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园收藏类活动指导手册
12486600000010

第10章 古钱币的收藏指导(1)

古钱币的历史概述

先秦时期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至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币、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

1.中原地区,即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币。布币脱胎于青铜铲形农具,和“布”同音假借。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装柄的空心銎。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对“空首布”而言,已无装柄中空的銎,而形似铲状铜片,布币形制大致分平肩、耸肩、圆肩和方足、尖足、圆足等类别,最一般由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足布向耸肩尖足布、圆肩圆足布演化,扩展至楚国和燕国等地。

2.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两大类型。刀币形状取像于山戎、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于齐刀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刀币形状为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国早期一种青铜铸币。

3.西北方的秦国独用环币,其形制取像于纺轮或玉壁演化而来。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两种。战国时期即较早铸行的是圆形圆孔,后秦惠文王,秦始皇铸圆形方孔“半两”钱。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

4.南方楚国。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铜贝钱文形似鬼脸,为“贝化”两字组合。蚁鼻喻小,意即小钱。楚国有文铜贝铸币俗称“鬼脸钱”、“蚁鼻钱”。楚国除蚁鼻钱外,还有黄金称量货币,是战国时期唯一以黄金为流通货币的国家。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四大货币体系分别由刀、铲、纺轮等劳动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由此可见当时各地征战、渔猎、制陶、纺织与贸易往来等经济生活地区特色与社会风貌。同时形成四大货币区也是诸侯割据的产物。随经济与商品交易发展。各国货币互相流通,要求并相应促进币制出现统一与标准化趋势。

秦汉时期货币

秦统一六国后,政治统一要求经济统一作为基础,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统一文字、度量衡同时,也统一了货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钱文“半两”与实重相符,这种方孔圆钱从此成为我国货币的主要形式一直沿用2000多年。

为何取这种形制呢?主要是环形便于携带,而方孔穿绳索铜钱不易旋转,可防磨损。也有人认为这种形制表达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秦朝方孔圆钱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法定的货币。

鉴别战国和秦朝的“半两钱”可从书法入手。战国币钱文“半两”为大篆;而秦朝币钱文“半两”为小篆。相传秦币由宰相李斯所书。大概受此影响,秦朝之后的钱文大都出自达官贵人或书法名家之手。宋朝还出现皇帝御书钱。

我国古钱币与西方货币的区别之一是我国古钱版面以钱文为主,流通币极少有图案为主的,而西方货币则以动植物、人像等图案为主。古钱上的书法艺术为另一话题当别论。

据说秦始皇为防备百姓造反收天下兵器铸12金人。这势必影响铜钱的铸量。因铜价极高,货币流通量不足,故秦半两钱价值很高。

汉初发生“秦钱重难用”问题。汉承秦制沿用半两钱,但刘邦当皇帝时国家很穷,改铸了许多小钱,先后出现“榆荚半两”“八铢半两”“四铢半两”等。一两为24铢,因对秦半两大幅减重,半两名实不符。尤其是一种小半两,形似榆树果实而称“榆荚半两”重不足一克,直径不足一厘米。汉还允民间私铸与郡国铸币,引起币制紊乱与通货膨胀,至汉武帝大改币制。

南北朝货币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分裂时期,战争频繁,政局动荡,社会经济遭破坏,史称此时“钱法大坏”。为了省铜,五铢钱越做越小,有“鹅眼”、“鸡目”之称,更有剪凿边圈,称剪边五铢,一枚钱改两枚,面额却大,百当千用。

钱币界把这一时期五铢钱统称为“六朝五铢”。六朝即建都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一时期五铢钱除铸造粗劣且钱文革率、笔画不全,有将“五铢”写成“五金”者,也有写成反文“铢五”的。但期间五铢钱也有个别例外的,如北魏“太和五铢”、“永安五铢”,史称“重如其文”,质量上乘,不禁使人想到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成功改革。

隋朝时期货币

隋代隋文帝铸造“开皇五铢”结束了汉末以来300多年钱制庞杂局面,这也是最后一个使用五铢钱的朝代。

有人辨认隋“五铢钱”五铢的“五”即“X”字左边加竖,放倒后似为“凶”字。于是有人说是隋的凶兆,预示其灭亡为时不远了。故隋朝“五铢钱”较好辨认。其实这种写法北魏也曾有过,这不过是老百姓借此诅咒隋末战乱而已。

唐朝时期货币

唐代是一个经济文化都发达的强盛朝代。据考621年铸行“开元通宝”钱,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铢两定名的钱币体系,而开创了唐宋以后以“文”为单位的年号,宝文体系铜铸币。

“开元”有创始、首创之意,“通宝”即流通的宝货。其在重量单位上有大突破,古代衡法二十四铢为一两。开元通宝开创十进位制,每枚重二铢四为一文钱,积十文钱重一两,即十钱一两“以钱代铢”。

开元通宝在唐代铸行200多年而使币制长期稳定。唐以文计数,以钱两为重量单位的宝文钱体系沿袭至清朝历时千年。另相传唐高祖铸行的开元通宝由初唐书法大家欧阳间所书的增文采,被誉书法币。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为对付财政困难,铸造大钱,称“乾元重宝”。这是最早称“重宝”的钱,一文重宝当开元钱十文,引起通货贬值,物价飞涨,盗铸严重,人心不安。至晚唐唐武宗废佛,取佛铜大量铸“会昌开元”钱,使延续了半个世纪的通货紧缩现象才有所缓和。“乾元”、“会昌”均为纪年。

五代十国是军阀割据混战分裂时期,由于政权林立,货币五花八门,是一个货币混乱时期。币材除铜外还有锡、铁等。大额钱币当十当百,甚至当千当万流行。钱制的混乱复杂反映出割据战乱带来的经济恶化。综上所述,铜铸币方孔圆钱从铢两体系转变为年号、宝文体系为货币发展一大转折时期。

宋朝时期货币

两宋的铜铸币以采用年号为显着特点。据考证,年号首创于汉武帝,而“年号钱”始于十六国时四川成都李寿的“汉兴钱”。最后一枚年号钱为袁世凯复辟帝制铸行的“洪宪元年,当十铜元”。此钱随袁世凯垮台,存在不到4个月。

“年号钱”因铸有年号,标明铸造时间,使人在考证古币年代时可一目了然,这在钱币形式发展上是一个进步。历朝年号钱中宋、明、清三朝的钱币最容易收集。

另外,历代书法中要数宋朝见着。相传宋神宗元丰年间所铸元丰钱有篆、隶、楷、草四种书体,其中苏东坡手笔的隶书钱文沉着、豪迈,被称“东坡元丰”。宋哲宗年间司马光和苏东坡用篆、行两种书法写过对文钱“元裕通宝”,使宋朝流行对文钱。

擅长书法的皇帝耐不住寂寞,也往往在钱文上一展身手。由皇帝书写的“御书钱”,据考证第一人为宋太宗赵炅,而历代皇帝中书法成就最高为宋徽宗赵佶。他治国安邦无能,“靖康之耻”与儿子钦宗一起被掳为金兵俘虏。但对琴棋书画情有独钟,尤其是书法“瘦金体”铁画银钩,别具一功。

两宋时期铸币铜铁钱并行,因铜器比铜币值钱,有毁钱铸器现象,少见铜钱而出现铁钱。另外随经济重心南移,货币流通扩大,两宋产生的纸币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

这纸币是一种象征性货币,它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与造纸和印刷技术的进步也有关。北宋的纸币主要有交子,南宋有会子、关子。交子、会子都是当时对票据、证券的俗称。而币值是否稳定成为经济财政局势的晴雨表。

辽、宋、西夏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与汉族交往中受中原经济文化影响,除了使用唐宋所铸铜币外,也发行过民族文字与汉文铜铸币。

元朝时期货币

元代曾铸行过少量铜钱,但货币主要流通纸币。这在我国古代是较突出的。元代的纸币称为钞,原钞本不许挪用,纸钞发行量有严格限制。但元末政治腐败,皇室奢侈,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政府只好靠滥发纸币来弥补,引起物价飞涨。加上黄河改道泛滥,天灾人祸,故称“开河变钞祸根源”,可见滥发纸币与元朝灭亡很有关系。

明朝时期货币

发行纸币在货币史上虽是一个进步,但历代统治者无不利用它来剥削、掠夺人民而使纸币崩溃。如明朝初朱元璋就推行纸币政策,发行“大明宝钞”与铜钱并用。但大明宝钞不定发行限额,也没准备金,很快就导致通货膨胀,故明中叶嘉靖年后,宝钞已不能通行,民间主要用白银和铜钱。

如明朝“班匠”以银代役、雇工工资、富豪家产等都主要用银量了。从元朝开始银量被铸为一定标准的银锭,银锭名“元宝”,这是我国称银锭为“元宝”的开始。同时民间流行铜制钱,质材由青铜转黄铜,铸行以年号为号的通宝钱。

清朝时期货币

清代铜钱沿用明朝的制度,主要铸行小平钱。清代铜钱中以咸丰钱最为复杂,钱文有通宝、重宝和元宝之分,面值不同,钱值不同。清朝民间商务大数用银,小钱用钱,钱银并行。

清初100年以银锭为主币,征税一两以上必须收银,清朝各州县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田赋,完粮必须是足银。因中央不铸造统一流通银两,民间使用的银子未必是足银,各地银锭形式、成色、平码不同,因此每逢纳税前由银匠和银铺将民间散银熔铸成足银。一些银匠勾结吏役趁机在银两成色、分量上苛剥百姓,造成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清朝后期银锭开始向银元转化。明朝中叶起,在对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用他们的银元购买中国丝、茶、瓷器等,使各种外国银元开始在我国流行。至清道光年间,从签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始,赔款用的银元都是“洋钱”,当时我国本国还没银元。库存洋钱不足抵销数目剧增的对外赔款,于是迫使清末政府开始自己铸造银元。

我国最早的机制洋式银元为光绪年间的“光绪元宝”,俗称“龙洋”,因银元背面一般铸有龙纹而得名。同时出现机制铜元,又称“铜板”。机制银币和铜元的出现对我国传统的银两货币和方孔圆形为主的铜钱制是一种巨大冲击。

清代发行的纸币品种复杂,有官钞和私钞之分,官钞即由官府金融机构发行,私钞由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纸钞又可分铜钱票、铜元票、银两票、银元票四种。发行纸币开始有库银准备金、钞本来凭证。

综上所述,从两宋至明清,纸币产生与流通,白银货币地位日益提高和明清开始确立银本位制的纸币制度,晚清机制币体系出现,为我国货币史发展的第二阶段后期情况。

我国历代的古钱币

贝币

贝币一般称为“贝化”,简称贝。它是我国最原始的货币形式,其主要是由海贝壳打磨穿孔而成,在我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贝的种类很多,大型的有虎斑宝贝、阿文经贝;小型的有货贝、拟枣贝等。最为常见的货币叫“齿贝”或“货贝”。

除了天然贝币外,当时还出现了一些石贝、骨贝、陶贝、蚌贝、铜贝等人工仿制贝,如骨贝以兽骨刻制,较扁平,上下两端较锐,呈版状的枣核形;铜贝面呈凸起,有的模铸一道贝齿,底内凹,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它们除了做装饰品外,还被视为避邪品或护身物。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行使货币的职能。东周以后,贝币已被金属币所取代,退出了流通领域。

布币

布币系指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曾相继在黄河中游的三晋两周地区流行通用的一类铜质铸币。

布币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銎:原本指斧、矛、镈等器物的受柄部位。因布币系由农具演变而来,所以其称也随之沿袭而用。

布首:简称首,系指布币的上部。根据首部形状之不同,可将布币划成若干种类。

布身:指除布首之外的布币实体部分。布身又有布面、布背之分。而布面指布币铸有主要铭文符号的一面。

布肩:简称肩。指布币的布身与布首相连接,形同人之两肩的部位。

布腰:简称腰。指布币的布身之中部两侧部位,有狭腰之分。

布足:简称足。指布币之下部两端。因其形同人之裤管,故也被称裤足。布足有失足、方足、圆足等之分。

布裆:又称布跨。指布币的两裤足互相交接处。

布币体上一般多铸有文字符号,随其所铸时代和地区而各具不同。

原始布币

原始布币是我国最早的布钱,称古布或大铲布。其特征体大銎短,厚重粗糙,一般大、小、厚、薄以及形状诸方面没有一定标准。但形体大者的铸造年代较早,通长0.164米,足宽0.095米;形体样小的则为晚些,通长0.104米至0.105米,足宽0.06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