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郑子瑜传稿
12448600000066

第66章 应聘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1992年4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消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新加坡籍著名学者郑子瑜昨天接受了北京大学副校长罗豪才授予的聘书和校徽,成为该校东方语言文学系第二位客座教授。”

4月25日,著名的北京大学副校长罗豪才在授予郑子瑜先生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证书仪式上发表了长篇演讲词,其中说道: “郑先生潜心学术,笔耕不辍,著述丰富。”“郑先生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修辞学研究方面,贡献更为卓著。他的皇皇巨著《中国修辞学史稿》、《郑子瑜修辞学论文集》以及新近出版的《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等著作,都是影响较大而又较为深远的。著名文学批评史家郭绍虞教授曾指出:‘郑子瑜是第一个研究修辞学的历史的学者’,郑著《中国修辞学史稿》是第一部中国修辞学史。”

“纵观郑子瑜先生的生活经历和治学道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敢于同命运抗争,不管生活如何艰难,总是孜孜以求,百折不挠,数十年如一日,夜以继日,刻苦力学,终能成为有国际影响的学者;他广采博纳,自辟蹊径,所以能有创新性。他的这种献身学术的精神和治学的风范,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郑子瑜先生身居海外,心系故土,关心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他治学谨严,作风平实,为人谦和,生活俭朴。古人所谓‘道德文章’,我想,拿来用在郑先生身上是非常合适的。”

“郑子瑜先生同我校的联系不是自今开始,数十年来,他以文会友,与我校已故的周作人、俞平伯、王瑶、朱德熙和现在的季羡林、张岱年、汤一介、吴小如、严家炎等著名学者广结墨缘,切磋学术,推动了我校同国际的学术交流机会。而我本人,作为一个福建籍的新加坡归侨,有幸与郑先生‘双重’同乡,如今郑先生应聘为客座教授,就是北大的一位新成员,这样,我们就成了同事了,这可算是一种缘分。”

……罗豪才副校长充满人情味的讲演辞以及对郑子瑜的高度评价,令他热泪盈眶。这是他魂之所系的故土最著名的大学对他一生所作的恰如其分的历史评价,多么真诚和热情。北京大学龙协涛也编辑了《文学、修辞、教育: 郑子瑜学术讲演集》、《郑子瑜墨缘录》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出版。