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的起源与发展
图书的起源
图书是记录语言的,语言是用文字表达的。没有文字就不可能有书。文字是怎样起源的呢?那是在远古时候,文字还没有产生,人们只能依靠语言来表达思想和传达消息。
但是,声音不能传得很远,也不能保存和记录下来,人们需要交流思想,需要积累和传播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只有靠口传记忆了。
可是,时间长了,事情多了,就会忘记,就会记错,那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为了补救这个缺陷,曾经创造了许多帮助记忆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实物来唤起记忆,这就流行了“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和“堆石记事”等各种方法。
“结绳记事”就是在绳子上打结,用结子的大小、多少和位置来表示不同意义。后来,这种记事方法在汉族中绝迹了,可是在我国兄弟民族中,如云南的傈族、哈尼族,台湾的高山族等,都还有这种结绳记事习惯。除了结绳,刻木记事也非常流行,就是在木头上刻上许多不同符号来表示不同事物。
这种结绳和刻木是帮助回忆记事的符号,是书的前身,但还不算文字,如果要说“文字”,就是以后发展起来的“图画文字”。
我们的祖先把从事生产劳动,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事物画在他们所居住的洞穴壁上。在我国周口店山顶洞以及法国、西班牙的深山古洞中,都发现和留存着旧石器时代人们所绘的画,这些画画得很逼真,使人一见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后来,人们就慢慢地只用几根线条来组成一个大概形似的轮廓,把原来复杂细致精确的图画,简化为一定形式的图案符号,使人看到这个符号,就能知道代表的是什么事物,这么一来,这些简化的原始文字符号就和语言有了意象关系了,以后就逐渐地用它来代替语言表达思想,进而交流经验、传播知识等,这样便出现了原始的图画文字了。
这种图画文字,起初是很不统一的,有繁有简,后来就有人进行整理、统一和简化,也使书写方便了。在当时,整理创造文字的人很多,这里要说的就是传说中的仓颉造字。
在我国古代,曾有这样记载,说仓颉长有四只眼睛,非常聪明,生下来就会写字。他上观日月星辰,下看山川鸟兽,仓颉就根据它们的形象,创造出了文字来。
历史上是否真有仓颉这个人呢,这就很难说了,这都是根据传说和古书的记载流传下来的。不过,传说仓颉长有四只眼睛,文字是他一人创造,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文字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社会生活共同创造的,仓颉只不过对文字进行搜集和整理罢了。
关于我国图书的产生,还有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传说,就是《河图洛书》的来历问题,我国最早的古籍《尚书》中具有记载。有人进一步解释说:
伏羲统治天下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
伏羲根据这种“图”和“书”画成了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我们后来所见到的《河图》、《洛书》,是由一系列的神秘符号所组成的数字方阵。它们是经过周、秦、汉几代儒生方士们之手加工后的形态,其原始面貌已无法知晓了。
有人认为,它是古代游牧民族所画的立体的天象图;还有人认为,它是由自然界的天然痕迹龟甲发展而成的抽象符号,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并认为《河图》与《洛书》在中华文明史上曾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华夏文化的源泉也可以说就是“河洛文化”,而《河图》《洛书》)则是河洛文化的最初的基础,它所建立的辩证思维的模式,对后世的思想、哲学、文学和科学都有重要的影响。
传说和神话并不是历史,但它是历史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为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在文字发明以前,就先有了图画和一些简单的符号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我国文明的最早发生之地是在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地区。
有了文字,就有了创造书籍的基本条件。当然,并非从有文字开始就有了书籍。人们最初利用文字,不过是用来弥补生活劳动中语言的不足,促进思想感情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借以唤起共同的行动。
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各式各样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经验,阐述思想,并使之传播久远的时候,书籍便开始出现了。
我国书籍最早出现于何时,很难作出较准确的结论。我们还未发现夏朝的文字和文献实物,根据其它文献判断分析,很可能就是在夏这一历史时期,即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完成了由文字到文献典籍这一历史性的转变。
图书的发展
1.甲骨文的书
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最早的图书,也就是甲骨的书。
甲骨文的内容,即卜辞它涉及很广:有天象,如日蚀、月蚀、晴、雨、风、雪等;有定期的预测,如卜旬、卜夕等;有预测即将发生的事件,如旅行外出、渔猎和战争;有生、死、病、梦等人事的休咎及对祖先、神灵的祭祀等。
2.青铜器上的饰纹
青铜器上常有平雕的各种不同的花纹、浮雕、半浮雕的各种装饰等,它具备特有的历史面貌和时代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工艺美术特征。
青铜器的艺术装饰大多采用动物的形象,自然界中的动物,其中有许多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如鱼、蛙、龟、蚕、羊、牛、象、鸟等。
在各种动物纹样中,最具特色的是兽面纹,流行于商代及西周早期。这种动物饰纹的重要特点是:眼睛巨大,凝视,大嘴咧开,口中有獠牙或锯齿形牙,额上有一对立耳或大犄角,并有一对锋利爪子。
这种形象以表现动物的头部特征为主,这类饰纹旧称饕餮纹。
据古代神话传说,饕餮是神人缙云氏的一个凶恶儿子,它非常贪吃人类,直到把人塞在口中,但无法咽下去,终于害了自己,变成了有头无躯的怪物。古代儒生说,周朝鼎中有这种饰纹,其目的是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宋代学者把这种表现动物头部的纹物称之为饕餮纹,一直沿用着。
3.石头的书
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为书写材料,甚至将整篇作品或整部着作刻于石上。由于刻石的兴起,出现了拓印枝术。在石面上所刻的字,都是正面凹入,是先将一张薄纸用矾及白芨水浸泡,贴在刻石的表面。再以软刷将纸刷匀,再轻轻捶打,将纸嵌入铭文的笔划之内。
待纸干后,以细布包裹棉花做成的拓包,蘸以墨汁,将它在纸上均匀捶拓。然后再将纸剥下来,便得到了相同的复本。这一操作过程叫“拓”,用墨汁者称墨拓,用红颜料者谓朱拓,单张的叫拓片,装连起来的叫拓本。
从许多记载中可以得知,唐代宫廷中还有专司拓印的“搨书手”。拓印技术源远流长,千余年来一直是一种文献复制技术。拓本成为一种图书类型,后期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了。书法爱好者可从拓本中掌握古代着名书法家的技法和艺术。
4.简牍的书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后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等,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有关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
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也不一样: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这就是信封的起源;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粘土,盖上阴文印章,在粘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粘土叫“封泥”;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
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有笔、墨、刀、削等。简牍上的文字用笔墨书写,刀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错误的文字,并非用于刻字。先秦简牍,多用古文、篆文,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通行隶书,字体变圆为方,于是公文、信函多用隶书。
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后来的一页。一枚简牍称为简,常写一行直书文字。字数较多的,写在数简上,编连在一起,称之“册”。长篇文字内容成为一个单位的,叫作“篇”,一“篇”可能含有数“册”。
5.缣帛的书
竹简虽然廉价,制作十分方便,但这种笨重的书籍携带不便,而且每简容字有限,编简成册的长篇着作一旦散乱,则会发生“错简”,再说简牍的编连所用的丝带、麻绳、皮带容易被磨断,使阅读带来困难。
缣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面幅宽阔,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寡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收藏容易,携带方便,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因此,帛书与简书并存,共同构成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简帛文化。
图书的历史与演变
图书的历史
人类许多伟大的创造,大都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并聚合无数人的心力,时刻成长、壮大,图书也不例外。以我国为例,它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其间人们所投入的智慧与劳力,更无与伦比。图书经过不断的创造改进,才有今天的面貌。大体上来说,历史上除了某些为特殊目的所制作的图书之外,书籍的发展略有脉络可寻。
最早人们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时,可能只借手势或音量作为媒介。后来,从经验的累积,进而确定一些固定的音节,来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于是人类跨出了有声无言的时代,迈入到有言无文的社会。
有了语言,人类往往借助于记忆力,把听到的话牢牢记住,再对别人复述出来,或将心中的理想、个人的经验,借语言加以传播。这种目的及办法,与日后图书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称之为口传的活书。
人类的记忆到底有限,有时更会走样,口传的活书,必然有许多缺陷。于是,聪明的人类发明了许多帮助记忆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结绳。以结绳的大小、松紧、多寡及涂上不同颜色等方式,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称之为绳书。
绳书能传到远方,也能长期保存,比起语言,自有某些长处。
然而终因其式样变化有限,无法满足快速进步中人类社会的需要。于是,人类再着手改进,从模仿天性里描绘外界形像加以简化,使之蜕变成为简单的图像,再用它来做为意象的符号。这种图画,已有文字的雏形,一般人称之为文字画。之后,经过多次改良演进,渐渐成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终于成就了无数的字体,供人们应用。
文字的出现,既为人类文明开拓了崭新境界,也为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前发展的。商代甲骨卜辞大部分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两周时期的金文也多以记言为主。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和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卜辞我们称为“辞”,《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这些辞都是当时的“雅言”,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但传到后世,这种官话或普通话却变成了诘屈聱牙的古语了。
有了文字,首先需要寻找写刻的材料。最早的书写材料都取自于自然界,如石块、树皮、树叶、兽皮、兽骨及动物的甲壳等,但这些材料各有缺陷,都无法充分发挥文字的记录功能。春秋战国时代,知识日渐普及,着书立说大行其道,为适应这一需要,简书和帛书相继产生。
“简”是用竹或木制成狭长的条片,书写时,由上而下,一片一片接续下来,然后再依顺序由右而左的排列,并以绳索加以编连,这样一部着作,便能连贯而完整。帛书是丝织品写成的图书,由于帛柔软又轻便,携带及阅读都非常的便利。只是简书笨重,帛书昂贵,都不利于知识的普及及图书的长期发展,因而人们又发明了纸张来取代它们。
纸的出现,约在西汉时期,史书正式的记录是公元105年。由于纸张具有轻柔及低廉的长处,因而很快的成为生产图书最主要的材料。
纸出现以后,虽然解决了图书生产方面的许多问题,但是生产图书,还是停留在逐字逐本的抄写阶段,既费时又费力,还是欠缺方便。人们遂从长期使用印章和捶拓碑碣文字的经验中,启发了雕版与印刷技术的结合使用,终于发明了便捷快速的生产图书方法。
雕版印刷术约在初、盛唐时代出现,由于它是手工业时代生产图书的好方法,因此很快被推广使用,成为五代、两宋时期生产图书的主力。为了使印刷技术更便捷与美观,宋仁宗庆历年间又有人发明了活字排版印刷。而元朝末年,更进步到彩色套印的印刷领域。从此之后,印刷技术不但成熟周全,印刷成品更是鲜丽动人。
图书除了文字、纸张、印刷之外,如何装潢?这也是要件之一。
自竹木简策之后,我国图书的装潢技巧就不断的改良提升,其演进的方向,大都遵循简便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历代以来,图书装潢的形制约有卷轴、册叶、经摺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多种演进过程。
近代的图书,虽然采用机械操作装订成平装、精装等形式,但有些影印出版的古书,还常用线条来增加古意,颇能引发思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