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园收藏类活动指导手册
12486600000011

第11章 古钱币的收藏指导(2)

空首布币

由原始布演变而成,又名铲布。是春秋时期由黄河流域的周、晋、郑、卫诸国所铸的一类早期铲形货币。该币一般布面多铸有文字或数字、干支或天象、事物、城邑名以及一些尚不能确定其意的文字符号。其形状、大小多数没有一定型制标准,但大致可分作布体近方形的平肩弧足及斜肩弧足和耸肩尖足三大类型,特点是足部内四是弧形,背有三道纹。平肩大型通长0.1米,足距约0.053米;小型通长0.074米,足距0.053米;垂肩最大的通长0.086米,足距约0.053米,最小的通长0.07米,足距0.039米。

实首布币

又叫平首布。是指一种銎为实心而不空的铲形布币。它基本脱离了农具钱镈的原始形状,布首呈扁平,布身无直纹,钱面有地名和货币单位等钱文,如“釿”、“寽”等,钱背呈素面。

战国时期,赵国曾铸行一种圆肩足的“三孔布”,又称“三窍布”钱,是秦占领布钱地区而出现的铸币。主要特征是国首、圆裆,首部及两足各有一个圆形穿孔。分大小两等,大者背文“一两”,小者背文“十二株”。“一两”大布通长0.072米,最宽约0.038米,重约15.8克;十二铢小布通长0.052米,最宽约0.027米,重8.2克。以铢、两标明币值是秦钱的特征,钱文模铸城名是三晋布钱的特征。这是我国最早期的一种过度性铢两货币,是我国古代货币向圆形化发展的趋向。

刀币

刀币也称刀化,简称刀。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在齐、燕、赵等诸国地区铸造通行的一种刀形金属货币。它是由商周时期的工具,即铜削逐渐演变而成,其柄端有环,柄身有裂沟。

1.按刀币的构成有以下七个部分:

刀首:系指刀币之最上端部位。一般来说,刀首尖锐者铸行时代较早。后逐渐向圆、平直变化。

刀刃:系指刀币的刃部。因为刀币本自古时工具,即铜削演变而来,故早期的刀币有刃口。至后期刀币刃口逐渐脱离原始性,刃口部位改添了外廓。

刀柄:系指刀币的刀身与刀环之间细狭的抓握部位。

刀环:系指刀币下端有圆孔的环形部位。在古时,刀环专为贯穿绳索之用。

脊线:系指凸起于刀币表面之上的长线条纹。线多为两道,一般是由刀币环部通至刀身,但也有仅处于刀柄部位的。

郭线:“郭”也称廓。系指铸于刀币之上,沿刀之外缘隆起的线条,是为保护刀身之上所铸有的文字。

刀面:系指刀币铸有主要铭文之面。通常是将刀币平置案上,使其刀首向前,刀环位后,刀刃口在左,刀背位右时向上的这面。

2.按形体大小和铸造地区可分四种类型:

齐刀:俗称“大刀”。钱面有地名或古国名,如“墨”、“安阳”等。钱背有“建邦”字样,又叫“建邦刀”。其共同特征是体大厚重,刀身边缘隆起,弧部边缘在刀身与柄之间中断。

尖首刀:通称“有字刀”。是战国早期燕国境内少数民族地区铸造通行的货币,其特征是:刀背细长,刀身薄,柄细,环扁小。钱文在刀背,记干支或数目一字。

明刀:又称“燕刀”。面背都有文字,形制有两种,分“方折刀”和“圆折刀”。

直刀或圆首刀:又叫“纯首刀”,其刀体平直、短小、刀环扁薄。

楚币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货币自成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1.爰金,又称“印子金”、“金钣”,“钣”也通“版”。

爰金呈扁平头,上排有方形或圆形阳文铭文印记,传说此种形态由上古龟甲的使用发展而来。传世楚国金钣有“郢爰”、“陈爰”、“专爰”、“颖”、“覃金”五种。

2.蚁鼻钱,一种铜铸贝币。特征上狭下宽,面凸起,上模铸读“各六株”字样的阴文,背平素,如磨平的贝壳,其最大的长0.021米,最宽0.013米,重2.9克至3.6克左右;最小的长0.016米,最宽0.009米,重1克左右。

鬼脸钱,或称“鬼头钱”,特征同“蚁鼻钱”。系一种铭文“贝化”两字组合,与钱体酷似丑鬼脸面形态的贝币之俗称。该币最大的长0.019米,最宽0.013米,重3.4克至4.1克;最小的长0.013米,最宽0.007米,重0.6克。

圜钱

圜钱即圆钱或称“圆金”。是战国时期铸造通行的一类圆形铜质货币,俗称圜化、简称环钱,其正面铸有铭文,反面则无任何文字。

先秦时期的圜钱有两类:一是圆形圆孔,比较原始;一是圆形方孔,铸造通行较晚。

圜钱在不同地区各有不同特征,在刀币区或刀、布并行区基本形制是圆形方孔,“明”字圆钱周缘无郭;在布钱区圆钱从周缘无郭到有郭,由圆孔演变为方孔,钱文书地名,如“坦”、“共”、“蔺”等。一般钱径0.04米至0.042米,重9.2克至10.6克左右。

关于圜钱的形成,一说由古时纹轮演化发展而来;一说是受壁环影响所致。初期圜钱之穿孔较狭小,以后渐变大。圜钱是一种承先启后的铸币形态。从钱体所铸货币单位不同,圜钱基本可划分三大类:以两为单位的秦国圜钱;以釿为单位的周、三晋地区的圜钱;以传统的货币单位刀为名的齐、燕圜钱。

方孔圆钱

方孔圆钱又称“方孔钱”,民间戏称“孔方兄”,指我国钱币之中穿孔为四方形的一类圆形金属铸币。方孔圆钱是秦王朝把原始形态的布币、刀币和贝币统一于“国钱”之下,又与“圜钱”有着极为密切关系的货币之基本形式。它历经五铢钱制、通宝钱及明清钱制等漫长曲折的过程,在我国经济领域中流通了2000多年。

方孔圆钱在我国货币中数铸造地最广,使用量最大,流通最久,是至今出土和民间传世量最多的一大钱币种类。方孔圆钱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钱面:简称面。系指钱币的正面,也即钱体上铸有国号、年号,或其他主要文字的一面。

钱背:简称背,别称幕或缦。指钱币的反面。背上有的铸有文字或图案、标记,有的则无。无文字图案标记者,又称“素背”、“空背”或“光幕”、“素幕”等。

郭:郭也作廓。指钱体之上的凸起周缘和内框。郭又有内郭、外郭之分。内郭指钱之穿孔周围的内框,也称好郭;外郭指钱币之凸起的周缘,也称周郭、轮郭、边或外边。

穿孔:简称穿。又称为“函”,通称穿口、好;别称内穿或肉串;俗称钱孔。穿又有广穿、狭穿、满穿、花穿、龟甲穿等之分。

肉:也称为内壁,系指钱币之本体。肉有薄肉、厚肉之分。另钱币之内外郭之间的部位称地张。

边道:简称边。指钱边可以滚动之处。

方孔圆钱的穿孔由圆为方,一说是为了便于去除钱坯的毛边施磨加工;另一说则认为是古人受“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影响所致。到了清朝末年,方孔圆钱铸币由机制钱代替,方孔圆钱从此退出了我国货币历史舞台。

铜元

铜元俗称铜板或铜角子。系指从清末起所机铸的一种圆形无方孔的新式铜币。铜元于1900年在广东铸造。钱面有一圆圈,内有“光绪”或“宣统元宝”四个汉字,内加满文“宝广”两字,圈外靠近外郭有“广东省造每百枚换一圆”等字样,后改为“每元当制钱十文”。钱背正中有蟠龙花纹,四周有“广东一仙”,后改“十文”英文字母。

1910年,银元正面改铸“大清铜币”4字,内有一小字代表省名或地名,上端是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两侧为年份,边缘中央分列“户部”两字,下面为“当制钱十文”,钱背中央仍为蟠龙,上端是“光绪或宣统年造”,下端有“大清帝国铜币”英文。

铜元知识有以下几个方面:

单铜元:系指旧时民间对铜元中的十文铜元之称。

双铜元:系指旧时民间对于面额在二十文以上的铜元之通称。

大铜元:系指旧时民间对于面额在五十文以上的铜元之统称。

光绪元宝的铜元龙纹主要有坐龙、立龙、飞龙3种;大清铜币铜元的龙纹一般称为“大清龙”。清代铜元按其材料成分可分紫红铜元和黄铜元两类。

古代纸币

古代纸币系指清朝前历代印有价值面额的纸质货币,它是一种具有流通与支付手段的货币符号。纸币始于北宋之“交子”。其雏形为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其根源则是具有汇票性质的唐代“飞钱”,此种纸质货币形制后为历代沿用,从而逐步表成我国纸币的独特风格,影响了许多邻国的货币形制。

我国古代纸币的构成形制基本为长方形,大小不一,用统一的纸张铜版印刷,正背面有出票人的印记、密码花押、朱墨间错、三色套印;有的还有版面、图案、花纹之分;有的印有发行机关、官员押字、编号、兑换、用印等;有的印有蒙汉两文,书法文字各异。

我国古代纸币的币材最初起源于布及牛皮、白鹿皮,后期用棉质纸等,但我国古代纸币的币材基本以桑皮纸为主。

古钱币的鉴定和收藏

古钱币价值鉴定

1.看历史价值。珍稀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在收藏前必须弄清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十文中统元宝交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被学术界视为无价之宝;吉林的“广平银币”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枚机制币;1985年8月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承安宝货”为我国“一两半计数白银币”的罕品。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大多是不可多得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