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悬疑的未解之谜
12486400000048

第48章 记(3)

4、耸人听闻的发现

1891年6月9日,伊利诺伊州的莫里森市,S·W·科尔普夫人正在填装煤斗。她发现有一个煤块太大,于是她想把煤块打碎成几个小块。之后,煤块落地,分成了两半,而且恰好是从中间分开。就在这个时候,科尔普夫人发现在煤块中心楔着一个做工精致的金链子,大约有10英寸那么长。“它看起来很古老、很典雅。”科尔普夫人后来说。

奇特的发现

看到这个金链,科尔普夫人当时第一个反应是,它或许是某个矿工不小心掉在煤块中的。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的。当她把金链子从煤块中拉出来的时候,她发现,尽管金链子的中间已经变得松动,但靠在一起的两端却仍紧紧地楔在煤块中。此外,她还发现金链子松动的地方在煤块中留下了一个很明显的圆型凹陷形状。由此可见,金链子存在的时间必然与煤块本身一样古老。于是她把金链子拿给了一位专家检验。专家最后断定,这是一个8克拉的金链子,重约12克。科尔普夫人后来于1899年逝世,把金链子转交给了她的一个亲戚,之后就下落不明了。

关于发现的猜想

由于这个金链子被发现的环境比较奇特,因而当时的人们并没有给予它过多的注意,科学家们后来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我们无法了解清楚它的制作工艺,也就无法搞明白它的来龙去脉。

但是,无论从哪方面来讲,这个金链子的发现都是与众不同的:当地煤层的历史大约在2.6亿年到3.2亿年之间。这预示着早在那个时期,就存在着某种文明,它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金链子所体现的精湛程度。

有三种理论可以解释这个发现:第一,我们现有的有关人类进化的理论是错误的,文明社会的人类早在恐龙时代早期就已存在;第二,我们现有的有关煤的形成期只有数千年,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几百万年;最后一种,同时也许是传统理论学界最愿意接受的一种解释,就是所有这一切都只是一种误会,甚至是一个骗局,从一开始就是报纸发行人为了扩大销售量而故意用耸人听闻的故事来吸引读者的结果。

打造环境

只有有了文化,才能产生工艺技术。而工艺技术发展的最大体现就是无数工具武器、器皿、宗教形象和骨器的出现。

原始人群出于生存的目的,每天不得不与大自然进行抗争,也正是这种斗争促进了他们不断地发展、进步,进而产生了艺术。经过多年的生活积累,他们逐渐确定了自己所崇拜的宗教形象。这些宗教形象既有男人,也有女人。据考证,原始人群制造这些宗教形象一般来说是举行宗教仪式的需要,但有时也用于装饰珠宝。把形态各异的宗教形象雕刻于黄金或白银首饰上就突出地表现了这种文化的进步。

原科及工艺

在原始人群中,打制黄金链子是一件专业的、艰巨复杂的事情,而绝不可能是随便某一个人简单地把一些黄金穿在一起,之后便在捕猎猛犸或霸占他人妻子的时候偶尔戴在他或她的手腕上的。此外,一个做工细致的金链子也不可能由石制工具打制而成。由此可见,这个黄金链子代表了一个已历经数千年发展的文化,而这个文化显然不同于古埃及文化,也不同于两河流域或古代中国的文化。

我们这么说的原因在于,根据目前的历史学理论,最早的黄金链子出现在古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时间大约是在5500年前。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当时通常使用的材料是纯黄金,而科尔普夫人发现的8克拉黄金链子运用的是合金技术,现有的资料表明,5500年前,不管是古埃及人还是古代两河流域人都没有掌握这项技术。

众所周知,8克拉的黄金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黄金,而只能算是一种合金,因为按比例,黄金在其中只占1/3,2/3是其他金属,多数情况下都是铜。这又是一个令人困惑的事情:直到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合金技术才开始流行,但他们当时通常制作的是15克拉,也就是黄金占60%以上,并且上面印有明显的纯度标记,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过出产于那个时代的8克拉黄金制品。

因此,我们可以初步肯定这个发现证明了类似于此的一个高度发展的文化早在恐龙时代之前就已存在。当然,这个想法在那些积极维护正统理论的人看来是完全不可容忍的。

然而,不幸的是,正当这些人沉溺于正统理论的时候,在极为古老的岩层中,人们已经陆续发现了更多的人工制品,即使那些维护正统理论的人也开始举棋不定了。

5、古电池是真的吗

1936年9月,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近郊的格加特·拉布阿村,出土一具石棺,石棺内除了金银器及珍珠之外,还有一些陶制粗口瓶。这些粗口瓶瓶颈外表覆盖着一层沥青,有根小铁棒插在铜制圆筒里。

“巴格达古电池”

这些奇特的陶制粗口瓶、小铁棒等为什么与金银珠宝一起放在石棺里呢?

德国考古学家瓦利哈拉姆·卡维尼古格经过深入细致地研究发现,只要向陶瓶内倒入一些酸或碱性水,便可以发出电来。他认为粗口陶瓶是古代化学电池。由于这些古电池是在巴格达近郊发现的,因此人们称它为“巴格达古电池”。

如果卡维尼格的论断正确的话,说明2000多年前人类不但能利用电照明,而且能利用电冶炼金属和制造器具。这意味着人类发明和用电的历史要提前好多年。

两千年的电器

在此以后,许多科学家从不同侧面提出论证,支持卡维尼格的观点。

在巴格达近郊,发现古电池之后,又陆续发现了许多电镀物品。还有些科学家仿照巴格达古电池的材料与方法制成电池,并进行通电试验,结果证实它确实能通电。也有人利用仿制的古电池进行电解镀金试验,也获得成功。

在埃及大金字塔里的洞穴里,有一幅刻工精细的石壁画。据考证,壁画是在金字塔洞穴内雕刻而成的。洞穴里十分黑暗,根本无法雕刻,可在洞穴里又没有发现火把或油灯的踪迹。在一个洞穴中有一幅壁画,画面很像巴格达古电池和一盏电灯。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在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就已经使用过类似巴格达古电池灯的照明工具了,洞穴里的壁画正是借助电灯光而完成的。

然而,不少科学家却否定卡维尼格的论断,他们认为在2000多年前不可能有电池存在。至于巴格达古电池,他们认为那只是伪科学的产物。

谁是谁非,只能等待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去证实。

6、为何不能达到绝对零度

在物理学中为了研究方便引进了开氏温度,把“-273.16℃”称作绝对零度,作为开氏温度的起点。现在人们虽然可以轻易获得几百万度的高温,但不能把最低温度降到绝对零度。为此在热化学里,有这样一条定律:“绝对零度是不能到达的。”

“零”粘滞性

科学家们在为争取达到绝对零度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奇妙的现象。如氦本是气体,在-268.9℃时变成了液体,当温度继续下降时,原本装在瓶子里的液体,却轻而易举地从只有0.01毫米的缝隙中,很容易地溢到瓶外去,继而出现了喷泉现象,液体的粘滞性也消失了。

温度的极限

那么,人们为什么不能得到“-273.16℃”的温度呢?

因为低温的获得与气体的液化分不开。气体的液化就是使分子热运动减缓,气体液化的方法是先将另一种气体液化(如我们使用的液化石油气),让它在低温下蒸发而使其温度降低,再用这种低温物质使需要液化的低温气体冷却。这样,一种接一种地连续下去,就可不断地得到更低的温度。这样看来,低温似乎是可以无限地降低。但是有一点必须指出,温度的产生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分子运动小,温度就低,如到达“-273.16℃”,分子就不运动了。而物质都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所以说“-273.16℃”是不可能达到。那么为什么物质在永恒运动着呢?科学家们没有足够理论依据来回答这个问题。

7、金字塔内是否存在宇宙波

“宇宙波”或“金字塔能”是一种很复杂的物理现象,目前人类还不能完美地解释这一“自然之谜”。

金字塔的奇异现象

有人曾将数枚生锈的硬币放入金字塔内,过了一段时间后,锈迹斑斑的金属币竟然变得光灿灿的了。将一束经过脱水处理的花束放入塔内,它能长期保持原样,不枯萎,也不褪色。将香蕉放入塔内,10天后取出,仍保持原有的金黄色泽,蕉肉仍然厚实、清香,味道新鲜。将两杯鲜牛奶分别放在塔内外,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塔内的一杯仍然保持着新鲜牛奶的色、香、味,而塔外的那杯却已经发酸变质了。患有皮肤病的人在塔内进行治疗要比在塔外治疗效果好几倍。牙痛、头痛患者,在塔内坐一会儿就有非常轻松的感觉。一位患神经衰弱症而长期失眠的女青年,在塔内睡眠,很快进入梦乡。一位妇女用放置在塔内的水洗脸,几天后,朋友们都说她年轻了。科学家们又将饮料带入塔内进行试验,发现茶水、咖啡、果汁一类的饮料味道更浓了。同一品种的两株西红柿幼苗,当栽种在塔内的那株开花结果时,塔外的那株还在缓缓地生长着。

“宇宙波”或“金字塔能”

这一系列的奇异现象如何解释呢?许多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金字塔内存在的一种“宇宙波”,或者是“金字塔能”所致。

有的科学家解释说:每座金字塔都是正南正北方向的,这绝非巧合。正南正北是地球磁力线的走向,金字塔便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磁波汇集到这里面,并使其对进入塔内的各种物质产生作用。

“宇宙波”或“金字塔能”最早是在30年代下半叶由一个名叫鲍维斯的法国人提出的。他到着名的胡夫大金字塔参观游览时,发现在塔高1/3处的厅堂内有一只垃圾桶,桶内堆放着猎狗之类的小动物尸体。尽管当时温度很高,但这些尸体竟然没有腐烂、变质,反而脱水成了木乃伊。据此,鲍维斯发表了自己的科研成果。

8、巨石阵与天文现象有关吗

在英国索尔兹伯里以北有一个被称为“巨石阵”的石块群。巨石阵的主体是直立在平原上的一根根排列成圆形的巨大石柱。每根石柱高4米,宽2米,厚1米,重达25吨,两根最大的拱门石柱重50吨。考察者在巨大石阵内发现了由56个石柱围成一个圆形的坑穴群,坑内装满了人的头骨、骨灰,以及骨针、燧石等日用品,这些坑穴被称为“奥布里洞”。

巨石阵与天文

早在200多年前就有人注意到巨石阵的主轴线指向夏至时日出的方向,其中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时日落的方位。英国天文学家洛基尔指出石阵的中心与一块石头的连线指向5月6日和8月8日日落的位置,而中心与另一块石头的连线指向2月5日和11月8日日出的位置。因为这4天大致就是立夏、立秋、立春和立冬4个节气的时间,所以他认为建造巨石阵的人们已经有1年分8个节气的历法了。60年代初天文学家纽汉又找到了指向春分和秋分日出方位的标志,并且他还指出标号为91、92、93和94的4块石头构成一个矩形,它的长边指向月亮最南升起点和最北落下点的方位。天文学家霍金斯又找出了许多新的指示日月出没方位的指示线,因此他认为巨石阵中的56个奥布里洞能预报月食。天文学家堆伊尔则认为巨石阵更能预报日食。

建筑目的何在

但有不少人对巨石阵是古代天文观测台的说法表示怀疑,因为这些巨石需要到遥远的威尔斯山区去搬运,要动用150万个劳动力极强的人来建造,这在当时是极为困难的工程。再说对那圆形坑穴中的人骨等现象也解释不清。那么,这些巨石阵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是谁建造的,是如何建成的?

看来,这远古巨石阵之谜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9、沙漠玻璃是从哪里来的

1932年12月9日,在埃及与比利亚边境高低起伏的沙丘上,埃及沙漠考察队发现了一些散落在沙漠上的淡黄和青色玻璃状物体,它们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这就是人们后来共知的“利比亚沙漠玻璃”。但是沙漠玻璃从何而来呢?这个问题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

熔融石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沙漠玻璃是一种熔融石。熔融石很像黑曜石,是一种自然黑、深绿色或深黄色的玻璃石,它可能来自地球之外或流星。熔融石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组成。从外形上看,利比亚沙漠玻璃的表面凹凸不平,这是由于有些二氧化硅玻璃受撒哈拉强风的风蚀所引起的。

陨石碎片

但是,另外一些科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利比亚沙漠玻璃含硅量比熔融石高,并且没有发现任何空气动力作用的痕迹。它的碎片呈片状,不像熔融石那样呈哑铃、长条、球体、圆盘、泪珠等特殊形状,颜色也不像典型的熔融石那么深,有些基本上是无色的。

他们推测,这种玻璃可能是由彗星扫过地球的热浪,或者彗星爆炸强烈作用于地壳的岩石所形成的产物。被熔化的硅玻璃可能流入地势较低的地区,然后冷却和凝结形成利比亚沙漠玻璃,以后可能由于风化作用形成碎片。然而,那些反对利比亚沙漠玻璃来源于彗星或陨石的人认为,沙石熔化根本不可能形成如此均匀的玻璃。而支持者则强调利比亚沙漠玻璃的化学成分与附近利比亚沙的化学成分十分相似,它们之间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利比亚沙漠玻璃究竟来自哪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有关专家,我们期望能尽快揭开沙漠玻璃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