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园科普类活动指导手册
12487300000002

第2章 学校科普教学指导(1)

科普活动的概念和意义

科普活动的概念

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是指采用人们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

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

学校是进行科普活动的最佳场所,也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温床,因此,在学校开展科普活动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

开展科普教学意义

“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谁掌握了面向未来的教育,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担负着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因此,把科普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非常必要。

现代科技实验教材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贴近学生的生活,趣味性很强,是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

这门课的开设必将增强我国少年儿童的科技意识,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对从小培养少年儿童学习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从而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建设人才打下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就需要教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科普课上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让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求得自我发展,逐步学会做人,做个现代的人,做个科学的人。

开展科普教学的方法

构建科技教育体系

学校应深刻认识未来激烈的科技竞争,实质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学校开设现代科技课,就是要科技教育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参与科技活动的能力,从而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人才。

学校对科技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在认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多方论证,构建起一个较为全面、系统持科技教育网络。

校长是这个系统的领导者,负责整个系统正常运转的监控工作。

下设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指导各实验教师制定研究计划与具体操作实施,通过扎实深入地研究和教学教育工作,最终把学校培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适应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

抓好科技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自进行实验以来,学校领导坚持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教学,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

每星期抽出一天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实验教师一起学习现代科技实验教材编写总体构想,学习有关加强科技教育的文件和资料及有关的教参、教材等;每两周汇报一次科技教育情况,期末要写出1篇至2篇有见解、有创意的论文,并派教师到先进的学校参观学习。

同时,学校还要聘请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作辅导教师,举办科技报告、讲座,为实验教师订阅科技刊物,使教师的专业特长,自身素质有一定的提高。师资水平的提高能为科技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落实课堂教学主渠道

科技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而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意识、训练科学思维,提高科技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上,学校应采取“一科为主,多科渗透”的办法,优化科技课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学科渗透方面,学校应要求教师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的基础上,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科技教育因素,找出最佳渗透点和结合点,把科技教育纳入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发挥各科教学的综合功能,强化科技教育。

开展好科技教育活动

每周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作为全校科技读写活动时间,让学生从家里或图书馆借来科技图书,大家在一起互相传阅、相互推荐,自由阅读、自主摘抄。

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手抄本、手抄报、故事演讲大赛等活动,给同学们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也可以开设特色班,教授科技内容,在特色班教育活动中,学校应坚持做到“五定”、“四有”,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定计划、定制度,有组织、有备课、有检查、有成果,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乱”,促使学生人人参与、个人发展。

为了激励学生学科技、用科技,学校还应在每学期定一个月为“科技创新月”,通过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创造技法辅导,开展小发明、小制造、小论文、小设想等评选活动,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提高创造实践能力,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情感。学校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可评选出本学期的“科技星”和“科技先进班”。

科普课的创新教学方法

学校在进行科普教学中,应注意让低年级学生在“玩中学”,高年级学生在“想中学”和“做中学”,具体的教学方法有许多。

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就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接触各种问题的新奇现象,去寻找问题的因果关系,从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采用各种方法去做探究性的实验活动,从中得出结论。

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上课,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指导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独立创造,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创精神的发展。

例如,教学《稳不稳》一课时,可以启发学生:“不倒翁”为什么总是摇摇晃晃不倒呢?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出于好奇,学生很想知道这个秘密,为解开这个谜,可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去研究,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去获取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设计形式各样的不倒翁。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不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还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用演出的方法来组织开展教学。要运用小品、短剧或实况模拟等形式,寓科普教育于表演过程中,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学习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

角色扮演法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对他们将要扮演的角色,师生需要共同策划,从学生个性、能力、表现才能等方面加以仔细选择,启发、引导学生对承担的角色作一番研究,领会角色位置,角色所起的作用,角色反映的科学意义等,让扮演者十分投入自己所承担的角色。

教师要及时提醒并灵活解决角色扮演中出现的问题,但必须注意避免对学生起支配作用,要放手让他们去体验角色,创造氛围。例如,在教学“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一活动中,课前可把活动室布置成“地球——人类乐园”形式,在黑板上贴上世界地图,在墙的四周挂上美丽的自然环境教学挂图,教室里放上地球仪,学生们戴上自制头饰,扮演成农民、工人、博士、市长、渔民模样,拿着自制道具组织科技活动。

“渔民”可以讲“鱼儿离不开水,有水才能捕到鱼”,“市长”可以说城市建设需要地球提供资源,“博士”则告诉大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通过运用角色扮演法组织有趣的科技活动能够深深地吸引孩子们,激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认识地球,知道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从而认识到爱护地球、关心地球是全世界人类的义务和责任,让他们为爱护地球献计献策。运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和发展。

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交流而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学过程如果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其过程往往流于形式,教学目的也无法落实,组织有效的“合作研讨”能较好地解决教学效益问题。

对于科技课上的科技讨论,某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要争于下结论,而应当组织学生研讨,给每个演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在研讨争论中获得了知识。

“合作研讨法”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而且使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成为可能,使及时的反馈成为可能,使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合作场面,而这种合作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引导着学生积极地思维。

一般在几种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研讨: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在理解知识的关键处;在教材出现难点,学生理解受阻时;某些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有多种解释时都可以引导学生分组研讨。教学实践证明,合作研讨法能使学生在多向交流中进行参与,唤起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模拟创造法

根据科学教育内容要求,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独立或协作完成某种科技作品或设想,即模拟创造法。这种教学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创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教育学生敢于想、善于想、勇于实践;要多欣赏,勤鼓励,耐心帮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理由伤害学生纯真的心灵和创造的热情。

如在教学《漫画仿生》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把某种生物的某种功能和本领与日常生活的需要联系起来,提出一些发明创造的设想,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大胆发言,有的说:“我想发明一种测温笔,笔芯在不同的温度下会改变颜色,根据颜色的变化,测知物体的温度。”有的说:“我想发明一种变色、调温服装,一年四季都能穿,很方便。”

学生发言多种多样,甚至异想天开,显示出非常强烈的创造欲望。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引导。学生独特的想法得到尊重,得到表扬,能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发挥,创造意识得到有力强化,有一部分学生动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运用模拟创造法开展教学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又能够通过创造、设想的全过程,全面检查考核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科技课上的创造技法课,除了采用模拟创造法,还采用创造性探讨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暗示教学法

教学中运用人的无意识记忆,把人的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起来的,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得到学生到知识的一种方法。

暗示教学法的关键在于组织和创造学习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暗示手段。如优美的学习环境,轻松舒缓的音乐、节拍、抑扬顿挫的配乐朗读、逼真的情景的创设,演生动有趣的短剧,让学生参与到活泼的游戏中。

这样,学生有良好的情感体验,适于引发学生无意识学习的潜能,调动学生全部的身心活动,把他们的注意力诱导和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造成一个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超强记忆能力,最有效地掌握教学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如教学《孔明灯》一课时,教学开始,教师可让学生边听故事边欣赏图画。学生都是故事谜,有趣的故事能深深地吸引他们。这个故事能使他们仿佛看到1000多年前诸葛亮发明孔明灯,利用孔明灯的情景,不知不觉地了解有关孔明灯的一些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研究孔明灯的兴趣。

这样运用暗示教学法,把知识教学融入故事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儿童的好奇、好动、好玩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引导到对科学知识的热爱上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接力赛、夺红旗、辩论会、科技活动游戏、科技活动展览、科技知识竞赛”等富有激励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学习、钻研、思考、探索、交流,培养他们互相激励、敢于竞争、不甘落后、永不满足、力攀知识高峰的思想意识。

创设这样的环境不但使学生思维畅通,而且会富于创造,对于培养学生理解、表达、动手、想象、创造等能力也均有好处。

在教学中教师除采用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可采用常用的讲授法、实验法、演示法、发现法、观察法、比较分类法等教学方法。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抓住特点教授科普课

在科普课教学上,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灵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知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俗话说:“理只有一个,法却有千万。”在现代科技教学中,要抓住低年级年龄小、爱玩、爱动、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想”中学、“用”中学、“做”中学,以取得好的效果。

例如,《小蝌蚪》一课中对于蝌蚪成长为青蛙的过程的教学,如果教师只是平淡地讲小蝌蚪是先长后腿,再长前腿,等等,那学生只会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多少兴趣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