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胜任才是硬道理
12481500000023

第23章 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干法(5)

1973年,英国青年科莱特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程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

当时,科莱特为此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他是来这里求学的,不是闹着玩的,再说BIT系统,默尔博士才教了点皮毛,要开发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位小伙子的邀请,安分守己地做着自己的事。

转眼间,十年时间过去了,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学的小伙子也是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到1995年,科莱特经过攻读取得博士学位之后,他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开发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位小伙子则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软件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

比尔·盖茨正因为懂得依情势而变通,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而科莱特却因为守旧而丧失了创业的大好机会。

李嘉诚说:“做生意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创新,二是改进,三是跟风。创新吃的就是‘一招鲜’,虽然不易,一旦使出来,却费力少而收获大;改进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虽不易造成轰动,后劲却很足;跟风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这样做起来较容易,风险也较小,但跟吃别人的残羹冷饭差不多,收获有限。若想从小做大,最低限度应持改进的态度,不能老跟风,若有机会,也不妨创创新,来一个‘一招鲜,吃遍天’。”

以退为进,吃亏也是得利

在我们遇到的困难中,有的难题可以凭借我们的力量征服,而有的难题却比我们的力量强大数倍。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软手不碰硬钉子。”面对比我们强大得多的困难,与其硬对硬,不如先退一步再前进。正如一个优秀的拳击手,只有缩回来的拳头再出击才更有力。

英国友尼利福公司经理柯尔在企业经营中,有一个基本的信条,即“不拘束于体面,而以相互利益为前提”。依据这一信条,他在企业经营和生意谈判中常常采用退让策略。在一定情况下,甘愿妥协退步,以赢得时机发展自己,结果可能是退一步,进两步,实质上还是自身获益。

友尼利福公司在非洲东海岸早就设有大规模的友那蒂特非洲子公司,那里有丰富的肥料,并适合于栽培食用油原料落花生,是友尼利福公司的一块宝地,也是其主要财源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友尼利福这些肥沃的落花生栽培地一块块地被非洲国家没收,这使该公司面临极大的危机。针对这种形势,柯尔对非洲子公司发出了六条指令:第一,非洲各地所有友那蒂特公司系统的首席经理人员,迅速起用非洲人;第二,取消黑人与白人的工资差异,实行同工同酬;第三,在尼日利亚设立经营干部养成所,培养非洲人干部;第四,采取互相受益的政策;第五,逐步寻求生存之道;第六,不可拘束体面问题,应以创造最大利益为要务。柯尔在与加纳政府的交涉中,为了表示尊重对方的利益,主动把自己的栽培地提供给加纳政府,从而获得加纳政府的好感。后来,为了报答他,加纳指定友尼利福公司为加纳政府食用油原料买卖的代理人,这就使柯尔在加纳独占专利权。

在同几内亚政府的交涉中,柯尔表示自行撤走公司,他的这种坦诚的态度反而使几内亚受到感动,因而允许柯尔的公司留在几内亚。在同其他几个国家的交涉中,柯尔也都采用了退让政策,从而使公司平安地渡过了难关。

在生意场中,甘愿妥协退步,不是目的,而是以退步赢得时机。休息静思,想出奇招,也使自己获益。因为必要的退步是为了换来更大的利益,万不可在经营不利的情况下,盲目行事与对手硬拼,定要停下来寻找机会,等待时机,再来竞争,反败为胜。

必要的退让可以换来更大的利益,一味地咄咄逼人则有可能使你陷入死胡同。当然,退让策略的运用,既要适时,又要得体,一定要充分掌握对方的心理活动,使自己有必胜的信心。同时,要对自己控制局势的能力有正确的估计,万不可不分时机地滥用。

不按规则办事也是一种规则

在规则之下,人们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因此出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常规办法下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我们敢于应变,就有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关于这一点,美国商界奇才尤伯约翰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1984年以前的奥运会主办国,几乎是“指定”的。对举办国而言,往往是喜忧参半。能举办奥运会,自然是国家民族的荣耀,还可以借此宣传本国形象;但是以新场馆建设为主的大规模硬件软件投入,又将使政府负担巨大的财政赤字。1976年加拿大主办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10亿美元,当时预计这一巨额债务到2003年才能还清;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总支出达90亿美元,具体债务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奥运会几乎变成了为“国家民族利益”而举办,为“政治需要”而举办。赔本已成奥运定律。

鉴于其他国家举办奥运会的亏损情况,洛杉矶市政府在得到主办权后即做出一项史无前例的决议:第23届奥运会不动用任何公用基金,自此开创了民办奥运会的先河。

尤伯约翰接手奥运之后,发现组委会竟连一家中小型民营公司都不如,没有秘书、没有电话、没有办公室,甚至连一个账号都没有。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尤伯约翰决定破釜沉舟。他以1060万美元的价格将自己旅游公司的股份卖掉,开始招募雇用人员,把奥运会商业化,进行市场运作。

第一步,开源节流。

尤伯约翰认为,自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规模大、虚浮、奢华和浪费成为时尚。他决定想尽一切办法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首先,他本人以身作则不领薪水,在这种精神感召下,有数万名工作人员甘当义工;其次,沿用洛杉矶现成的体育场;最后,把当地的三所大学宿舍用作奥运村。仅后两项措施就节约了10亿美元。

第二步,举行声势浩大的“圣火传递”活动。

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后,在美国举行横贯美国本土的1.5万公里圣火接力跑。用捐款的办法,谁出钱谁就可以举着火炬跑上一程。全程圣火传递权以每公里3000美元出售,1.5万公里共售得4500万美元。尤伯约翰实际上是在巧妙利用百年奥运的历史、荣誉等巨大的无形资产。

第三步,别具一格的融资、赢利模式。

尤伯约翰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融资和赢利模式,让奥运会为主办方带来了滚滚财源。尤伯约翰出人意料地提出,赞助金额不得低于500万美元,而且不许在场地内包括其空中做商业广告。这些苛刻的条件反而刺激了赞助商的热情。一家公司急于加入赞助,甚至还没弄清所赞助的室内赛车比赛程序如何,就匆匆签字。尤伯约翰最终从150家赞助商中选定30家。此举共筹到1.17亿美元。

最大的收益来自独家电视转播权转让。尤伯约翰采取美国三大电视网竞投的方式。结果,美国广播公司以2.25亿美元夺得电视转播权。尤伯约翰又首次打破奥运会广播电台免费转播比赛的惯例,以7000万美元把广播转播权卖给美国、欧洲及澳大利亚的广播公司。

第四步,出售与本届奥运会相关的吉祥物和纪念品。

尤伯约翰联合一些商家,发行了一些以本届奥运会吉祥物山姆鹰为主要标志的纪念品。

通过这四步卓有成效的市场运作,在短短的十几天内,第23届奥运会总支出5.1亿美元,赢利2.5亿美元,是原计划的10倍。尤伯约翰本人也得到47.5万美元的红利。在闭幕式上,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向尤伯约翰颁发了一枚特别的金牌,报界称此为“本届奥运最大的一枚金牌”。

规则不是让人一味膜拜的。艺术大师毕加索说:“创造之前必须先破坏。”戏剧家契诃夫也曾说:“人们厌烦了寂静,就希望来一场暴风雨;厌烦了规规矩矩气度庄严地坐着,就希望闹出点乱子来。”在工作中,如果想要有所创新与突破,就必须打破一些既定的规则。

打破规则,不按常理出牌,让对手永远猜不透我们在想什么,永远跟不上我们的节奏,就更容易获得成功,更容易有惊喜降临。

不妨试试“第三条道路”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当运用常规的方法难以奏效时,不妨努力思考“第三条道路”。

一家公司新搬进一幢摩天大楼。可是搬过去不久,他们就遇到了一道难题:

由于新楼内安装的电梯过少,员工上下班总是要等很长一段时间,为此员工们满腹牢骚。

于是,公司老总把各部门的负责人召集到一起,请大家出谋划策,商量如何解决电梯不足的问题。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最后提出了四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提高运行速度,或者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让电梯只在人多的楼层停;

第二种,各部门上下班时间错开,尽量降低电梯的同时使用率;

第三种,在所有的电梯门口装上镜子;

第四种,装一部新电梯。

经过慎重考虑,该公司最终选择了第三种方案。该方案付诸实施后,员工们乘电梯时,再也没有了抱怨声。

爱德华·德博诺教授说:“第一、第二或第四种方案,其思维方式属于垂直或传统型的。第三种方案,其思维方式是水平型的,属于横向拓展思维。”他进一步分析说:“该公司的难题固然是由电梯不足引起的,但也与员工缺乏耐心不无关系。横向拓展思维就是利用这一点,寻求到了解决之道。”

因为等着乘坐电梯的人一看到镜子,自然会去端详自己的镜中形象,或者偷偷打量别人的打扮,等待电梯的时间就在镜子面前的顾盼之间悄悄地过去了。

不论你做什么工作,既然做了,就应该做到最好。在解决问题方面也是这样。不要怕困难,也不要怕麻烦,问题再棘手也总有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比别人更善于思考,更懂得打破常规思维,凡事都力求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为了公司永不放弃的胜任者。

学会化危机为转机

没有谁愿意遭遇危机,但危机和成功就像是孪生兄弟,想成功就避不开危机。有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危机中常常蕴含着转机,关键看你能不能掌握化危机为转机的方法。

一个人要想成为卓越者,就不能止步于解决问题、应对危机,而要努力化危机为转机。成功的机会往往就隐藏在狰狞吓人的假面下,如果你冷静、有胆识、能够审时度势,就一定能揭开假面,享受成功的喜悦;反之,在危机面前胆战心惊、进退失据,危机自然就会成为致命的打击。事实上,出现危机可能正是取得发展与进步的大好时机。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期间,面临着两次大危机,世界范围的毁灭性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1932年,他在奥格尔索普大学发表过一次演讲,表明了他对于问题采取进攻姿态的决心:“美国需要勇气,需要坚持不懈地实验新的道路。而且,如果我没有错误地理解全国的情况的话,也要求这样做,提出新办法去尝试乃是常情。如果失败了,就坦率地承认失败,再试另一个办法。”

罗斯福信守他的诺言,提出了革新的纲领和社会改革的计划。他这种敢于尝试、不怕犯错误的态度的确导致了某些失败,但是也获得了影响全世界的成功。

化危机为转机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信念。没有哪家保险公司能为你事业成功提供保险。在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处在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境况中,危机难以避免。所以,如果你能掌握化危机为转机的能力和方法,相信你的事业之路即使有惊也会无险,就算有险,也会化险为夷。

你适合做执行吗

这三种人不适合做执行:小聪明的人、追求完美的人、思考过度的人。小聪明永远在找捷径,不会认真执行;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把事越做越复杂,结果一定是放弃;思考过度的人不屑于行动,他们一生都在思考如何爬山,但就是不爬山。

20胜任需要创新,创新造就奇迹

一个智慧的、变通的选择胜过千万次辛苦的打拼。

什么叫创新?《伊索寓言》里的一个小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形象的解释:

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位穷人到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

这个可怜人请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给他一个小锅。穷人到路上捡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她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

当然,你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