宽袖内套窄袖衣,云肩,长裙,腰束长带,结同心结,着云头履。左舞伎举左手,右舞伎举右手,相向而舞,颇有唐代遗韵。后蜀主王衍曾作《折红莲舞》,布景极为华丽,用彩绸装饰游船,船下有轱辘转动,船上载女伎两百余人,手持莲花,这个节目是用来招待国宾的。

敦煌五代100窟曹议金和夫人回鹘公主出行图,似以张议潮夫妇出行图为粉本稍有改动。曹议金为后唐庄宗时统治瓜沙二州的归义军节度使(同光二年,公元924)。曹议金娶甘州回鹘(维吾尔族)圣天可汗公主为第三夫人。《固鹘公主出行图》乐舞场面极为壮观,可惜部分残缺,二女子汉装起舞,似应为四人相对起舞,乐队上残,只余十余人。五代伎乐天(榆林25窟)手擘箜篌的舞姿也极为潇洒飘逸。

五代杂技百戏仍十分盛行,它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种,敦煌72窟《百戏图》“戴竿”,一男子头部顶竿,竿上一人下腰倒立,左右各有一组乐队伴奏,左(面对)边立奏,右边坐奏,乐队舞人均冠带齐整。

甘肃五个庙石窟第一窟“弥勒经变”局部的一幅“播种起舞”图,一童子扶犁持鞭,赶二牛耕地,田边一男子头顶粮食种子,一老者持杖,身旁立一梳抓髻的幼童,边上一黑衣男童甩袖起舞,舞得很有气势,似为一种播种的仪式·舞蹈以求丰登。这幅佛教壁画,生动地展示了西北农民的生活和习俗,也十分珍贵。

这一时代在敦煌一带还产生了记录酒宴上舞蹈的舞谱,1900年在敦煌石室中发现敦煌舞谱残卷,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计有法国巴黎博物馆所藏编号P.3501一种、英国图书馆藏编号为S.5643以及S.5613、S.785、S.7111卷背(李正宇、柴剑虹发现)1992年北京图书馆善本部方广铝发现了残卷820舞谱总汁共7件12调,28谱。目前,中外学者对敦煌舞谱的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果。

宋代的舞蹈

“山外青山楼外搂,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苏州作汴州。”说的正是宋朝时期的歌舞,一般来说,了解宋代的舞蹈,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民间舞蹈、宫廷队舞和表现故寧的歌舞。

一、丰富多彩的“舞队”——民间舞

宋代民间舞一般称为“社火”“舞队”。逢年过节,千街万巷张灯结彩,民间舞队一个跟着一个,连结成一支长长的队伍。舞队的节目丰富多彩,富有生活气息,又有它独特的风格,传承力强,容易推广,正像宋代民间文学(话本、小说〉那样,最富生命力,能在民间生根开花,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并流传久远。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民间舞的形式:

1-《狮子舞》

《脚子舞》是我国历史悠久、为人们喜爱的传统民间舞。宋代《狮子舞》非常盛行。都由人扮成狮子,但形式各异,陈旸《乐书》的《狮子舞图》已接近现代流行的形象。尤其儿童最喜跳《狮子舞》,南宋苏汉臣绘的《百子嬉春图》(故宫博物院藏画)即反映了这一点,在这幅画中,一小儿手拿绳索,牵着一头金镀眼睛银贴齿的狮子,狮子奋力摇尾,两小儿扮脚子,露出双腿,旁有三个小儿正在观看。

2-《耍和尚》

《耍和尚》又名《大头和尚》,舞者头戴面具(大头)。是宋代著名的民间舞,一直流传至今。最初是宣扬佛法的舞蹈。《武林旧事》中称《耍和尚》金院本有《月明法曲》,河南焦作金墓出土有“耍头”和“僧俑”光头,颈带佛珠,身穿僧衣,腰束丝绦,或即宋、金《耍和尚》,以后演变加入了妓女红莲或柳翠成为滑稽舞。如古今小说中的《月明和尚度柳翠》、明徐文长《四声猿》中的《翠乡梦》、明晁琛的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等等,将《耍和尚》演变成了扬弃佛法教义,颂扬的欢女爱的舞蹈清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对大头和尚有这样的描述:“色色空空两哂然,好于面具逗红莲。大千柳翠寻常见,谁证前身明月禅。”山西襄汾县丁村清代民居木雕图(都是小儿扮演的民间舞)中,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所雕和尚为充满童稚的大头,胸挂极为夸张的大念诛与柳翠共舞。

3.《竹马》

《竹马》足宋代流行的儿童舞蹈,《宋人白子图》(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画)中一小儿骑竹马,马失为写实,后部一竹竿代马身,末端一小轮,小儿扬鞭策马向前一小儿边扛旗边敲小锣,一小儿扮随从,另有二小儿在身后一捧印、一捧鹿(谐音禄)前呼后拥,春风得意,这是当时的社会心理的表现。山两稷山金墓出土的砖雕竹马,与百子图相同,竹竿上插一马头,一小儿举棍打马,前有裸体若毡靴的小儿引路,从中可以看出北方的地方色彩。竹马流传至今,盛行不衰。《跑驴》这种形式和竹马有点共同处,后者发展为带有故事情节的舞蹈。

4.《跳魁星》

民间舞中有《跳加官》、《跳钟馗》、《跳判官》、《跳灵官》等,这种表演是祈求吉祥喜庆,《跳魁星》则祈求功名,部是戴面具的舞蹈。《宋人百子图》有一个儿童舞,其中一人扮魁星(实际为二十八宿中的奎宿,因科举高第称魁,民间为图吉利改为魁),头戴褐红色有络腮胡的青面具,大耳环,着竭色短衫,长裤,右手执笔,左手提斗,曲左腿而舞,另一小儿伴奏,即“魁星点斗”(是民间对求取功名的愿望),宋苏汉臣《婴戏图》亦画有《跳魁星》,此舞在形象义物中较为少见。

5.《踏歌》

个人或成群结队,手拉手,以足踏地,边歌边舞名之为《踏歌》,汉、唐,宋宫廷和民间,包括少数民族都有踏歌宋蔡卞《宣和书谱》说:“南方风俗,中秋夜,妇女相持踏歌……”宋人朱辅著《溪蛮丛笑》说:“习俗死亡,群聚歌舞,辄联手踏地为节”另有宋马远《踏歌图》生动地描绘了宋代南方民间踏歌的愉快气氛:田垅上一中年人一足提起,一足踏着节奏,双手拍掌,和前面老荇呼应,画上题诗:“帘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北方也盛行“踏歌”,山东省博物馆藏北宋皇祐三年的儿童石棺上刻有一少数民族踏歌图,舞者身着皮袍戴尖顶帽,着毡靴,正举右袖,顿右足,节奏强烈,在笛子伴奏下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